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别人的感受你知道吗探究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为他人着想,学会理解他人,尊重他人;懂得与人相处要进行换位思考的道理。
2、过程与方法:理 解他人的内心感受,增强与他人相处的能力;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友善相处。
3、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理解不仅仅是一种内心感受,更体现在点点滴滴的言行中;相处要友善,心中要时时怀有他人,将心比心 ,培养良好的公德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他人感受,懂得换位思考
2、教学难点:让学生做到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以达到相互理解与尊重,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公益广告:你有考虑别人的感受吗?
学生看完短片后描述主人公是怎样考虑别人感受的
(通过视频的渲染,激起学生内心的共鸣:在人际交往中,考虑别人的感受是很重要的。)
教师过渡:可是我们生活中不考虑别人感受的例子屡见不鲜。(多媒体展示图片)
二、授新课
活动:学生看图片讨论主人公的行为,并给出评价
图片一、臭脚王强
图片二、我行我素(陈小丽)
图片三、“到此一游”
图片四、“天女散花”
评价:他们都不懂得考虑别人的感受,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不关心、理解他人。
思考:他们的行为继续下去会带来哪些后果?
学生回答:略
后果一:遭到同学排斥,朋友的孤立,渐渐脱离人群,变得孤僻
教师总结
后果二:危及别人的生命健康
案例分析:1、曹女士因高空坠物致使左眼球破裂,造成终身残疾
2、八旬老人观棋时被高空坠落的混凝土块砸中,当场毙命
学生思考:假设你是受害者,但苦苦找不出肇事者,是不是该认命,自认自己倒霉
学生讨论:略
法律链接:我国《侵权责任法》对“高空抛物”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
过渡:既然这种不考虑别人感受的行为会带来不良后果,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这种行为以及这种行为的后果(损人不利己)
所以,我们在与人交往时,应该学会考虑别人的感受,具体方法有哪些?
学生讨论:略
教师总结:
(一)、换位思考
多媒体展示换位思考漫画:学生看图并从中受到启发,总结换位思考含义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换位思考——就是站在对方的立场来看问题,设身处地理解他人感受,想人所想,与人为善。
(二)、孔子做人的道德金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的、不希望得到的,不要施加给别人
课堂小结:想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与同学相处得融洽,我们就必须学会换位思考,懂得考虑他人的感受,想人所想,与人为善,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二、 作业布置:课堂练习
损人不利己
克服
换位思考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 板书设计:
别人的感受你知道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