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往事依依创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培养想象和联想能力,提高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2听读、朗读相结合,自主探究性学习。3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重点难点:重点:阅读文学作品,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难点:培养想象和联想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教学步骤:一、 检查导入1介绍作者(学生介绍,老师作适当补充。)于漪,江苏省镇江市人。1929年2月出生。195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1978年获“特级教师”称号。在38年的教学生涯中,她努力探索语文教学规律,坚持教育育人,着力塑造学生良好的文化素质,训练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主要著作有于漪教案选、学海探
2、珠、于漪文体教案选等。2给加点字注音。徜徉(chng ) 水泊(p ) 婵娟( chn jun )浩淼(mio ) 雕镂(lu ) 镌刻( jun ) 谆谆(zhn zhn ) 慷慨(kng ki )3解释下列词语。 年华:时光,年岁。年;指时光。搜索枯肠:形容竭力思索。 徜徉:安闲自在地步行。浩淼:形容水面辽阔。淼;形容水大。婵娟:(姿态)美好,古代诗文里多用来形容女子,也指月亮。走投无路:无路可走,比喻处境极端困难,找不到出路。.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旷,心情开阔。谆谆教导:十分恳切的教导。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1请一位学生说说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内容。明确:作者对小时侯几件事
3、的回忆。2提问:从文中的哪一节可以看出是对往事的回忆?明确:第一段。请同学齐读第一段。3提问:第一段说“有几件事仍历历在目”,作者写了哪几件事?学生讨论、交流。明确:小时侯:看图画:(1)小屋里的山水画(2)水浒传中的一幅幅插图学生时代:读石印本千家诗听两位国文老师讲课:辛弃疾词南乡子田汉新诗南归 听老师教导,让我热爱读书。提问:这几件事有什么共同点?明确:都与读书有关。4请同学阅读课文中描写作者看画、读千家诗的段落,请在课文中找出表现作者看画、读千家诗真切感受的词句。明确:(1)看山水画:作者“竟百看不厌”,“仿佛进入画中”,“徜徉于山水之间”。(2)观评注图像水浒传:“犹如身历其境”,“不
4、知不觉把焦山一带风景当作梁山泊背景”。(3)读千家诗:“一年四季都沉醉在诗的意境之中”,“脑海里常常浮现五彩纷呈的世界”。5作者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 作者热爱读书,有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这些感受是作者借助想象和联想产生的。6那同学们在平时读书的时候有没有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呢?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学生交流,再发言。三、课堂小结 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知道,无论是看画、读书还是听课,都是在接受着美的熏陶和体悟高尚的情感。只有从少年时代多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才能开启我们的心智,才能更加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成为一个志趣高尚、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四、布置作业1课外阅读
5、千家诗,熟读课文中提到的一些诗。2摘抄文中精彩的语句。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够积累相关的歌咏春夏秋冬四季景色的诗词,并能有感情地朗读。2听读、朗读相结合,自主探究性学习。3多读书,读好书,明做人之理,做一个志趣高尚的人。重点难点:重点:品味语言;能够积累相关的歌咏春夏秋冬四季景色的诗词,并能有感情地朗读。难点:多读书,读好书,明做人之理,做一个志趣高尚的人。教学步骤:一、检查复习1解释有关字词。2检查背诵千家诗中的部分诗歌。二、请学生模仿文中老师的神态和动作给我们朗诵两首诗词。1投影打出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
6、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2请学生评价朗读情况,比较与文中老师的朗诵的区别(结合文中具体的语句加以评论)总结: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3指名读“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这种感情传染了整个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一段文字。提问: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文中哪些地方能表现出来?(要求学生从课文中寻找语句回答)学生交流,回答。“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长江水,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感慨万端。不用说,这首词我至今还能背得滚瓜烂熟。”“这
7、几句诗镌刻在我心上,几十年过去,至今还能信口背出。”“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看到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总结:我们从作者的依依往事中可以探寻到她成长的源头,那就是受老师的影响,少年时代多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正像赵丽宏在为你打开一扇门中说的那样:阅读优秀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所以作者在回忆老师教导的时候有这样一句类似的话,那就是(学生一起说)“多读书,读好书,能丰富知识,增添智慧,成为一个志趣高尚的人。”三、品味语言大量的阅读,的确让作者受益匪浅。我们读这篇文章,或多或少也有一些收益。下面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
8、语句和段落有感情地自由朗读,品一品,好在哪里?学生朗读谈体会,教者补充。1在品析语言时,我们要学着去比较、辨析一些词语或句子。请看下面的例子:示例:“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的心头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的阅读兴趣。”一句中的“雕镂下”能否换为“留下”,为什么?2文中积累了大量生动形象的词汇,四字短语用得恰到好处。(“搜索枯肠”“雄伟险峻”“烟波浩淼”“风光流转”“阴晴雨晦”“丽日蓝天”“风云变幻”“美不胜收”等。)3齐读文中写春夏秋冬的诗句过渡: 同学们也读了很多诗歌,其中有描写四季风光的吗?说一说、背一背(学生背诵)示例: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春眠
9、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夏: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秋: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晓来谁染霜林醉 冬: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四、明确主旨,拓展延伸1文章中,作者深情地追溯了少年时代的依依往事,无论是看一幅画,读一本书,还是听一堂课,都写得有声有色,文情并茂。你从作者的依依往事中得到了哪些有助于你成长的启示? 学生分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热爱自然 热爱生活 热爱祖国 多读书 读好书 明做人之理2培根说:“读书使人充实”,同学们有过哪些阅读的体会?哪些文学作品将你的精神摆渡到了更高的境界?学生发言。五、课堂总结愿与同学们共勉:珍惜光阴,多读书,读好书!六、布置作业1完成作业纸;2预习幼时记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