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长带来责任说课稿龙全明一、说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个人对社会负有责任。能力目标:理解由于个人对社会的依赖关系,决定了个人对社会负有责任。思想觉悟目标:充分认识到行为与后果的一致性,能够自省自律,避免做错事,养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良好品质。二、说教学重点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三、说教学难点:成长带来责任四、说教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授课中我主要采用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模拟情境、启发、引导、创设情境、营造氛围等方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五、说教学程序(说教学设计)活动一:导入新课: 探究园活动指南第一步:指导学生对这四个故事进行讨论。第二步:让学生思考问题一,分别分析
2、,这四件事情是什么性质?是否与他们无关? 第三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二:他们这种态度存在什么问题?举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不负责任的事例,指出这些不负责任的行为的错误。第四步:结合问题四,学习心灵导航第二节,让学生归纳少年的责任。谈谈为什么应该承担这些责任,有没有能力去承担?如果有能力没有做到,是为什么?活动二:讲授新课: 1成长带来责任 (1)做人就要负责任 人生活在社会中,与社会存在不可分割的关系。由于人依赖社会才能够生存与发展,因此人必须对社会负责。讨论:什么是“责任”?责任有两个方面的基本涵义:一是指份内应做的事,二是指因没有做好份内应做的事而应承担的过错。所以,人生责任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
3、中生活的个人,基于一定的社会关系,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自身对他人和社会所承担的职责、任务和使命,并对个人行为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和过错负责。 (2)成长带来责任 人在幼小的年龄,因为不具有独立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是没有责任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能力提高了,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人在少年时期要开始承担责任,就有了对责任的体验,这时责任还不是完整的成年人的责任,责任是一个逐渐增加的过程。责任心是分层次的,培养责任心的过程,是一个从初级到高级,从满足生物需求到满足社会精神需要的方式升华的过程。责任感的培养与学生能力的增长密切相关,具备相应的能力才有责任心可言,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责任感的内涵与要求是不
4、一样的。 (3)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探究园”中的“个案研讨”:第一步:指导学生细读材料。第二步:让学生思考问题一。可以让学生以“小杉对自己的辩护有道理”作为辩题,请学生从正反两方面做辩论。引导学生认识人的行为与后果的一致性,引出人人都应该对自己行为负责的道理。之所以要对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是因为每个人的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后果,这后果或者对他人和社会有好处,或者对他人和社会造成损害。做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一个人有了责任感,就会去关爱别人,关心社会,做事前就会自省自律,使自己的行为产生好的后果,对他人和社会有益,避免做损害他人和社会的事。布置作业:为什么要对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六、说教学效果 1、多媒体教学有效地增强学生感性认识2、来自日常生活的案例有助于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