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巷深处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这是一篇以表达母爱为主题的感人至深的抒情散文。文章通过叙述养母含辛茹苦、十几年如一日抚养女儿的艰辛历程,刻画了一个淳朴善良、任劳任怨、无私无悔的母亲形象,揭示了母爱的本质无条件无索取的付出和奉献。例如:养母为了一个毫无血缘关系的弃婴不惜倾囊而出搬进新家,为了女儿甚至改变了泼辣的性情,为了女儿饱受酷暑寒天却甘之如饴,充分表现出母爱的无私伟大。又例如:当女儿嫌弃疏远卑微的家庭时,母亲掩饰住内心的落寞依旧笑对乡邻;当女儿因虚荣而绝情地伤害母亲时,母亲默默承担了女儿的忘恩负义,一如往昔地为女儿送着生活费和营养品,母亲以无怨无悔的行为和宽容博大的心胸将母爱揭示得淋漓尽致,令人
2、潸然泪下。文章以沉婉深挚的自叙形式,通过展示“我”与养母关系的前后变化由相依为命到“我”厌恶逃避养母和家庭,到最后“我”幡然悔悟回归母亲身边表达了“我”对自己虚荣心的批判,对养母养育之恩的深深的感激和歉意。 二、教法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过程和体验,围绕“在阅读中哪些文字最触动你”“假如你是文中的我,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来指导学生进行深入阅读,让学生深入理解无私、无怨、无悔的母爱。联系实际,感悟母爱,赞美母爱,感受人性美。三、教学目的1、知识与能力:理解课文思想感情。学习选取生活中的琐事表达情感。(重点)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母爱,赞美
3、母爱,感受人性美。(难点)四、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过程环节导入新课1、 调动学生生活积累。(同学们,你来上学时,爸妈对你说什么?你们感觉到什么了吗?)2、 引出母爱话题。(其实,爸妈的唠叨中饱含着浓浓的爱,我们每天沐浴着父母的爱而不自知。母爱就是一句句朴实的话,母爱就是一个个不经意的动作。母爱是最伟大的爱,从古至今出现过许多歌颂母爱的诗文。如游子吟)1、 激发学生兴趣。2、 调动生活积累,感受母爱,情感锁定。(回忆上学时父母对自己说的话。)3、 赏析游子吟。1、 回忆母亲关心自己的情节。2、 导读游子吟感受母爱,引出话题。教学内容及步骤一、1、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表达母爱的抒情散文小
4、巷深处。请读课文,说说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哪一情节最让你感动?为什么?一、1、学生自由朗读,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哪一情节最让你感动?2、以“本文讲了一个 的故事,最让我感动的情节是 ”的句式说话。一、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思考:课文讲了什么故事,哪一情节最让你感动?2、讨论交流。二、1、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最让你感动的情节。2、老师描绘意境,学生闭眼想象。(意境:我随着老婆婆冲出校门,拐到一个偏僻的巷子里。在风中,一个老人无助地倚在墙边,凌乱而花白的头发在苍老的脸颊旁飘着,枯竹似的手拄着一根又光又亮的竹棒。“妈妈!”,我奔过去,扑在妈妈怀里,热泪盈眶,妈妈,我想对您说
5、-)3、出示参考示例12段。(参考示例:妈妈,我对不起您,您给了我生命,我却这样对您。我听人说,我生下来就如秋风中早落黄叶被遗弃在村头坡顶上,瑟缩在一件破蓝布袄中。是您用竹棒叩击着青石板铺成的路面来到我身边,张开瘦瘪却温暖的胸怀抱养我,让我从此有了一个温暖的家。妈妈,谢谢您,是您给了我生命,我怎能嫌弃您?呢妈妈,谢谢您,是您用宽厚的爱唤醒了迷失良心的“我”。)二、1、有感情地齐读2528段。2、想象情境,阅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续写此时此刻“我”想对妈妈说的话,回忆妈妈对我的恩情,诉说心中的愧疚。小组讨论交流,续写“妈妈,我想对您说-”。二、情境教学,激趣染情。深入理解课文中的感情。1、有感情
6、地齐读课文2528段。2、想象情境,根据课文内容续说“妈妈,我想对你说-”。三、1、(过渡语)妈妈,您对我恩重如山。我被遗弃后,是您给了我一个温暖的家;您为了我,拿出所有的积蓄换了一个房子;您为了我,改变泼辣的性格;您为了我,辛勤劳三、1、欣赏歌曲烛光里的妈妈。以“妈妈,我想对您说-”开头表达感悟。三、欣赏感悟。1、欣赏歌曲烛光里的妈妈。2、感悟表达。教学内容与步骤作,苦心经营,把我养成一个千金小姐;为我取得点点成绩而骄傲;当我厌恶家时,您无怨无悔,默默忍受;您甚至克服重重苦难,给我送钱、送营养品。妈妈,您把爱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而我不知您心中苦与乐。请欣赏烛光里的妈妈。2、感悟引导:“噢,妈妈,您的黑发泛起了霜花,您的腰身不再挺拔,您的眼睛为何失去了光华。”母爱是那样无私与圣洁,她像春雨一样滋润着我们。同学们,听了这首歌,学习 了这篇感人的散文,你从中感悟到什么,想起你妈妈的一件什么事呢?请说一说。 作业布置作业。1、 以“母爱”为话题,自拟题目,选取生活中的琐事表达母女(子)情。2、 积累字词。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