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七年级政治下册 第8课 心中的规则1教案 教科版
课题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能说出他律和自律的含义,并找出二者的区别和联系
2.能力目标:能简单说出规则与自由、自律与自由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社会正义感,培养学生自律意识,自觉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
重点
难点
重点:他律和自律的含义及其关系,规则与自由的关系
难点:规则与自由的关系
课前准备
音像资料等
课型
新授课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课时
第1课时
备课总数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阅读教材P63材料。
作者之所以写下这段文字,是德国人严格遵守规则的精神让人感动。设想一下,如果作者不是深夜两点而是下午两点,在交通高峰期回住处,他还会写下这段文字吗?
(不会,在有他人注视,特别是有交警值班时这种表现是很正常的,不会让作者感动。)
小结:开车的司机有一种可贵的精神,就是自律。
二、 出示学习目标
1、能说出他律和自律的含义,并找出二者的区别和联系
2、能简单说出规则与自由、自律与自由的关系。
三、预习导学
1、 他律的含义、表现:
2、 自律的含义、表现:
3、规则与自由的关系是什么?
4、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应如何自律?
四、合作探究
情景一:小明在上课时,悄悄地和同桌说话,被老师发现了,受到了批评和制止。
情景二:星期天,小华和爸爸准备乘车去图书馆。车站乘车的人很多,大家正在依次上车时,忽然跑来一个小伙子,直往车门挤,还差一点将一位老大爷撞倒。很多人都说:“挤什么?按顺序上嘛!”小伙子听后,脸一红,低下头到后面排队去了,上车秩序又恢复了正常。
情景三:一天,在某中学的校门外,几个社会青年以收“保护费”的名义,勒索同学们的钱物,出手打人,还刺伤了一个学生。学校立即派人制止,并向当地派出所报了案。经过调查,公安人员依法拘留了这几个不法青年。公安部门还强化了一些管理措施,净化了学校周边环境。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指导学生阅读材料,就材料所反映的问题展开讨论。
通过活动来喧染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熟悉提纲
针对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例:上课说话、课下抄作业、盲目攀比、沾染不良习气等,进行讨论。
注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学生阅读材料,
展开讨论
学生阅读自学提纲
学生根据自学提纲阅读教材并相互讨论
学生阅读材料,然后进行讨论,每个小组确定一名同学进行发言交流,
上述情景反映了社会生活中哪些行为规则的力量?
社会生活中没有行为规则,可以吗?请设想至少三种社会生活场景来说明行为规则存在的必要性。
(3)根据上述情景所反映的问题,你认为我们在社会生活中应树立什么意识?
五、当堂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个人的行为由自己的要求或内在的规则支配,主动、自觉约束自己,这就是( )
A.自省 B.自律 C.他律 D.自尊
2.一个在没有别人在场和监督的情况下,也能严格要求自己,谨慎地注重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不做不符合道德的事。这种自律的方法,我们称为 ( )
A.修养 B.慎独 C.自觉 D.自省
(二)填空题:
4、个人的行为由他人的要求或外在的规则支配,而且是被动或被迫接受的,这就是 。
5、个人的行为由自己的要求或内在的规则支配,主动、自觉约束自己,这就是 。
6、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在个人独处或者没有外部约束和监督的情况下,我们应学会“ ”。
五、当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的收获:
你的疑问:
引导学生明确要自觉遵守规则,由外在要求逐步变成人们内在的需要,成为人们心目中自觉的准则
通过练习,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巩固所学知识
增强学生的社会正义感,培养学生自律意识,自觉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
交流发言
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独立完成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思考题
等级评价(A\B\C\D)
教学反思
检查签约
第 周 应备 课时 实备 课时 共 课时
评价: 时间: 签查(盖章)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