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课 论语十二章【教学目的】了解孔子的哲学观念,理解孔子仁学的基本理论;把握孔子的教育思想,体会孔子所倡导的“为学之道”;掌握有关论语和孔子的基本文学常识,体味论语的语言风格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重点难点】孔子的仁学观念;孔子的教育思想;论语的语言风格。【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内容】一、字词句解析二、孔子的仁学思想与教育理念三、语言特点【思考题】1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试作归纳。2论语的语言风格有何特点?一、作品简介1孔子其人史记孔子世家:“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
2、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开创者,被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孔子的远祖是宋国贵族,大约在孔子前几世就没落了。据考证,孔子的六代祖叫孔父嘉,是宋国的一位大夫,做过大司马,在宫廷内乱中被杀,其子木金父为避灭顶之灾逃到鲁国的陬邑,从此孔氏在陬邑定居,变成了鲁国人。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母亲叫颜征在。叔梁纥是当时鲁国有名的武士,建立过两次战功,曾任陬邑大夫。叔梁纥先娶妻施氏,生9女,无子。又娶妾,生一子,取名伯尼,又称孟皮。孟皮脚有毛病,叔梁纥很
3、不满意,于是又娶颜征在。当时叔梁纥已66岁,颜征在还不到20岁。梁纥老而征在少,时人谓之野合。祷于尼丘,得孔子,故名丘,字仲尼。孔子年轻时做过“委吏”(司会计)和“乘田”(管畜牧)等几任小官。五十岁时由鲁国中都宰升任司寇,摄行相事。后罢官,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终不再仕。晚年返鲁致力于整理文献和继续从事教育。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教出不少有知识有才能的学生。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孔子是一个教育家、思想家,也可算半个政治家,但他首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知识分子。孔子高尚之品格主要包含这样几个方面:发愤忘食,安贫乐道;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与人为善,直道而行。 后世对
4、孔子有非常崇高的赞誉,所谓“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也作“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朱子语类卷九十三)有言:“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唐子西尝于一邮亭梁间见此语。”)孔子去世后,历代帝王为彰显对孔子的尊崇,不断对孔子进行追封追谥,诸如“尼父”、“褒成宣尼父”、 “文圣尼父”、“先师尼父”、“先圣”、“宣父”、“文宣王”、“玄圣文宣王”、“至圣文宣王”、“大成至圣文宣王”、“大成至圣文宣先师”,等等。中国各地都有孔庙对其祭祀。举世闻名的“三孔”孔庙、孔林、孔府,位于曲阜城的中央,是在孔子故居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组具有东方建筑色彩和格调、气势雄伟壮丽的庞大古代建筑群,总占地面积约3500余亩
5、,拥有近千间建筑。“三孔”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宏大规模、丰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1961年,“三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其在中国历史和世界东方文化中的显著地位,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于1994年12月被收入世界遗产名录。2论语其书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是一部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其体式归纳起来主要有:语录体(也可称格言体),仅指明是孔子的话,不写出说话的环境(包括说话的对象),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对话体,记录孔
6、子对弟子(或其他人)的问题所作的回答,它写出了提问者的原话,但没有写谈话的背景;叙事体,其中多少有一点情节,但也往往是以记录孔子的话为主。其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东汉时,论语被列为“七经”之一(七经:诗、书、礼、易、春秋、论语、孝经)。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论语成书于战国初期。自汉代以来,注解论语之著作,真可谓汗牛充栋,举不胜举。比较重要的古注本有三国魏何晏论语集解,宋朱熹的论语集注,清刘宝楠论语正义等,今注本有程树
7、德论语集释、杨树达论语疏证、杨伯峻论语译注、钱穆论语新解等。何谓“论语”?班固汉书艺文志云:“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由此可知,“论语”的“论”是“论纂”的意思,“论语”的“语”是“语言”的意思,“论语”就是把“接闻于夫子之语”“论纂”起来的意思;并且,“论语”的名字是当时就有的,不是后来别人给它的。那么,“论纂”又是什么意思呢?说文解字云:“论,议也。”议,即商议、讨论。商议、讨论,显然非一人之事,而且商议、讨论的目的,无非是为了有所定论。所以,以本义,“论”就是大家共同商议论定。那么,班固所谓“论
8、纂”,就是通过大家共同商议论定而纂集;“论语”,就是“大家共同商议论定的语录”,或者“经过讨论的语录”之义。也就是说,“论语”即是论纂(先师孔子的)语言。二、孔子的仁学观念作为伟大的思想家,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思想体系以“仁”学为其核心,以“仁”释“礼”,强调复礼归仁。那么,孔子之仁学的要义何在呢?孔子是如何论“仁”的呢?据杨伯峻论语译注所附“论语词典”的统计,“仁”字在论语中一共出现了109次。其中最重要的一段论述是颜渊篇的一段对话: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9、”(颜渊)此段对话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涉及了孔子仁学最重要的三个层面,即仁之内涵,为仁之方,仁与礼之关系。下面联系其他篇目的相关论述,分别简析之。1、“仁”之基本内涵“克己复礼为仁。”(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阳货)“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子路)子曰:“刚、毅、木、讷近仁。”(子路)可见,孔子之“仁”,即是约束自己的言行使其符合礼的规范;是以孝悌为根本而又超越血缘亲情、由近及远的“差等”之爱;是涵蕴、孕育各种美善德行的总德。一言以蔽之,在
10、孔子看来,“仁”就是人的本性的最高表现,是人的美德的最高概括。中庸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郑玄注:“人也,读如相人偶之人。以人意相存问之言。”孔颖达疏:“仁谓仁爱相亲偶也。言行仁之法,在于亲偶。欲亲偶疏人,先亲己亲,然后比亲及疏,故云亲亲为大。”说文解字曰:“仁,亲也,从人二。”段玉裁注引上文郑注并曰:“人耦,犹言尔我亲密之词。独则无耦,耦则相亲,故其字从人二。”李泽厚说:仁,“乃是以亲子情(孝慈)为主轴,辐射开来却具有神圣性质的爱的人际心理的概括总称”。(说巫史传统,见己卯五说)吴展良(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说:“孔子发现礼的根本是仁,而以
11、其为人生价值的核心。仁字所讲的就是我们的一颗心,是人与人乃至人与万物相接触时,自然发生的温情厚意”;“当人对万物有一番温情厚意时,是人心最感平安、喜悦、光明与充实的状态”。(寻找核心价值:儒学与现代社会的价值困境,见黄俊杰编传统中华文化与现代价值的激荡)2、“仁”与“礼”之关系“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孔子释“礼”归“仁”,将仁的基本性质确定为约束自己的言行使其符合礼的规范,并宣扬为仁的自觉性,力图吧“礼”这种外在的约制,通过“仁
12、”的德性修养,化作主体内在的、自觉的道德规范。3、“为仁之方”“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可见,孔子所谓的“为仁之方”即为仁的工夫与方法,主要就是“忠恕”之道。“忠”是从积极的方面说,也就是孔子在雍也篇里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想有所作为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有所作
13、为,自己想飞黄腾达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飞黄腾达。“恕”是从消极的方面说,也就是孔子在卫灵公篇里回答子贡“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平?”的问题时所说的:“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总起来说,“忠恕”之道就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乃至万物,以对待自己的态度待人待物,从而成己又成物。这不就是“爱人”的具体体现吗?能如此,不就是一个“仁者”了吗?三、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孔子不仅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而且是伟大的教育家。他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时间,是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他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一整套正确的学习原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
14、学内容体系,提出了一系列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典范。钱穆中国教育制度与教育思想有言:“孔子崛兴,以一平民,而把以前相传的贵族教育开始转移到平民社会来,开出此下平民讲学之风。后世称孔子为至圣先师。孔子在中国教育史上,实亦可称为开天辟地旋乾转坤一伟人。”“论语一书,竟体是一种教育思想。读其书,当如听孔子之耳提面命,乃为真切。”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德行方面表现突出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在语言方面表现突出的有宰我、子贡,办理政事能力较强的有冉有、子路,熟悉古代文献的有子游、子夏。论语先进:“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
15、文学:子游,子夏。”史记孔子世家:“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曰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皆异能之士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政事:冉有,季路。言语:宰我,子贡。文学:子游,子夏。”1教育思想孔子的教育思想丰富而深刻,要而言之,有如下四个方面: 关于教育指导思想。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卫灵公),即受教育者不应分贵贱、贤愚,应该机会均等。这一思想打破了教育的等级界限,扩大了教育对象,使教育扩及于广大平民,这在当时无疑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 关于教育的基本方法。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16、(雍也)孔子还重视诱导式的启发教育,不要求学生死读书,而贵在触类旁通,即所谓:“告诸往而知来者”(学而)。孔子特别强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孔子还强调在实行启发诱导的基础上,必须注意循序渐进,即:“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子罕)这种使学生竭力钻研,“欲罢不能”的情状,正是对循循善诱启发教育的写照,在我国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关于教育的基本内容。孔子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但他所用的教材多是沿用周代贵族学校所用的“六艺”,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子所雅言,诗、书、执
17、礼”(述而);“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季氏)。由此可见,孔子是以诗、书、礼、乐为普通教材教育学生的。那么,在这些教学内容中孔子最为重视的是什么呢?从论语的许多思想中可以看出,诗、礼是孔子教学的主要课程。 关于教育的培养目标。在孔子看来,进行教育的目的除了用仁义礼净化人们的灵魂,协调人们的社会行为之外,其重要目的在于培养具有仁义之心的“仕”、“君子”,以为当时的社会服务,这就是他著名的“学而优则仕”思想(子张)。正因如此,当季康子问他的弟子仲由、子贡、冉求能否“从政”的时候,孔子满口答应可以“从政”(雍也)。事实上,在孔子七十有二的得意门生中,
18、从政者为数不少,孔子自身也不反对参政。这说明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培养目标与当时的社会需要是相统一的,体现了教育的社会价值。2为学之道论语中关于学习的思想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值得今人借鉴。这些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关于学习的态度。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其次,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述而)。第三,专心致志,知难而进。孔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里仁)同时,他还认为追求学问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要敢于知难而进,“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雍也)。孔子勉励冉求要知难而进,只有
19、这样才能得道。事实上孔子自己就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人(述而)。第四,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同时,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公冶长)的学习精神,“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体现了孔子严谨的治学态度。 关于学习的方法。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最著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另外,孔子还非常重视精益求精,“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20、,反对一知半解,浅尝辄止(学而。 关于学习的内容。孔子主张学习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他提出要用四种东西作为自己的学习纲要,这就是“文,行,忠,信”(述而),即文化知识,品德修养,忠诚笃厚,坚守信约。这四项内容对于自己和别人都具有重要意义。孔子在重视博学的同时,也强调学习要抓根本的东西,孔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这里孔子在回答子贡的问题时,说明自己的“多学”是相对的,在多学的基础上,我是用一个道理来贯穿自己的学说的,这个道理就是学习的根本,学习重在抓住根本。 关于学习的目的。孔子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但重点在于“学以致用”
21、。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又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述而)由此可见,读书的目的,不在于死记书本,而在于应用,在于实践,在于“举一反三”地灵活运用知识。关于这一思想,在孔子的学生子夏的思想中也表现出来。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子路)也就是说当官时有余力就应该学习,学习后有余力就可以做官。这一思想实质上也体现了学与用的关系,也体现了孔子办私学的目的,即通过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让他们直接登上政治舞台或作教师培养政治人才。当然,在孔子看来,学习的目的也在于对道义、真理的追求,“士志于道”,
22、“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更值得注意的是,孔子还提出了“为己之学”的学习目的,所谓“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宪问)。四、课文解析(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词语匡补】温故而知新: 温,温习。旧所闻昔所知为故,今所得新所悟为新。温故而知新,温习就有知识而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可以为师: 时时温习旧得而开发新知,此乃学者之心得。有心得,斯所学在我,能学即能教,故曰可以为师。若分温故知新为两事,故是外面所得,新仍是外面所得,总之是记问之学。所学在外,则知识无穷,记问虽博,非属心得,既非能学,即非能教。然心得亦非凭空自创,乃从旧闻中开悟新知,使内外新旧融会成一,如是始可谓
23、之学。若仅温故不能知新,则必有学绝道丧之忧矣。故惟温故而能知新,始能胜任为师。【参考译文】孔子说:“能从温习旧知中开悟出新知,就可以做老师了。”【本章大旨】本章强调新故合一,教学合一。一方面,孔子认为,不断温习所学过的知识,从而可以获得新知识,人们的新知识、新学问往往都是在过去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另一方面,孔子强调,温故必求知新,能学然后能教,若仅务于记诵稗贩,不能开新,即不足以任教。“温故而知新”,是一个十分可行的学习方法,是孔子对我国教育学的重大贡献之一。(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词语匡补】罔:迷惘。只向外面学,不反之己心,自加精思,则必迷惘无所得。
24、殆:危殆。思而不学,则事无征验,疑不能定,危殆不安。【参考译文】孔子说:“仅向外面学,不知用思想,终于迷惘了。仅知用思想,不向外面学,那又危殆了。”(也可译为:“孔子说:学习而不思考就迷惘,思考而不学习就危险。”)【本章大旨】本章强调学与思当交修并进、互相结合(而不能偏废)。仅学不思,将失去了自己。仅思不学,亦是把自己封闭孤立了。朱熹论语集注曰:“不求诸心,故昬(按:同昏)而无得。不习其事,故危而不安。程子曰: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者,废其一,非学也。”(3)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词语匡补】孔文子:卫大夫,名圉(y)。
25、文,其谥。左传载其人私德有秽,子贡疑其何以得谥为文,故问。【参考译文】子贡问道:“孔文子何以得谥为文呀!”孔子说:“他做事勤敏,又好学,不以问及下于他的人为耻,这就得谥为文了。”【本章大旨】本章是孔子解释孔文子谥号之涵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不仅是对孔文子的评价,同时也是孔子自己治学态度之写照。“敏而好学”,就是勤敏而兴趣浓厚地发愤学习。“不耻下问”,就是不仅听老师、长辈的教导,向老师、长辈求教,而且还求教于一般看来不如自己知识多的一切人,而不以这样做为可耻。孔子“不耻下问”的表现:一是就近学习自己的学生们,即边教边学,这在论语书中有多处记载。二是学于百姓,在他看来,群众中可以学的东西很多
26、,这同样可从论语书中找到许多根据。他提倡的“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对后世文人学士产生了深远影响。(4)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词语匡补】博学于文:文,诗书礼乐,一切典章制度,著作义理,皆属文。博学始能会通,然后知其真义。约之以礼:礼,犹体。躬行实践,凡修身、齐家、从政、求学一切实务皆是。约,要。博学之,当约使归己,归于实践,见之行事。弗畔:畔,通“叛”,背离,指离经叛道。君子能博约并进,礼文兼修,自可不背于道。【参考译文】孔子说:“君子在一切的人文上博学,又能归纳到一己当前的实践上,该可于大道没有背离了!”(以上为钱穆论语新解之看法。“约之以礼”之“礼”,一说
27、礼节、礼仪,亦通。杨伯峻论语译注译为:“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文献,再用礼节来加以约束,也就可以不致于离经叛道了。”)【本章大旨】本章意在说明“文”与“礼”、“博”与“约”兼修并进之于施行大道的重要性。就学言之谓之文,自践履言之谓之礼,其实则一。惟学欲博而践履则贵约,赤非先博文,再约礼,二者齐头并进,正相成,非相矫。此乃孔门教学定法。(5)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泰伯)【参考译文】孔子说:“学习好像追赶什么一样,就怕赶不上,赶上了又怕失掉它。”【本章大旨】本章是讲学习态度的问题。朱熹论语集注曰:“言人之为学,既如有所不及矣,而其心犹竦然,惟恐其或失之,警学者当如是也。”孔子自己对学习知
28、识的要求十分强烈,他也同时这样要求他的学生。这“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其实就是“学而不厌”一句最好的注脚。(6)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罕)【参考译文】孔子断绝四种毛病:不主观臆测,不绝对肯定,不拘泥固执,不唯我独是。【本章大旨】本章乃孔子弟子记孔子平日处事立行之态度。“绝四”是孔子的一大特点,这涉及人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人只有首先做到这几点才可以完善道德,修养高尚的人格。(7)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子罕)【词语匡补】空空如也:或说:孔子自言无知。或说:此指鄙夫来问者,言此鄙夫心中空空。就文理,后说为是。或说:空空,即悾悾,诚悫
29、(qu)貌。鄙夫来问,必有所疑,有所疑,即非空空。然此鄙夫心中只有疑,并无知,则仍是空空,两义可兼说。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叩,如叩门,使门内人闻声开门。又如叩钟使自鸣。孔子转叩问此鄙夫,使其心自知开悟。两端者,凡事必有两端,孔子就此鄙夫所疑之事之两端叩而问之。竭,尽。于此两端,穷竭叩问,使鄙夫来问者,对其本所怀疑之事之两端均有开悟,则所疑全体皆获通晓,更无可疑。然此非孔子先自存有一番知识,专待此鄙夫之问。孔子仅就其所疑而叩之,使自开悟,故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正为此鄙夫心悾悾如,诚悫有疑,又自承无知,故能循孔子之叩而逐步自有所开悟。若使此鄙夫胸有成见,不诚不悫,别怀他肠而来问难,则孔子虽善
30、叩,此鄙夫必抱持己见,深团固拒,不能有所开悟矣。故孔子虽善教,此鄙夫亦善学。孔子之善教,正因其自认无知。此鄙夫之善学,亦正因其心空空诚悫求问。盖问者心虚,而答者亦心虚,故使答者能转居于叩问之地位,而问者转居于开悟对答之地位。而此所疑之事,乃跃然明显,不明显于孔子之口,乃明显于此鄙夫来问者之心头。【参考译文】孔子说:“我有知吗?我实是无知呀!有个庄稼汉来问于我,他心空空,一无所知,只诚悫地来问,我亦只就他所问,从他所疑的两端反过来叩问他,一步步问到穷竭处,就是了。”【本章大旨】本章乃记孔子教诲他人之态度与方法,亦孔子循循善诱之一例。言学问求知,必心虚始能有得,此其一。学问有所得,必由其心自有开悟
31、,此其二。学日进,心日虚,得一知,必知更多为我所不知者。孔子曰:“我有知乎哉?无知也。”此非谦辞,正乃圣人心虚德盛之征,此其三。另外,孔子“叩其两端”之求知与思想方法,也值得注意,体现了儒家的中庸思想。(8)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宪问)【参考译文】孔子说:“古代学者的目的在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现代学者的目的却在装饰自己,给别人看。”【本章大旨】本章旨在倡导“为己之学”的学习目的。朱熹论语集注曰:“圣贤论学者用心得失之际,其说多矣,然未有如此言之切而要者。于此明辨而日省之,则庶乎其不昧于所从也。”孔子认为学习是增加自身学问,完善自身道德修养的途径,不是评价个人能力的尺度,更不是
32、追逐名利的工具。古代的学者学习的目的是在于修养自身的学问道德,而现代学者的学习目的却是用知识装饰自己,以图名利。由此可以看出,孔子所代表的儒家学派倡导的是为己之学,追求道德的自我完善。荀子劝学曰:“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9)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卫灵公)【词语匡补】多学而识:识(zh),记。孔子常教弟子博学于文,弟子遂疑孔子当是多学而
33、记识在心者,故孔子试以此为问。然,非与:与,同“欤”。子贡初答曰然,随即自疑,因复问。一以贯之:贯,穿。一以贯之,如孔子言诗,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为政)言礼,曰:“礼,与其奢也,宁俭。”(八佾)又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为政)此等皆所谓一以贯之。惟诗礼之上,犹有贯通此诗礼者。多学,即犹言下学。一贯,则上达矣。上达自下学来,一贯自多学来。非多学,则无可贯。如云:“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子张)是其多学。又曰:“文不在兹乎”(
34、子罕),则又一以贯之矣。故求一贯,须先多学。多学当求一贯,不当专务多学而识,亦不当于多学外别求一贯。【参考译文】孔子说:“赐呀!你以为我是多学了而一一记在心的吗?”子贡对道:“是呀。(随又说)不是吗?”孔子说:“不是的。我是在此多学中有个一来贯通着的。”【本章大旨】本章强调学当一以贯之。本章一以贯之,与孔之告曾子章“一以贯之”(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两章之字所指微不同。告曾子是吾道一以贯之,之指道。本章告子贡多学一以贯之,之指学。然道与学仍当一以贯之。道之所得本于学,学之所求即在道。学者当由此两章再深求孔
35、子一贯之义始得。(10)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参考译文】孔子说:“我曾整天不吃,整夜不睡,去思考,没有益处,不如去学习。”【本章大旨】本章是说学习对于修养的重要性,也是在进一步阐发学与思的关系问题。在前面的一些章节中,孔子已经提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认识,这里又进一步加以发挥和深入阐述。学和思不可以偏废,只学不思不行,只思不学也是十分危险的。总之,思与学相结合才能使自己成为有德行、有学问的人。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荀子劝学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钱穆论语新解曰:“人必生于群,必于群中而始成其为人。故学非一人之
36、学,道非一人之道,亦必于群而始有学有道也。群亦非一日之群,自远古以来,久有此群,久有此人矣。故人必学于人,尤必学于古之人,始获知道。学如日,静居而独思则如火。舍学而思,譬犹去日之明于庭,而就火之光于室,可以小见,不可以大知。故君子贵乎乐群而敬学,不贵离群而独思。”(11)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季氏)【词语匡补】陈亢:亢,读作gng。异闻:闻,教诲。
37、与众不同的教诲。不学诗,无以言:诗有比兴,答对酬酢。人若不学诗,无以与人言语。不学礼,无以立:礼教恭俭庄敬,此乃立身之本。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不学礼,无以立身。闻斯二者:伯鱼言只当父独立时,闻斯学诗学礼之二者。问一得三:问有异闻乎而得闻此三事。君子之远其子:孔子教伯鱼,无异于教他人,故陈亢以为远其子。远谓无私厚,不偏爱。【参考译文】陈亢问伯鱼道:“你在你父亲那里听到些特别的教诲吗?”伯鱼对道:“没有呀!有一次,我父亲独立在堂上,我在中庭趋过,我父亲说:你曾学过诗吗我对道:没有。我父亲说:不学诗,便不懂如何讲话。我退后便学诗。又一次,我父亲又独立在堂上,我又在中庭趋过,我父亲说:你学过礼吗?我
38、对道:没有。我父亲说:不学礼,便不懂如何立身。我退后便学礼。我私下只听到这两番教诲。”陈亢退下大喜,说:“我这次问一事,听得了三事。其一是该学诗,其二是该学礼,其三便是君子不偏爱自己的儿子。”【本章大旨】本章是陈亢和孔子之子孔鲤的一段对话。通过对话,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对诗、礼等古典文化的倡导和推崇,也从侧面反映出孔子无论是对待弟子还是自己的儿子,都是一视同仁,“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表现出孔子深厚的道德境界和修养。(12)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词语匡补】可以兴,可以观:“兴”,朱熹论语集注曰:“感发志意
39、”;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注曰:“引譬连类”。“观”,朱熹论语集注曰:“考见得失”;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注曰:“观风俗之盛衰”。诗尚比兴,即就眼前事物指点陈述,而引譬连类,可以激发人之志趣,感动人之情意,故曰可以观,可以兴。兴者兴起,即激发感动义。盖学于诗,则知观于天地万物,闾巷琐细,莫非可以兴起人之高尚情志。可以群,可以怨:“群”,朱熹论语集注曰:“和而不流”;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注曰:“群居相切磋”。“怨”,朱熹论语集注曰:“怨而不怒”;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注曰:“怨刺上政”。诗之教,温柔敦厚,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故学于诗,通可以群,穷可以怨。事父事君,最群道之大者。忠臣孝子有时不能无怨,惟
40、学于诗者可以怨,虽怨而不失其性情之正。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诗尚比兴,多就眼前事物,比类而相通,感发而兴起。故学于诗,对天地间鸟兽草木之名能多熟识,此小言之。若大言之,则俯仰之间,万物一体,鸢飞鱼跃,道无不在,可以渐跻于化境,岂止多识其名而已。孔子教人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者,乃所以广大其心,导达其仁。诗教本于性情,不徒务于多识。【参考译文】孔子说:“后生们,为何没有人学诗呀?学诗,可以感发兴起你自己,可以懂得如何博观风俗天地,可以懂得如何合群相处,可以懂得如何讽刺政治、批评社会、抒发怨情。近处讲,懂得如何事奉父母。远处讲,懂得如何事奉君上。小言之,也可使你多认识一些鸟兽草木的名称。”【本章大旨】本
41、章旨在强调诗之重要作用。孔子从“诗教”的观点出发,指出了学诗的重要性,认为诗的作用重大,可以“兴”、“观”、“群”、“怨”等等。朱熹论语集注曰:“学诗之法,此章尽之。读是经者,所宜尽心也。”五、论语的语言特点与文学色彩1语录体散文语录体散文是论语文体的基本特征。它或是记录孔子的只言片语,或是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的对话,都比较短小简约,还没有构成单篇的、形式完整的篇章。但文字隽永,言近旨远,辞约意丰。论语这种在对话中说理的形式,直接影响了先秦说理散文以及后世世说新语之类的轶事小说,乃至禅宗和宋明理学的语录。2文学色彩论语的文学色彩在于刻画了孔子及其弟子的形象、性格以及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论语又善于通过神情语态的描写,展示人物形象。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龙征圣);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渊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