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范进中举教学设计方案教学目标分析(结合课程标准说明本节课学习完成后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范进中举是是一篇揭露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教育对读书人残害的名著。节选自儒林外史,通过本文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与罪角有更深的了解,同时还有利于学生在阅读中欣赏、感知艺术形象。为提高学生阅读和鉴赏文学名著的能力打下较好的基础。针对小说的文体特点我设置了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习对比、夸张的讽刺艺术;体会细节描写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与孔乙己比较,体会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方法;积累语言材料,提高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学习本文,要阅读文章,整体感知;欣赏人物,探究写法;积累语言,精品阅读
2、。引导学生用整体感知、重点研读、精彩段落赏析的方法来阅读小说。与孔乙己比较阅读。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已学课文孔乙己,认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学习者特征分析(结合实际情况,从学生的学习习惯、心理特征、知识结构等方面进行描述):初二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小说常识和自学能力,感性认识较强,但理性分析不足。本文内容生动、语言形象,初中学生容易被其情节和语言所吸引,而忽略对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分析。在鉴赏本篇小说时,采用圈点法、讨论法、朗读法,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过程(按照教学步骤和相应的活动序列进行描述,要注意说明各教学活动中所需的具体资源及环境):一导
3、入新课、播放录音1、上一节,我们学习了孔乙己,这是一个充满笑声的悲剧,读书人孔乙己最终成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那么,那些用读书这个敲门砖,敲开了仕途的大门,衣锦荣升的人又会怎么样呢?这一节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反映知识分子生活的小说范进中举。(板书课题)介绍儒林外史及其作者吴敬梓。2、播放课文录音,讲清听读要求3、学生自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二精彩片断赏析1、这篇小说,你最喜欢哪个片断?找出你认为写得最精彩的段落,并说出你喜欢它的理由。2、教师小结:写的最精彩的要数第5节范进喜极而疯了。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并体会。教师提示:人物描写穷形尽相(1)多层次的细节描写(2)侧面烘托:每一处衬笔都表现了中心人
4、物三、分析人物形象1、范进中心人物,要求学生将其中举前跟中举后的地位、行为的描写找出来,加以对比。课文刻画范进这个为了功名利禄而神魂颠倒的形象,深刻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心灵的毒害。2、胡屠户重要人物教师列出表格,学生对照分析长相评价身份评价学问评价称呼神态行动中举前中举后3、张乡绅次要人物,他结交新贵,为的是攀附范进宗师周学道和汤知县,以扩大自己权势。4、众相邻背景人物,通过对他们的对比描写,让我们看到了整个社会的世态炎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如此的冷酷无情!四、品析语言,探讨写法1、本文通过人物的言词与事实之间的矛盾对比,来揭示人物丑恶的灵魂,达到讽刺的效果。2、通过精彩的动作描写达到
5、丰富的讽刺意味。3、总结写作手法:用人物的语言、动作刻画人物的性格 运用夸张对比的手法进行讽刺。4、写作练习:运用语言、动作的描写,用上夸张、对比的写法,写1个人物片断。五、比较鉴赏,提高素养1、将本课与孔乙己比较鉴赏,教师提出鉴赏要点。A、 疯颠的举人与落魄的童生B、 市侩的狂迷与主顾的凉薄C、 夸张的变形与白描的勾勒2、教师小结:通过比较鉴赏,更深一层的领略到两位文学大师在创作题材、主题基本相同的作品时,所表现出的各有千秋的艺术美。文学是一种美,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阅读过程中尽情领略并欣赏这种美。教学资源(说明在教学中资源应用的思路、制作或搜集方法):为了完成本节课教学目标,突破上述重点难点
6、。我预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利用及学法的指导是这样的:首先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实际出发,教师适时进行必要的引导和点拔,采用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相结合的模式,在课前布置相关预习任务并做好充分预习的前提下通过设置问题、进行读书指导,安排有趣且有助于本文学习的活动环节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多读,多思,多讨论,多演示,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共同完成本课教学任务;其次运用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因为这样能增加课堂容量,便于展示相关资料,也便于信息加工,更能在视听效果上给学生最直观的感知,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评价方法或工具(说明在教
7、学过程中将用到哪些评价工具,如何评价以及目的是什么):项 目 评 价 说 明对学生的评价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能遵循初二年级学生年龄特点, 95%以上的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激发了学生思维,活跃了课堂气氛。三维目标的达成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学生学会运用对比、夸张、细节描写等艺术手法刻画人物。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问题的设计既有梯度性,又有针对性,能较好的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性学习。 课堂延伸过程评价课堂延伸升华了学生所学知识,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写作能力。对教师的评价对教材的理解与把握教师对教材的理解透彻,重难点把握恰到好处,教学方法灵活。教师对问题的处理问题设计难易适度,具有启发性、针对性,能促进学生思维,培养问题能力,符合语文学科特点。三维目标的达成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遵循学生自身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整个过程中,获取知识的认知规律。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讨论、理解过程,潜移默化地达成能力和情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