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8木兰诗教学设计2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7887733 上传时间:2025-01-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8木兰诗教学设计2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8木兰诗教学设计2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8木兰诗教学设计2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8木兰诗教学设计2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8木兰诗教学设计2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8 木兰诗授课时数:2 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1、文言知识,包括一些重要的词语和句子。2、理清故事情节,练习复述课文,训练学生概括能力。过程与方法3、诵读诗歌,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情感和价值目标4、感受木兰这一形象的审美趣味,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之情。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疏通文意,整体把握诗歌。2.复述诗歌的故事情节,理清情节发展脉络,强化背诵。3、多种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难点:巧妙运用排比、对偶、夸张、互文等修辞手法。三、学法指导木兰诗是乐府民歌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主人公花木兰的传奇故事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学习古诗词最重要的是背诵,而且要当

2、堂背下来,不能留到课后。本课生字词较多,同学们在预习中要看注释或查工具书,要在疏通文义的基础上,从整体上把握故事情节,理清故事的基本脉络。四、知识点梳理(一)、文学常识:1.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2.“乐府诗”:继诗经楚词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3.“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查政治得失。木兰诗与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即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二)生字:可汗、轡头、戎机、朔、金、啾啾、着、军帖。(三)诗

3、歌结构:第一部分(13段)替父从军第二部分(4段)十年征战第三部分(56段)凯旋归来第四部分(七段)结尾附文(四)重点句子理解。五、教学过程(一)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出示教学目标:1、疏通文意,整体把握诗歌。2、复述诗歌的故事情节,理清情节发展脉络,强化背诵。(二)自学讨论释疑1、自学指导(1)、自读诗歌,借助注释、工具书,试译全诗,把不懂的语句作上记号。(2)、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学生互动合作,讨论交流,理解难懂词句,通讲诗意。(3)、再联系生活实际,探讨特殊字词、诗句的正确意思。(4)、按地点转换或事件发展顺序理清文章结构2、展示汇报梳理(1)展示(2)小结 这节课已经疏通了文意,解决了

4、字词句的疑难问题,整体感知了文章的情节,那么下节课我们在这基础上来分析“木兰“这一人物形象以及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达标检测评价1、给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注音。机杼 鞍鞯 赏赐 金柝2、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的词昨夜见军帖 对镜帖花黄愿为市鞍马 东市买骏马万里赴戎机 不闻机杼声3、解释句意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8 木兰诗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1、感受花木兰的女儿情、英雄气,了解她的智慧、胆略和才能。2、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3、多种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过程与方法4、通过“分析人物文学鉴赏”这一过程,让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赏析,提高学生的审

5、美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情感和价值目标5、感受木兰这一形象的审美趣味,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之情。二、教学重难点分析人物形象、学习本诗详略相宜的写法。三、学法指导通过合作探究法,在教师的引导下,集中鉴赏本文丰满的人物形象和繁简相宜的结构安排。四、知识点梳理1人物形象:木兰是一个 勤劳、善良、淳朴、谨慎(女儿性情) 机智、勇敢、刚毅、忠孝两全(英雄气概)的人。木兰之所以能流芳百世,因为她既有女儿情怀,更具英雄气慨的古代杰出巾帼英雄形象,在代父从军中看到了她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渴望和平的心愿。2.修辞手法的运用:顶真,互文,排比,复沓,对偶。3.写作特色:叙事的详略及作

6、用。详细写了从军缘由、准备行装、出征想家、辞官还家、会见亲人等情节,略写了十年征战的情节。这首诗把“木兰是女郎”作为构思的核心,极力突出的是木兰孝敬父母、勇担重任的性格的颂扬,所以对残酷的战争一笔带过,而对能够反映美好心灵的内容则不惜笔墨。这样详略安排起到了突出人物特征、表现作者思想倾向的作用。五、教学过程(一)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出示教学目标:1、分析人物形象、学习本诗详略相宜的写法。2、多种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二)自学讨论释疑1、自学指导(1)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写木兰停机叹息?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战场上的木兰表现如何呢?(用文中相关诗句来回答)(3)木兰为什么辞官还乡?(4)结尾附

7、文在文中起什么作用?(5)这首诗的情节哪些详写,哪些略写?为什么这么安排?(6)通过学习这首诗,你认为木兰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应该学习她身上哪些金子般的东西?2、讨论释疑(三)、展示汇报1、学生展示汇报2、归纳整理(1)、本文成功塑造了一个 勤劳、善良、淳朴、谨慎(女儿性情) 机智、勇敢、刚毅、不图名利、忠孝两全古代女英雄形象。(2)、详细写了从军缘由、准备行装、出征想家、辞官还家、会见亲人等情节,略写了十年征战的情节。这首诗把“木兰是女郎”作为构思的核心,极力突出的是木兰孝敬父母、勇担重任的性格的颂扬,所以对残酷的战争一笔带过,而对能够反映美好心灵的内容则不惜笔墨。这样详略安排起到了突出人

8、物特征、表现作者思想倾向的作用。六、达标检测评价(一)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1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2、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3、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4、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5、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6、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7、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8、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9、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10、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二)“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这一句是什么描写?表现木兰什么特点?(三)结尾一段吟唱附文,以兔为喻,赞颂了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