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单元花之君子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水龙吟竹教案 课前预习: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的作者是-,字-,号-, -时期的文学家;章质夫,名-,作者的朋友。我能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相关课程标准: 理解词意,培养学生积极顽强向上的健全人格。教学目标:(1)比较探究这两首杨花词的异同。(2)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增强语言的感情色彩 。评价任务:能够比较两手杨花词的异同。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 明确目标引入:因为柳树与留恋、挽留谐音,所以柳便被那些多愁善感的文人披上了一层伤感的外衣,而柳絮又有纷纷扬扬的特点,所以柳絮即杨花也便成了许多人的精神寄托被吟咏。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两首杨花词。展示学习目标:(1
2、)比较探究这两首杨花词的异同。(2)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增强语言的感情色彩 。二、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探究活动(一)检查预习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的作者是-,字-,号-, -时期的文学家;章质夫,名-,作者的朋友。我需积累的生字(加注音)我能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我的初读感知:我有这样的疑惑:探究活动(二)我这样合作:朗读课文:结合注释,试着疏通文意。(2)这两首词开头两句揭示了杨花同样的特点、情思,研读课文,杨花是什么样的特点,作者有分别是什么情思?(3)苏词是怎样将杨花与思妇联系在一起的?章词同样写思妇的愁苦,是怎样表达这种感情的?(4) 这两首词都是咏物的,你认为哪一首在描摹事物方面的技巧更
3、胜一筹?请说明原因?(5)诵读两首水龙吟,就附文里的三点评点,谈谈你的看法。三、竹【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郑燮。2. 理解“胸中之竹”“眼中之竹”“手中之竹”的含义。3.体会本文的哲理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了解作者:【作者】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性格落拓不羁,常放言臧否人物,慷慨笑傲,因得狂名。乾隆元年进士。先后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十二年,有政声,因办理赈济等事得罪富豪而罢官,归里后往返于扬州、兴化间,以卖字画为生,他善诗,工书画,且能熔于一炉,自成一格。散文亦有独特风貌。有板桥集。合作探究:1.文章的第一句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答:描写。创设了朦胧迷人
4、的意境,写出了竹子的可爱。为下面作者画竹以及由此生发议论做铺垫,自然顺畅、水到渠成。2.你是怎样理解“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的?答:要抓住“意在笔先化机也”。即主观的情感、想象、想法等影响着、指导着,甚至决定着作家的创作,这就是 “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又由于作家的主观状态不断变化,包括最后下笔之前还在努力精益求精,结果落笔成形的“手中之竹”又不是最初的“胸中之竹”,但作品是主观、客观、艺术形式三者的巧妙统一。3.如何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你能举一个现实中的例子加以说明吗?答:世间任何事情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掌握规则之后。方能参透玄妙,取得独特的趣味。【小结】对于画竹郑板桥能够从竹子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象中得到启示,激发情感,经过“眼中之竹”转化为“胸中之竹”,借助于笔墨,挥洒成“手中之竹”即“画中之竹”。这一番精辟的论述言简意赅地道出了艺术创作的规律。更可贵的是,文章并没有戛然而止,而是以启发式的反问,把自己对于艺术的领悟开掘到现实生活中更为广阔的层面,使我们不得不叹服和惊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