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在劳动教育中培养智障学生语文核心素养.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88913 上传时间:2024-03-18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9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劳动教育中培养智障学生语文核心素养.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在劳动教育中培养智障学生语文核心素养.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基础教育研究责任编辑:赵华丽/课程与教学劳动教育能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引导学生以动手实践为主要方式,学会分工合作,在认识世界、增强社会责任感的基础上,实现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目的。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必定会涉及概念理解、语言交流、情感分享、价值认同等能力培养,这恰好与语文教育核心素养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有密切联系。对于智障学生来说,在劳动教育中有机渗透、适度融合语言文字的训练,不失为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一种方式。笔者近几年在卫星班“农耕园趣事”等教育实践中,对在劳动教育如何培养智障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作了一些尝试。一、强化实践体验,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在劳动教育中,要使学生树立正确

2、的劳动观念、弘扬劳动精神,必定会引入一些文本阅读。在文本阅读中,结合语言文字的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也能更好地进行优秀文化渗透。如“农耕园趣事”教育实践中,选用生活语文教材中唐代诗人李绅的 悯农 作为阅读材料,在培养学生珍惜劳动成果和吃苦耐劳精神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积累,从而使学生领略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又如,在生活语文课中选用 父亲的菜园 作为语文阅读欣赏材料,对智障学生来说要求有点高。但在“农耕园趣事”综合实践活动基础上,再学习 父亲的菜园,学生就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自然而然地感受到“父亲”的执着、学习到“父亲”勤劳的意志品质,同时也

3、能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二、激发听说需求,促进学生语言运用劳动教育主要通过实践活动进行,能使学生接触到不同的实际问题和情境,从而激发他们对语言理解与表达的需求。例如,在学校的“农耕园”劳动基地参加农耕体验活动前,学生要学习认识各种农具;农技人员要给学生讲解劳动技能、操作要点;学生要明确每一次劳动的任务。这些都是真实情境在劳动教育中培养智障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徐惠萍【摘要】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必定会涉及概念理解、语言交流、情感分享、价值认同等能力培养,这恰好与语文教育核心素养有密切联系。在劳动教育中强化实践经验、激发听说需求、提供

4、丰富素材、注重评价创新,可以培养智障学生文化自信,促进智障学生语言运用,发展智障学生思维能力,助力智障学生审美创造。【关键词】劳动教育;智障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中图分类号】G76449基础教育研究中的“听”,事先没有预设文本。这要求学生仔细捕捉重点信息,以保证能正确地进行劳动操作,完成劳动任务。学生有不懂的地方,就要提问;在劳动过程中,成员之间会产生自然的相互交流。这些都是不同形式的“说”,这就要求他们具备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意见和理解他人观点的能力。三、提供丰富素材,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劳动教育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素材,这些都可以成为学生写作的来源和支撑。在“农耕园趣事”教育实践活动中,通

5、过设立“开心农事”“快乐种植”“农场小作家”等社团,组织开展小小演讲会、小小讨论会,能激发学生文字表达欲望,使之逐渐学会用文字来准确地表达自己的实践体会,既提升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如小宇同学在 种西瓜 一文中描述道:“今天,老师让我们去农耕园学种西瓜。我们排着队有序地走到农耕园里,看技术员叔叔给我们示范怎么种西瓜,接着我们就开始自己操作。我们先挖好小土坑,然后小心地把西瓜苗放进小土坑中间,再填好土,最后给西瓜苗浇水”过程清晰、逻辑严密,体现了较高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此外,劳动教育还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总结问题的能力,既能提升他们在语言表达方面的素养,也能促进他们思

6、维能力的培养。四、注重评价创新,助力学生审美创造劳动教育的评价以自我评价为主,辅以教师、同伴、家长等他评方式,要关注学生劳动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引导学生感受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增强获得感、成就感、荣誉感。相对于普通学生,智障学生更需要鼓励,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适切的评价方式。在劳动实践中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审美和创造活动,能多样化地展现劳动教育成效,也能使学生不断优化提高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这与语文核心素养中的审美创造相通相融。“农耕园趣事”教育活动,不仅是一种劳动教育方式,更是一种审美认知活动,遵循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通过感觉器官对农耕园里的花卉和农作物进行表象感知,再调

7、动生活经验、产生共鸣,然后经过丰富的想象分析,联想领悟到劳动所揭示的生活内涵。教师要求学生把种植时的场景详细地描述出来,用文字或口述的方式分享种植劳动的感受,既提升了学生的表达、写作能力,也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有学生描述道:“春天,菜园里的油菜花开了,香气扑鼻。勤劳的小蜜蜂唱着歌跳着舞。菜园里都是嫩绿色的一片,看着让人欢喜。”还有些学生会给自己家的菜园或阳台里的花草拍照,并带回班级,以口述或文字的形式与同学们分享感受。没有抽象的语文,只有生活的语文,语文就真真切切地存在于生活和社会中。劳动教育具有赋能智障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潜力。在劳动教育中整合课程资源,强化实践体验,激发表达需求,提供丰富素材,注重评价创新,能有效提升智障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作者单位:浙江省余姚市特殊教育中心,315402)“农耕园趣事”教育实践活动责任编辑:赵华丽/课程与教学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