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尊重他人》
第2站 学会尊重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什么是尊重,还要理解尊重的价值、意义,更要落实到行动中去,为让学生养成尊重他人的品德打好基础。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认识到尊重是对他人的人格而言的。
2、尊老爱幼、关爱女孩。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思想驿站:
想一想:1、你认为途中年轻人的问路方式有什么不妥?
2、你平时怎样问路?
二、新课教学
1、我们要尊重他人
社会生活就像一面镜子,我们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样对待我们。要想获得别人的尊重,就要学会尊重别人。我们要时时尊重他人的尊严和权利,在一言一行中都体现出对他人的尊重。
2、我们应如何尊重他人?
(1)尊重他人,首先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不能妨碍他人。
在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的言谈举止,都会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与他人的生活、感受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要注意他人的存在,不能只考虑自己的感受而不顾及别人。
(2)尊重他人,需要有礼貌地与人交往。
常用的礼貌用语,社会上通用的礼仪,是人们在长期的交往中形成的,是大家公认的表达尊重的方式。我们在自己的言行中也要注意礼貌。
(3)尊重他人,还应该懂得敬重老人、照顾女性、关爱儿童。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第一个‘老’字是动词‘赡养’、‘孝敬’的意思,第二及第三个‘老’字是名词‘老人’、‘长辈’的意思;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第一个‘幼’字是动词‘抚养’、‘教育’的意思,第二及第三个‘幼’字是名词‘子女’、‘小辈’的意思;两句中的‘及’都有‘推己及人’的意思。
整句话的意思是“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孟子在描述他所理想的社会时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与孔子对大同之世的理解:“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4)尊重他人,还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宗教和习俗。
(5)尊重要发自内心,出自真诚。
三、作业:
1、我们应如何尊重他人?
2、当老师偶尔出错时,该怎样对老师提出批评意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