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T∕CECA-G 0054-2020 “领跑者”标准评价要求 电风扇.pdf

上传人:fangha****n2009 文档编号:78894 上传时间:2022-06-06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897.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T∕CECA-G 0054-2020 “领跑者”标准评价要求 电风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T∕CECA-G 0054-2020 “领跑者”标准评价要求 电风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T∕CECA-G 0054-2020 “领跑者”标准评价要求 电风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T∕CECA-G 0054-2020 “领跑者”标准评价要求 电风扇.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T∕CECA-G 0054-2020 “领跑者”标准评价要求 电风扇.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团 体 标 准 T/CECA-G 00542020 “领跑者”标准评价要求“领跑者”标准评价要求 电风扇电风扇 Assessment requirements for forerunner standard-Electric fans 2020-08-14 发布 2020-08-17 实施 中 国 节 能 协 会 发 布ICS 23.120 CCS K 65 T/CECA-G 00542020 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 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中国节能协会绿色高效用能产品专业委员会、企业标准“领跑者”工作委员会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节能协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上海市

2、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艾美特电器(深圳)有限公司、佛山市三水日彩电器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中家院(北京)检测认证有限公司、广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安徽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浙江方圆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江苏威诺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宁波卡帝亚电器有限公司、上海森中电器有限公司、宁波先锋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叶金、李嘉、张旭升、杜利锋、林永昌、贺婷婷、陈广成、谭琪、陈启彩、陆伟、胡芬、董磊、周俊杰、徐晓昂、何鑫、蔺昊欣、袁涵、周韬、管金

3、鑫、孙亮、朴颖、窦迎俊、刘静。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T/CECA-G 00542020 2 “领跑者”标准评价要求 电风扇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家用和类似用途的电风扇 “领跑者”标准的术语和定义、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本文件仅适用于单相额定电压不超过 250 V,其它额定电压不超过 480V,由电动机驱动的台扇、转页扇、壁扇、台地扇、落地扇产品企业标准水平评价。 相关机构在制定企业标准“领跑者”评估方案时可参照使用本文件, 企业在制定企业标准时也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

4、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343.1 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和类似器具的电磁兼容要求 第 1 部分:发射 GB 4706.1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第 1 部分:通用要求 GB 4706.27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第 2 部分:风扇的特殊要求 GB 12021.9 交流电风扇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T 13380 交流电风扇和调速器 GB 17625.1 电磁兼容 限值 谐波电流发射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16A) GB 19606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噪声限值 GB/T 35758 家用电器 待机功率测量方法 QB/T

5、5262 直流电风扇 T/CAQP 015 T/ESF 0001 “领跑者”标准编制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GB 4343.1、GB 4706.1、GB 4706.27、GB 12021.9、GB/T 13380、GB 17625.1、GB 19606、GB/T 35758、QB/T 5262 和 T/CAQP 015 T/ESF 0001 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评价指标体系 4.1 基本要求 4.1.1 近三年企业无较大环境、安全、质量事故。 4.1.2 企业应未列入国家信用信息严重失信主体相关名录。 4.1.3 企业应建立并运行符合产品和服务的管理体系。 4.1.4 产品应为量

6、产产品,服务应为规模化提供的服务。 4.2 评价指标分类 4.2.1 电风扇“领跑者”标准的评价指标分为:基础指标、核心指标和创新性指标。 4.2.2 基础指标包括 GB 4706.1、GB 4706.27、GB 17625.1、GB 4343.1 涉及的相关要求。电风扇必须满足安全、扇叶直径和风量要求。其中修正后的风量必须满足 GB/T 13380 中第 5.2 条T/CECA-G 00542020 3 要求。 4.2.3 核心指标包括电磁兼容、能效值、噪声。 4.2.4 核心指标分为三个等级,包括先进水平,相当于企业标准排行榜中 5 星级水平;平均水平,相当于企业标准排行榜中 4 星级水平

7、;基准水平,相当于企业标准排行榜中 3 星级水平。 4.2.5 创新性指标包括关机功率、待机功率、最大风速和智能化技术应用等级,划分成平均水平和先进水平两个等级, 其中先进水平相当于企业标准排行榜中的 5 星级水平, 平均水平相当于企标排行榜中 4 星级水平。 鼓励根据条件成熟情况适时增加与产品性能和消费者关注的相关创新性指标。 4.3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电风扇“领跑者”标准的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见表 1。 表1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序号 指标类型 评价指标 指标来源 (判断依据/方法) 指标水平分级 先进水平 平均水平 基准水平 1 基础指标 安全 GB 4706.1 GB4706.27 符合标准

8、要求 扇叶直径 参照 GB/T 13380 符合标准要求 风量 参照GB/T 13380中第6.7 条规定的方法, 计算方法按照附录 A 修正后的风量满足 GB/T 13380-2018 中第 5.2 条要求 2 核心指标 电磁兼容 GB17625.1 GB 4343.1 骚扰功率平均值/峰值国标限值-3dB 骚扰功率平均值/峰值国标限值-1dB 骚扰功率平均值峰值满足国标要求 能效值 规格200mm GB 12021.9 中第 5 条规定的方法 1.00 0.70 0.45 200mm规格230mm 1.10 0.84 0.55 230mm规格250 mm 1.30 0.95 0.65 25

9、0 mm规格300 mm 1.50 1.05 0.78 300 mm规格350 mm 1.65 1.15 0.93 350 mm规格400 mm 1.85 1.35 1.03 40 mm规格450 mm 2.15 1.50 1.15 450 mm规格500 mm 2.40 1.55 1.20 50 mm规格600 mm 2.65 1.70 1.37 噪声(dB(A) 规格200mm GB 19606 GB/T 13380 中第 6.6条规定的方法 53 / 56 (聚风型风扇) 56 / 58 聚风型风扇) 59 200mm规格250mm 55 / 57 (聚风型风扇) 58 / 59 (聚风

10、型风扇) 61 T/CECA-G 00542020 4 250 mm规格300 mm 57 / 59 (聚风型风扇) 60 / 61 (聚风型风扇) 63 300 mm规格350 mm 59 62 65 350 mm规格400 mm 61 64 67 40 mm规格500 mm 63 67 70 50 mm规格600 mm 66 70 73 3 创新性指标 关机功率(W) GB/T 35758 中 5.3 条规定的方法在关机模式下测试 0.5 0.8 待机功率(W) GB/T 35758 中 5.3 条规定的方法在待机模式下测试,不包括WIFI、蓝牙等网络类功率。 1(有信息或状态显示功能)

11、0.5 (无信息或状态显示功能) 1.5(有信息或状态显示功能) 0.8 (无信息或状态显示功能) 最大风速(m/min) 参照GB/T 13380中第6.7 条规定的方法, 取任何圆环的最大风速 180 / 220 150 / 190 智能化等级 见附录 B 智能化等级达到 3A 及以上 3A智能化等级3B 5 评价方法 评价结果划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各等级所对应的划分依据见表 2。达到三级要求及以上的企业标准并按照有关要求进行自我声明公开后均可进入电风扇企业标准排行榜。 达到一级要求的企业标准, 且按照有关要求进行自我声明公开后, 其标准和符合标准的产品可以直接进入电风扇的企业标准“领跑

12、者”候选名单。 表2 指标评价要求等级划分 评价等级 满足条件 一级应同时满足 基本要求 基础指标要求 核心指标 先进水平要求 创新性指标 先进水平要求 二级应同时满足 基本要求 基础指标要求 核心指标 平均水平要求 创新性指标 平均水平要求 三级应同时满足 基本要求 基础指标要求 核心指标 基准水平要求 T/CECA-G 00542020 5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风量计算 A.1 电风扇风量、输入功率、能效值参照 GB/T 13380 进行,计算方法如下: P修正Q,总修正QQ 式中: 电风扇能效值,单位 m3/(minW) Q总参照 GB/T 13380 测试得到的电风扇总输出风量,

13、单位为 m3/min; Q修正电风扇修正输出风量,单位为 m3/min; P输入功率,单位 W; 修正系数,聚风型风扇,判定见 A.2,取值见表 1;其他:取值为 1.0 表 A.1 规格 X/mm 修正系数 200 1.25 200X230 230X250 250X300 1.20 300X350 350X400 400X450 1.15 450X500 500X600 A.2 聚风型风扇的判定 A.2.1 依据 GB/T 13380、QB/T 5262 进行风量测试,按表 A.2 分别计算内圈风量和外圈风量; A.2.2 计算内圈风量与外圈风量的比值,比值0.9 的为聚风型风扇。 表 A.

14、2 内圈风量、外圈风量取值 规格X/mm 内圈风量(m3/min) 外圈风量(m3/min) 200 半径100mm的圆环风量之和 半径100mm的圆环风量之和 200X230 半径100mm的圆环风量之和 半径100mm的圆环风量之和 230X250 半径140mm的圆环风量之和 半径140mm的圆环风量之和 250X300 半径140mm的圆环风量之和 半径140mm的圆环风量之和 300X350 半径180mm的圆环风量之和 半径180mm的圆环风量之和 350X400 半径180mm的圆环风量之和 半径180mm的圆环风量之和 400X450 半径220mm的圆环风量之和 半径220m

15、m的圆环风量之和 450X500 半径260mm的圆环风量之和 半径260mm的圆环风量之和 500X600 半径300m 的圆环风量之和 半径300mm 的圆环风量之和 T/CECA-G 00542020 6 附录 B (规范性附录) 电风扇智能化技术评价方法 B.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电风扇产品的智能化技术评价方法。 B.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附录。 B.2.1 功能安全 functional safety 与受控设备和受控设备控制系统有关的整体安全的组成部分,它取决于电气/电子/可编程电子安全相关系统、其他技术安全相关系统和外部风险降低设施功能的正确行使。 注: 本标准中

16、受控设备指器具,整体安全一般由 GB 4706.1 和 GB 4706.27 规定,电风扇的控制系统属于电气/电子/可编程电子安全相关系统,涉及的安全功能包括电机堵转等各种非正常工作下的保护功能。 B.2.2 信息技术安全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curity 通过采用安全功能要求和安全保障要求,使评估对象能够抵御攻击者的威胁,保证数据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 注: 器具的评估对象包括联网模块、远程控制终端(APP) 、远程服务器等与网络安全相关的功能模块。 B.2.3 器具自检功能 appliance self-check function 器具及与其匹配的远程控制

17、终端 APP 软件等能够自动根据器具当前的运行状态,判断当前器具是否运行良好、是否处于故障或者保护状态。 注: 器具运行状态一般包括正常运行、故障、保护状态等。 B.2.4 空中下载技术 Over-the-Air Technology (OTA) 通过无线局域网、 移动通信等无线网络的空中接口对器具的数据和程序进行远程管理的技术。 B.2.5 联网模块 OTA networking module OTA 器具的联网模块在连接互联网的情况下,用户可以通过远程控制终端 APP 接收服务器推送的联网固件升级信息并点击升级。 B.2.6 电风扇功能 OTA fan function OTA 器具的联网

18、模块在连接互联网的情况下,联网模块下载器具功能程序的固件或 EEPROM 等参数,用户可以通过远程控制终端 APP 等确认升级信息并点击升级。 B.2.7 远程控制功能 remote control function 器具支持用户通过手机、 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的 APP 软件, 并通过局域网、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实现器具相应功能的远程控制。 B.2.8 定时器功能 timer function 器具能够为用户提供简单的定时功能。 B.2.9 用户接近感知功能 user proximity perception function 器具能够感知是否有人靠近,从而执行相应的动作,例如点亮显示屏、指

19、示灯等。 B.2.10 语音控制功能 voice control function 器具能够接受语音输入指令(依据器具说明书及其他技术资料规定) ,并执行相应的动作(例如自动开关机) 。 B.2.11 多平台直连功能 multi-platform direct connection function 器具的网络通信模块能够支持同时连接多个云平台及相应的远程控制终端设备 (例如远程控制终端 APP) 。 B.2.12 多设备互连功能 interconnection function of multiple equipments 器具能够直接或间接与其他家电进行互连,交换信息或进行控制,方便用户使

20、用。 B.2.13 电量检测功能 power consumption measurement function 器具能够检测自身实时消耗的功率,并自动根据实时功率和运行时间,估算消耗的电量。 B.2.14 运行模式自适应功能(智能模式) operation mode adaptive function(intelligent model) T/CECA-G 00542020 7 器具能够根据环境温度、湿度、用户体温等多种参数,自动判断器具应运行的参数并自动运行。 B.2.15 光敏功能 photosensitive function 器具能够检测到环境光照强弱,从而调整器具照明灯光照强度、显示

21、屏亮度等,为用户提供更加舒适的视觉感受,并能一定程度上实现节能。 B.3 总体要求 B.3.1 智能功能评价 器具一般会具有若干项智能功能, 每个智能功能会体现不同的智能特性且具有不同的智能效用。根据智能效用,本标准规定了不同智能功能的分值权重。通过第 B.3 章对器具各项智能功能的要求和检测评价,可以得出器具每项智能功能的实际得分,并分别累加到相应的智能效用总分中。智能功能评价对应关系见表 B.1。 表 B.1 智能功能评价对应关系 序号 智能功能 智能效用 分值(分) 智能特性 1 功能安全 安全、可靠 30 自诊断、自组织 2 信息技术安全 安全、可靠 30 自诊断、自组织 3 器具自检

22、功能 安全、可靠 30 自诊断、自组织 4 联网模块 OTA 安全、可靠、易用 10 自学习、自组织、自诊断、自协调 5 电风扇功能 OTA 安全、可靠、易用 20 自学习、自组织、自诊断、自协调 6 远程控制功能 可靠、易用 10 自协调 7 定时器功能 易用 10 自组织、自协调 8 用户接近感知功能 易用、节能 30 自适应、自组织 9 语音控制功能 易用 30 自学习、自组织 10 多平台直连功能 易用 20 自协调 11 多设备互连功能 易用 30 自协调 12 电量检测功能 易用、节能 30 自推理 13 运行模式自适应功能(智能模式) 易用、节能 30 自适应、自推理、自组织 1

23、4 光敏功能 易用、节能 20 自适应、自组织 B.3.1.1 智能水平等级 根据表 B.1 的对应关系, 按照第 B.3 章对器具各项智能功能的要求和检测评价进而确定器具在智能效用方面所达到的智能等级,见表 B.2。通常器具的智能指数应达到 3B 及以上。 表 B.2 智能水平等级 智能效用 智能等级 A 级 B 级 安全 90 5090 可靠 90 5090 易用 70 3070 节能 50 2050 T/CECA-G 00542020 8 B.3.1.2 智能化技术应用 器具应采用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和专家控制等智能化技术的一种或多种。通过对被测器具及说明书及其他技术资料的视检, 结合

24、第 B.3 章对器具各项智能功能的要求和检测评价,确定器具采用哪些智能化技术。 B.3.1.3 智能控制系统结构 器具应采用前馈结构、反馈结构、分布式结构、递阶结构、自主体结构和多自主体结构等的一种或多种。通过对被测器具及其说明书及其他技术资料的视检,结合第 B.3 章对器具各项智能功能的要求和检测评价,确定器具采用哪些智能控制系统结构。 B.4 智能功能要求 B.4.1 功能安全 器具中用于保护用户和环境安全的软件应符合 GB 4706.1 附录 R 检测功能安全。 B.4.2 信息技术安全 器具联网模块、远程控制端(APP)以及远程管理模块(云)在信息技术安全至少应达到安全。 B.4.3

25、器具自检功能 器具和(或)其匹配的远程控制终端 APP 软件等应能检测出器具说明书及其他技术资料列举的故障及器具对应故障状态以便提示维修。 器具故障一般包括:各种传感器开路、短路故障,MCU 故障,电机故障,电源故障(例如电压波动等) 、网络连接故障。 B.4.4 联网模块 OTA 联网模块 OTA 应: a)当有新的联网模块固件时,器具的远程控制端软件(APP)提示用户可升级状态和版本信息,在用户点击升级后,可对联网模块的固件升级; b)联网模块固件下载失败或升级过程中断电断网,联网模块应仍可以正常工作。 B.4.5 电风扇功能 OTA 电风扇功能 OTA: a)当有新的器具功能程序固件时,

26、器具的远程控制端软件(APP)提示用户可升级状态和版本信息,在用户点击升级后,可对器具功能程序的固件升级; b) 器具功能程序固件下载失败或升级过程中断电断网,器具功能程序仍应可以正常工作; c)器具功能程序固件下载过程中,不影响物联网功能,APP 仍然可以操控器具。 B.4.6 远程控制功能 器具的远程控制功能: a)用户按下控制终端(APP)功能按键后,器具应能开启相应功能,且响应时间间隔应不大于 5s; b)用户远程控制器具的成功率应不小于 98%; c)当器具接收到相应的指令时,应有明确的声音或显示反馈; d)器具接收到控制命令的声音或显示反馈可通过控制终端(APP)设置; e)当器具

27、相应功能开启后,控制终端(APP)应有明确的反馈指示。 B.4.7 定时器功能 器具本体应具备定时器功能,定时精度偏差的绝对值不应大于 5%。 B.4.8 用户接近感知功能 以器具为几何中心,沿器具中心轴线两侧 20角范围内,器具与用户距离不小于0.5m 时,器具应检测到用户接近并触发相应功能,例如点亮显示屏。 B.4.9 语音控制功能 器具的语音控制功能可支持 3m 范围内的唤醒和识别;应支持离线或在线语音识别。 器具的语音控制功能在安静环境 3m 内唤醒词和核心指令词识别率应不小于 85%。 器具的语音控制功能在噪声环境 3m 内唤醒词和核心指令词识别率应不小于 80%。 T/CECA-G

28、 00542020 9 器具的语音控制功能,24h 家庭环境噪声误唤醒应不大于 3 次。 器具的语音控制功能的响应时间:唤醒1.5s,识别(离线)2s 或识别(在线)5s。在线语音识别应支持简单的语义识别。 B.4.10 多平台直连功能 器具的网络通信模块应支持连接至少 2 个云平台及相应的远程控制终端设备 (例如手机 APP) ,方便用户使用。多平台之间相关数据应能够保持同步。 B.4.11 多设备互连功能 器具应具备多设备互连功能。 B.4.12 电量检测功能 在 165V265V 电压范围内,各种不同运行模式、设定温度条件下,器具均应通过软件计算或借助硬件模块等方式准确检测出实时消耗的功率,并自动计算所消耗的电量,偏差的绝对值不应大于 5%。 B.4.13 运行模式自适应功能(智能模式) 器具能够根据环境温度、湿度、用户体温等多种参数,自动判断器具应运行的参数并自动运行。 B.4.14 光敏功能 器具的照明灯、显示屏亮度应根据环境光照强度的变化而调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电力工程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