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三、学习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导入送别 李叔同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晚风扶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晚风扶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作者简介王勃(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市)人。唐高宗时应举及第,曾任虢州参军。后往海南探父,不幸溺水而死。年仅25岁。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号称“初唐四杰”。对唐诗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其诗偏于描写个人生活,亦有少数抒发政治感慨,隐寓对豪门世族不满之作,
2、风格较为清新。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王子安集。朗读诗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理解赏析首联: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翻译:三秦大地环绕护卫着都城长安,举目望去,烟雾弥漫,怎么也看不见岷江上的五大渡口。颔联: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翻译:你与我都充满离愁别绪,因为我们同是远离家乡,外出做官的人。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里诗人将笔锋一转,转而去宽慰那即将远行的友人:“我们虽然天各一方,但是不必悲哀。“海内有知心的朋友,即使远隔天涯,也像是近邻一样。这两句千古名句警策动人,其豁达超
3、脱、高情远意令人佩服。千古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好在哪里?它写得乐观开朗,没有一般赠别诗常有的那种哀伤和悱恻。海内有知心的朋友,即使远隔天涯,也像近邻一样。尾联: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离别固然悲伤,但互为知己,虽各处天涯,亦似比邻,所以不必像青年男女一样别泪沾巾。 这两句劝勉朋友,表现了一种更深挚、更真切的友情。境界崇高、情趣高尚,使全诗达到了超凡脱俗、别具一格的风格。主题归纳:这是一首送别诗。写诗人送友壮别的情景,表现了乐观豪放的性格。诗中表达了对友人依依惜别的深情。同时充满了一种有所作为的进取精神,也表现了朋友之间以事业为重的美好情意。拓展阅读别 董 大 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
4、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四、学习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作背景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当时孟浩然仍是一名隐士。他西游长安,不甘寂寞,想出来做事,苦于无人引荐,于是写了这首诗赠给当时居于相位的张九龄,希望得到张丞相的赏识和录用。温馨提示 这是一首“干谒诗”“干谒”的意思是:对人有所求而请见。干谒诗是不大容易写好的,它往往会写得低三下四,露出寒气相。这首干谒诗却写得得体,有分寸,不失身份,委婉含蓄又表达充分。在写洞庭湖的广阔浩大之后,巧妙化用淮南子说林训中的“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一古语,翻出新意,实属难得。注释涵虚混太清:水映天空。 太清:天空。撼:冲
5、击。济:渡过。端居:安居,闲居不仕。赏析诗歌律诗 首联 写景登上岳阳楼所看到的波澜壮阔的洞庭湖。望 颔联 颈联 抒情诗人想出仕,一展才华,做一番事业。(主题)赠 尾联首联 八月湖水平, 涵蓄混太清。 静名句颔联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动佳句颈联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发出感慨双关:委婉写自己想做官而无人引荐,不能在天下太平盛世出仕做官,为民谋利,深感惭愧的苦衷。尾联 坐观垂钓者, 广为流传,点明主题徒有羡鱼情。 引典故、设喻。拓展延伸明日歌、今日歌、昨日歌与诸君共勉!昨日歌昨日兮昨日, 昨日何其好! 昨日过去了, 今日徒烦恼。世人但知悔昨日,不觉今日又过了。水去汩汩流,花落日日少。 万事立业在今日, 莫待明朝悔今朝! 今日歌今日复今日, 今日何其少! 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五、布置作业1、背诵四首诗歌。2、改写其中一首诗歌。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