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2 感受社会变化
教学内容
1.2 感受社会变化
教学目标
1、把握人与社会关系,培养关心社会、参与社会的实践能力。
2、能运用实例,说明个人离不开社会,社会离不开个人。
3、能知道关心时政的道理,学会关心时政的方法。
教学重点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教学难点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教学准备
编制教学案、设计课堂知识点问题
课时安排
一教时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一、【导入示标】
叙述故事:简要讲述文本中P6的两则故事。
设疑导思:从中你能悟出什么道理?我们生活在社会上,社会的发展与我们是否有关系?
自由畅谈:学生依据自己的思考自由陈述自己的意见。
归结导入:事实说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社会,因此我们关注社会发展。
展示目标:教师可借助媒体等教具展示或语言直接陈述教学目标
二、【感悟探究】 探究人与社会的关系
设疑导思:
◆为什么亚维伦的野童回到人类社会也难以过上正常人的生活?而“鲁滨孙”却能很快适应社会生活?
◆文本中的两则故事给你什么深刻启示?
讨论探究:引导学生在自由阅读的基础上先进行小组讨论,再选派代表发言,最后请学生点评补充。
拓展知识:结合学生探究结果引导学生自读相关的“知识链接”,强调: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引领感悟:人们常说:“个人是大海中的一滴水。”大海是有一滴滴水组成的,而一滴水离开水就会干涸。联系我们个人生活实际,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讨论交流:先进行分组讨论,再由学生代表发言,最后请其他学生进行点评补充。
归结提炼:在探究和感悟活动的基础上让学生总结得出——
◆人类社会的含义
◆人与社会的关系
三、【探究交流】 从关心时事做起
环节过渡:既然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社会,因此我们每个人
都必须积极关注社会发展。那么青少年应如何关注、了解社会?
自由回答:从关心时事做起
讨论交流:
◆我平时了解时事政治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列举两条本周国内的重要新闻,并选择一条做简要评述。
分析归结:关心时事的重要意义——文中P7的三个“有利于”。
自读思考: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8中“探究”材料,思考对材料中的观点各自的看法。
讨论交流:小组讨论后择优在全班交流。
点评补充:依据交流情况组织学生评价、激励、补充。
四、【提炼升华】
内容提炼:我们是社会中的一员,我们离不开社会而独立存在,因此,我们就必须积极关心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升华认识:关心社会发展,关心祖国建设,不仅是热爱祖国的重要表现,也是我们亲进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的迫切要求。让我们:“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五、 【阅读巩固】
1、人类社会是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由各种关系结合在一起的人类生活 的共同体。
2、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3、个人离不开社会,社会也离不开个人。
4、作为青少年学生,关心社会、了解社会,可以从关注时事政治做起。
5、我们可以通过上网、听广播、看电视、看报纸等途径,了解国内外时事新闻,了解党和国家的一些重大方针政策。这有助于我们了解社会,了解世界,拓宽视野,增长知识;有助于我们增强关心社会、热爱祖国的情感;也有助于我们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青少年学生关心社会,更重要的是明确自己对国家、社会的职责,以实际行动服务社会、服务人民。
作业设计
学案002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