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词五首说课稿渡荆门送别1教学目标 1、朗读,体会诗人情感。 2、品读,欣赏出峡美景。2重点难点1、体会诗人蓬勃的朝气和对故乡的依恋之情。2、欣赏出峡后的美景。3教学过程 3.1 第三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歌曲唐诗三百首1、激趣导入,话谈诗人李白。 一曲动听的儿歌,不仅让我们想起儿时背诵过的诗歌。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唐朝则更是一个诗歌鼎盛的时代,人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这个时代,诗歌大放异彩,名家辈出,就曾产生了被人们誉为“李杜”的两位大诗人,他们是李白和杜甫,下面我们先来谈一谈李白。活动2【讲授】作者简介 2、作者简介 李白
2、(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著有李太白全集。 李白少年时就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并好游侠。他25岁出蜀离家,仗剑东游,谋求政治出路,足迹踏遍半个中国。42岁时,被唐玄宗召到京城长安,供奉翰林,但并未得到重用,反而遭到权贵的诽谤,迫使他上书请还。44岁离开长安,再度漫游。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因参加李璘幕府而受牵连。晚年四处漂泊,生活困苦,62岁病死在安徽。 这节课,我们就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李白的一首五言律诗渡荆门送别。(板书课题)活动3【讲授】朗读诗歌3、朗读诗歌,感知全诗内容。这首诗是李白25岁出蜀离家,仗剑东游,谋求政治出路时所作,那么
3、,这时的李白仗剑东游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指名回答)那么在朗读时就应该读出一种豪情、锐气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下面就请一位同学试着用这种情感读出来。(指名朗读,学生点评。)倾听录音,听录音跟读,注意节奏,体会情感。(放录音)学生随音乐自由朗读。(放音乐)指名朗读,学生点评。请以诗人李白的口吻,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这首诗的意思。诗歌围绕这次出游主要写哪几方面的内容?活动4【活动】研讨诗歌4、合作讨论,欣赏出峡美景。诗人主要选取了哪些景物来描绘出峡美景的?诗人为什么选取这些景物来写呢?(注意联系“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诗人是如何描绘出峡美景的?试从用词和写
4、景角度等方面作点分析。(学生讨论,交流)你最喜欢哪一幅画面?试结合诗句,发挥想象,给你喜欢的画面拟个适当的标题。诗人为什么把这些景物写得如此美丽、壮观而神奇呢?5、探究质疑,体会诗人情感。下列思乡名句与诗中“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在表现情感方面有什么异同?请你探究。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秋思)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清人沈德潜认为“诗中无送别意,题中二字可删”(唐诗别裁),你是怎样认为的?结合你对诗歌的理解,谈谈你的看法。6、直面李白,穿越时空隧道。读完这首诗,假如有机会让你穿越时空隧道,直接面对诗人李白,当你和他谈起这首诗时,你想对他说些什么?7、拓展比较,丰富诗歌积累。旅夜抒怀唐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注释公元765年,杜甫迫于无奈辞官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途中写下了这首诗。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试比较“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与李白诗中“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异同。8、与同学们共勉。儿时背下的诗词像一个大冰山,入了肚子,随年龄的增大,它会慢慢融化。一融化,可就是大财富。 郭沫若活动5【练习】背诵诗歌背诵诗歌。活动6【作业】默写默写诗歌。渡荆门送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