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省乳山市南黄镇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9课 满井游记教案 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品味课文清新自然、优美生动的语言,从中受到美的熏陶;2学习本文白描和拟人手法的运用以及比喻句的表达效果,引导学生把握细致的观察生活,准确生动的描写景物的方法;3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体味作者个性化的写景抒情风格。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品读课文,体会本文写景的技巧,学习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点生动传神地进行描写的方法。 2理解“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的丰富意蕴。 教法、学法设想:采用以学生诵读感悟为主,老师适时启发,点拨的方法
2、学习。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春天是万物复苏、草长莺飞的季节。在诗人笔下,它也是最富有清新、浪漫气息的季节,请打开你的智慧背囊,搜寻一下你所熟知的有关春天的诗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游园不值叶绍翁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看来大家熟知很多写春的名诗词。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写春的优美游记。下面就让我们跟随疏放不羁的江南才子袁宏道,一起去领略一下北国之春的魅力吧!二、简介作者及背景(生介绍,以
3、检查预习情况;师小结后适当补充)1袁宏道(15681610),明朝文学家。字中郎,号石公,明公安(今湖北人),万历年进士,官至吏部中郎,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为“公安派”的创始者。作品真率自然、清新活泼,内容则多写闲情逸致,部分篇章反映民间疾苦,对当时政治现实有所批判。有袁中郎集。 2游记,散文的一种。以轻快的笔调和生动的描写,记述旅途中的见闻,反映某地的山川景物、名胜古迹、风俗习惯和社会状况等,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本文属山水游记,又因其短小,称“山水小品”。 3写作背景 万历二十七年(1599),袁宏道再次做官,任顺天府教授,终日又得和拜谒酬答打交道了,这使他颇为苦闷,更使他苦闷的是
4、有政见却得不到申诉。好在袁宏道所担任的职务比较清闲,有空暇就游览北京附近的名胜古迹。满井游记就作于此时。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教师放朗读录音,学生听读,并矫正自己朗读中的错误。 教师提示应注意的问题:读音要正确;停顿要分明;注意语调的轻重缓急;恰如其分地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师顺势检查学生预习情况,督促学生积累词语。 请给下面的字注音: 燕、朝、恶、廿、髻鬟、鬣、蹇、呷、曝、堕、鹄、倩。 2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理解文句,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自行翻译课文,画出疑难词句。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3)教师指导学生积累词语,理解文句
5、。 掌握下列实词。 东风时作 作:起。 土膏微润 膏:肥沃。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 于时:在这时。波色:水波的颜色。乍:初,始。 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乍出于匣也 新开:新打开。匣:指镜匣。 娟然如拭 娟然:美好的样子。 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 泉、茗、罍、蹇,都是名词用作动词,用泉水煮、喝茶、端着酒杯、骑着驴。 作则飞沙走砾 飞,使沙飞;走,使砾走。 一词多义。(之)之 一室之内 脱笼之鹄 倩女之 面 策之 吾欲之南海 郊田之外 曝沙之鸟 髻鬟之始掠 食之 辍耕之垄上 难句翻译。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词类活用)译:游人虽然还不算多,(但)用泉水煮茶喝
6、的,拿着酒杯唱歌的,身着艳装骑驴的,也时时能看到。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倒装句、主旨句)译:(我这)才知道郊野之外未尝没有春天,可住在城里的人(却)不知道啊。 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译:大概说是不能因为游玩而耽误公事的,流连忘返在山石草木之间的,只这个官儿罢了。 3理清行文思路,整体把握文意。 思考:这篇游记小品写了满井一带初春的哪些景物?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小组讨论交流后集体明确:这篇文章以清新的笔调写出北京近郊早春时节的秀美景色。第一段写城中“余寒景象”,写了欲游不能的苦恼。第二段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写郊游的所见所感。先交待出游日期、天
7、气、同行人物及出游路线;接着写满井春色,先总写满井全景轮廓,后分写山、水、柳条、麦田、游人、鸟、鱼,并点明文章主旨: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第三段交待出游缘由及作记时间,结束全文。 4教师简单小结本课时学习内容。第二课时(师生一起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由此导入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四、深入阅读,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1探究文章优美的意境。 (1)学生齐读课文,想象文中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体会文章的意境。 (2)选三位同学发言,其余同学补充、评价。 (3)在学生活动的基础上,教师稍加点拨。 明确:作者用细腻而充满诗情的笔调,为我们呈现了一幅生机勃勃、活力无限的满井春光图:
8、河面浮冰刚刚融化,波光粼粼,一池春水清亮得如同新开之镜;山峦积雪刚刚消融,座座青山秀丽,好像晨妆少女;柳条鹅黄初染;麦苗冬眠初醒;鸟儿晒太阳;鱼儿戏水戏浪。这些富于早春特征的景物组成一幅层冰解冻、波光粼粼、山川氤氲、田野生机勃勃的图画,给人以高度谐和的美的享受。游人相偕出游,作者将品茶、饮酒、骑驴观赏诸画面合为一组镜头,热闹非凡。自然风光与人物活动相映成趣。一幅满井春光图,显示了早春的蓬勃生机,物我交融,情致盎然。既表达了一种轻快喜悦的心情,又流露了对自然重新焕发生机的欣赏和赞美之情。 2深入研读课文,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思考: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讨论,并自由发言。明确:
9、本文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教师稍作点拨:请同学们思考文中的关键语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知也”和“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的内涵。 学生思考,交流。 集体明确:作者重在抒写“性灵”。 文章开篇写城内的枯燥局促,与城外春色春意形成鲜明对比,从而得出结论“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这反映了作者对城市、官场的厌弃和投身于大自然怀抱的欣喜之情,暗含着“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式的人生哲理。 结尾“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表明自己和庸俗之人的区别。“不能以游堕事”是对那些热衷仕途功名的官僚而言的。至于作者本
10、人,本无意于在政治上进取,何况他现在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教官,当然可以“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惟此官也”,有不虚此行的满足心情,既是自嘲,也是自傲。他在官场感到孤独,大自然给他以慰藉,山水鱼鸟都成了他的知己。所以,这篇山水游记,与其说描绘满井一带的二月春色,还不如说作者借游春在抒写性灵,反映了他对官场和对大自然、人生的态度。 3品评佳句,体会作者写景的妙处。白描的笔法思考:白描是一种怎样的描写方法?能从以往学过的课文中找几例吗? 学生回答后集体明确:白描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如三峡中“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直写山“
11、连”;“夏水襄陵,沿溯阻绝”直写大水猛涨,江水汪洋。如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高度抽象概括地写出了西湖雪景。 提问:本文哪些写景文字运用了白描? 学生思考回答后集体明确:如写水,“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写柳条为“将舒未舒,柔梢披风”,笔法极为简练,却又鲜明如画。 比喻的妙用小组讨论:文中哪些句子运用了比喻?请画出来,品味其表达效果。 明确:(1)作者将初春旷野中的自己比作“脱笼之鹄”,表现自己从局促小屋投身到大自然怀抱的欣喜、舒朗的心情。(2)“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以新开明镜比
12、喻新绿水波,写出了水的明丽,贴切而有新意。(3)“如倩女之 面而髻鬟之始掠也”,以新妆倩女比喻被晴雪洗过的山峦,写出了春山的“鲜妍明媚”,生动而又传神。(4)“麦田浅鬣寸许”,以兽颈之毛比喻返青还没有长高的麦苗,简明而又形象。这些比喻,新奇、形象、生动,读来妙趣横生。 拟人的写法 思考:文中运用拟人修辞格的句子有哪些?仔细体会其表达效果。 学生自由选例,品评。 师举例说明:如写鱼鸟,说它们悠然自得,洋溢着喜气,这样写,增加了景物的动感或“灵气”,同时也融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生诵读文中运用白描、比喻、拟人的文句,增加语言积累。 至于章法上的欲扬先抑(第一段写城中余寒,为下文写田郊春光作铺垫)
13、、生动的场面描写(游人欢乐、喜庆的场面)等,可提示学生自行品味,此处不再赘言。 五、拓展迁移:1文中一定有不少句子打动了你。找出你自己喜欢的句子,说说理由,与大家同分享。2诵读课文,将你觉得最精美的句子背下来,且当堂背诵给同学听。3比较阅读,感受袁宏道游记散文的独特魅力,总结全文。 教师提示:这个单元有四篇文章均为山水游记,试将本文与前三篇课文比较,体会它们的不同特点。 学生思考,同桌之间交流。 明确:前三篇课文,如柳宗元小石潭记、范仲淹岳阳楼记、欧阳修醉翁亭记,重寄托重理念。袁宏道更注重对大自然的客观描写,也揭示出人们游山玩水的愉悦心情。 教师可指导学生就创作动机、内容、艺术风格等方面作一些比较,然后集体交流,达成共识。 六、布置作业: 课外练笔写一篇写景短文,题目是校园的早晨。 七、板书设计: 满井游记 袁宏道 景物 特点 心情 柳枝 柔软 麦苗 破土初生、整齐喜人 土 微润 水 水光明丽 喜悦 山 清新可人、娟净明媚 鱼鸟 悠闲自在 游人 欢悦 开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