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主备人课时1分管领导验收结果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民族精神的含义;识记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2.识记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能力目标结合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及爱国主义的具体性和历史性,树立联系观点和发展观点,提高辩证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提高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的认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为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扬贡献自己的力量。重点、难点教 学 过 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典型案例导入(课件播放背景音乐我的中国心。)“河山只在我梦里祖国已多年未亲近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2、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胸中重千斤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生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师:听了这首歌曲,同学们有什么感触?师:每当我们唱响这首歌时,爱国情感便会油然而生。这种精神就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板书课题: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课时: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板书课题:第一课时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推进新课问题情景1(课件展示字幕)世界历史上,曾经有过四大文明古国,但,只有中华文明走到了今天,其他三大文明都在历史的长河中湮灭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也不是一帆风顺,我们无数次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
3、,特别是近百年的历史中,西方列强几乎把中国变成了他们的殖民地,日本几乎奴役了半个中国,但,我们最终取得了胜利,中华民族重获生机;新中国的成立,向世界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今天,人民共和国走过了并不平坦的61年, 这61年中,我们医治了战争创伤,经历了大跃进、文革、改革开放, 我们振奋过,我们跌倒过,我们迷茫过。61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师:民族精神永不泯灭。伟大的民族精神,熔炼于辉煌的古代中华文化之中,也玉成于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强、前仆后继的奋勇抗争之中,更彰显于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之中。中华民族为什么历经沧桑而锐气不减,千锤百炼而斗志更坚?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民族精神永不泯灭。那么
4、,什么是民族精神呢?【知识拓展】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的结晶。它渗透在整个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贯穿整个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独有的精神特质,是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相区别的重要特征,对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过渡)师:每个国家在自己的历史发展中,都形成自己的民族精神。我们今天所要谈的民族精神,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其基本内容是什么呢?板书: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师:在抗震救灾中我们能看到爱国主义精神在他们心中燃起了熊熊的火焰。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
5、、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问题情景3(课件展示材料)在河北承德普陀宗乘之庙的碑亭里,竖立着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这块巨大的石碑。碑文记叙了土尔扈特蒙古部族在远离故土一百四十多年之后,经过万里跋涉,重返祖国的过程。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史册中,展现民族凝聚力的光辉篇章。板书:团结统一问题情景4(课件展示材料)材料一:如果世界上有“骄傲到不肯打仗”的民族,那么这个民族就是中国。中国人天生的态度就是宽容和友好,以礼待人并希望得到回报。假如中国人愿意的话,他们的国家是最强大的国家。但他们希望的只是自由而不是支配。英国哲学家罗素材料二:即使在战争艺术与战争科学上,
6、他们(指中国人)也低于我们的水准。这不是出于无知,而是他们本意不愿如此,因为他们都鄙视人类所有产生或者导致侵略的行径,也因为他们似乎在遵循着为不少人误解并夸张到可怕地步的基督教崇高的教义厌恶战争本身。法国近代思想家莱布尼兹中国近事序言材料三:2009年10月4日至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朝鲜进行正式友好访问。在举国欢庆新中国六十华诞之际,温总理专程赴朝鲜访问,出席中朝建交60周年暨中朝友好年有关活动,充分体现了中方高度重视发展中朝关系,坚定致力于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 中国将继续与有关各方协调与合作,为实现半岛无核化,实现地区和平稳定而不懈努力。板书:爱好和平师:这位同学回答
7、得好。早在先秦时期,我们的思想家就提出了“亲仁善邻,国之宝也”的思想,反映了中华先民希望天下太平,同其他民族、国家友好相处的愿望,表现出天下一家、与人为善的博大情怀。这种追求和平的风范,表明了中华民族对民族、国家利益的独特态度,即民族、国家整体利益的获得和维护只能建立在各兄弟民族之间的携手共进和不同民族、国家之间和睦相处的基础上;主张以道德为教化之本,以治理好自己的家园为前提,并在此基础上感化其他民族、国家,以达到“协和万邦”。这种态度使中华民族始终保持着对各兄弟民族持久的亲和力以及对其他民族、国家巨大的感召力。问题情景5(课件展示材料)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不畏强暴、英勇顽强。“克勤
8、于邦,克俭于家”,“业广唯勤”,“天道酬勤”。“勇者不惧”。“勇于义而果于德,不以贫穷贵贱死生动其心”。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问题情景6(课件展示材料)在大地震过去两个多月里,在地震灾区,大部分受灾群众 ,没有坐等国家的救助,他们自力更生,靠自己的双手改变生活,互帮互助,重建家园。板书:自强不息板书:三、永远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问题情景7(课件展示资料)材料一:新中国初升的太阳,召唤着海外赤子。钱学森、赵忠尧、彭桓武等一批科学家,毅然放弃了在国外优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冲破重重阻力回到人民当家作主的祖国。当彭桓武被问到为什么要回来时,他说:“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要理由!”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9、相继派出大批访问学者、留学人员,加上自费出国留学人员,已有一大批海外科技人才。如今,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已形成热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师:同学们的热情很高,观点也很鲜明。但我们要知道,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作为中国人民千百年来形成的对祖国的最深厚的感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既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爱我们的国家,就要爱社会主义。问题探究1是什么让中华民族一次次跌倒又一次次站起来?中华民族为什么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生: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
10、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问题情景2问题探究2:抗震救灾的视频中,社会各界的行动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什么?体现什么样的中华民族精神?问题探究3请你说说“土尔扈特东归”所展示的是什么精神?这种精神是如何形成的呢?有什么作用?说说它的表现。生1:土尔扈特在远离故土一百四十多年之后,经过万里跋涉,重返祖国,展示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形成了希望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团结统一精神的形成源于先民生存和发展的实践。中华民族先民很早就认识到,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个体必须结成整体,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这种整体意识在全民族得到普遍认同和升华,
11、成为团结统一精神。生2: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精神在祖国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都迸发出强大的力量。这种团结统一精神不仅表现在祖国面临危难、生死存亡的关头,在国家顺利发展、兴旺发达的时期也迸发出强大的力量,使任何征服或分裂中华民族的企图都不能得逞。问题探究4三则材料共同反映了中华民族什么品格?生:反映了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民族品格。中华民族素来以热情好客、睦邻友好、崇尚交流著称于世,以“礼仪之邦”享誉世界。问题探究5:上述词语和警句体现了什么民族精神?问题探究6灾区群众的行为反映了中华民族什么精神?生1: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中华民族历来把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不畏强暴、英勇顽强视为重要的优
12、良品格。正是这种勤劳勇敢精神,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生2:中国共产党人在自己长期的奋斗历程中,将勤劳勇敢精神发扬光大,使艰苦奋斗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问题探究7:今天,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行动来“爱国”?生1:捍卫国家主权,反对外来略。生2:投身建设全面小康事业,贡献自己力量。生3:抵制日货,反对日本入常。小结:通过本节课学习,使我们了解和掌握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明确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我们要从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中,体会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在实际行动中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把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统一起来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