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皇帝的新装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本文的字词及文学常识。2、复述课文,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能力目标:1、理解童话想象和夸张的特点。理解这篇童话的讽喻意义。2、了解本文通过动作、心理和语言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特点的手法。情感目标:认识生活中的美和丑、真和假、善和恶。重点难点1重点:(1)学习复述课文。(2)理解这篇童话的讽喻意义。2难点:童话想象和夸张的特点。课时安排二课时。课型新授教具白板、录音机教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本文的体裁是童话。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童话的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
2、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往往采用拟人的手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自然界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下面请看课文皇帝的新装。哪位同学说一说安徒生?作者安徒生,出生在丹麦一个贫苦的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贫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即兴诗人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共160余篇。在丑小鸭)、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皇帝的新装、夜等、卖火柴的小女孩、她是一个废物等篇中,作者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和金钱支配一切的罪恶,讽刺统治阶级的专横愚昧,反映贫富之间的悬殊,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作品想象丰富,情节生动,语言朴素。安徒生是世界著名的儿童文学家。本文根据西班牙一则民间故事改编
3、,描述“新装”的似有实无,以嘲弄皇帝的愚蠢可笑,贵族阶层的阿谀逢迎和虚伪透顶。揭露的锋芒直指封建统治阶级的头子,深刻的解剖了当时社会的病状。二、出示目标三、检查预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滑稽(j)陛下(bi)头衔(xin)骇人听闻(hi)钦差大臣(qn)随声附和(h)炫耀(xun)勋章(xn)称职(chn)2解释下面的词语:(l)不惜:本课指不觉得可惜,舍得。(2)炫耀:本课指夸耀。(3)称职:能够胜任所担当的职务。称:适合。(4)愚蠢:头脑迟钝、不灵活。(5)不可救药:比喻人或事物已坏到无法挽救。救药:用药救活。(6)妥当:稳妥适当。(7)华丽:美丽而有光彩。(8)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震惊。
4、骇:惊吓。(9)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毫无望J见、一味盲从。附和:跟着别人说。(10)勋章:一种较高等级的荣誉证章。四、整体感知自读课文,思考:1请按照“爱新装做新装穿新装展新装”的顺序给课文分段。讨论并归纳:第一段:从开头到“皇上在更衣室里。”第二段:从“有一天”到“并授予一枚可以挂在扣眼上的勋章。”第三段:从“第二天早上”到“他们不敢让人瞧出他们实在什么东西也没看见。”策四段:从“这样”到完。2.请同学们结合本文情节谈谈你眼中的皇帝是一个怎样的君主?他是一个昏庸的、愚蠢的君主,因为他居然相信两个骗子的谎言,让他们做新装,并且他明明没看到新装,也自欺欺人,假装看到了新装,
5、并穿着这并不存在的新装,去举行游行大典。从这个人本质而言的,皇帝作为一国之王,他不关心军队,也不问国家大事,一心只嗜穿衣,说明他是一个穷奢极欲,挥霍无度的昏主。3.围绕“皇帝为何会受骗”这一问题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你从哪能看出来呢?(1)皇帝之所以受骗,是因为他太愚蠢。(第三自然段的心理描写。呈现给我们一个愚蠢透顶的皇帝的形象。)(2)皇帝受骗还因为他挥霍无度,穷奢极欲,这一点可以从第一段中看出来。这一段是用夸张的手法来表现的。(3)皇帝受骗,除了皇帝自身的原因,还有骗子和那些官员们的原因。骗子行骗抓住了皇帝的弱点,而官员们的自私,为了保住官职,就把皇帝推进骗局。4.那骗局得逞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6、呢?文中有一句话,你能找出来吗?(“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五、复述课文复述课文有三种形式:一是简要复述,抓住课文主要情节进行复述;二是详细复述,除根据课文主要情节外,还有记住一些关键词语,使复述尽量接近课文;三是创造性复述,大体技课文情节,可用自己的语言,增添生动的细节复述。学生复述六、作业1必做:课后练习一、二、三1、2、3题。2选做:了解童话特点第二课时一、导入:上节课主要是整体感知了文章本节课主要具体探究课文二、合作探究,深入理解1.默读课文思考:下面我们要进入攻坚阶段,对内容进行具体探究。按四人小组,找出你们认为最精彩的段落,揣摩人物的心态、语气,分角
7、色朗读一遍,并把它推荐给大家,如有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我们集体探究。(学生分小组学习,老师巡回指导,约5分钟后)2.现在请各组找出你们认为精彩的段落,通过你们精彩的朗读,推荐给大家,并谈谈你们对人物的把握。小组代表:8-13段我们组认为骗子狡猾奸诈,说话时应甜言蜜语,油腔滑调。而老大臣由于没有看到布料而内心惶恐,但为了掩饰这一点又故作镇定,自欺欺人,这个语气,我觉得我们组的李亚琪同学把握住了人物的语言和心理。小组代表:2936段我们组认为这几段中,皇帝是自负的、骄横的,当众人都说他没穿衣服时,他又在掩饰内心极度的恐慌,而孩子的声音是天真的,所以读时应声音清脆响亮,无所顾忌。为什么所有的
8、人都在说谎,而只有孩子说出了真话?哪个小组的同学来谈谈你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所有的人都在说谎,是作者在向我们展示充满虚伪、欺诈的封建社会,作者要借此来批判虚伪,借小孩喊出真话来呼唤真诚。之所以孩子说出真话,因为孩子天真无邪,无所顾忌,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总结:是的,在一个谎话充斥的世界,说真话需要勇气,有时甚至要付出代价,如果你当时也在场,会怎样做?试结合生活经验,谈谈有关说真话与撒谎的问题。我当时如果在场,我一定会说真话,因为世界需要真诚,人与人之间只有真诚相待,社会才会充满爱,充满温暖。我想谈谈自己的经历,我原来有一个好朋友,我们一直很要好,可有一次她约我一起去爬山,可那时快考试了,我怕出去
9、玩耽误时间学习,我就对她撒谎,说妈妈病了,我要照顾妈妈。可恰好她下午碰到了我妈妈,妈妈说我在家复习功课。为此,她很生我的气,不再相信我,说谎使我失去了朋友,失去了一段珍贵的友情。所以,我想做人、与人交往一定要真诚,欺骗别人会失去更多。同学们谈了很多,真诚是弥足珍贵的,这也是学习本文应学到的最可贵的品质。除此之外,你还有哪些疑问或收获?我有个问题,这篇文章写的事件在现实生活中肯定不会出现,但给人的感觉又是可信的,为什么?师:他提出了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同学们讨论一下。(学生讨论)我认为在那个社会中有相互的欺骗,也有这样的虚伪的人,作者只是把生活中的事,加上了想像表现出来。应该还有夸张。小结:同学们
10、说的很对,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需要有事实根据,需要借助想像、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教育。安徒生正是这样做的。下面,同学们也展开想像,想像一下皇帝回宫后发生的事情。(学生思考)我想皇帝回宫后,一定十分气愤,他命令侍卫把老大臣和诚实的官员杀掉了,并且责令军队封闭全城,搜捕两个骗子,骗子被带到了皇宫,他们不但没有恐惧,反而笑嘻嘻地对皇帝说:“尊敬的陛下,您是世界上最诚实、最聪明的人,你怎能听信一个孩子的话呢,您和您所有的官员都能看到这华美的衣服,只是那个孩子愚蠢至极才无法看到这衣服的。尊敬的陛下,难道您不相信自己及所有官员的目光吗?您确实是这个世上最能配得上这件最珍贵衣服的人,不信,您问问您忠实的臣子们。”那些大臣们战战兢兢地连连称是。这个愚蠢的皇帝再次轻信了这两个骗子,并且给了他们许多黄金。这个国家因为有这样昏庸的国君而很快灭亡了。三、小结本文以“新装”为线索,描写一个愚蠢的皇帝上了骗子的当,赤身裸体参加游行大典的故事,讽刺了封建统治阶级昏庸愚蠢,虚伪狡诈,自欺欺人,荒唐可笑的本性,无情鞭答了黑暗腐朽的封建制度。它告诉我们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文章运用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四、作业1必做题:伴你学阅读探究2.选做题:续写故事,下节课交流。板书:官员助皇帝受骗传百姓行揭骗子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