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观刈麦》教学设计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7889925 上传时间:2025-01-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观刈麦》教学设计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观刈麦》教学设计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观刈麦》教学设计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观刈麦》教学设计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六单元观刈麦一、教学目标1、通过多种形式朗读诗歌,把握诗歌大意及结构层次。2、能够通过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疾苦,理解劳动人民的矛盾心理,并探究造成这种现象的社会根源。 3、通过品悟作者亲农悯农的“诗心”,结合背景,探究诗人的写作意图,增强社会责任感,珍惜幸福生活。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疾苦,品悟作者亲农悯农的“诗心”。教学难点:理解农民复杂矛盾的心情及诗人的写作意图。三、教学策略与手段教本课时我采用互动式对话教学法,创设情境,唤醒学生情感,品味本诗的音韵美、画面美、情感美。教学中我设计了自主读悟,交流互动,拓展延伸,以演促学等方法,由学生自主参

2、与和互相学习,对文本进行赏析品味,感知诗意,感悟诗情、升华诗意,最后跳出课本,关注社会,反思生活。并用多媒体课件作为辅助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四、课前准备学生初步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朗读熟悉观刈麦,预习导学案上相关内容。教师准备好教学课件及简单的表演道具。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每年五月,在我国北方大片的农田里,都会出现这样的场景。出示三幅农民割麦图,大家从他们身上、脸上看出了什么?是的,有辛苦劳累,但那一张张笑脸告诉我们,更多的还是对丰收的喜悦。那么,早在1300多年前的唐朝,到了五月麦收时节,农民们的心情是否也是如此呢?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

3、一起到田间地头去观刈麦。2、出示课题,由学生读出,重点识记刈字。板书。3、出示教学目标。(二)读懂诗歌1、听读感知播放观刈麦朗读视频,学生听读,要求注意生字的读音,说说整首诗的感情基调。2、朗读正音。(1)出示本课生字及部分多音字词,如:荷箪食、饷田、为悲伤、三百石等,由学生读出,教师正音。 (检查预习及听读效果)(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3)全班齐读,要求在读准的基础上注意节奏:田家/少闲月3、自主合作学习(1)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及工具书,梳理诗歌大意,并用自己的语言说给同桌听。可以用组词增补法来学习。教师做示范:田家少闲月:种田的农家很少有空闲的月份(2)由题目

4、可知,这首诗从内容上来讲是一首叙事诗。根据课文内容,尽量用原文中的字词,试做下面表格,师生交流明确。时间地点 人物 活动及环境重现画面 备注妇姑携壶浆贫妇拾麦所感结构思路:贫 妇 拾 麦4、表演课本剧。 5、合作探究(1)你认为用哪个字最能概括这些劳动农民的生活状况?说说你的理由。重点理解并赏析“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一句,这是怎样的一种矛盾心理?同学交流,教师明确。 丁壮 劳苦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苦 贫妇人 贫苦 遗穗、敝筐,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孤苦 抱子在其旁 苦闷 家田输税尽 无奈(2)男女生互读,请男生读刈麦的一段诗,要尽量读出刈麦的紧张忙碌,再苦、再累再热、再痛

5、也忍着;请女生读拾麦的一段诗,要尽量读出悲凉、无奈,但还得活着。(3)探究造成这些“苦”的真正原因是什么?社会原因(落实翻译:家田输税尽)小结:由此我们不难发现,今日的拾麦人即昨日的割麦人,今日的割麦人也有可能成为明日的拾麦人,悲凉之意在这种恶性循环中不言自明。(三)读懂诗人1、古代表现劳动人民悲惨命运的诗篇不胜枚举,但本文着实高人一筹,那是因为诗人在那个时代就能够主动去和农民对比。作此诗时他正任县尉,是主管一县的治安、催租等事物的官员。(出示写作背景)看到此情此景,他“自愧”,于是他自言自语道: 。2、诗人吃穿不愁,为什么会感到悲伤、愧疚,这体现诗人的什么感情?诗人有一颗亲农悯农的心,表达了

6、对农民的深切同情、对统治者的批评请同学们齐读观后议的几句诗,尽量读出愧疚之情。3、想一想,诗人写这首诗的意图是什么呢?白居易的讽喻诗正如他在一首诗中写到的“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闻”一样,他写本诗就是写天下苍生的悲苦生活,希望朝廷能了解民生疾苦,体恤民情,减轻赋税。(四)读出自己诗人面对丰收下出现悲惨景象发出了“吏禄三百石,岁宴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的感慨,而现在党中央国务院,再三减轻农们的负担,不单不用交税并还有田亩补贴。学习本课后,作为中学生的你,对诗人,对那时的劳动人民,对那时的皇帝有什么想说的?联系今天的劳动人民生活,想一想,你有什么说的,又要做些什么?(任选一个方面来说)(六)课堂巩固 完成导学案课堂巩固模块,教师明确。九、板书设计 (小结)内容: 农民苦 诗人愧 我们惜带着这样的情感试着背诵全文,教师出示提示。十、布置作业1、按照“五月麦熟丁壮割麦贫妇拾麦诗人感慨”的结构,熟练背诵并默写本诗。2、查一查,找一找,古诗中有许多反映百姓辛勤劳作或劳作后一无所有的诗句,你知道多少?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