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三单元 在同一片土地上教案 教科版.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7894390 上传时间:2025-01-2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8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三单元 在同一片土地上教案 教科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三单元 在同一片土地上教案 教科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三单元 在同一片土地上教案 教科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三单元 在同一片土地上教案 教科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三单元 在同一片土地上教案 教科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三单元 在同一片土地上课标要求1感受身边的变化,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知道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课程标准34.1) 2知道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及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理解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的必要性,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课程标准342) 3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靠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了解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继承和弘

2、扬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课程标准346) 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分析本单元从维护民族团结、增进民族感情,共同促进国家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两个方面,帮助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增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了解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实现祖国统一的重要方针“一国两制”方针。本单元共包括第六课和第七课两课书的内容。第六课“中华民族大家庭”包括三个框题。第一框题“兄弟姐妹”。通过介绍维吾尔族、藏族等少数民族的名称含义,生活地域,民族特有的文化等引

3、导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大家庭的 56 个民族如兄弟姐妹,共同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样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第二框题“平等尊重”,阐述了在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人民地位平等、互相尊重的重要性。关于“平等”,主要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关于民族平等的有关条款,介绍了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政治制度以及我国在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方面的政策和具体措施;关于“尊重”,主要讲述了尊重各民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语言文字等的意义。以语言文字为例,介绍我国在尊重各民族文化方面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引导学生认识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学会尊重各民族的文化传统。第三框题“团结互助,共同进步”。通过文成公主的故

4、事,让学生感受到各族之间的互相帮助的历史传统。通过孔繁森的事迹以及青少年开展的“手拉手”活动,引导学生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方面所做出的努力。第七课“共同的愿望”包含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一国两制”,围绕香港和澳门回归的问题,主要阐述了我国实行的“一国两制”的基本政治制度,以及这一伟大创举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教科书还呈现了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一些内容,目的是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一国两制”的含义以及对于统一中国的重要意义。第二部分“和平统一”,首先通过回顾中国历史,让学生懂得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教科书用一首表达两岸同胞盼

5、望祖国统一的心愿的诗和一篇赞美祖国的散文,鼓舞人民要永远不忘统一祖国的和平大业。教材知识结构 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 56 个民族分布在祖国的四面八方;中华民族是经过几千年民族迁徙、分化和融合而逐步形成的;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新时代,各族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维护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应尽的法定义务,要自觉做到“三个尊重”,即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了解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之一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了解“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含义、内容和意义;懂得实行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6、,是全世界炎黄子孙的共同愿望。过程与方法: 探究、体验、讨论、讲授等相结合;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和讨论,将问题分析清晰,给学生以启发和反思,同时增加认同感。情感态度价值观: 增强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3学生情况分析 由于现代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很多学生会唱不同民族的歌曲、会跳不同民族的舞蹈。民族的音乐和舞蹈最能够体现这个民族的特点,体现不同民族的生活和个性。学生通过各民族的音乐和舞蹈,能够了解一些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但是,学生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以及我国对维护民族团结的要求了解比较少。许多学生对 1997年香港回归的盛况还记忆犹新,香港和澳

7、门回归后的发展,也是同学们亲眼所见。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明确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香港和澳门回归,丰富了“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事实证明,“一国两制”方针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4教学建议在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时,要把知、情、行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知导行、以情感人,做到知行统一。通过教学,我们要把下面的思想深入到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中华民族是一个和睦的大家庭,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各民族相互借鉴、彼此融合、共

8、同发展,形成了深厚的民族感情。新中国成立以来,消灭了剥削制度,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歧视的根源,在 5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中,各民族同甘共苦,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各民族之间的感情日益发展,成为彼此依赖的整体。维护民族团结、增进民族感情,是我国今后各族人民共同的任务,要落实在每一个人的具体行动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是体现新中国各民族平等的政治要求。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可以在教学中让学生查找相关历史资料,了解各民族的优势和对国家的贡献,从中感受中华民族不断融合、不

9、断发展的脚步,更深刻地体会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的深刻含义,达到对国家的认同、自觉执行民族政策、维护民族团结的教育目的。可以组织少数民族歌曲演唱活动,了解少数民族风情,其目的也在于通过亲身体验,加深学生对不同民族文化的了解,从而自觉地做到“三个尊重”,维护民族团结。要从对中学生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高度,讲解有关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内容。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具体内容,要结合具体的事例进行讲解效果会比较好。关于祖国统一的内容的教育教学,要把教科书的内容与形势发展结合起来。如,近年来,我国坚持贯彻“一国两制”的方针,不但使得香港和澳门顺利回归,并且社会稳定、经济繁荣,这一切都说明

10、了“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再如,近年来海峡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强,从“三通”到现在的包机直航,台湾政党要人的来访更使和平统一的呼声和力量越来越强大,祖国统一大业取得新进展。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电视台、报纸、互联网等媒体,关注两岸局势的发展,让学生感受海内外中华儿女期盼着统一大业完成的心愿。通过教学活动要让学生相信通过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中国必将完成统一大业。第七课 中华民族大家庭兄弟姐妹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音乐欣赏 音乐欣赏:猜一猜是哪个民族的音乐。播放歌曲吉祥三宝(FLASH)学生会很快猜出来,这时为了活跃课堂的气氛,可以接着播放其他民族的音乐,如青藏高原达

11、坂城的姑娘等片段,可以让学生跟着哼唱。如果要增加难度,可以播放如侗族大歌等,或者播放宋祖英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穿苗族服装演出的影音片段,让学生猜是什么民族的歌曲或者音乐。引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导进入民族话题。教学环节一:中华民族是由 56 个民族共同组成 教师:今天,我们常说 56 个民族,但是,大家知道吗,在旧中国,由于存在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许多少数民族的民族成分不能确定。新中国后,为改变旧中国民族成分和族称混乱的状况,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自 1950年起,由中央及地方民族事务机关组织科研队伍,对全国提出的 400 多个民族名称进行识别。民族识别是指对一个民族成分的辨认。经过科研工作者的

12、辛勤工作,加上原来已经公认的民族,至 1983年共确认了 55 个少数民族成分。今天我们所说的 56 个民族就从这里开始。了解为什么我们今天有 56 个民族,对民族的识别体现了民族平等。教学环节二:民族知识竞赛 竞赛的内容涉及民族名称、故事、歌曲演唱等,让学生就这些内容充分交流,增进对民族知识的了解。教师: 56 个民族如同兄弟姐妹,共同缔造了我们伟大的祖国。今天,我们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一场知识竞赛,看哪个小组同学的民族知识最为丰富。(可以以班级的小组为单位进行) 第一项竞赛: 知识问答题 请每组的第一位同学正确读出下列少数民族名称。(2 个 / 人) 珞巴族、侗族、傣族、羌族、佤族、畲族、

13、傈僳族、柯尔克孜族、达斡尔族、仡佬族、仫佬族、拉祜族 请每组的第二位同学说出 1 2 个人口在 100 万以上的少数民族。(共有 18 个,包括: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布依族、侗族、瑶族、朝鲜族、白族、哈尼族、哈萨克族、黎族、傣族) 请每组的第三位同学说出下面各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区域。(省) 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云南和贵州等地; 满族: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 回族:主要分布在宁夏、甘肃、青海、新疆以及河南、河北等地; 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和湖南; 彝族: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和广西等地; 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湖北、云南和广西等地。请

14、每组的第四位同学演唱一首少数民族的歌曲。(课堂上老师没有使用过的) 请每组的第五位同学讲一个和少数民族有关的故事,现代的、历史的均可。请每组的第六位同学回答有关少数民族的饮食风俗习惯的问题。(1)习惯吃牛羊肉,忌讳猪肉、猪油的 10 个少数民族是:(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塔尔族、乌兹别克族、塔吉克族、东乡族、撒拉族和保安族) (2)习惯吃肉和奶制品,喜欢喝奶茶、酥油茶的少数民族。(如藏族、蒙古族等) (3)习惯吃抓饭的少数民族。(维吾尔族) (4)习惯吃打糕、冷面和泡菜的少数民族。(朝鲜族) (5)习惯嚼槟榔的少数民族。(黎族、京族和傣族) (6)习惯用竹筒做米饭的民族。(傣

15、族) 请每组的第七位同学回答有关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中衣着风俗习惯的问题。看图片识别少数民族。(图片见阅读资料)以竞赛的方式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课堂知识容量更大。学生的参与率也能提高。注意了解和尊重民族的风俗习惯。了解民族习惯有利于民族团结。教学环节三:课堂小结及布置作业 第二项竞赛:合作探究题 完成教科书第 64 页的填表活动。教师总结竞赛活动:正如一首歌所唱的,“ 56 个民族 56 枝花,56 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我国的 56 个民族共同组成 了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不知道今天参加了这样一个知识竞 赛后,你有什么感受,请用 50 100 个字将你的感受写下来。(课堂作业)写完后进行小

16、组交流。(4 人一组) 请小组的一人代表小组发言,进行全班交流。突出课堂设计的目的:了解民族知识和感受民族大家庭的多样。平等尊重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导入: 教师引导 说出你知道的各行各业中杰出的少数民族代表。教师:通过前面的竞赛活动,我们都了解了,我国各民族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惯、文化传统、宗教信仰,每个民族也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为了尊重各民族的生活习惯、文化传统、宗教信仰,为了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我国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面,我们着重来了解一下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体会不同民族在国家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学环节一: 民族区域自制的提出 教师:早在 1938年,中国共产党在六届六中

17、全会上就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的主张。1941年在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文件中,已经规定建立蒙、回民族自治区。在解放战争时期,我党也都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主张,并在部分民族聚居地区建立民族自治区(乡)。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第一次以法律形式规定实行区域自治。1952年8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1954年我国颁布的第一部宪法也明确规定了民族区域自治 。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颁布和实施,使我国有了实施宪法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法律,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日臻完善。这一部分是学生不了解的,因此应该以教师讲授为主。可以通过背景

18、材料的学习,了解坚持民族平等、互相尊重是我党一贯的主张。教学环节二: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 教师: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范围内,在中央政府集中统一领导下,遵循国家宪法的规定,各少数民族以聚居区为基础,建立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利,享有当家做主,管理本地区本民族内部事务的自治制度。这些规定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体现了国家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要特别强调“在中央政府集中统一领导下;遵循国家宪法的规定;各少数民族以聚居区”这几点。教学环节三:民族区域自治权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有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

19、的权利。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照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除行使一般地方的国家机关的职权外,还可以根据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行使自治权,主要包括行使立法权力。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拥有对国家有关法律的变通执行权利;在国家计划指导下,自主地安排和管理地方性的经济建设事业和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保护和整理民族文化遗产,发展和繁荣民族文化的权利;管理地方财政的权利;依照国家的军事制度和当地的实际需要,经国务院批准,可以组织本地方维护社会治安的公安部队的权利;培养民族干部的权利;进行贸易的权利

20、;自治机关在执行职务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几种语言文字的权利等。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享哪些自治权利,懂得行使这些权利的意义。教学环节四:自治区设立时间 内蒙古自治区(1947.5.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10.1)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3.15)宁夏回族自治区(1958.10.25)西藏自治区(1965.9.9)教学环节五:如何维护民族团结 播放或者展示人民代表大会中少数民族代表进入人民大会堂、开会、讨论、表决的音像资料、新闻片段或者是图片。教师:我们经常说“国家大事”,我们的国家大事是由一个专门国家机关决定的。这个国家机关就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少数民族在

21、我国人数只有 8% 左右,从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少数民族代表人数统计来看,均超过这个比例;十届所有人大副委员长中,少数民族有 21% 。两个数字可以说明什么? (体现平等尊重) 用实际的例子来诠释民族平等的意义。环节六:学以致用 1寻找表达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标志物。例如:在很多地方同时使用汉字和少数民族文字,如人民币上的文字、故宫的大殿名称等。学生可以小组讨论完成,全班交流。2学生学习教科书第 61 页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的规定,并交流在与其他民族的同学相处的时候要注意相互尊重,维护民族团结。通过活动发现我们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团结互助,共同进步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欣

22、赏歌曲 3播放歌曲天路,学生欣赏这首非常优美的歌曲,感受歌曲表达的藏族人民对党和政府修建青藏铁路的感谢之情,引出主题。烘托气氛。教学环节一:国家投资建设基础设施,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 1教师:有没有同学希望乘火车去西藏?(学生回答)去西藏,过去我们很多人都认为这太难了,那么远。可是,大家都已经知道了,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正式通车了,我们随时都可以乘坐列车去西藏,藏族人民把这条铁路称作“天路”。现在,让我们在课堂上来一次天路之旅。(展示青藏铁路沿路图片并作介绍) 2学生事先查找资料,课堂上交流我国修建青藏铁路有什么意义;我国修建青藏铁路克服了哪些困难。3教师:通过一些特殊政策,采取有效措

23、施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一贯的方针。这是由于历史和地理条件的原因,我国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交通不便利,经济相对比较落后。为了改善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生产和生活条件,体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思想,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在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了巨大的力量。4学生阅读有关资料,了解党和政府在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方面所做的努力。可以参考教师备课系统中提供的资料国家对民族自治地方的支持和帮助,文章全面阐述了我国政府在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方面的战略思想和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可以让学生课前查找反映党和

24、政府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具体事例,课堂上进行交流。青藏铁路刚通车,是社会的热点新闻。让学生了解我国在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方面所做出的努力。教学环节二:播放公仆赞,体会和重温党的好干部孔繁森的先进事迹 1教师:国家不仅在帮助西部地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而且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如通过东西部的交流以及东部地区对西部地区的对口支援,帮助西部地区的发展。孔繁森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个典型代表。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孔繁森其人其事。(展示反映孔繁森援藏中的事迹的照片资料或者是电影片段) 2学生朗诵诗歌,体会人民对孔繁森的感情。你是公仆 /身上凝聚着民族魂/你是大树/身后成长着大森林/孔繁森啊孔繁森/你是一团

25、不熄的火啊/光焰照后人照后人 老百姓在传颂你啊 /孔繁森/你有一颗善良的爱民心/微笑融冰雪呀/送炭进柴门/情同亲骨肉/爱比海洋深/都说是后羿射日救苍生/怎比你赶走贫困/造福大众的共产党人 老百姓在赞美你啊 /孔繁森/你有一颗赤诚的报国心/汗水洒齐鲁呀/雪域立功勋/甘为孺子牛/默默苦耕耘/都说是愚公移山不畏难/怎比你知难而进/勇挑重担的共产党人 3阅读教科书中歌颂孔繁森事迹的文章。4教师:像孔繁森这样的干部还有很多,让我们听听同学们的介绍。(学生课前以小组为单位查找援助少数民族地区的内地干部、科技人员、教师、志愿者等的事迹) 孔繁森援藏是内地派遣干部支援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典型事例,孔繁森本人

26、也是为援助西部少数民族发展而做出牺牲的典型代表。通过实例引起学生的讨论。教学环节三:学习马骅的故事,体会青年为民族繁荣发展所做的牺牲 学生读 援藏青年马骅的故事,交流读后感。大学毕业后,23岁的马骅只身来到了明远村 梅里雪山脚下的一个秀美而贫瘠的小村庄,成为了只有12个藏族孩子的明远小学的语文兼英语老师。他用自己的积蓄翻修了教室、操场。看到孩子们因缺乏条件而不能洗澡,他又拿出钱,领着孩子们自己动手修建了一个太阳能小澡堂 那是明远村的第一个澡堂。他用自己的知识、自己的爱心,浇灌着这些天真而幼小的花朵,他给一双双蒙 眬 的眼睛带来光明,他给一颗颗干涸的心灵带来清泉的慰藉。学校里的粉笔用完了,马骅开

27、车越过 48里的山路去买粉笔,途中,急驰的汽车翻入了滚滚的澜沧江。马骅从此没有回来。第八课 共同的愿望一国两制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诗朗诵 学生有感情地朗诵闻一多的诗七子之歌。(诗原文见“教学参考资料”) 培养爱国情感,体验祖国母亲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教学环节一:回顾香港、澳门回归的盛况,感受祖国的伟大和“一国两制”方针的伟大 教师:在“七子”中,除了台湾还没有回归外,其他的六个孩子都已经回到母亲的怀抱,其中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大家一定还记忆犹新。让我们一起来回忆香港、澳门回归的盛况。(播放回归录像的片段或者系列照片) 教师: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是“一国两制”伟大方针在实践中的重

28、大成功。让我们来一起深入了解和学习“一国两制方针”。感受“一国两制”方针对于国家统一的意义。教学环节二:“一国两制”的含义、内容、意义 教师:“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最早是为了解决台湾回归和实现祖国和平统一问题。1978年11月,即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邓小平在接见美国华盛顿邮报记者罗伯瓦克时,即曾提出:“和平统一实现以后,台湾可以保持非社会主义的经济和社会制度。”(详细的背景可参考“参考资料”) 学生学习教科书 69 70 页中的阅读资料“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回答问题:( 1)“一国两制”方针的含义;( 2)“一国两制”方针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总结“一国两制”的含义、内容以及意义。具体内

29、容可参考后面的附件。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特别注意“前提”“主体”“保持”等字。二、“一国两制”方针的含义 “一国两制”的含义可以简单地表述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即: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三、“一国两制”方针的内容 四、“一国两制”的伟大实践及其意义 明确“一国两制”的具体内容。 教学环节三:展示回归后的香港、澳门的变化,从而体验“一国两制”方针带来的巨大成 功 教师:今天的香港和澳门是什么样子呢?我们请两位同学代表他们的小组,带我们来一次香港、澳门

30、游。小组一:介绍香港 小组二:介绍澳门 教师讲解回归祖国给香港和澳门带来的好处。回归后经济方面等变化,可以通过一些数字或者图片由老师来介绍,使课堂学习方式更加多样化。具体内容参考附件三。如果有学生到过两地旅游,谈出的感受就更加真实。环节四:情感升华 活动:重写七子之歌。表达对港澳回归的喜悦,对“一国两制”的认同的感受。 附一:“一国两制”方针的内容 “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具有丰富的内容,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1)“一国两制”的基础是“一个中国”。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香港、澳门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中国的中央政府在北京,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

31、华人民共和国。( 2 )实行“两种制度”。作为国家主体的大陆地区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则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两种制度长期共存,和平共处,相互支援,共同发展。( 3 )保证台湾、香港、澳门的高度自治和繁荣稳定。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依宪法规定在港、澳、台设置特别行政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台湾还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4 )实行“一国两制”长期不变。邓小平在构想“一国两制”之初,就明确表示港、澳、台回归后,要长期保持这些地区现行制度。并说 50年不变,后来又说,前 50年是不能变,50年之后是不需要变。附二:“一国两制”的伟大实践及其意义 ( 1)“一国两制

32、”的伟大实践,是尊重历史与现实,充分考虑各方的利益与愿望,并谋求用和平方式解决问题的产物。所以,付诸实践后,取得了可喜的积极成果。中英、中葡两国政府已达成协议;而香港已经实现“一国两制”“港人治港”,于 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澳门也已实现“一国两制”“澳人治澳”,于 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大陆和台湾之间,虽一波三折,但两岸各种交往、联系日益扩大和发展。随着香港和澳门问题的顺利解决,祖国统一大业必定可以完成。( 2)“一国两制”构想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一国两制”为和平解决历史遗留和国际争端问题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一国两制”有利于早日实现祖国统一;“一国两制”有利于推进

33、我国的现代化事业;“一国两制”有利于保持港、澳、台地区的繁荣与稳定,从而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的繁荣与进步。附三:回归祖国给香港和澳门带来的好处 看了香港、澳门美丽的风光后,让我们来了解回归后的香港在经济上的发展。亚洲金融风暴的猛烈冲击,全球经济增速的明显放缓,美国“ 9 11 ”事件的波及等,香港特区成立以来,经历了一次又一次严峻考验。值得庆幸的是,在这些罕见困难来临之前,香港已经顺利回归,“一国两制”方针的落实,保证了香港社会安定,增强了抵御外来冲击的能力。与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相比,香港在经济上所受损失较小,“一国两制”方针在各种严峻考验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实行“一国两制”方针,使香港从祖

34、国内地得到更为强劲的支持和依托。在“一国”之内,香港得以分享祖国在国际上的崇高声誉,在国际事务中受到更多的重视。经中央政府授权,香港特区与世界各国和地区签订了 63 个双边协定和协议。已有 108 个国家或地区给香港特区护照持有人免签证入境待遇。一系列的大型国际会议在香港成功举行。在“一国”之内,香港与内地各自的优势得到进一步的发挥,两地合作跃上新台阶,领域更广,规模更大,积极性更高,合作效益更好,并由沿海向西部地区逐步推进。在“一国”之内,香港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无不得到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倾力支持。去年以来,世界经济增长缓慢与我国经济蓬勃发展形成鲜明对比,使港人更加清楚地看到,强大的祖国是维

35、护香港繁荣稳定的坚强后盾。和平统一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诗朗诵引入主题 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诗乡愁(诗见后面的附件),体验这首诗所表达的诗人的情感。(乡愁表达了两岸人民期盼统一的感情) 教师:我们的国家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国两制”的方针顺利地使香港、澳门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而台湾问题还未解决。从情感上引导学生,让学生感受离开祖国母亲后的悲伤心情。教学环节一:从历史看未来 教师讲解台湾的历史,并强调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部分,台湾永远属于中国的领土。具体历史事实见教科书阅读资料,也可以参阅历史书等。学生从历史的角度总结“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部分”的原因。重温历史,可以更好地看待

36、今天的台湾问题。 教学环节二:中国政府的主张 教师:我国政府在统一台湾的问题上,态度是鲜明的,一再表明了党和政府统一祖国的决心和态度。1995年,江泽民同志提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从中可以看出我国政府的态度和一贯主张。主要内容有: 1.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中国的主权和领土不容分割; 2.对于台湾同外国发展民间性经济文化关系不持异议,但反对台湾以搞“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为目的的所谓“扩大国际生存空间”的活动; 3. 进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 4. 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5.大力发展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采取实际步骤加速实现直接“三通”; 6.共同继承

37、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 7.充分尊重台湾同胞的生活方式和当家做主的愿望,保护台湾一切正当权益; 8. 欢迎两岸互访,共商国是,但不要借助任何国际场合。1979年1月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建议台湾和大陆之间尽快实现通航、通邮,以利两地同胞的直接接触,互通信息,探亲访友,旅游观光,进行学术、文化、体育、文艺观摩。1980年2月15日,全国政协发出致台湾同胞春节慰问信,希望台湾各界人士敦促国民党当局接受中国共产党关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主张,首先实现通邮、通商、通航。(解释名词:三通有“大、小三通”之说。“大三通”即大陆和台湾之间的通邮、通商、通航。“小三通”是指大陆

38、部分地区和台湾部分地区的通邮、通商、通航。这是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所提出的一项具体措施) 了解中国政府的一贯主张,同时了解一些有关两岸交往的事实,了解一些名词的含义。教学环节三:台湾民众的态度 教师:为了早日实现两岸统一,两岸同胞都在尽自己力所能及的责任。下面的一些事例就是近年来台湾各界所做的努力。(呈现下面的事例) 1993年4月,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和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就两岸经济合作、科技文化交流、两会会务等问题交换意见,签署协议。这是海峡两岸两个授权的民间团体最高负责人的首次会谈和接触。它表明海峡两岸关系又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2005年4月26日至5

39、月3日,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国民党大陆访问团一行访问大陆。2005年5月5日至5月13日,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先生率亲民党大陆访问团,访问西安、南京、上海、长沙、北京。2005年7月6日至13日,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率领的新党访问团一行30人访问广州、南京、大连、北京。学生交流课前查找的两岸人民的交往与交流。增加祖国统一的信心。教学环节四:课堂小结 教师:由此可见,祖国统一不仅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中华民族的人心所向,台独及分裂祖国的任何行为都将成为历史的罪人。学生活动:列举自己认为祖国能够统一的 10条理由。我认为中国能够统一的十条理由。附一: 乡 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