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社戏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有关鲁迅的文学常识。2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的内容。(重点)3学习小说围绕看戏这件事记叙详略有致、疏密相间的写法。(难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童年生活犹如一幅五彩斑斓的图画,犹如一个欢快跳跃的音符,说不尽道不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读鲁迅先生的社戏,看看文中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童年生活的画面。二、自主预习1走近作者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篇小说阿Q正传,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杂文集坟二心集等。2了解背景鲁迅在谈到自己青少年
2、时代的生活和思想时曾说:“我母亲的母家是农村,使我能够间或和许多农民相亲近。”(集外集拾遗)这一种十分可贵的“亲近”,对鲁迅有着重要而深刻的影响。少年时代的鲁迅接触长妈妈等贫苦善良的农民,受到他们的启发和教育。特别是鲁迅家道中落以后,他更了解了农民痛苦的生活,更同情他们悲惨的命运。这些都反映在他的作品中。社戏就形象地表现了迅哥儿和农民少年的美好友情,热情地歌颂了农民孩子高尚、淳朴的品质。3知识链接社,旧时祭祀土地神的地方。社戏,旧时某些地区的农村中春秋两季迎神赛会所演的戏,用以酬神祈福,一般在庙台或在野外设台演出。在绍兴,社日演戏是由来已久的了,南宋时,陆游的社日诗中就已经有“太平处处是戏场,
3、社日儿童喜欲狂”的题咏。至清代,社戏成为戏剧的主要演出形式。4朗读课文,解决重点字音。归省(xng)不惮(dn) 行辈(hng bi)棹(zho) 怠慢(di) 撺掇(cun duo)凫水(f) 絮叨(x do) 潺潺(chn chn)家眷(jun) 皎洁(jio) 漂渺(pio mio)纠葛(ji g) 渔父(f) 蕴藻(wn zo)5解释词语。絮叨:形容说话啰唆,来回地说。宽慰:宽解安慰,使解除烦恼、苦恼或忧虑。怠慢:待客态度冷淡而考虑不周。怠,轻慢;慢,态度冷淡。委实:实在。朦胧:月光不明。本是形容词。这里活用为动词。依稀:模模糊糊。悠扬:形容声音时高时低而和谐。扫兴:正在高兴时遇到不愉
4、快的事情而兴致低落。6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根据线索划分课文层次。明确:本文的线索是到赵庄看戏。因此本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看戏前(第一至四自然段)看戏中(第五至三十自然段)看戏后(第三十一至四十自然段)。7依据小说三要素,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明确:本文记述了“我”在乡村和农家少年看戏的一次经历。三、合作探究(一)整体感知1第一部分中有一个词既写出了平桥村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又写出了“我”对平桥村的情感,请同学们把这个词找出来。明确:乐土。2文章写平桥村是“我”的乐土,“乐”的具体表现有哪些?明确:“我”在这里是公共的客,可以得到优待;可以免读诗经之类难懂的古书;可钓虾、放牛,体验到乡间生活的无
5、穷乐趣。3在这里除却这些乐事,最令“我”盼望的是什么呢?明确:去赵庄看戏。4读第五至九自然段,找出表示“我”心情变化的词语,并用四个字概括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明确:心情变化:盼望焦急失望猜测沮丧高兴兴高采烈;主要内容:戏前波折。5细读第十至三十自然段,这一部分写看戏中的情景,按故事情节的发展可将这部分分为三个层次,试各用四个字概括其主要内容。明确:夏夜行船;船头看戏;月夜归航。(二)合作探究1本篇题为“社戏”,重在叙写去看戏,写这些在平桥村的一般乐事又有什么样的作用?明确:写这些小住平桥村的一般乐事,既多方面地表现出那段生活的乐趣,使作品内容丰富,具有生活实感;更由于这里写了钓虾、放牛这两件乐
6、事,第4自然段的开头“至于我在那里所第一盼望的,却在到赵庄去看戏”,就与之构成递进兼有转折的关系。钓虾、放牛已是乐趣甚浓,“第一盼望”的“看戏”自然更乐趣无穷。这样,就为写最大乐事看戏做了铺垫,吸引读者读下去。2本文依据事件的主次有详有略地叙事。主线是看社戏,围绕这条主线,文章一共写了七件事。每件事对塑造人物、表达中心的作用各不相同,阅读课文,完成下面的表格。起止段事件详略人物(性格)12随母归省小住平桥村略写“我”、小朋友3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略写“我”、小朋友49看社戏前的波折详写“我”、母亲、外祖母、少年们1013夜航看社戏途中详写“我”和小伙伴们(农家子弟聪明能干)1421在赵庄看戏详
7、写“我”和小伙伴们2230看社戏后归航偷豆详写“我”、小伙伴们、母亲3140六一公公送豆详写“我”、双喜、六一公公(淳朴善良、好客和对劳动成果的珍惜)(三)品析词语的感情色彩著名语言学家黄伯荣、廖序东曾在现代汉语这本书中指出,“有些词语除了它们的基本意义外,还具有褒奖或贬斥的感情”。1一般来说,表示对人或事物的赞扬、喜爱、尊敬等感情,要用褒义词;表示贬斥、憎恶、鄙视等感情,要用贬义词。比如社戏中的这两句话:(1)那老旦当初还只是踱来踱去的唱,后来竟在中间的一把交椅上坐下了。我很担心;双喜他们却就破口喃喃的骂。(孩子们盼望着“好戏在后头”,但老旦唱得迟迟不肯结束,孩子们“破口”而“骂”,这里的贬
8、义词直接表达了对老旦的厌恶之情。)(2)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喝采”一词,渔父对孩子们的褒奖赞扬之情溢于言表,是很明显的褒义词。)2词语的感情色彩是人心灵的主观投射。不过,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词语原有的感情色彩会发生变化,有时褒词贬用,有时贬词褒用,非常有趣。如:(1)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偷”是贬义词,但在这里却非常得体巧妙地表现了小伙伴的淳朴可爱,含有褒义。)(2)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将大拇指一翘,得意的说道,“这真是大市镇里出来的
9、读过书的人才识货!”(“得意”常与“扬扬”“忘形”等构成“得意扬扬”和“得意忘形”等贬义词,但在这里却看不出一点贬义,相反却表达了褒义的效果。)(四)少年形象分析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少年的形象应该是会“飞鸣”“会跳跃”的。本文塑造了一群淳朴可爱的童年伙伴形象,如双喜、阿发、桂生等,他们聪明活泼、胆大心细、热情友爱,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农民孩子所具有的性格和美德。作者是用哪些方法来塑造这些人物形象的呢?1人物语言个性鲜明。孩子的世界是充满情趣的,所以他们的语言也应该是清新活泼的。文中双喜的语言亦极富鲜明个性。他说服大人让迅哥儿去看社戏:“我写包票!船又大;迅哥儿向来不乱跑;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快人
10、快语,机智而又热情。船回到平桥时,双喜在船头上就大声地说:“都回来了!那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既写出了他的能干、老练,又把孩子的那种“自喜”“自得”的心理表现了出来。2人物动作生动灵活。文中的一群孩子,都来自于农村自由广阔的天地,他们的一举手一投足,无不表现出淳朴、能干的特点。如船出平桥一“点”一“磕”,委实是一个个“弄潮的好手”,灵活而又老练。回转船头时,“拔篙”“点退”“架橹”,摇起船来连老渔父都喝彩,进一步表现出水乡少年是干练的弄潮好手,以及他们天真活泼而又顽皮的性格。3人物心理细腻真切。人物心理描写对于塑造典型形象非常重要,作者在塑造少年形象时,写出了他们在这一年龄段的心理特征。
11、文中刻画偷罗汉豆的心态最是细致。先是偷阿发家的,又怕偷多了挨阿发娘骂,于是又偷六一公公的,也怕六一公公骂,便又想出对付的办法,孩子们聪明能干而又狡黠顽皮的形象跃然纸上。这几段简洁的语言、心理刻画很富有生活情趣,切合艺术的真实性。4人物环境贴切有效。在去看社戏的路上,“豆麦”和“水草”的清香,富有诗意的“月色”,“宛转,悠扬”的笛声,以及宛若仙境的戏台,都很好地烘托出孩子们要去看社戏的愉悦心情;向船尾跑去的“连山”则烘托出他们渴望很快看到社戏的急切心情。回家的路上依然写景烘托,前后呼应,更显奇妙。比如写因为厌倦老旦唱而回转时,却又“回望”,写戏台如仙山楼阁,横笛婉转悠扬,真切地反映出孩子们虽然离
12、去,却又十分留恋的心理状态。四、板书设计五、课外拓展根据你对社戏的解读,用一句话来评价社戏:社戏是一幅()的风情画;社戏是一曲()的人物赞歌;社戏是一首()的童年抒情诗;社戏是一个饱经生活沧桑的人回忆童年生活所讲的一个美丽的童话;是看倦了都市尘嚣的都市人回归()、向往()生活的动人心曲答案:五彩斑斓;深沉诚挚;热情洋溢;自然;自由美好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的概括能力。解答概括能力的题目,主要是通读文章内容知晓文章大意,再从不同的角度,运用贴切的词语进行概括。解答此题,先要分析出文章主要内容。文章围绕社戏,从盼看社戏、去看社戏和怀念社戏三个部分,回忆了美好的童年往事,并能够将那些栩栩如生的情景
13、印记在脑海中,并从中截取一个个画面,这样能准确地概括出画面了。解答此题时,可以从文章段落文字中找出画面、人物等,再选择准确的词语进行概括。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课文所表达的对农民,特别是农家少年的深厚真挚的思想感情。2学习运用情节结构分析小说,并理解文中叙事有详有略的写作特点。(重点)3理解本文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难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这篇小说,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写了“我”十一二岁时在平桥村做客及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生活经历,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展示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了诗情画意的儿童生活画卷,表达了作者对
14、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本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本文在写法上的特色。二、自主预习本文题目是“社戏”,但文中真正写社戏本身的文字并不多,这是为什么?明确:作者这样写是为了更好地表达中心思想。因为“我”所怀恋的并不是看社戏本身,而是在看戏过程中与农家小朋友结下的诚挚友谊和农家的自由生活,“社戏”只是一条线索,在课文中起贯穿故事情节的作用。正因如此,课文在处理详略的时候,详写去看社戏的全过程,略写在平桥村的情况和看社戏后的余波;去看社戏的全过程中,真正写社戏的内容也不多,作者用了不少笔墨写农村小朋友的活动和景物。当然,课文的略写部分也是必不可少的,如课文的开头三段中虽然没有写到社戏,但却为
15、下文写对社戏的盼望之情,作了很好的铺垫,展现了去看社戏的环境。最后写看社戏后的余波,突出对社戏的怀恋,使得文章余味无穷。三、合作探究(一)积累美句,品味美词鲁迅先生在童年时期就看过社戏,而且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以至于成年后回顾起看社戏的经过还记忆犹新。这位文学大师用语言文字表述看社戏的过程时,语言相当的精彩,请把自己认为最精彩、重要的词语、句子和语段勾画出来并赏析。示例一:“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明确:“点、磕、退、上、架”等几个动词,将少年们开船时的动作以及合作划船时的情状表述得颇为详细,显示了他们熟练的驾船技术和勤劳肯干的
16、品格,也折射出他们去看戏时的愉快心情。示例二:文章的第十一自然段,作者主要是从哪些角度描绘江南水乡的清新秀美的,这些景物描写有何作用?明确:作者是从视觉、听觉、嗅觉来描绘江南水乡的清新秀美的。衬托了“我”急于看到社戏的迫切心情。(二)难点突破1那夜的戏究竟好看不好看呢?明确:在作者笔下,“我”所急切要看到的戏并不好看,从戏剧内容看:想看“铁头”老生翻跟头,但那老生却没翻。想看到“蛇精”和“跳老虎”,但等了许久都不见出来。最怕看“老旦”,然而“老旦终于出了台”,并不停地唱着。可以从孩子们的表现看出:“喃喃的骂”“不住的吁气”“打起呵欠”等。2文中的“我”是不是作者本人?明确:本文是一篇短篇小说,
17、是以作者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依据进行的艺术加工,故此文中有幼年鲁迅的影子,但其中的“我”并不是作者本人。(三)写景特色归纳读社戏,扑面而来的是浓郁的乡土气息,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记忆中美好的农村画卷。小说写的是“我”小时候在外祖母家和小朋友们一起去邻村看社戏的情景,处处洋溢着夏天的温情,一切让人觉得是那么和谐、自然,充满生趣。作者用了哪些手法来达到这种效果的呢?1笔法写意,角度多样。作者采用写意笔法,略略几笔便把江南水乡美丽如画的景色呈现在读者面前。文章从色彩、气味和声响等方面,描绘了月夜行船、船头看戏和午夜归航这几个画面,情景交融,充满水乡特色,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色彩如豆麦的“碧绿”,远
18、山的“淡黑”,月光的“皎洁”,渔火、灯光的“红”,航船的“白”,气味如豆麦和水草的“清香”等;声响如船行的“潺潺”声,孩子们的笑声,横笛的“宛转,悠扬”,作者用抒情的笔调将月下水乡的景色描绘得清新、幽远,如梦如幻,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挚爱。2景色秀丽,富有诗意。月夜中,几个伙伴一起去看社戏,一路上风景秀丽,美不胜收。先写连山,作者运用了一个非常形象、贴切的比喻:“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反衬了“我”急于看戏的心情。去看社戏,却先看到戏台:“模胡在远处的月夜中,和空间几乎分不出界限,我疑心画上见过的仙境,就在这里出现了。”这柔和美好的景
19、致,只能以“画中仙境”作比了。回望时戏台“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写出戏台在红霞、水气的笼罩下时隐时现,与来时的情境相映成趣。归航途中“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这富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比喻,活画出一幅动人的“飞船夜行图”。3动静结合,真实自然。文中所描绘的那幅“月夜行船图”,充满了诗情画意,给人一种朦胧美。画面上月色朦胧,连山起伏,表现出一种静态美;“扑面而来”的水气,“踊跃”的连山,表现出一种动态美;“碧绿”的豆麦和水草,“淡黑”的山色,“白色”的船篷,显现出一种色彩美;再以远处几点火光来点缀,使柔美的画面上生发出几分活气,增强了明与暗的对比,整个画面显
20、得更加和谐、完美;在静谧之中,隐约飘来“宛转,悠扬”的笛声,令人心旷神怡。四、板书设计平桥欢乐笔法写意,角度多样景色秀丽,富有诗意动静结合,真实自然社戏喜童五、课外拓展社戏有相当大的篇幅写戏外的生活琐事,作者对这类生活琐事取而不舍。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以作者一段童年经历为题材,写了百草园的有趣和三味书屋的枯燥。但有两件有关鲁迅读书的事作者却舍而不取:一是当时一般学生到先生面前背书,希望别人大声读书,使先生听不清楚自己的背书,因而胡混过去。鲁迅书读得熟,背得熟,不需要打混。二是有一次鲁迅上学迟到,他为了勉励自己从此不再迟到,在书桌上刻了个“早”字。请把两篇文章比较一下,为什么前者取而不舍,后者舍而不取。明确:社戏写戏外的生活琐事,实质是表现了“我”与农民孩子的美好友情,赞颂劳动人民,正是出于表达主题的要求,所以对这类材料取而不舍。相反,鲁迅没有将在三味书屋的两件事写进文章,原因在于这篇文章主题表现的是对封建教育的不满和反抗,与此无关或不合题意的材料便舍而不取。两篇课文材料的取舍说明了: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是统率材料的;材料是用以表达主题的,材料的取舍由文章的主题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