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3课《皇帝的新装》教案1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7862466 上传时间:2025-01-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3课《皇帝的新装》教案1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3课《皇帝的新装》教案1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3课《皇帝的新装》教案1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3课《皇帝的新装》教案1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3课《皇帝的新装》教案1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皇帝的新装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童话通过联想、想象和夸张塑造人物形象的特点。从语言、心理描写中感知人物形象。2、过程和方法目标表演课本剧。学生小组共同合作探讨文章主题。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懂得生活中任何时候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爱慕虚荣,要实事求是;了解刑法中有关诈骗罪的条款;2新设计 新课标要求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学生的认知特点是我设计本节课的根本出发点,在教学当中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培养想象能力,让学生结合生活的实际,领悟文章背后蕴含的道理是教学设计的重点。3学情分析 1、学生刚刚涉及“童话”要精要地向同学介绍这种文学体裁知识,要求学生自己了解一些安徒生在这一领域的

2、成就。2、这种情节曲折的故事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但对童话的讽刺意义很可能明于心而不明于口,教师应适当点拨,使之对主题的理解水到渠成。3、学生对文中问题的理解分析易文去矣去,且理解肤浅,务必引导学生要独立深思,各抒己见,对问题的认识一定要言之有据。4重点难点 1、学习通过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及恰当的修辞、合理的想象突出作品主题。2、训练想象能力,培养创新精神。5教学过程 活动1【讲授】皇帝的新装 解读文本播放歌曲皇帝的新装,引领学生再次熟悉课文,同时渲染课堂气氛。(二)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童话通过联想、想象和夸张塑造人物形象的特点。从语言、心理描写中感知人物形象。过程和方法

3、目标表演课本剧。学生小组共同合作探讨文章主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懂得生活中任何时候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爱慕虚荣,要实事求是;(三)、温故知新1、(温故)故事中出现了哪些人物,这些人物的活动围绕着哪个字展开?人物活动围绕一个“骗”字展开,骗子善于骗、皇帝甘心受骗、大臣乐于互骗、百姓以骗传骗、小孩揭穿骗局。(边回顾故事情节,边出示课文板书。) 2、(知新).组间合作研读人物(1)皇帝、老大臣、官员、百姓缘何受骗?表现在哪些方面?分析原因。(研习关键性的情节和细节,从语言和心理等角度分析皇帝这一人物形象。)皇帝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

4、衣服。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第一句强调的重点是什么?“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极尽夸张,它有什么表达效果?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内容。学生思考、讨论,教师明确:这段话用概括、对比的手法写出皇帝爱新装到了如痴如狂的地步。第一句强调的重点是“除非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用夸张突出强调皇帝爱慕虚荣、生活奢靡。皇帝“我倒很想知道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皇帝想。不过,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心里的确感到不大自然。他相信自己是无须害怕的,但仍然觉得先派一个人去看看工作的进展情形比较妥当。皇帝为什么会“感到不大自然”?这段自相矛盾的心理活

5、动说明了什么?学生思考、讨论,教师明确:联系课文对他爱好新衣的描写,不难看出,皇帝自己其实心很虚,他很怕自己看不见,被人知道自己是一个不称职的皇帝,而且对自己是否聪明也不自信,所以他心里感到“不大自然”。皇帝“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这可是最可怕的事情。”“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分满意!”皇帝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完全不同,这表现了他怎样的心理?学生思考、讨论,教师明确:一句“骇人听闻”,一句“最可怕的事情”,两个“难道”的反问,都是皇帝心里所想,这几句心理描写,突出了皇帝极端恐惧的心理。他虽然

6、什么也没看见,嘴上却极力赞美,而且用了“极”“十分”等程度非常深的修饰语。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完全相反,表现了皇帝的虚伪和骄横。皇帝不过他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皇帝已经感觉到老百姓说的话是真的,为什么反而“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学生思考、讨论,教师明确:这段精彩的、一波三折的心理描写,把皇帝不自信而又心虚,愚蠢而又狡猾的性格特点准确地表达了出来: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和权威,他不能在公众面前暴露自己其实愚蠢和不称职,只好硬撑住,用“更骄傲的神气”掩饰自己内心的恐慌,恰暴露了他的外强中干。2.就童话中的皇帝形象,依据个人感知,在“一个皇帝”句式中选

7、用切合的形容词给皇帝以准确的标示、定位,并说出你的理由。学生回答,如骄奢淫逸、昏庸虚荣、愚蠢无能、自欺欺人等。小组讨论辨析,选定“自欺欺人”。童话以骗开始,又以骗结束,以至演出皇帝赤身裸体举行游行大典的丑剧,看似荒诞无稽,而骗局却成功施展,一方面在于两个骗子毒辣地利用了根本不存在的“美丽的新装”可以检验是否称职或愚蠢的奇怪特性,更主要的在于从皇帝到大臣,到满京城的人自欺欺人的心理本质。老大臣:提问:皇帝派了诚实的老大臣去看织布,老大臣看到了什么?他为什么不敢说真话?从课文中找出能说明这个问题的语句。讨论并归纳:他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诚实的老大臣不敢说真话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课文语句:“难道我

8、是愚蠢的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不成!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老大臣提问:皇帝又派了另外一位诚实的官员去看织布,这位诚实的官员看到了什么?他为什么不敢说真话?从课文中找出能说明这个问题的语句。讨论并归纳:他什么东西也看不出来。这位诚实的官员不敢说真话也是为了保住他的乌纱帽。课文语句:“我并不愚蠢呀!这大概是我不配有现在这样好的官职吧。这也真够滑稽,但是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为了官职。百姓:为了性命。(一件并不存在的新衣戏弄了一个国家高高在上的皇帝及一群维护国家秩序的众大臣,同时整个谎言也蔓延至举国的百姓之间,这是如此的可笑,同时也不得不说

9、这是用了修辞手法的一种,请同学说一下是什么?夸张。那么这个故事能真实的存在吗?不能。这是源于作者用了一种写作手法,是什么呢?想象。由此导入童话。) (2)童话:是文学体裁中的一种,主要面向儿童,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象征的手段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其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这是一群受骗者,如此的愚蠢至极。接下来我们看一下施骗者,他们有着什么伎俩?)(3)文章里的骗子是如何行骗的?巧设圈套,自称是织工,说能织出人间最美丽的布。这就投了皇帝爱穿着的癖好。摸准众人心理上的弱点,赋予衣服以夸张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

10、见这件衣服。这是最合皇帝心意的。因为皇帝不仅喜欢穿得漂亮,不问国家大事,而且对他的臣下也极不信任的。所以,这新装一举两得的功能,很快骗取了皇帝的信任。装模作样虔诚的织着皇帝的衣服,其实只为大量的金子。但演技不得不说很逼真,“整夜的织“”点上十六支蜡烛的织“也只有骗子做得到。生活中有这样的骗子吗?骗子会受处罚吗?(由此渗透法制)法制渗透:诈骗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6条)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刑法条文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

11、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活动2【活动】皇帝的新装 不得不防的诈骗犯罪?请举例。利用发送短信、拨打电话、互联网等电信技术手段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诈骗数额难以查证,但只要:(一)发送诈骗信息五千条以上的(二)拨打诈骗电话五百人次以上的(三)诈骗手段恶劣、危害严重的。(4)(请让我们一起回到故事,去看一下骗子的结局吧?)再现故事。课本剧展示皇帝出行部分。6教学活动 活动1【练习】皇帝的新装 2、给加点字注音:炫耀( ) 称职( ) 滑稽( ) 赏赐( ) 爵( )士 御聘( )

12、骇人听闻( ) 随声附和( ) 勋( )章 钦差( ) 妥当( )4.给下列词语释义:滑稽:骇人听闻:随声附和:称职: 精致:呈报: 炫耀:1、下列句子不是心理描写的一项是( )A.“难道我是愚蠢的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B.“我要派我诚实的老大臣到织工那儿去。”C.“我什么也没有看见!”D.“我将要呈报皇上,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皇帝之所以不穿衣服在街上游行,因为他相信骗子的话(多项选择) ( )A.他们能够织出人类所能想到的最美丽的布。B.这些衣服轻柔得像蜘蛛网一样,穿的人会觉得好像身上没有什么东西似的。C.任何不称职的或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D.这衣服多么合身啊!裁得多么好看啊!1.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常通过 和 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教育。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的作者是 (国家)作家 (姓名),他的童话作品还有 、 、 等。2.童话通过丰富的想像和夸张来叙写故事,表现主题。指出下列句中没有运用夸张手法的一句是( )A.城里所有的人都在谈论着这美丽的布料。B.他们装作从织布机上取下布料,用两把大剪刀在空中裁了一阵子。C.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D.(他们说)“这些衣服轻柔得像蜘蛛网一样,穿的人会觉得好像身上没有什么东西似的,这也正是这些衣服的优点。”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