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词曲五首课题名称诗词曲五首三维目标1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2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3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形式上的特点重点目标背诵五首诗词曲难点目标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导入示标如果时光倒流几十年,在旧北京城的大街小巷,人们经常可以听到商贩叫卖的各种吆喝声。如今,这些清脆的叫卖声大多已经淹没在都市的喧嚣中,但听一听萧乾的吆喝,依旧能引发我们无尽的遐思。目标三导第一课时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学做思一:你能读准下列字的读音吗?导学:学生在书上原文上标注字并注音。导做:学生在黑板上注音烂柯人侧畔长精神折戟婵娟宫阙绮户寥落惶恐宫阙绮户踌躇寥落导思:形声字的记
2、忆方法。学做思二:作者知多少?导学:默读注解和查找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导做:学生讲解作者情况。.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生于嘉兴(今属浙江)。贞元九年(793)中进士,登博学宏词科。翌年举吏部取士科,授太子校书。永贞元年(805),因辅助王叔文进行政治革新,先贬连州刺史,加贬朗州司马。后回京,又贬连州刺史。历夔州、和州刺史。大和元年(827),回洛阳任职。次年回朝任主客郎中,后出苏州、汝州、同州刺史。开成元年(836),改任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会昌元年(841),加检校礼部尚书衔。世称刘宾客、刘尚书。临终前撰子刘子自传。白居易曾称其为“诗豪”,唐宋
3、两代对其诗文评价甚高,可见刘禹锡在中国哲学史、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导思:作者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来创作此诗的?学做思三:作者和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你了解多少?导学:默读注释了解作者即背景相关情况。导做:学生补充作者情况即相关情况。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古代酬赠诗中的名篇。唐敬宗宝历二年(826),诗人罢和州刺史,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的白居易相会。在酒席上,白居易吟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在诗中,白居易对刘禹锡被贬谪的遭遇,表示了同情和不平。于是刘禹锡写了此诗回赠白居易。诗作中,刘禹锡首先紧承白诗末联“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之句,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表达了无限辛
4、酸和愤懑不平。然后写自己归来的感触:老友已逝,只有无尽的怀念之情,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无限悲痛怅惘之情,不禁油然而生。诗人于是推开一步,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一洗伤感低沉情调,尽显慷慨激昂气概。末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全诗感情真挚,沉郁中见豪放,不仅反映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导思:背景与诗歌内容有什么内在的关系?学做思四:我们怎样赏析这首诗歌?导学:学生大声朗读诗歌,并思考首联交代了什么?“凄凉地”、“弃置身”表露了诗人怎样的心情?颔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描写了怎样的现状?体会诗
5、人此时此刻的心情。颈联写的是什么意思?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境界?结合标题,谈谈尾联的用意。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导做:学生小组讨论后展示。导思:诗歌赏析可以从哪些角度入手?第二课时赤壁。学做思一:作者知多少?导学:默读注解和查找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导做:学生讲解作者情况。.杜牧(803852),晚唐杰出的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名相杜佑孙。大和进士,历任监察御史、史馆修撰、中书舍人,世称“杜舍人”。为人刚直,不逢迎权贵,在仕途上不很得意。其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足以名家。尤长于七绝,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他的古体诗受杜甫、
6、韩愈的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近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晚唐诗歌趋于藻绘绮密,杜牧受时代风气影响,也有注重辞采的一面。以济世之才自负,注曹操所定孙子兵法十三篇。有樊川文集。学做思二:作者和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你了解多少?导学:默读注释了解作者即背景相关情况。导做:学生补充作者情况即相关情况赤壁是诗人任黄州刺史时所作。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在今湖北赤壁市长江南岸。但杜牧所咏之赤壁并非此处,而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所以说杜牧此诗虽为咏史诗,其实也是借题发挥。前两句写兴感之由,后两句发议论感慨。作者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并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
7、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二乔的命运在这里形象地代表了东吴的命运,以小见大,深刻警策。导思:背景与诗歌内容有什么内在的关系?学做思三:我们怎样赏析这首诗歌?导学:1.朗读这首诗,注意读出节奏、感情。2.根据课下注释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并翻译这首诗。3.内容理解(将答案写在诗歌空白处)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各写了什么内容?诗人是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前后两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内在联系?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试赏析这两句诗。总结这首诗的中心。导做: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并展示。导思:怎样赏析名句。第三课时过零丁洋学做思一:作者知多少?导学:默读注解和查找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导
8、做:学生讲解作者情况。文天祥:(12361283),初名云孙,字天祥,改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吉安(今江西县名)人。宋理宗宝佑四年(1256)考取进士第一名。历任湖南提刑,知赣州。恭帝德佑元年(1275)元兵渡江,文天祥起兵勤王。临安危急,奉命至元营议和,因坚决抗争被扣留,后冒险脱逃,拥立益王赵罡,至福建募集将士,进兵江西,恢复州县多处。后兵败被俘至元大都,终以不屈被害。封信国公。作品有文山先生全集学做思二:作者和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你了解多少?导学:默读注释了解作者即背景相关情况。导做:学生补充作者情况即相关情况过零丁洋是文天祥的代表作,作于作者被俘后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时。后来元军统帅张弘
9、范再逼他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抵抗的将领张世杰等人,文天祥出此诗以明志节。诗歌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一是在他21岁时,明经入仕,因科举而走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第二联写国家山河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导思:背景与诗歌内容有什么内在的关系?学做思三:我们怎样赏析这首诗歌?导学:1.根据课下注释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并翻译这首诗。2.内容理解(将答案写在诗歌空白处)(1)首联回顾了诗人怎样的经历?(2)颔联“风飘絮”“雨打萍”比喻什么?(3)两个“惶恐”,两个“零丁”有什么含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试赏析。(5)这首诗抒发了作者
10、怎样的思想感情?导做:学生讨论后展示。导思:为什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会成为千古流传的名句?第四课时:水调歌头学做思一:作者知多少?导学:默读注解和查找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导做:学生讲解作者情况。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等,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南宋时追谥文忠。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
11、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少数诗篇也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传诵甚广。擅长行书、楷书,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诗文有东坡文集等。学做思二:如何赏析这首词?导学:1.根据课下注释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并翻译这首诗。2.内容理解(将答案写在诗歌空白处)如何理解“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搂玉宇,高处不胜寒”,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理?并说出此句所用到的修辞方法?总结上片的意思。“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两句体现词人的什么感情?找出词中蕴涵人生哲
12、理与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7)找出诗中表达诗人旷达胸襟的句子(8)总结下片的大意。导做:小组讨论后展示。导思:借景抒情在词中是如何体现的?第五课时山坡羊潼关怀古学做思一:作者知多少?导学:默读注解和查找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导做:学生讲解作者情况。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人,元代著名散曲家。上自儒家经典,下至诸子百家,唐诗、宋词、笔记小说,无所不读,又诗赋、文章无所不能,尤长于散曲。他隐居济南云庄8年期间,创作了大量诗文散曲。其作品流传下来的有散曲小令160多首,诗近400首,各类文近百篇学做思二:你能给这首曲划分层次,概括大意吗?导学:齐读这首曲,用双竖线划分层次导做:划分好层次展示。导思:叙事与抒情的分界线可以作为划分层次的依据。学做思三:怎样赏析这首曲?导学:(1)默读诗歌,思考怎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一句?(2)找出这首小令的中心句并赏析。(3)总结本首诗的思想感情。导做:小组合作探究后展示。导思: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对国计民生的忧虑都值得我们学习。达标检测反思总结1.知识建构2.能力提高3.课堂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