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石吟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精心导入【展示一组恐龙图片】大家能告诉我这是什么吗?(恐龙)那位同学能告诉我恐龙生活在什么时期吗?(侏罗纪和白垩纪)那么这两个时期距今有多少年了呢?(约6500万年)恐龙在这个世界上早已灭绝,那么我们怎么知道恐龙就是长这个模样呢?(化石)对,是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推测出来的,化石保留了亿万年前的古生物信息,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倾听化石所告诉我们的奇幻神话化石吟出示课题,并析题化石: 所有的化石都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石可以作为研究地球上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大多数化石是由生物体的坚硬部分形成的,如植物茎的化石,动物的牙齿,贝
2、壳,骨骼等的化石.有些化石则是生物体的印痕化石等。化石的形成过程示意图(我们了解了化石的基本知识,我想大家更关注的是化石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对吗?老师搜集了一些化石图片,让我们通过这些图片进一步加深对化石的了解)展示化石图片“化石吟”是什么呢?我们小学学过石灰吟、游子吟,还记得吗?我们一起来背诵一下。(生齐背)所以吟,是古典诗歌的一种名称。这里是赞颂的意思。(作者要赞美什么呢?为什么要赞美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诵读课文,感知内容疏通字词投影生字词,让两名学生上黑板注音,其他学生在课文中标注。听配乐朗诵注意听清上面字词的读音,并体会朗读的语气、语速、感情和节奏。核对注音,讲解词语学生自
3、由练习朗读配乐齐读(这是一首科学抒情诗,读诗就要按照诗的方式来朗读。要把握好节奏、语气,还要读出感情。刚才大家听了朗读录音,你们想不想也像录音里的朗读那样把课文朗读一遍?先给时间练习一下)整体把握1,、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什么话?找出相关段落,并给诗歌分层,概括大意。第一层:(12节)通过发问,引发联想; 第二层:(36节)具体抒写, 无限遐思; 第三层: (7节) 回应发问,照应开头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研读赏析齐读1-2节,思考问题第1节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排比。通过连续的四个问句,增强语势,富有强烈的节奏感,也表现了作者浓厚的科学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开启了读者想象与联
4、想的阀门。2、诗的第一、二节和最后一节构成什么关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第七节是对第二节的回答,构成前后照应的关系。“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照应“逝去万载的世界可否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说话了”照应“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前有结构完提问,后有回答,有放有收,这样写,使全诗整而又严谨。(师生共读:师读2节,生读7节,一句一句对应,感受前后相互照应的关系。)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导入化石吟是一首生动优美的科学抒情诗,它向我们展示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这节课,让我们的思绪也随着化石飞向远古,去领略那奇幻的景象。研读赏析化石作为地球上曾经有过的生命之躯的证据,引发人们无限的遐思。 诗歌的3-6节
5、具体描绘了化石引发的联想,我们一起来把阿和一部分读一下。1、第3节中的“你”具体指代什么?能否改成“他”,为什么? “你”指代苏醒的化石,用第二人称,显得亲切自然。这一句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体现了作者的思路, 承上启下,总领下文内容。3.应如何理解“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 古代的生物虽已死亡,其肉体经过亿万年早已化为乌有,但它们作为生命之躯的证据在在的,有这些深埋在地下的化石的存在,就足以证明地球上的生命是生生不息的、繁衍不断的。在这些化石中,作为生命基本物质的化合物还保留着,为科学家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4.“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是写人吗、你是怎样理解的? 不是写人。“刻下道道皱纹”写的是化石,这是一种比喻,人脸是生命历程的写真,而把化石比作人脸皱纹,不正是地球古生物的档案吗?第6节作者转入现实,怎样理解作者在这节抒写的感情? 由衷地赞叹大自然的神奇、伟大,赞叹大自然是“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三、课堂活动 科学家研究保存了古生物生命信息的化石,从中窥见了亿万年前像奇幻的神话一样的生物世界。诗人张锋以一首科学诗化石吟,饱含感情地赞颂了会讲话的奇异的化石,引领我们去遨游那远古洪荒、沧海桑田。当你面对复原的恐龙、猛犸时,有何感想?发挥你的想象力,向大家说说。四、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