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新闻通讯 二十二《新闻两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教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7879052 上传时间:2025-01-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50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新闻通讯 二十二《新闻两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教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新闻通讯 二十二《新闻两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教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2《新闻两篇》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习新闻的特点、结构等知识,并能结合文章进行领会; (2)用流利而富有感情的语言朗读文章,能够感受新闻语言的特点; (3)弄懂中国革命史上发生的这两件大事,增强对祖国历史的了解; (4)比较两则新闻的异同点,更进一步了解新闻这种特殊的文体。 (二)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与探究,在比较中深化学习内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从经典的新闻中领悟感受新闻的价值,培养对新闻的喜爱与  关注; (2)从前篇中感受人民解放军的气势,从后篇中感受中国人的骄傲与自豪。 教学设想: 重点:结合新闻的文体知识,把握两篇新闻的内容; 难点:比较两篇新闻的异同之处;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一.以诗歌激情导入   同学们,今天在我们学习之前,首先来欣赏黑板上的这首诗歌,他是毛泽东同志在新中国解放前夕,听到中国共产党所率领的人民解放军胜利占领国民党政府的老巢南京时,挥毫写下的一首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这首诗歌用充满了激情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辉煌画面。其中“百万雄师过大江”这一句传递出了当年一个激动人心的消息,那就是,1949年4月20日~23日,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冒着敌人的炮火,横渡长江,彻底地击溃了敌军。今天,我们就要来感受一下在这场渡江战役中人民解放军的英勇气概,共同学习一篇经典的新闻报道《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他的作者也是毛泽东。 二.结合文章,了解新闻的相关知识 1.过渡:与刚才所欣赏的诗歌不同,本文是一篇新闻报道,这种文体我们已经接触过了,但并没有系统的归纳整理过相关的知识,因此,今天,我们就要以这篇文章为例,重点了解一下新闻的特点和结构。 2.范读课文,掌握新闻内容与结构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你能用一句话或一个短语来概括新闻的内容吗?(板书:标题——提要,有时还有副标题) (3)你能用一小段话来概括新闻的内容吗?(板书:导语——概述)      设疑:第二句和第一句是什么关系?(第二句是对第一句的补充) (4)你能用一大段话或几小段话说出新闻的内容吗?(板书:主体——详叙) 设疑:主体部分包含几层内容?这三层的顺序能不能颠倒? 明确:三层——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 (5)小结:标题、导语和主体这三者是一则新闻通常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除此之外,有的新闻还有背景和结语(简单介绍),这五者组成了新闻的完整结构。 1.     词句分析,把握新闻三特点 (1)介绍特点:请学生能结合自己平时阅读新闻的感受,说说一篇好的新闻有哪些特点,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新闻的三个特点:时效性、真实性、简明性。 (2)结合具体的语句,理解特点(由学生找、析): ①时效性:从电头、写作的时间与发稿的时间比较中可见 ②真实性:要求用语准确、措辞恰当   例句:时间准确——至发电时止         地点准确——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余”不能省略) 人数准确——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是确数不是概数)         描述准确——原因分析:“有很大关系” 对遭遇抵抗:“甚为微弱”,“较为顽强”(既不夸大我军势力,也不一味地贬损敌军,而是实事求是的报道)                     对胜利果实:动词的使用非常准确 ③简明性:言简意赅 例句:西起九江(不含);“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等 (3)通过这些语句的分析,相信大家对新闻的时效性、真实性与简明性三个特点有了更形象的认识。 三.模拟播音,感受雄师气势 1. 在刚开始上课时,我们从一句诗中初步感受到人民解放军在渡江战役中的英勇气概,其 实在这则新闻中也处处可见人民解放军的雄姿,现在就让我们用饱含激情的语言,一起模拟播音一回,用琅琅的读书声再现那场气势恢弘的战斗。 2. 点评,谈感受:你能用一些成语或四字短语来描述一下毛泽东笔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的气势和局面吗? 如:一往无前、排山倒海、所向披靡、锐不可当、势如破竹等 3. 小结:横渡长江,危险重重,但我们英勇的解放军毫不畏惧,奋勇前进,在战火中展 现了一代军人的风采,他们身上那种不畏艰险,为了民族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值得我们这些身处和平中的人钦佩和学习。 四.总结全文。 从知识和情感两个方面总结课堂所学。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香港的历史问题,了解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过程。 2. 通过质疑、探究了解“香港回归”所具有的划时代的“丰碑”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和对重点语句的品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让学生养成课外查找资料的习惯,强化、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对主题的认识。 3.进一步巩固对新闻这种文体的认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文章的品读,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强化学生的责任感。 2.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学生心中植下“大中国”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朗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播放歌曲《公元1997》)同学们,你们喜欢这首歌吗?(生答)对,它不仅旋律优美,而且唱出了人们对香港回归的期盼。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怎么会涉及到回归的问题呢?课前让大家查找了香港的历史问题的资料,有哪位同学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呢?     香港位于中国南海之滨珠江口东侧,由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包括大屿山及230余个大小岛屿)组成。北隔深圳河与广东省深圳经济特区相接。西与澳门隔海相望,相距仅60公里左右。面积 1092平方公里。     英国1842年《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1860年《北京条约》割占九龙,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租新界。     新中国成立以后,几代领导人为收回香港作出了不懈的努力。1997年7月1日,历经百年沧桑的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全世界700多家新闻媒体的8000余名记者齐聚香港,向全世界报道了这一举世瞩目的盛典。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其中的一篇——《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      二、整体感知,理清结构   (一)认真读课文,根据新闻的六要素完成下列表格: 学生认真阅读,思考,小组合作,完成表格,交流评价。 明确: 时间  1997年6月30日23点42分——7月1日0点12分(30分钟) 地点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人物   中英领导在内的4000多位中外嘉宾  事情的起因          根据中英协议,中国要收回香港主权  经过    按照时间的顺序,理清交接仪式的经过 结果    香港政权交接仪式顺利结束 经过: 6月30日23时42分 中英仪仗队入场,吹礼号  23时46分 双方领导入场,步入主席台主礼台  仪仗队举枪礼后 查尔斯王子讲话  23时56分 中英双方护旗手入场  23时59分 英国国旗和香港旗降落  7月1日0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奏起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区区旗升起  接着 江泽民主席讲话  随后 中英领导握手合影  0点12分 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结束    (二)划分本则新闻的结构: 学生明确目标,思考后明确: 导语(1-5):点明香港已经回归祖国及其重大意义 主体(6-25):政权交接仪式全过程 结语(26-29):交代出席仪式的其他人员及各国记者人数    三、朗读品味,体验情感   1.香港回归是中华民族的长久期盼,是举世瞩目的大事,如果你是电台的播音员,你会选择哪些段落,通过你怎样的阅读传达出此刻的心情?   2.学生自由选择并朗读展示。       3.师生评价朗读。   (对学生朗读的评价,要侧重语气、语速、重点词语的处理的指导。)   4.集体朗读部分段落,体会雪洗百年耻辱的那种激动。 四、视频显示,强化情感体验     1.还有一个月,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就满十年了,今天重读这则新闻,仍然能激荡起我们的民族自豪感,让我们感受到作为一名中国人的骄傲和振奋。你们觉得在这30分钟的交接仪式中,最让你热血沸腾的是哪一幕呢? 对,是升旗仪式。现在就让我们回到现场,再一次见证那神圣的时刻。     2.播放视频资料。 教师小结:听到这雄壮嘹亮的国歌,望着这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每一个炎黄子孙都会热血沸腾,都会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 3.如果你当时就在交接仪式的现场,你有何感想,试写一段话。   五.资料展示,明确责任   1.157年前,我们失去了香港,157年后,我们又重新拥有了她,这种失而复得,对我们来说是弥足珍贵的。如今,香港已回归九年了,现在的香港建设得怎么样呢?请大家展示自己搜集的有关香港发展现状的资料,让我们一起关注现在的香港。   2.学生交流课下搜集的资料。     师总结:从同学们提供的资料来看,回归后的香港依然保持发展的势头,实践证明:我们不仅能成功地收回香港,而且也有足够的实力建设好香港。香港回归,这座屹立在中华民族史册中的丰碑,将激励我们努力学习,使我们伟大的祖国早日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六、感慨万千     祖国母亲强大了,腰杆挺直了,六个儿女失而复得,可我们的母亲并不快乐,她还有一个儿子在外流浪,他就是台湾。让我们重读《七子之歌——台湾》,希望他早日回到母亲的怀抱。 七、课后学习 将本文压缩为三四百字的一篇短新闻,要体现新闻结构的完整性。 板书设计: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 导语:香港回归的重大意义。两个“这是”,两个“传向”。 主体:叙述交接仪式的全过程。 查尔斯王子的讲话 重点叙述 降旗、升旗仪式(特写) 江泽民主席的讲话(重点) 结语:出席仪式的其它成员及各国记者人数 (时效性 真实性 简明性)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