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献给母亲的歌作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感受伟大的母爱,书写对母亲的真情。 2、 能用生活中的一个或多个具体事例来表现母爱,并能写出事例中体现母爱的细节,丰富文章的内容。 3、 能在写作的同时从生活细微小事中感受到母爱的存在,从而有一种感恩的情结,爱到良好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能在写作的同时从生活细微小事中感受到母爱的存在,从而有一种感恩的情结,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 教学难点: 能写出事例中体现母爱的细节,丰富文章内容。 教学方法: 启发式、情景式教学。 通过学生听、说、读、写、思的参与,在欣赏、感悟、探究实践中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2、 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唤情 播放阎维文的歌曲母亲。 导入新课:母亲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她给予了我们生命,抚育我们长大,又教会我们做人。这一切,都渗透着母亲那份浓浓的母爱。母亲是伟大的,是无私的,她悄无声息,犹如涓涓细流,滋润我们成长,可以说,在我们的生命里,时时刻刻都离不开母亲的关爱。那么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近我们的母亲,并重温一下着份深深的、浓浓的,而又经常被我们忽视的母爱吧。 二、 联系自身,诉说母爱-悟情 1、 同学们,刚才这首歌让你想起了什么呢?现在,请打开你尘封已久的记忆,翻开你成长的历程,想想你也曾拥有过的同歌词描写的一样的经历,说出来,我们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好吗? 2、
3、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想到的事例,教师先不急于指导细节,而是尽可能的让学生说自己想到的事情。 3、 当第二个学生说事例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说出能集中体现母爱的一句话,让学生明白:写一件事,其实可以先从写好一句话开始。 教师引导语:这位同学,老师现在说你感到的母爱是 ( ),你同意吗? 和他有类似体验的同学请举手。 看来,大家已经找到一个很好的写作材料了。同学们,你们还想到了什么呢? 请学生分组交流,尽量保证大多数同学可以有一个能写出作文的事例。 4、 找一个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发言,帮助他把母爱细化。 如:你注意到妈妈那体贴的眼神了吗? 你注意到妈妈那( )了吗? 请大家谈一谈。 三、 范文引导,抛
4、砖引玉赏情: 1、 刚才大家都说的很好,母爱真的很感人。你们所说的事例中,感人的地方可能不止一处,妈妈那勤劳的身影,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体贴的动作都可能包含着一个浓浓的爱字。如果说母爱是一条长长的锁链,那么这些细微的地方就是构成锁链的一个个锁扣,只要把这些细微的地方都写出来,母爱就显现出来了。 2、 现在我请同学们欣赏一篇你们的同龄人写的反映母爱的文章,请大家注意,哪些细微的地方让你感受到了母爱? 出示范文母爱。 3、 生互相讨论交流: 文中的这位妈妈像你的妈妈吗?文中哪些细微的地方让你感受到了母爱? 4、 师小结: 其实刚才这篇文章引起大家共鸣的地方就是作者描写具体的地方,她
5、把妈妈的爱体现在了一些细微的举动上,收拾书包是爱的细节,准备雨伞是爱的细节,系鞋带是爱的细节,那阳台上的眼神更是爱的细节,从这些小小的细节中我们清楚地感受到了母爱。 正如汪国真在母亲的爱这首诗中所写:我们的欢乐/是母亲脸上的微笑/我们的痛苦/是母亲眼里深深的忧伤/我们可以走的很远很远/却总也走不出母亲心灵的广场。是的,母亲的爱已渗入到我们的生命之中,而我们也总是在母亲的心里被牵挂和惦记。母爱悄而无声,需要我们用心灵去感受,当然更需要表达。每一位母亲都是一篇令人百读不厌、回味绵长的华章。同学们,翻开你的成长日历,想一想妈妈曾为你所做的一切,你一定会感到幸福,而且心存感激吧。此时此刻,你也一定有一
6、种写作的激情和渴望吧。那么现在,就拿起你们的生花妙笔,用你们的心来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吧。 四、 生花妙笔,抒写母爱传情 1、 现在,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用心抒写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吧。希望大家都尽量把自己想到的事例中最能体现母爱的那些细节写出来。 2、 通过交流,完善作文: (1)请一位同学读自己的作文,大家谈谈哪些地方流露了母爱。 (2)请大家一起帮这位同学想一想,可能漏掉了什么细节。 (3)师生共同交流,引导学生把细微的地方再想细致些。 五、 本课小结: 同学们,通过以上学习,相信大家已经明白,写好细节描写,使语言生动形象,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希望同学们今后力求做到这两点。 六、 布置作业,
7、拓展延伸: 1、 在生活中理解母亲、关心母亲、热爱母亲。 2、 用心观察、感受母亲爱你的细节,通过语言、动作、心理等多种描写,以“母爱”或“妈妈,我想对您说”为题,写出母亲对你的爱。 3、 课外搜集或阅读有关母爱的名言、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 七、 情感升华,激发感恩情结激情 在满文军表达母爱亲情的歌曲懂你中展示羊羔跪乳、乌鸦反哺的图片,结束本课的学习。 师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重温了母亲伟大的无私的爱,老师有一种感觉,就是你们已经长大了,懂事了,你们懂得了母亲,老师为你们感到高兴。但是,同学们,“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所以我们要珍惜与母亲相处的每一天,用心热爱母亲,也热爱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和我们伟大的祖国。 最后希望同学们能在作文中流露真情,在生活中学做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