收藏 分销(赏)

江苏省常州市花园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3.我的老师第二课时教案 苏教版.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7888931 上传时间:2025-01-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9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常州市花园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3.我的老师第二课时教案 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江苏省常州市花园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3.我的老师第二课时教案 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江苏省常州市花园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3.我的老师第二课时教案 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3、我的老师 第二课时(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熟悉了课文内容,并且学习了作者高超的选材与精心的安排。并且我布置了大家学习作者写自己喜爱的一位老师,让大家先列了提纲。这节课,我们走进每一件事,看看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位老师,会让作者在这么多年后还这么难忘,并且感受作者的语言艺术。 (二)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尽快进入情感角色。并且要求学生划出那些能够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 (培养学生圈点批注的学习习惯) (三)细读分析,辨析、推敲课文的语言,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尤其是重点段落、词语如何理解,表现了蔡老师什么样的品质,表达了我什么样的感情。 1、第一件事中,假打真爱的场面里,“从来不”“仅

2、仅有一次”“好像要”“轻轻地敲”告诉我们一些怎样的事情? 大概明确:这些词语说明蔡老师即使在生气的时候也并没有真打我们的意思,这仅有的一次假装生气,写出了老师的“严”与“爱”,也表明了蔡老师最理解小孩子怕打的心理,表现了蔡老师的温柔、热情、深爱学生的思想感情。 在这件事中,可以看出我是怎样的孩子?作者用哪些词语来表现的呢? 大概明确:“一迎”写出了我的本能与调皮 2、“狡猾”一词要怎样理解?这个词用得好不好? 大概明确:“狡猾”一词的含义,需要我们结合语境具体分析。“狡猾”的本来意思是“诡计多端,不可信任”,是一个带有贬义色彩的词。但是在具体的语境中,这个贬义词也可以当作有褒义色彩的词用,即“

3、贬义褒用”,在这里是一种风趣的说法,用作褒义,是淘气而机灵的意思。也就是说,“我”用儿童的聪明调皮的眼光发现,蔡老师是爱我们的。这样使用儿童的眼光儿童的语言,不仅生动地刻画了一个深受学生爱戴的老师的形象,同时也表现了孩子们对老师的爱的深刻理解。可以看出作者用词准确,并且极富表现力。3、“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的“围”表现了什么? 大概明确:既描写出学生期盼、渴望见到老师的心情,又表现蔡老师平易近人,师生关系很亲密。 5、“有一件小事,我不知道还值不值得提它。”真的不值得提吗? 大概明确:不是,这是委婉语。强调事虽小,“那时却占据过我的心灵”,语意一转,写出这件事在孩子心中所占分量。 6、“这时

4、候蔡老师援助了我,批评了我的反对派们,还写了一封信劝慰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这件事表现了蔡老师怎样的一面?“劝慰”一词可以换成劝解吗? 大概明确:老师写信劝慰我,说明蔡老师还是一个内心细腻的人。用“劝慰”一词,就比用“劝说”、“劝解”更恰当。后两者重在“劝”,重在从道理加以劝告,使问题得到解决。而“劝慰”重在“慰”,使受伤害者既得到劝解,又获得安慰,更好地体现出蔡老师对“我”的理解、同情和援助。 (四)有感情朗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重点分析的词语,体会作者真挚的感情。 (五)问题研讨 1、请同学们看看在刚开始上课时划出的句子,它们一般都出现在一件小事叙述完之后,作者在记叙完一件事后要加入议

5、论或抒情的句子,这样有什么好处呢? 大概明确:在叙事时,融进浓烈的感情,在叙事过程中,又画龙点睛地表达自己的见解,熔叙事、议论、抒情于一炉,是本文的一大写作特点。作者是用童心来回忆往事的,在叙事中融入了儿童自然而纯真的感受,使得那些普普通通的小事十分生动、感人。如在较详细地叙述蔡老师为“我”排解纠纷一事后紧接着便是一段富有哲理的抒情:“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纠纷,是多么平常;可是回想起来,那时候我却觉得是给了我莫大的支持!”蔡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使这种朴素的情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同时衬托了蔡老师的伟大的人格。在叙述“梦中寻师”之

6、后,作者用了一个感叹句、一个疑问句,两个比喻句抒发了对老师强烈的思念之情:“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从这些例子不难看出,适时地使用反问、排比、比喻等方法进行抒情议论,能够使读者受到强烈感染。 请两位同学,一位同学只读叙事部分;另一位全部读,感受不同之处。 2、“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全文都用第三人称“她”,这里为什么改用第二人称?这样一篇文章的人称前后不一致可以吗? 大概明确:一般来说第一第三人称便于清楚叙事,而第二人称便于抒发感情。文章通过前六件事已使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老师对学生喜爱与关怀以及我对老师的敬佩、热爱之情,到“梦中寻师”,孩子对老师的爱的蓄势已极为充分,急需向老师告白、直抒胸臆。这是作者感情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也使文章语言有更强的抒情性和艺术感染力。 朗读描写梦中寻师的段落,将第二人称改为第三人称,看看是否有原来的表达效果。 (六)作业布置 课外阅读海伦凯勒的我的老师、贾平凹的我的老师、李跃荣的我的老师这三篇文章,并与魏巍的这篇文章作比较,看看同样是写老师,他们的写作技巧有什么不同。 选取一种合适的方法,写一篇我的老师。(要善于从小处、细处去勾勒人物)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