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背影教学重点: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特征、选择最佳角度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的写作方法 教学内容:体会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特征、选择最佳角度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的写作方法学习本文记叙事实,不加任何修饰渲染的朴实自然的语言体会本文表现的民族传统美德,父亲对儿子的一片深情教学要求:掌握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特征、选择最佳角度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的写作方法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引入新课背影是一篇著名的纪实性散文,也可以说是回忆性散文,同这不是一颗流星一样,属于记叙文。本文写于1925年,至今已六七十年,一直被广大读者所传诵,多少年来也一直被选入教材,哺育了几代人。对于过样的名篇,我们应认真阅读、学习。本文作为一篇记叙文
2、,与这不是一颗流星有很多相同点,如都是写家庭亲情,都是从生活中选取典型的、生动的材料、都是通过一定的情节线索来组织材料、通过场面和人物的描写来表现中心意思。在这些相同点中,又各有不同的表现方法。阅读时要善于在学习新课文的过程中,联系旧课文,比较鉴别,从中融会贯通,得到一些新的启发。我们在阅读这不是一颗流星时,是从分析结构形式入手,弄清故事情节及其表现形式。本课的学习也应该这样。二、读准字音,解释词义。交卸():卸,解除、除去。“交卸”,用于某种职务。“推卸”,用于某种责任。奔丧(),有关死人的事,名词。奔丧,在外地赶回办理尊亲丧事。丧,别读,丢掉,失去。动词。踌躇(),犹豫不定。另意,形容得意
3、。迂腐(),拘泥保守。迂腐,拘泥于旧的准则。迂,另意“迂迴”,曲折、绕远。蹒跚()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颓唐(),精神委靡,意气消沉。琐屑(),指细小繁杂的事。晶莹(),光洁透明。三、朗读课文找学生朗读课文,最好分三个部分,找三个同学分别朗读,提出朗读要求。四、引导学生划分段落层次,掌握结构形式。1、本文如分成三个部分,应怎样分法?教师引导学生找出三个部分的分界线,划出三个部分后,归纳大意,要求用同样的语式(字数、结构形式大体相同),训练概括能力。“那年冬天”是现在与回忆的分界线。“这几年来”是回忆与现在的分界线。第一部分,首段,第二部分,首、末之间的段落;第三部分,末段。各部分的大意可以归纳
4、如板书所示。板书:开篇寄思往事回忆结尾怀念此板书上的概括不是唯一的,概括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表述方式,此处千万不能约束学生发挥自己见解的能力及创造能力。当然,这种概括必须是正确的。这里有个严格的界限,也必须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如学生能用“背影”作线索概括,也应肯定:不忘背影描写背影思念背影2、本文的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部分,按照文章叙事的层次又可以分成几层意思呢?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教师小结。中间部分可以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交代父子分别时的家境第二层次:送行前父亲的细心关照第三层次:送行时看到父亲的背影还可以有别的概括,比如:中间部分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交代家境第二层次:
5、浦口送别在第二层次“浦口送别”中又可以分为三个小的层次:第一、细心照顾第二、车站买橘第三、车门话别3、在划分段落层次时,应从开始就告诉学生,文章本身的结构形式是固定的、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划分层次应力求符合作品本身固有的思路及其结构形式,但由于读者认识的差异、角度的不同、目的的不同,往往有不同的分法。这就要作具体分析。有的是这样分也可以,那样分也未尝不可;有的则是绝对不行。划分层次还是有原则的,不是可以任意划分的。学生进入中学开始,就有这样的认识,养成独立阅读和分析的习惯,比教师“一言堂”、只接受教师的现成结论的灌输性教学,不知要强多少倍,不必担心学生会有损失,也不必担心达不到教学目的。五、分析
6、 “背影”1、作者是怎样用“背影”来贯串并连接全文的?本文在几处写了“背影”?明确:本文在四处写到“背影”。2、这四处写“背影”各是在什么情况下,每次有什么不同的特点?明确:第一次在开头,不忘背影。第二次在浦口送别时,望父买橘时的背影。第三次在车门话别,望着背影消失在人群中。第四次在结尾,泪光中再现背影。3、第四次背影的出现,是怎样随着文章情节的推进而有不同的表现力的呢?或者说,文章对父亲的回忆是怎样以“背影”为线索连贯起来的呢?4、作者为什么选择“背影”这样的角度来命题立意,并用它来组织材料、结构成文呢?明确:作者所以选取“背影”这种特殊的角度来反映父亲的面貌,基于表现内容的需要,体现着高明
7、的艺术构思:可以表现父亲在特定环境下的形象特点。作者家境衰落、父亲老境颓唐、心情忧郁,用“背影”来表现,最能体现人物的这种境遇与心境。可以给读者以自由想象的广阔天地。作者不正面描写父亲的面貌,而以“背影”出现,结合文章内容,读者可以展开自己的想象,使父亲衰颓的形象更具丰富的内涵。艺术视角的创新。作者不落俗套,不随人后,开拓了艺术表现的新领域,给人以生动、新颖的感受。这三点对初一学生来说,认识上可能有一定差距,只要求能够一般的理解即可,重点在于提高认识,不要求掌握。故教师讲清楚,不必整理笔记。六、布置作业1.做课后练习一、四、五。做练习一将重点划在书上。熟读课文第6自然段,并学习重点分析。可按照
8、这样的顺序思考:写了什么,怎么写的,好在哪里。将思考的结果写在练习本上,准备课上口头回答。2.做课后练习二。这一题要认真思考,有明确的观点,简要整理成文字,准备在课上口头回答。第二课时一、教师导语上节课着重分析了课文的段落层次、情节线索,以及从“背影”这一新的视角命题立意选材组材的意义,并与这不是一颗流星作了对比。这节课要着重体会本文朴实自然的语言,体会作者怎样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平凡的细小的事情来叙事抒情。下面,沿着课文的顺序,挑出一些重点语句或语段,细细体会作者语言的特色,朴实无华的语言中如何饱含着深情。二、引导学生体会重点语句。作者在文中三次写了流泪,每次写法各有什么不同,各自在什么情况下
9、,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明确:文中作者三次流泪,都是在三个部分的最紧要时刻。第一次流泪是在交代家境衰败的情况下,见着父亲,面对家破人亡的景象,“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这次掉泪表现出触境伤情的悲哀。这一次掉泪,引出父亲的在文中为数不多的重要话语:“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父亲的这几句话,表达的感情是很丰富的,很深沉的。这里有父亲对儿子的体贴和劝慰,也流露了父亲在逆境中的淡淡的哀愁,同时,也可以看出父亲内心深处不甘受命运摆布、不怨天尤人的自我宽解、自求振作的复杂心情。第二次流泪是在浦口送别时,作者眼看父亲跨过铁道蹒跚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次掉泪是情不自禁,为父亲的背
10、影所感动。这一次掉泪,因为是在车站上,又是在临别之前,特定的情况决定了作者的举止,“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又是一次复杂的心态显示。怕父亲看见了要伤心,应是赶紧拭泪的主要原因;怕别人看见了不仅是怕自己显得不雅,而且也怕要给父亲带来难堪。第三次流泪是在读到父亲来信中那种感伤之词时,出现了“晶莹的泪光”。这一次闪出“泪光”,应是别父两年多的现在,即执笔为文的时候,想象两年多前离别时的情景,不禁黯然长叹。这种在“泪光”中再现“背影”时,戛然而止,与开头不忘背影相呼应,其震撼读者心灵的力量有如撞钟,余音不绝。教师在讲授时,应随问随答,随写板书,语调中要能传达出语言本身的感染力量。板书
11、:三、引导学生体会重点语段。本文4、5、6段,特别是第6段的描写,是全文的核心段落,集中表现了作者“最不能忘记的”父亲的背影。我们应认真阅读、体会。(1)指定学生朗读4、5、6三个自然段。4、5段主要是写父亲送别时的细心照顾,朗读时要求学生划出写父亲言行的语句。6段主要写作者眼中的父亲的形象和言行,朗读时要求学生划出重点语句。(2)引导学生分析4、5段。明确:4、5段写父亲浦口送别时对儿子的处处关心,都是通过儿子的观察和感受来表现的,着重写了父亲的动作行为和语言。作者的叙述,毫不修饰,唯其朴实,始觉真切。表面看来,作者似乎是在那里向友人述说那次父亲送别的情景,事无巨细,原原本本;实际上,作者的
12、述说却经过了精心的挑选,每一个细节都渗透了父亲年老颓唐、境遇不佳而对儿女却一片深情的特有表现。首先是送不送,这就颇费踌躇。小结:作者很细致地叙述了父亲在送与不送上的犹疑不决。这一过程表面看好像是多余之笔,其实恰好极其生动自然地反映了父亲在老年光景惨淡力不从心的情况下,爱子的特殊心态。“说定不送”则“再三嘱咐茶房”;“终于不放心”,踌躇之后还是“决定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也无济于事。“我”已经二十岁了,其实用不着送。正是在这种可以不送、应该不送而又终于送了的反复过程中显示了父亲对儿子关心的周到入微。其次是怎么送。父亲年纪大了,本可一切让儿子自己去做。但他不,却事必躬亲。先是“照看行李”,后是
13、“忙着讲价钱”,再是“嘱咐路上小心”“不要受凉”等。做这些看来对于一个成人儿子的多余的事,已经足以使人感受到爱子情切;而“我”之不放心,暗里笑他“迂”、事后又自责等一系列的叙述,就更反衬出父亲爱子之“执着”。作者两处责怪自己“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语言朴实真切,感人至深,写得也真是太高明了。(3)引导学生分析第6段。小结:第6段集中描写了父亲爬过铁道买橘子的情景。这是全文的精华,点题的文眼,写出作者留在心灵深处的永记不忘的“背影”。这里,作者不惜笔墨,详细写了父亲的外貌特征(胖、穿戴黑帽褂)、动作特征(“蹒跚”、“慢”、“探身”、“手攀”、“上缩”、“努力”),极力勾绘出父亲行动艰难时的背影。正
14、是这个“背影”,反映了父亲家境衰落的颓状;正是这个“背影”,反映了父亲送子远行的困顿;也正是这个“背影”,激起了作者从未有过的感激、怜爱之情。橘子买回来了,父亲“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这一个简单的动作,淡淡的描写,却十分逼真地发掘出父亲完成自己的心愿后的某种心理上的满足。两句简单的言语,是经过作者精心挑选的,“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这正是一个父亲临别前最重要的嘱咐;而走了几步又回头,叫儿子“进去吧,里边没人”,更显出老人关怀留恋之情。儿子望着父亲的“背影”,这时的感情已达到了最深的境界。4.引导学生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本文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明确: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两方面
15、的。一是父亲对儿子的一片深情。这种亲子之爱,不同于这不是一颗流星中母亲对儿子的爱,也不同于阿婆对孩子的爱,而是一种特定条件下的特有的爱心。这种亲子之爱,带有那个时代特有的印记,带有那时父亲特有的境遇所赋予的情调,还带有年老的父亲送子远行所特有的情绪。因此,这种感情,既有惨淡,哀伤的一画,又有关怀、体贴的一面,具有相当复杂的内涵,不能作简单的理解。教师检查课后练习二,指定学生作答,大家可以讨论,各抒己见。教师归结时把握这样两点:文中的确流露了“淡淡的哀愁”,这种情绪要作具体的、历史的分析。文中思想感情的基调是父子情深,是惜别之情。作者在文中表现的父亲的感情,哀愁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应在逆境中镇定、宁静的深沉心情。课文中的另一种思想感情,是儿子对父亲的怀念、怜惜和感伤之情。这是儿子的这种复杂的感情,才衬托了父亲的那种复杂心情。这两种感情在文中是互相依存、互相映衬的。四、板书设计 五、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二、三写成简短文字,可以列条说明,务必观点明确、层次清楚。2.抄写第6段部分语句:从“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到“我的泪很快流下来了”。从“我再向外看时”到“心里很轻松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