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寻找时传祥 教材分析。寻找时传祥,体裁是人物通讯。人物通讯属于广义新闻的范畴, 更看重事件本身的本质与升华。它具有新闻的共性特点用事实说话。学生学过两篇人物通讯的文章:两弹元勋邓稼先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本文与之相比,具有自身的特性:跳出了单纯写好人好事的窠臼,以“寻找”一词表达对时传祥精神的渴望与追求,耐人寻味地升华了主题。本单元的写作要求是写作一篇小通讯。通讯写作要求做到: 1、迅速及时地反映现实生活中值得报道的人物与事件。2、必须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选材,安排场面和刻画人物。 3、要有具体、生动、典型的事例来解释事件的本质,感染人,启迪人。 作为小通讯,篇幅短小,题材要求真实新颖,可一人一
2、事,以小见大地反映生活,宣传新人新事新风尚。教学中应力争做到阅读与写作相结合。 因此,将本文的教学目标确立为:、了解人物通讯的基本要求,学会用事实说话。、分析人物通讯中塑造人物的方法。、感受时传祥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学重点:体味时传祥的人格魅力。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给予本文的厚重主题:对时传祥精神的渴望与追求。教学设计如下:一、情境导入。有人感叹:“现在呀,知道爱情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艾青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QQ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阿Q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比尔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保尔的人越来越来少了;知道周杰伦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拿破仑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超女刘力扬的人越来越多了,
3、知道时传祥的越来越少。你知道“时传祥”么?二、整体感知(人物分析)学生读课文。问:从文中你了解了时传祥哪些事例?你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引导学生学会筛选重要事例)明确:对待工作敬业、实在。 每年每天干活的情形。为耿大爷家从厕坑捞砖、洗砖、垒墙、清厕的事。运粪改用汽车后,时穿祥带领工友们自我加压,增加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益的事。在文革动荡的年月里正直为人、待人的事。插叙了五六十年代时传祥成为全国著名劳模后,回乡仍坚持打扫村里大道。病中坚持置酒向刘主席敬礼。问:本文塑造时传祥时有哪些特点?明确:概括叙述与典型事例相结合(点面结合)。鲜明形象地展示人物品质。(第二部分)细节描写。抓住人物质朴的语言
4、,使其形象更鲜明动人。用数字说话。分析作用:数字是构成新闻事实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无误,使时传祥敬业实在的品质更生动感人,具有说服力。(此处宜引导学生对数字有具体的感受,通过与实际生活的例子相联系)小结:人物通讯中人物的写作要求:真人真事、具体、生动、典型。三、主题探究导:运用数字,体现了人物通讯的基本要求用事实说话。为了使通讯更准确具有说服力,作者还翔实地记录了他在写作中作的相关采访。作者采访了哪些人?这些人有哪些反应?明确:学生摇头、漠然老师傅惊讶、激动又转为愤愤老伴激动、黯然挺有身份的人笑;有一人单独表达感慨和期待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明确:年轻人因为时代久远不了解;老一代对时传祥喜
5、爱、怀念,对时传祥精神回归的热切盼望;中年人则从内心发出真诚的赞美和期待。导:作者在谈到本文的写作时提到,“文革期间,一个被师傅一手带大的人,把师傅打了;文革后,他带着妻儿跪在师傅的遗像前,泪流满面”作者不禁思考,是什么力量使他举起了手?又是什么力量使他跪下了双膝?在他看来,这个思考是痛苦的。文章的第一部分介绍的内容与此有什么关系?明确:用散文时一样的语言交待了正篇通讯的历史背景材料,为后文详细介绍人物命运营造了环境背景。我们知道了一场名叫“文化”的革命刮起的狂飙,毁掉了一个掏粪的工人,也会掉了共和国的主席,更毁掉了我们做人的良知。导:在这样的历史和现实背景下,工人日报年推出的“重访精神高原”
6、系列报道,本文是其中的一篇。“重访”、“精神高原”是什么意思?你认为作者“寻找时传祥”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明确:“重访”是要重新发掘曾经辉煌过、曾经影响过一代人的劳模精神。“精神高原”形象地比喻高尚的精神特质。“寻找”的含义有二:第一,要发掘劳模时传祥身上仍闪烁时代光芒的精神特质,呼唤人们像时传祥那样正直、敬业、实在、本分地做人;第二,含蓄地指出在“动荡不定的精神家园”里,虽然有人迷失了,但心存美好的人们仍然渴望与向往时传祥的精神。四、拓展延伸。1、教师介绍了解“当代时传祥”朱和平的事迹。2、学生谈他们所知道的曾令其感动的人物。五、作业。写一则校园人物小通讯。注意用具体典型的事例。六、结语:“宁肯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时传祥,已经逝去30多年了,但他依旧震撼、洗涤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多接触这样的精神人物,为自己的精神高原夯筑基础,即使周围有着太多的动荡和改变,也能够执着自己应有的那份坚持。七、板书: 寻找时传祥 敬业 实在 正直 本分 点面结合 细节描写 用数字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