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性学习 戏曲大舞台 教学设计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中国戏曲,积累戏曲文化知识,如几种主要地方戏的名称、特色和京剧的脸谱知识、行当等。2欣赏戏曲名段,感受戏曲文化的魅力,接受一点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艺术修养。3运用语文知识赏析精彩唱词,积累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学生课前活动:1.自主阅读教材,同学间分组合作查找资料,通过书籍、网络等渠道了解中国戏曲的一般知识。2.访问剧团专业人士或戏曲爱好者,了解戏曲文化知识和家乡的地方戏。3.观看戏曲VCD影碟、模仿学唱一两个戏曲片段。4.搜集几段精彩唱词,体会唱词的语言特色,把自己对唱词的理解与同伴交流。课堂教学过程: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语中华文化源远流
2、长,五千年的民族文化犹如一条灿烂的长河。在这条长河中,戏曲堪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迷住了中华儿女,迷住了世界上所有对中华文化所钟情的人。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走进戏曲大舞台,一同欣赏这道美丽的景观,领略戏曲文化的魅力,从语文的角度去感受它博大的内涵,品味它悠长的韵味。二.看戏听戏,积累戏曲常识1.说一说(1)课前,你们在一个多星期的自主学习活动中,一定搜集到一些有关戏曲的资料,了解了戏曲的一些常识吧。下面请大家说一说什么是戏曲?戏曲包含哪些因素? (2)教师总结:戏曲是我国传统的舞台艺术表演形式,它包含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杂技等多种因素,以音乐和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请注意戏曲里的文学因素,
3、如果没有文学因素,那么我们今天就不可能走进戏曲天地了。2.考一考,戏曲知识知多少?戏曲常识抢答(不用举手,直接站起来回答)与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合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的剧种是什么?(中国戏曲)中国戏剧起源于哪些形式? (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被称作“东方歌剧”的是什么剧种? (京剧)戏曲的角色分为哪些“行当”? (生、旦、净、丑)戏曲采用哪些“艺术手段”表现人物? (唱、念、做、打)戏曲表现人物的五种“技术方法”? (手、眼、身、法、步)戏曲表现生活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虚拟没有实物的表演。京剧四大名旦是哪几位? (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旦角可分为哪几种? (正旦、花旦、闺门旦、
4、武旦、老旦、彩旦)生角可分为哪几种? (老生、小生、武生、娃娃生)享有“中国戏曲之母”雅称的是什么剧? (昆剧)请说出你从电视中看到的戏曲专题节目的名称。(九州大戏台、戏苑百家、戏曲采风、名段欣赏、梨园风景线、曲苑杂谈等。)师明确:梨园的由来是这样的,据说唐玄宗曾教乐工、宫女在“梨园”演习音乐舞蹈。后来人们就用梨园做为戏院或戏曲界的别称。3.听一听,猜一猜,走进戏曲天地。(1)戏曲在反映社会生活和传承民族文化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些历史故事、民间传说、文学故事,都是通过戏曲广为传播的(如花木兰、白蛇传、空城记)。我们的祖国地域广阔,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异彩纷呈,为了更好的传承文化,适应人们的文化
5、需求,不同的戏曲种类便应运而生。同学们知道有哪些戏曲剧种类吗?(学生发言。师归纳:昆剧、京剧、豫剧、越剧、评剧、黄梅戏、川剧、吕剧、皮影戏、二人转)(2)下面咱们一起来观看或听几则戏曲片段,然后说一说它们各属于哪个戏曲种类?你对这个剧种有哪些了解?播放京剧定军山片段播放黄梅戏、越剧女驸马片段豫剧花木兰片段(音频)崇阳地方戏曲提琴戏(放音乐剧隽水天城音乐)(3)小结: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360多个地方剧种,可以说“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戏曲” 。每个地方的戏曲,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风情。不同剧种的特点,最突出的表现在语音、音乐和唱腔上的区别。第二课时一、主要剧种介绍 1、国粹“京剧” a.学生说
6、说对京剧的了解。师归纳:京剧的前身是徽剧,它的形成源于“四大徽班”进京,因形成于北京而得名。京剧表演成熟、唱腔雍容华美,被誉为“国粹”、“国剧”。京剧音乐属于板腔体,主要唱腔有二黄、西皮两个系统,所以京剧也称“皮黄”。京剧常用唱腔还有南梆子、四平调、高拔子和吹腔。京剧角色的行当划分比较严格,早期分为生、旦、净、末、丑、武行、流行(龙套)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大行。 b.说起京剧,不能不提到脸谱。“那五色的油彩愣往脸上画”。(大屏幕出示各种脸谱)c.脸谱的作用是什么呢:脸谱是将戏曲人物类型化的一种手段。在演员的脸上涂上某种颜色以象征这个人物的性格和品质,这真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和文化!那么,
7、不同色彩的脸谱分别代表什么呢?(大屏幕依次显示白、红、黑、黄、蓝色脸谱学生用一两个词来分别概括其含义和代表人物的性格特点。)(白脸的曹操阴险狡诈;红脸的关公忠心耿耿,很英勇;黑脸的张飞勇猛,鲁莽;典韦这个人物同学们不太熟悉,他是三国时的一员大将,黄色的脸谱通常代表英勇善战;同学们虽然对窦尔敦不了解,可大家在美术书上见过绿脸的程咬金,他们都是绿林好汉,大家猜猜,他们的性格、品质是怎样的?豪爽侠义。)e.脸谱是不是很神奇呀!用不同的色彩表现不同的人物,这也给我们一个启示:我们平时描写人物时也要注意观察,写出特点,可不能千人一色,万人一面啊! 2、地方名剧“黄梅戏”、“越剧”黄梅戏发源于湖北黄梅县,
8、发展于安徽安庆一带。唱腔悠扬委婉,优美动人,表演上载载舞歌,生活气息浓厚,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越剧由浙江嵊县一带的说唱艺术发展而来,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腔清悠婉丽,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极具江南地方色彩。黄梅戏著名演员:严凤英、吴琼、马兰 越剧名角:施银花、赵瑞花、王杏花、姚水娟。“三花一娟”3、地方名剧“豫剧”豫剧也称河南梆子、河南高调。因早期演员用本嗓演唱,起腔与收腔时用假声翻高尾音带“讴”,又叫“河南讴”。在豫西山区演出多依山平土为台,当地称为“靠山吼”。因为河南省简称“豫”,解放后定名为豫剧。是河南省的主要剧种之一。知道豫剧著名的演员是谁吗?(常香玉、小香玉)二、赏析戏文,品味语言
9、之美戏曲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除了它贴近民众、雅俗共赏,富有韵味和地方特色的唱腔,还在于它精练优美的戏曲语言。每一段唱词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仔细品味唱词会别有一番风味。请看下面这一段:(大屏幕显示唱词)西厢记长亭送别 (王实甫)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cng)难系,恨不得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迍迍(zhn)的行,车儿快快的随。恰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chun);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1)这段唱词描写的是一个怎样的情景呢?(写的是离情别绪,莺莺与张生依依惜别的情景)(2)这
10、段唱词哪些地方写得好? (a.以秋天之景,写离人之情,渲染出缠绵哀婉的气氛。b运用联想和夸张的写法表现出莺莺与张生分别时的复杂心情。)端正好一曲是化用谁的诗词?你能背诵原作吗?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戏曲唱词很多都来自文学创作的诗歌和词;戏曲的精彩唱词也被人们当作优美的诗句收藏。三、总结与评价1请几名同学谈谈这次综合性学习的收获。(老师予以评价)2结语:随着流行歌曲的火爆、影视文化的传播,很多同学喜爱听流行音乐,什么赵薇、周杰伦、快男、快女,很少接触戏曲,总认为戏曲特没劲:咿咿呀呀唱半天,根本听不懂唱什么,不像两只蝴蝶那样受人喜欢。其实,戏曲作为一种民族文化能经得住历史的考验而保存到今天,必然有它独特的魅力,连老外都喜欢。因此,作为中华儿女,我们在追求流行的同时,可千万不要遗忘了我们民族文化中最宝贵的东西戏曲。由于戏曲艺术博大精深,仅仅靠这次语文课实在无法从语文的角度领略其全部内涵。课堂是有限的,而语文学习的空间却是广阔的。希望大家能够走出课堂,走向生活,去进一步感受戏曲文化的无穷魅力吧!3学生一齐学唱说唱脸谱。(放字幕音乐音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