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匿名世界的“游戏规则” 教材分析本课的教学设计为教科版道德与法治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网络世界第八课匿名世界的“游戏规则”。本课内容主要从遵守网络法律和恪守网络道德两大方面讲解的。本堂课重在引导学生在网络世界里一方面提高警惕,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另一方面要加强自律,遵守道德和法律。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懂得网络的两面性、虚拟性;2、进一步理解规则、自律、自由。【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在网络中自我约束、加强自律。【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正确地面对网络,学会自我保护;自觉遵守网络规则,为维护和谐的网络环境尽到自己的责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网络世界离不开道德规范与法律的约束。【教学难点】网络
2、中的自由是有限度的。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准备好相关材料及课件。学生准备:课下搜集下在网络世界我们需要遵循哪些规则,课上和大家分享。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教师提问调查学生上网情况,问题包括:同学们上过网吗?喜欢上网吗?上网干些什么?学生自由回答。2、网络世界虽然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但也是一个公共的空间,也有一系列需要人们共同遵守的规则。我们在享受网络带来的各种便利时,要自觉接受法律和道德的约束,共同维护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3、在一所一直以学生行为规范和文明礼貌而闻名的中学,校园网上的电子公告板( BBS)开通不到一个星期,学生就在上面发了大量帖子,其中有些内容粗俗下流,甚至还有恶毒谩骂和攻击
3、老师的话。这些现象说明,有些同学在现实社会中与在网络社会中的人格表现不一定完全一样。在现实生活中是好学生,在网络社会中却可能扮演着不光彩的角色。4、探究讨论:为什么有的同学在现实社会和在网络社会中判若两人?二、遵守网络法律1、在网络这个“没人看得见”的虚拟空间中,有些人往往容易放松对自我的约束,有意或无意地做出违法行为。为此,国家、政府和有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有关网络的管理规定。2、这些有关网络的法律法规不仅有助于保障互联网安全运行,维护国家和社会的稳定,维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而且有助于保护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利。3、为了保护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利,对
4、有下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一)利用互联网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二)非法截获、篡改、删除他人电子邮件或者其他数据资料,侵犯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三)利用互联网进行盗窃、诈骗、敲诈勒索。(摘自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4、案例探究:2012年10月,辽宁抚顺公安机关接报称,有受害群众通过QQ与自称是某商业银行的工作人员聊天,对方以能为其购买上市公司原始股票为由,骗走其现金41万元。抚顺市公安局立即成立专案组,通过历时35天的侦查,将目标锁定为简某为首的一特大系列网络诈骗犯罪团伙。11月,专案组民警在福建省厦门市先后抓获该团伙
5、的9名犯罪嫌疑人,缴获用于联系被害人的专用手机、电脑、大量无线上网卡以及专门用于实施诈骗的教材。经初步核实,该犯罪团伙涉嫌实施网络电信诈骗案件11起,涉案金额达400余万元。5、网络是计算机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护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促进计算机的应用和发展,国家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来惩治制造计算机病毒等有害数据的行为,我们同样不能违反这些法律法规。6、知识链接:故意输入计算机病毒以厦其他有害数据,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或者未经许可出售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的,由公安机关处以警告或者对个人处以5000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处以15000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除予以没收外,可以
6、处以违法所得1至3倍的罚款。(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7、为了加强互联网安全管理,公安部于1997年12月30日颁布了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该办法规定,有9类信息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利用国际联网制作、复制、查阅和传播。8、活动探究:通过网络,查询和列举公安部禁止制作、复制、查阅和传播的9类信息:(一)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三)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四)_;(五) _; (六) _; (七) _; (八) _; (九) _;9、案例探究:刘某是某中学学生,有一天与同学聚会饮酒后,在回
7、家途中遇到了巡逻民警。由于出言不逊辱骂警察,刘某被巡逻民警予以批评教育。回家之后,刘某怀限在心,捏造事实在网上发帖攻击当地警察。不少网民跟帖转发和评论,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的负面影响。为此,当地公安部门进行了立案调查和取证,最终确定了刘某的作案嫌疑。刘某如实供述了违法事实。鉴于刘某的违法行为,当地公安局依法给予刘某罚款500元的行政处罚,并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令其改过自新。10、探究讨论:还需要制定哪些有关网络方面的法律法规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与同学一起讨论,制定中学生“上网十诫”。三、恪守网络道德1、在现实生活中,外在的规则无处不在,人们处于各种外在规则的制约之下。而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里,人
8、与人之间的交往是匿名的,以符号形式进行,人们可以戴上任何面具、以任何身份与别人交往。在网络世界中,人们可以享受到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许多“自由”。2、在网络世界中,外在规则更难起作用,社会还未能对网络这个虚拟世界中每个人的言行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这样,网络世界在一定程度上就成为一个缺少外在规则约束的“真空地带”。因此,增强个人信念、培养自律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3、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洲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4、探究交流:回忆七年级下册“无序与有序”中的有
9、关内容,谈谈现实世界中的自律与虚拟世界中的自律有何异同。5、在网络世界中,个人内心的信念尤为重要,它通过我们日常所说的“良心”来发挥作用。如在网络聊天室、电子公告板等公共网络空间,要语言文明,不辱骂他人;与网友交流,要真诚友好,不欺诈他人;对于求助者,要出于爱心,真诚帮助对方。6、探究交流:在网络交往过程中,如果对方用不文明的语言跟自己交流,自己会是什么感受?回忆自己的网络交往经历,看看自己是否使用过不文明的语言。7、增强个人信念固然离不开我们自身的自觉修养,但在这一过程中接受相应的指导也是必要的。我们应该认真接受家长、老师和其他长辈的有益指导,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我们恪守网络道德,做到心中有规则。8、探究交流:结合自身的经验,谈谈学校开展的网络道德教育活动成效,并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反思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