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课山行预习积累:1.查找绝句、律诗等近体诗文化知识。2.了解古代诗歌文学常识。3.有表情地朗读诗歌。相关课程标准:1.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2.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教学目标:1.掌握古代文学常识和绝句、律诗等近体诗文化知识。2.朗诵诗歌,理解诗意,体会诗情。3.比较阅读诗歌不同情调。评价任务:1.朗读诗歌,划分节奏。2.景语即情语,了解作者抒发的感情。3.比较山行渔家傲苏幕遮三首诗词的情调有何不同。设计理念:以诵读、书写为主要手段感悟诗的意境
2、美。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秋天有累累的硕果。王勃把秋天写得十分壮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维把秋天写得十分清幽: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而李白则把秋天描绘得十分苍凉: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毛泽东把秋天写得改天换地: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看杜牧把秋天写得多么的富有生机: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师生共同看屏幕朗读,然后共同书写全诗)二、整体感知、自主互助:1.划分节奏,朗读诗歌3遍:山 行 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2.自主学习,小组互助:山行:在山中行走 斜:这里读xi 寒山
3、:深秋时的山 坐:因为霜叶红于二月花:经霜的枫叶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红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诗人,以七言绝句著称,著有樊川文集,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近体诗:近体诗知识:语文助学“预习积累” 第2题;(P26)绝句知识:语文助学“语言运用”(一)语文小词典:第1题。(P27)韵脚知识:语文助学“语言运用”(二)尝试运用:试着将山行中平仄标出来,并找出押韵的字即韵脚。(P27)再读全诗,基本成诵。三、感悟画意诗情:1.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远处的寒山;近处的石径;飘动的白云;寂静的人家;傍晚的枫林;红色的霜叶。有远景有近景,有动画有静美,红白相间,色
4、彩艳丽,描绘了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2.鉴赏诗歌中的词语妙用:白云生处有人家:“生”好于“深”,“深”只是体现了远、浓,“生处”为云之源头,云腾雾涌,有动感美。霜叶红于二月花:经霜的枫叶比二月花还要红,秋景胜春景,色彩更鲜艳,生命力更强盛,更耐寒,体现了秋景的生机勃勃,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3.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景语即情语。情由景生,境由心生。诗的前两句客观描述远景,后两句却渗透了作者内心深处对秋天的独特感受,成就了诗的个性化立意,抒发了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四、朗诵、默写全诗。五、比较鉴赏渔家傲苏幕遮与山行的情调有什么不同:1.渔家傲苏幕遮师范读1遍,生齐读2遍。2.体裁:词。
5、词牌名、题目。自学积累语文助学 “语言运用”(一)语文小词典第1题:有关词的知识。(P35)3.解决“拦路虎”:塞si下 千嶂zhn里 燕yn然未勒l 羌qin管 苏幕遮zh 黯n乡魂 追旅思s 相思s泪4.生齐读课文1遍,然后抄写1遍,再读自己抄写的1遍。5.走进范仲淹:字希文,北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曾戍卫西北边疆多年,政治上主张革新,政治抱负远大。他的词风格明健,对苏辛豪放词派的形成有很大影响。有岳阳楼记等名篇传颂于后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该篇千古传诵的名句。著有范文正公集。6.感悟鉴赏词的情调:两首词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来?小组自学、讨论后明确:渔家傲描绘了一幅边塞秋景奇异图,表达了作者思乡的悲壮情怀和戍边的豪迈气魄,“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足以体现,属于“悲壮”的情调。苏幕遮描绘了一幅绚丽高远的深秋图,通过色彩和视角的变化,营造寥廓肃杀的意境,抒发了作者旅思的悲凉心情,从“黯乡魂,追旅思”“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可以看出来,属于“悲凉”的情调。而山行表现的是“热爱、赞美、积极”的情调。六、达标练习:1.词句品味积累:霜叶红于二月花;碧云天,黄花地;天接水(水天相接);芳草无情;好梦留人;酒入愁肠;相思泪。2.语文助学“学习测评”第1-9题。(P27-28)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