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苏省沭阳县银河学校初中部九年级政治全册人生难免有挫折(第3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年级学科课题备课人教学目标1.认识人的生活态度和心理承受能力与困难和逆境两种结果之间的关系,领悟提高心理承受力、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的重要意义。2.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应对挫折,寻找有效的应对方法,养成开拓进取的优良质量。重难点1.教学重点:人的生活态度和心理承受能力与困难和逆境两种结果之间的关系2.教学难点:寻找有效的应对方法课时1课时时间一、导入:听我讲故事教师:我曾读过这样一个故事:草地上有一个蛹,被一个小孩发现并带回了家。过了几天,蛹上出现了一道小裂缝,里面的蝴蝶挣扎了好长时间,身子似乎被卡住了,一直出不来。
2、天真的孩子看到蛹中的蝴蝶痛苦挣扎的样子十分不忍。于是请同学们想象故事的结果是怎样的?学生A:小孩把蛹撕开,将蝴蝶拿出来,可是蝴蝶一会儿就死了。学生B:小孩不忍心看,就将蛹放在窗台的花盆里,第二天,蛹里面的蝴蝶不见了。教师:真实的情况就像学生A说的那样,蝴蝶被取出后根本飞不起来,一会儿就死了。那么为什么蝴蝶会死呢?学生C:因为不是它自己破蛹而出的。教师:是的。由于这只蝴蝶没有经过破蛹前必须经过的痛苦挣扎,以致出壳后身躯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所以不久就死了。当然,这只蝴蝶的欢乐也就随着它的死亡而永远消失了。由此可见,要得到欢乐就必须能够承受痛苦和挫折。二、新授:战胜困难 开拓进取在人生道路
3、上,不在于有无困难和挫折,关键在于怎样对待困难和挫折。一)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1、人生难免有挫折,关键在于怎样对待困难和挫折2、如何才能战胜挫折二)战胜困难和挫折的方法1探究:为同学遭遇的挫折和困难,想想应对方法。(见教材p.41)(1)有位同学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但在这次考试中成绩很不理想,因此情绪低落。应对方法:与老师交流,找出主要原因,思考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调整好心态,在以后学习中争取更大进步等等。(2)有位同学很喜欢画画,想参加学校美术兴趣小组,可家长认为这会影响学习,不让他参加,为此他心里很难过。应对方法:主动与家长交流,请求家长支持,并保证协调好爱好与学习的关系。探究:孔祥瑞勇于创新
4、的事迹对我们有哪些启迪?(见教材p.42)孔祥瑞勇于创新的事迹对我们的启迪是:要加强学习,不断实践,发挥潜能,开拓进取,勇于创新。三)挫折与创新的关系1、挫折激励创新,创新战胜挫折2、勇于创新是我们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必由之路教师寄语:希望同学们能像海浪一样勇猛,像野草一样顽强,勇敢地面对挫折和困难,在逆境中不屈不挠。“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案例评析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教师首先用一个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要得到欢乐就必须能够承受痛苦和挫折;接着教师没有局限以往的人物案例,而是引导学生将学习的榜样以新颖的物的形式出现,将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吸引住,具有亲切感。即使是从水、草、动物的身上
5、也能让人学习到顽强拼搏的进取精神。教师再将这种精神逐渐引申为学生自己的质量,将教学内容进行深化,这种教学方法适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将确立榜样的学习过程,添加想象的成分,使教学活动性强,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而教师主要是引导的角色。教学建议1有些学生由于缺乏对挫折的承受能力,特别是不能正确认识挫折的普遍性,因而在遇到挫折时往往情绪消沉低落,行为紊乱偏激,甚至会产生各种心理疾病。为此,可以引导学生讨论伟人、明星、老师、父母以及自己遇到过的挫折经历,说明学生认识挫折和逆境是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时常遇到的,它既可能成为人生经历中的宝贵财富,也可能成为成长发展中的障碍。2收集“战胜困难和挫折,在逆
6、境中自强不息”的事例,如“中国的保尔”吴运铎,生命之树常青的张海迪等;数学家华罗庚的成才路;“乒坛皇后”邓亚萍的冠军梦;一代伟人邓小平三落三起,终成一番伟业等等,讨论人应如何面对困难和挫折,善于用名人、先进人物战胜挫折的事迹和名言激励自己。3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细致分析导致学习焦虑的具体原因,并通过相互交流,探讨适用于自己的调控方法。有条件的学校或教师,可以多向学生传授一些简便实用的应对困境的方法。4评价建议:有意识地设置几次受挫情境,观察学生受挫的反应和表现;举出一两个受挫的实例,让学生写出他们的心理感受,以此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水平进行综合评价。个性空间战胜困难 开拓进取一)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1、人生难免有挫折,关键在于怎样对待困难和挫折2、如何才能战胜挫折二)战胜困难和挫折的方法1、认知调整训练2、行为训练3、开拓进取,勇于创新三)挫折与创新的关系1、挫折激励创新,创新战胜挫折2、勇于创新是我们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必由之路四)创新的重要性板书设计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