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由平等的追求 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课程依据标准: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心中有法”。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还有“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在集体中成长”。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知道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做到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不歧视他人,富有正义感。”本课所依据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相应部分是“总体内容”中的“将自由、平等、公正、民主、法治等理念,宪法法律至上、权利保障、权力制约、程序正义等法治原则,立法、执法、司法以及权利救济等法律制
2、度,与法律常识教育相结合,在不同学段的教学内容中统筹安排、层次递进”。本课所依据的中小学法治教育专册教材编写建议的相应部分是“内容设计”中的“初步形成尊重自由平等、维护公平正义的意识。内容解析:第二框自由平等的追求本框“运用你的经验”中的案例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学生感觉似乎就发生在我们身边,虽然案例中田某的行为并不具有普遍性,但富有典型性。个别学生常常把上学迟到、不按时完成作业当成他的自由,甚至把抽烟喝酒、勒索财物也当成他的自由。对此,教师应旗帜鲜明地加以反对,不仅仅从校纪班规的层面加以及时制止,更应从法律的角度进行有效管理,不能置之不顾或放任自流。教材中倡导学生查阅义务教育法和预防未成年
3、人犯罪法的相关规定,如果条件不具备,教师应主动查阅并加以阐述,剖析此种行为的危害性,指出这种不珍惜受教育权利以及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的不良行为,实质就是不珍视自由的行为。本框题一共有两目内容:第一目“珍视自由”。本目引导学生理解如何实现自由的追求。要实现自由的追求,就要珍视自由。要珍视自由,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必须依法行使权利。因为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第二目“践行平等”。本目引导学生理解如何实现平等的追求。要实现平等的追求,就要践行平等。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就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就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教材最后设置了“拓展空间”,让学
4、生办一期板报,目的在于增进学生对践行平等重要意义的认识。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指导作用,鼓励作品的原创性,强调形式必须为内容服务,要以践行平等为主题。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热爱自由、珍视自由的感情,尊重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树立平等意识和观念,增强法治观念,努力践行平等,懂得依法维权。2.能力目标:提高对自由和平等的认识水平,珍视自由、追求相对平等;反对特权,能平等地承担起法律规定的义务;在现实生活中敢于抵制不平等行为,面对不平等现象能够依法维权。3. 知识目标:提高对自由和平等的认识水平,珍视自由、追求相对平等。教学重点:珍视自由的具体做法或要求
5、;践行平等的具体做法或要求。教学难点:理解什么是特权及其表现;践行平等的具体做法或要求。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教学中所需要的不平等现象幻灯片。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对疑问和困惑做好记录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场景激趣故事一:叶挺的囚歌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躯体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起烧掉,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故事二: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教师总结:大家认为自由真的有这么大的魅力吗?二、新课学习【探究一】珍视自由活动一:
6、阅读教材第95页“运用你的经验”,思考:对田某的言行进行评价。小组探讨交流各自观点。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发言。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作出小结。教师总结知识点:自由与法律的关系:拥有自由是法律赋予我们的一项权利,法律标明了自由的界限,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法律都有明确规定。法律是对自由的保障。一旦个人的自由受到侵害,法律就能给予保障。正是因为自由和法律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所以我们要做到珍视自由,就必须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同时,我们要知晓自己的权利,正确认识权利的价值,积极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过渡语:除了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外,我们还应该怎样珍视自由呢?活动二:阅读教材第96
7、页“探究与分享”,思考提出的两个问题。小组探讨交流各自观点。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发言。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作出小结。教师总结知识点: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作为公民,应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探究二】践行平等活动三:阅读教材第97页上面的“探究与分享”,思考:陈云的言行对于我们践行平等有什么教育意义?学生举手回答。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作出小结。教师总结知识点:1.践行平等就要反对或清除特权,使每个人的人格尊严、合法权益等都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体现。过渡语:特权的含义及表现是什么呢?教师总结知识点:所谓特权,就是法律、制度规定之外的特殊权利。特权是平等的
8、大敌。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或只享受权利不承担义务,或利用手中的权力以权谋私,或利用社会关系追逐一己之利,并想方设法逃避法律制裁。多媒体展示知识拓展:【知识拓展一】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逐利违法、徇私枉法。【知识拓展二】认识身边的特权现象:1福利享受型代表:公款吃喝、旅游,奢华接待,超标办公室、超标车,额外福利2破坏规则型代表:交规无奈特权车。3抢占资源型代表:特权房、特权医疗。4安全堡垒型代
9、表:某些特供食品基地。5思想意识型代表:我是、我爸是。6大树乘凉型代表:跋扈官二代、领导亲属吃空饷、子女凭领导特权就业经商等。活动四:教师安排学生阅读教材第97页下面的“探究与分享”,分小组讨论问题:结合三幅图片,与同学交流生活中存在的就业歧视的事例。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作出小结。教师总结:第一幅图是身高歧视,第二幅图是性别歧视,第三幅图是院校歧视,这三幅图都反映的是就业歧视。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就业歧视现象,户籍歧视、学历歧视、残疾歧视、乙肝歧视、相貌歧视、属相歧视、酒量歧视等等常见诸报端。面对就业歧视,首先,我国应制订反就业歧视法,这是实现劳动者平等权利的重要法律保障,是社会文明进
10、步的重要标志。其次,政府应当努力增加就业机会,以缓解严重的“就业歧视”现象。同时兼采取其他多种措施,如提高企业管理者素质,改变企业的不理性的用人观念;打击地方保护主义,坚持建立全国统一的可以自由流动的劳动力市场机制等。再次,作为公民个人来讲,应学法、知法、用法,据理力争,根据我国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依法维权。教师提出问题:平等对待他人合法权利的原因及做法是怎样的呢?教师总结知识点:2.践行平等,就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每个人都有平等的生存权利、发展权利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我们要以法律为基本的行为准则,平等地对待所有成员,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活动五:阅读98页阅读感悟,分析材料。教师总结知识
11、点:3.践行平等,就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着就业歧视等不平等现象,损害了公民的人格尊严,违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面对这些不平等现象,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应据理力争,必要时依法维权。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是人类的美好梦想,需要每个人把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的生活中。教师总结知识点:4.要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三、梳理提升:师生共同对本节知识进行梳理总结(思维导图)四、作业:出一期关于“践行平等”的板报结束语:本节课我们是在学习上节课认识自由和平等的基础上,深入学习和解决两个问题:如何珍视自由和践行平等。希望大家在学习和生活中,自觉按照所学要求,努力做一名珍视自由和践行平等的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