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紫藤萝瀑布是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性散文。当时作者积个人悲痛和历史阴霾于心中,在庭院中偶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生命之美好和永恒。作者生动地描写了紫藤萝,突出了花的勃勃生机,赞美了生命的顽强和美好,抒发了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思想感情。这节课旨在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从对紫藤萝美好形象的感受和文章优美语言的品味,提升到对作者思想感情的领会,进而感悟生命的真谛,思考人生的问题。在我的教学预设中,我把课文定位为“品读感悟课”,在教学中尽可能多地给学生以思考、感悟、表达的空间,并在与学生的共同研读中完成两项学习任务:反复品读,赏析文章精美的语句;理解课
2、文主旨,深化人生感悟。基于以上分析,确立如下的三维目标和重难点。一、知识与能力:1培养学生遣词造句能力,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词语积累。2学习作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二、过程与方法:1品味优美语言,培养和提高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和研讨问题的能力,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共同探究的学习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珍惜时光的情感,鞭策努力学习,创造美化生活的热情。重难点:理解紫藤萝花的象征意义及其主旨的显现,以感悟人生为重点。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这一节课我们在识记字词,了解背景
3、,疏通文章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二)教师泛读课文,学生凝神细听,感知紫藤萝的特点1、老师范读课文2、学生思考并回答作者笔下的紫藤萝花有什么特点?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三)学生品读课文揣摩文中语句,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学生品读课文,揣摩文中语句,学生圈点勾画,说一说文中那些语句体现了紫藤萝花的这些特点。 2、学生回答问题。3、预设回答:(1)“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把花的颜色写成人的动作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花的神态。(2)“才知那是每一条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把花的颜色写成人的动作行为,将贬词褒用,更是写出了紫藤萝
4、花的可爱和顽皮,和阳光相应成趣。“挑逗”:逗引、招惹之意,在语境中是贬词褒用。以“欢笑”“挑逗”将花瀑拟人化,仿佛盛装的少女在欢歌笑语,细腻地写出了每一朵花不同部位的深浅,显得亮丽可爱,玲珑透剔,既富有动感,又富有情趣。(3)“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以动态写花的静态,生动地写出花开的繁盛。 (4)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用拟人手法写出花的童稚般的欢乐,描绘神态,突出它们生命的盎然勃发,让人感觉花在骄傲而坦荡地为自己美丽的存在而欢笑嬉闹。(5)“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
5、容,就要绽开似的。”用“帆”“舱”比喻花朵的外形,细致地描写了紫藤萝花盛开的状态,显得生机勃勃。比作“笑容”且用“忍俊不禁”拟花朵含苞欲放的情态,生动而形象地传达出花朵美丽娇媚的特征,更显美好可爱,也抒发了喜悦的心情。(6)“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怎么把气味说成颜色,说成梦幻?香气,诉诸嗅觉;色彩,诉诸视觉;梦幻,是大脑幻觉。人的各种感觉是可以沟通的。修辞上称之为通感。教师适时评价学生的回答,并予以充分的肯定。 4、对比分析语句,对比中体会词语的妙处,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改动句: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满天的繁星。仔细看时,
6、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闪闪发光。原句: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引导学生体会比喻句,拟人句的作用。5、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思考:作者的感情为什么发生变化?。看花前,作者因小弟身患绝症,心上压着“焦虑和悲痛”;看花后,“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6、学生速读课文,在第8段中画出另外一株紫藤萝的特点。预设答案: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lng)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7、文中插入一段写十多年
7、前家门外的一大株紫藤萝起什么作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预设答案:用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的稀落与现在花开的繁盛形成对比,突出了现在花的生气盎然。用十多年前花的不幸遭遇,与人的不幸遭遇形成类比,说明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研究这个问题,应该注意写作时间1982年,文章又提到“十多年前”的一大株紫藤萝,后来,拆掉了紫藤花架,改种果树,理由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这个话,今天听来是多么荒唐,这就是极“左”的论调。根据这个线索,联系历史背景,就能理解这篇散文的思想感情了。(四)通过两株紫藤萝花的对比明确文章的主旨。用十多年前紫藤落花的不幸遭遇,反衬眼前这片紫藤萝花的生逢,从中曲折地
8、反映出时代的发展变化,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轨迹,这样写为引出作者的深入思考做了铺垫,遭遇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打倒,要保持对生命的美好向往,保持坚定的信念,厄运过后,要面对新的生活,振奋精神,投身到伟大的事业中去(五)体会课文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1、“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株大紫藤萝,后来被拆掉毁坏了。过了这么多年,紫藤萝花又盛开了 作者通过紫藤萝的变迁,联想到类似的家庭境状和人生际遇,触景生情,思想感情自然随之起伏涌动。 2、紫藤萝的命运,从花儿稀落到毁掉,再到如今繁花似锦,正是十几年来整个国家命运的写照和象征。 面对眼前盛开的紫藤萝瀑布,作者触景生情:尽管家庭、人生以至国家、民族等都像紫藤萝一样,
9、有着不幸的过去,但毕竟事过境迁。重要的是现在,一切都像紫藤萝一样,好起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因之得以升华,对人生的意义有了全新的深刻的理性认识。 遭遇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的美好和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厄运过后,要面对新的生活,振奋精神,投身到伟大的事业中去。 (六)课堂小结本文是一篇哲理散文,通过富有象征意义的紫藤萝花来表达对人生的感悟,作者由花的由盛到衰,联想到人生所遭遇的各种挫折与不幸,继而想到生命的美好与永恒。(八)教师寄语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等于水
10、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木要经过常变的四时。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 (七)布置作业请同学们欣赏投影上的某一种植物(向日葵、爬山虎、串串红、喇叭花),发挥联想,想想产生哪些感悟,写 一段200字左右的感悟。板书设计: 焦 虑 悲 痛振 奋 昂 扬宁 静 喜 悦 生 机 活 泼 生命力可 爱芳 香 课后反思: 在本堂课中,设置的问题和要求,是为了使学生找出自己感触最深的句段,美美地品读,加以体会,从而理解本文融情于景,由情入理,抒发积极的人生情怀、寄寓深刻的人生哲理的主旨。回顾本节教学的成功之处,我认为得益于以下几点:一是积极践行了新课程理
11、念。“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中充分相信学生、依靠学生,鼓励他们在问题的导引下层层深入文本,各抒己见,自由畅谈。这一点在“品读”环节体现的最为充分。无论是学生对“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的解读,还是模拟“我在开花!”“我在开花!”这情趣横生的场景,无论是对把藤萝比作“瀑布”的理解还是把藤萝花比作“帆”的品味和想象,均有来自学生的连珠妙语。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的智慧和潜力的发挥创造条件,为不同的学生进行选择提供可能”,课堂上的“个人智慧”和“集体智慧”就会体现得很充分。二是教学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凸显了对文章的“品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
12、的范读、学生的默读都是贯穿始终的。让学生充分感知作者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暖暖的而又带有淡淡伤感的情愫。在品读教学中,适时穿插补充课文写作背景的介绍,学生补充了现实和历史人物事件等,大大增加了课堂的容量,同时学生的思考能力、听说能力均得到了全面提升。三是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媒体技术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而不能替代教师的教学功能。因此,教学手段的运用不在于多而在于巧。当然,我也清醒地看到这这堂课的一些不足之处:(1)鉴赏时为了抓紧时间,学生思考不够充分。(2)我的教学语言还不够精炼,不够优美和流畅,习惯性的口语偶尔还存在。我会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不断反思,努力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