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文教学视域下IP电影的互文语篇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86119 上传时间:2024-03-18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899.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文教学视域下IP电影的互文语篇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文教学视域下IP电影的互文语篇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文教学视域下IP电影的互文语篇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文教学视域下中文教学视域下 IPIP 电影的互文语篇研究电影的互文语篇研究 姜 晓 苏州大学 摘摘 要要 本文从中文教学视角出发,对 IP 电影的源文本、中文字幕和英文字幕进行了互文语篇对比分析。研究发现,相对于源文本语言,IP 电影中文字幕重构了人物形象降格语言,植入了当代流行语言文化,升级了剧情发展的语言冲突,增添了人物语言的幽默感与娱乐性,适宜语言教学与文化传播。而 IP 电影英文字幕若未补充西方文化背景,不能有力彰显中文核心主题句义,弱化了原中文语句的语义强度,避译了文化负载词句,就极易造成外国学生的理解障碍,影响中国语言文化的有效传播。IP 电影中文字幕的英译需具备主题宣传性、思想

2、引导性、语义激化性与大众趣味性等语言特征,才能易于中文教学与文化推广。关键词关键词:IP 电影;互文语篇;中文教学;文化传播 一、背景一、背景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影视剧作品作为一种直观而有趣的视听材料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了语言教学之中。“运用影视剧作品进行语言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较为真实的汉语环境”(姜晓,2021,p.200),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中国语言文化。IP(Intellectual Property)影视剧是一种“具有高关注度、大影响力并且可以被再生产、再创造”(尹鸿,2015)的影视剧,大多是由中国古今名著与知名小说改编而成,可以让外国学生在学习汉语的同时了解更多中国文化,所以时

3、常被引入中文视听教学之中。语言运用的本质是对话性,Volosinov(1973)曾说:“事实上,词是一个两面的行为。它既取决于是由谁说出的,也取决于是向谁说的。作为词,它恰恰是说者和听者、发话人和受话人之间相互关系的产物。每一个词都表达了一个(one)与他人(other)的关系”(p.86)。IP 电影之所以能够运用于中文教学,是因为其经历了两次语言改编才建立起了与外国学生的对话关联:一是将源文本转化、增删为符合当代社会文化的中文台词和字幕;二是将中文台词和字幕翻译与改编为适宜外国人理解的英文台词和字幕。不过,部分在国内市场大受欢迎的 IP 电影却在中文教学课堂上遇冷,诸多外国学生表示难以理解

4、其中的文化负载内容,甚至产生了与中国人截然不同的评价。同一部 IP 电影为什么会收获两种差异巨大的评价?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值得语言学界关注与研究。作为一种鲜活的语言材料,IP 电影的中文台词与字幕不仅扩大了经典文学作品的阐释空间,而且贴合了当代观众的语言思维与文化心理,有助于外国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的语言文化。因此,本研究拟选用一部颇具代表性的 IP 电影展开汉86Jiang:Intertextual Discourse Research on IP Film LanguagePublished by EngagedScholarshipCSU,2022语视听说课堂实验,并运用互文语篇理论分析其

5、语言的生成模式,旨在了解其对 IP 源文本的重构与创造,发现其中英文字幕之间的差异,从而析出引起外国学生产生语言文化隔阂的因素,以帮助中文教师更好地开展汉语视听说教学。二、理论及文献二、理论及文献 (一)互文语篇理论(一)互文语篇理论 “互文性”一词最早源于拉丁文 intertexto,指的是人们在编织物品时将不同的东西混合在了一起。Julia Kristeva(1989)将此术语应用到了文本语篇分析之中,她认为:“任何一个文学文本都不是独立的创造,而是对过去文本的改写、复制、模仿、转换或拼接”(p.989)。Prince Gerald(1987)则指出,“互文性”的关键要素是“文本改造”,“

6、互文性”即是“一个确定的文本与它所引用改写、吸收、扩展或在总体上加以改造的其他文本之间的关系,并且依据这种关系才可理解这个文本的存在”(p.46)。随后,热拉尔热奈特在他的广义文本之导论隐迹稿本和虚构与行文三部著作之中提出了“跨文本性”(transtextuality)的概念,并将文本之间明显或潜在的联系和转换关系明晰表达为:广义文本(architextuality),副文本(paratextuality),跨文本(intertextuality),元文本(metatextuality),和承文本(又译为“超文本”,hypertextuality)(Allen,2000,p.103)。祝克懿(

7、2013)以曼戈诺话语分析方法入门中的界定“一个文本的内部所表现出的与其他文本的关系的总和(引文、戏拟、转述、否定等等)”为基础,在综合了各家理论的精华以后,颇具创见性地提出了“互文语篇理论的中国化”这一构想,认为:互文语篇理论的中国化包括了宏观认知维度、动态认知维度与多元认知维度,同时还涉及系统功能理论、函数关系理论与空间层级理论三大理论支柱。祝克懿(2010)对互文语篇理论中国化的分析提出了明晰的定义:“当文本自变量 x 随交际动因 f 的变化而变化,因变量 y 随自变量 x 的变化而变化时,互文函数关系产生,处在这种变量关系中的文本被称为互文本。将互文本概念引入语篇分析,首先需要确定的必

8、有要素是:当下文本文本集合 x,源文本 文本集合 y,交际动因对应法则 f。当 x 集合中的个体 A、B、C(表示为 x(A、B、C)因某种交际动因 f 与 y 集合中的个体 a、b、c(表示为 y(a、b、c)有映射关系时,互涉关系形成,文本 A、B、C与文本 a、b、c以唯一值、或多值、或复杂值关系对应为互文本。互涉关系用符号表示,y=f(x)。”根据上述理论可知,IP 电影作为一种意义完整、有一定交际目的和功能的语言结构体,中英文台词与字幕依次生成于剧作改编的各个环节,具有较强的互文性,运用互文语篇理论可以较为全面地分析 IP 电影语言的构建方式与言语特征。一部 IP 电影作品围绕原创

9、IP 源文本构建起的互文语篇层级系统如图 1。87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 and Technology,Vol.5,Iss.2 2022,Art.6https:/engagedscholarship.csuohio.edu/cltmt/vol5/iss2/6 图 1.IP 电影互文语篇层级系统 从图 1 可以看出,在 IP 电影的互文语篇空间里,各级文本之间的派生具有明显的承上启下关系与明晰的改编路径。因此,运用互文语篇理论不仅可以揭示 IP 电影语篇生成的内在机制及造成其内部语言差异的原因,而且有利于探析其与中文教学之间的适应关系。(二)文

10、献(二)文献 多位学者运用互文语篇理论展开了语言学角度的探讨。秦文华(2002)指出翻译是在语言、文本、文化和思维等众多层面展开的一项具有互文性质的语言转换活动,并联系中外翻译史揭示了不同语际、文化之间的互文作用与翻译的内在关联性。辛斌(2008)认为互文性是语篇的一个基本特性,指一个语篇中包含他人的话语或其它语篇的片断,是话语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并且应该优先考虑其语用功能。殷祯岑(2016)构拟了语篇意义的分析框架,讨论了诗歌语篇整体性的实现过程和语篇表现,以揭示诗歌语篇的组织机制和成义规律。姚远(2017)通过构拟互文语篇理论视角下语篇世界的层级关系,发现语篇的实现是从微观向宏观跨越的关键

11、层级,解释了承文本派生的动因和机制,归结出语篇生成和理解的规律。王志军(2020)考察了科学语体和文学语体的语篇副文本系统的配置差异和主副文本耦合互文的路径差异,并从修辞功能意图和修辞主体两个维度解释了互文结构、互文路径等语篇层面的语体差异,发现系统性知识生产和传播的意图与处于“读者”和“作者”双重身份和权势地位的学术共同体主体,制约着科学语体互文结构的语篇呈现,而情意表征和感受传达的意图与处于“读者”和“作者”双重身份和平等地位的作品主体和阅读主体,制约着文学语体互文结构的语篇呈现。乌楠、张敬源(2020)以 2011 年以来华为年报为例,分析了商务语篇修辞互文对企业身份的建构作用,发现用典

12、互文和指代互文彰显话语商业化趋势、仿拟互文彰显话语民主化趋势。还有部分学者运用互文语篇理论对影视作品进行了分析,不过大部分学者的关注点仍集中在艺术学或传播学角度。王玉良(2015)把“互文性”作为电影类型研究的延续,88Jiang:Intertextual Discourse Research on IP Film LanguagePublished by EngagedScholarshipCSU,2022从“文本性参照”“隐喻性构想”和“全媒体”语境下的类型研究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促成了全媒体语境下电影类型研究中的“互文性”建构。张慧伦(2019)考察伴随文本与电影原文本之间的互动带来的影

13、响,认为伴随文本具有宣传、引导和评价等重要功能,可辅助电影作品的文本意义生成,促成电影创作与批评的多元化发展。刘佳(2020)将基督山伯爵原著小说和两个版本的影视改编作品加以比较,指出改编活动的传播学本质是一种互文性,这种互文性使文本在传播过程中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文化生命体,促使人类文化更加丰富多彩。陈箭箭(2022)认为当下中国喜剧电影生产的“互文性”机制体现为多个维度,比如跨媒介性、文化实践性、社会映射性等。对这些互文形式的分析有助于理解当下中国电影生产的复杂机制,进而打开中国电影的美学与文化空间。(三)(三)研究目的与问题研究目的与问题 综上所述,尽管已有一些文献关注到了语言材料或 IP

14、 电影的互文性,但关注点仍多集中在其与源文本之间的差异上,鲜少有学者从中文教学角度来探究 IP 电影的互文语篇层级,运用互文语篇理论来分析中文教学材料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本文拟对 IP电影展开中文教学视域下的互文语篇研究,旨在探讨以下几个问题:(1)IP 电影语言与源文本语言之间存在哪些差异?(2)适宜开展中文教学的 IP 电影中文字幕具有哪些特点?(3)IP 电影中文字幕与英文字幕存在哪些语言差异?这些差异是否影响了中文教学与文化传播?三、研究设计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与流程(一)研究对象与流程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 2019 年中国最受欢迎的 IP 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该片总票房突破

15、50 亿,获得了第 33 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片、第 35 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编剧等荣誉,入围第 92 届奥斯卡最佳国际电影奖。但是,该片登陆北美院线后,海外观众对其的关注度并不高,引进方原以为这是由于语言不通导致的结果,便迅速追加了英文配音版本,可是最终收获的海外票房和口碑依然一般。因此,本研究将以此IP 电影作为汉语视听说教学材料,尝试通过问卷调查与互文语篇分析来探究其不同文本语言的特点,以期发现适应开展中文教学的 IP 电影的语言特征。(二)研究方法与过程(二)研究方法与过程 1.问卷调查 为了检验互文语篇改编后的 IP 电影是否适宜开展汉语视听说教学,本研究在中国某高校本科留学生

16、的汉语视听课上展开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中国某高校本科三、四年级的 30 名大学生(男生 14 名,女 16 名),母语均为英语,已完成此高校大一、大二的汉语课程,并通过了 HSK5 级。授课前已请89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 and Technology,Vol.5,Iss.2 2022,Art.6https:/engagedscholarship.csuohio.edu/cltmt/vol5/iss2/6所有学生观看了英文字幕版的 IP 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授课中教师重点讲解了 IP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英译互文改编较大的中文字幕,随后立刻

17、进行了问卷调查。为了考察 IP 电影是否为外国学生提供了一个认识当代中国社会与了解汉语言文化的观察视角,问卷运用了李克特量表分别从主题、语言、文化、社会 4 个角度对 IP 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中英文字幕展开了调查。发出问卷 30 份,收回问卷 30 份,有效问卷30 份。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外国学生几乎都认为 IP 电影中文版的人物更有趣、主题更突出、语言更贴合中国当代社会文化、文化体系也更吸引人,而且大部分学生都能记住 1句中文经典台词,例如:“我命由我不由天”,“我自己的命自己扛”等;而大多数外国学生认为 IP 电影英文字幕未能准确地传递中文字幕的语言及文化含义,甚至降低了IP 电影的趣味

18、性与文化特色,仅有 1 位同学写出了 1 句英文台词“Im the master of my destiny”。表 1.IP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英文字幕的问卷调查 问题问题 非常非常同意同意 比较比较同意同意 一一般般 不太不太同意同意 很不很不同意同意 IP 电影电影 中文字中文字幕幕 电影中文版里的人物很有趣。18%73%9%电影中文版的主题很突出。9%64%27%电影中文版的语言与当代中国社会相符合。9%82%9%电影中文版里的中国神话文化能够被理解 55%36%9%IP 电影电影 英文字英文字幕幕 电影英文版里的人物很有趣。18%55%27%电影英文版的主题很突出。27%55%18%电

19、影英文版的语言与当代社会相符合。9%36%55%电影英文版里的中国神话文化能够被理解 9%27%64%2.互文语篇分析 哪吒的原型最早见于北梁时期的佛所行赞,不过,佛所行赞中记载的并不叫“哪吒”,而是“那罗鸠婆”,是梵语 Nalakvara 或 Nalakubara 的音译,意为“俱比罗之子”,是一名佛法护教军神。因为此词读音复杂,久而久之就被简化为“那吒”或“那咤”。后来,“那吒”随着佛教的传入与本土化,被各朝各代的文人改编进了诸多古籍,并最终定名为“哪吒”。最先形成的完整神话故事记载于元代的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包括了哪吒出生、闹海杀龙、肉身还父等后世人们熟知的经典情节。明代的封神演义与西游记

20、又在此书的基础上增添了一些细节,使哪吒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由于,西游记的哪吒故事与 IP 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关联不大,所以,本研究拟将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和封神演义中的哪吒故事定为此 IP 电影的源文本 y(a+b)。首先,编剧与导演根据当代流行的“独立自主”精神、重视“友情与亲情”的价值观,以及追求“诙谐幽默”主题等交际动因 f1,对 IP 源文本 y(a+b)进行了增添与扩写,改编派生出了 2 个一级承文本:IP 电影动态语言 x(A)(对白、独白、旁白)与 IP 电影静态语言 x(B)(中文字幕)。接下来,翻译人员在相关汉英翻译原则和中西方文化差异背景知识等交际动因 f2 的指导下,对 IP

21、 电影静态语言 x(B)进行第二轮互文语篇改造,再由导演和编剧把关,派生出承载着海外传播功能与中文教学功能的二级承文本:IP电影静态语言 x(B)(英文字幕)。至此,IP 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互文语篇系统构建完毕。90Jiang:Intertextual Discourse Research on IP Film LanguagePublished by EngagedScholarshipCSU,2022 图 2.IP 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互文语篇系统 在 IP 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第一轮互文语篇改编中,IP 源文本 y(a+b)是生成 IP 电影静态语言 x(B)的主要依据。互文改造主体(

22、导演、编剧)只借鉴了 IP 源文本的主要情节、题材和人物,却解构了 IP 源文本的文化主题和价值判断,将当今社会的流行主题、文化精神和价值观充分与之融合,通过综合运用多种改编策略对 IP 源文本语篇中的部分内容、语言、甚至结构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最后形成了涵盖多元意义的一级承文本 IP 电影静态语言 x(B)(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文字幕)。第一轮互文语篇构成要素如表 2。表 2.IP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第一轮互文语篇改编 IP 源文本 y y(a):三教搜神大全的哪吒故事 y(b):封神演义的哪吒故事 改编主体 导演、编剧 交际动因 将三教搜神大全封神演义中的“哪吒故事”改为符合当代中国社会价值

23、观的故事 改编策略 替换、删除、缩减等 IP 电影 x x(A):IP 电影动态语言(哪吒之魔童降世对白/独白/旁白)x(B):IP 电影静态语言(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文字幕)在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第二轮互文语篇改编中,IP 电影静态语言 x(B)变成了二级源文本,成为了生成 IP 电影静态语言 x(B)的主要依据。字幕翻译人员、导演和编剧根据传播目的、翻译原则与文化认知等交际动因,通过削减、替换和扩充等策略完成了 IP 电影的第二轮互文语篇改编。可以发现,在改编过程中,为了达到更好的传播效91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 and Technology,V

24、ol.5,Iss.2 2022,Art.6https:/engagedscholarship.csuohio.edu/cltmt/vol5/iss2/6果,IP 源文本的两级承文本之间的语言结构与文化意识都在不同程度上被激活与突破。第二轮互文语篇构成要素如表 3。表3.IP 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第二轮互文语篇改编 IP 电影静态语言 x(B)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文字幕 改造主体 字幕翻译人员、导演、编剧 交际动因 将哪吒之魔童降世的中文字幕改为符合汉英翻译原则、适应海外观众语言文化认知的英文字幕,以推动中国语言文化的传播 改造策略 替换、删除、缩减等 IP 电影静态语言 x(B)哪吒之魔童降世英文字

25、幕 四、研究结果四、研究结果 根据上述调查与分析,本研究较为清晰地复现了“哪吒故事”IP 源文本的两级承文本衍生过程与承续路径,并发现 IP 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中英文字幕在经过互文改编之后存在以下语言特征。(一)(一)IP 电影中文字幕的语言特点电影中文字幕的语言特点 1.重构人物形象降格语言,符合当今时代潮流 IP 电影中文字幕对 IP 源文本中“神性天赋”的哪吒进行了形象改写,将哪吒的“神性”降格为“魔性”,并且使整个 IP 电影的故事都围绕其如何与“魔性天赋”作斗争而展开。因此,IP 电影中文字幕在塑造哪吒人物形象上,采用了诸多与 IP 源文本完全不同的语言描写。比如,在 IP 源文本

26、中哪吒本是“玉皇驾下大罗仙”,不仅“三头八臂”,而且乾坤圈是其一项厉害的法器。而在 IP 电影中文字幕里,哪吒变成了“魔丸转世的妖孽”,要用乾坤圈才能压制住他的魔性,要是他日完全成魔,必会“大开杀戒、生灵涂炭”。除此以外,IP 电影里的其他人物形象也纷纷进行了降格语言重构。IP 源文本中的申公豹实际并未在哪吒故事中出现,其法力高深,能言善辩。但是在 IP 电影中文字幕里,申公豹被塑造成了一个结结巴巴、因受到种族歧视而怀恨在心的豹子精,全然失去了 IP 源文本里巧舌如簧的语言能力,还因为口吃给 IP 电影贡献了不少笑料。再比如在 IP 源文本中超凡脱俗的太乙真人(抱真灵),到 IP 电影语言里却

27、降格为一个满口四川方言、酷爱喝酒的肥胖仙人;IP 源文本里的巡海夜叉李艮,变成了 IP 电影里上岸偷吃小狗的水妖,不仅言辞狡黠,而且正是因为他绑架了村里小孩,才引发了后续哪吒被众人误解以致魔性大发的核心情节。2.植入流行语言文化,打破中外理解隔膜 IP 源文本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其语言文化与当今社会颇有差距,如果原封不动照搬,势必会使外国人与 IP 源文本之间产生隔膜。因此哪吒之魔童降世的 IP 电影语言将当下许多流行语与流行文化移植到文本之中,营造出与 IP 源文本迥然不同的语言风格,以适应当今社会的时代潮流与文化特点。比如:太乙真人在开启混元珠的存放宝莲时需要“密码”,还可以“指纹认证”,

28、教导哪吒时说出了“细节决定成败”的流92Jiang:Intertextual Discourse Research on IP Film LanguagePublished by EngagedScholarshipCSU,2022行语;误会哪吒的小孩们把打架说成“单挑”,认为哪吒在“侮辱他们的智商”;而哪吒称误会他的村民为“白痴”,一边批评敖丙“怂”,一边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这句现代气息浓厚的台词。这些无缝嵌入 IP 电影语言中的词句不但体现了当代语言文化的特点,并且搭建起了 IP 源文本与当代世界之间的桥梁,使 IP 电影语言萌生出现代社会生活的气息,更贴近外国学生的理解背景。3.升级戏

29、剧冲突语言,推动跨国界情感代入 虽然 IP 源文本是中国古代较为优秀的文学作品,但文学作品并不等同于影视作品,缺少影视剧需要的即时性矛盾冲突。因此,IP 电影语言通过设计矛盾升级的语言,激化了 IP 源文本中的戏剧冲突。比如:哪吒一出生,村民们就表示和妖魔“不共戴天”。随着哪吒慢慢长大,村民对他的厌恶与害怕与日俱增,言语上增加了不少激化矛盾的语句。而龙王熬光劝诫敖丙要“建功立业”,明示了敖丙与哪吒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但哪吒不仅救了敖丙一命,还热情地邀请敖丙来参加自己的生辰宴,并说出“你是我唯一的朋友”这样感人的话语。这些语义对立度极高的语句使 IP 电影的戏剧冲突不断升级。最后,申公豹的一番自

30、我剖析,将敖丙与哪吒的矛盾推向顶峰:申公豹作为师尊“最勤勉”的弟子,却“从未得到师尊重用”,只因为他是“豹子精修炼成人”,而“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所以申公豹决定“把陈塘关活埋了”。此时,“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才算”的哪吒全力挽救陈塘关,而天劫咒骤然来临,哪吒再次用点题式话语深化了全片核心:“不认命,就是哪吒的命”。这些激化故事矛盾与冲突的言辞,凸显了 IP电影的新颖主题,不仅有助于引导外国学生代入更多个人情感,也使 IP 电影语言焕发出与 IP 源文本截然不同的新鲜感与活力。4.增添人物语言幽默感与娱乐性,适宜模仿与传播 由于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较快,影视剧更多地承载了帮助人们调节和放松

31、身心的作用和功能,因此,IP 电影中增加了一些颇具娱乐风格的幽默语言,既调控了剧情节奏,也十分适宜外国学生学习和模仿。与 IP 源文本里形象迥异的太乙真人开场对自己外形的描述就是“虽有点婴儿肥,但也掩不住我逼人的帅气”,批评哪吒是“混账娃儿”,把长生云唤作“小云云”,喝酒时直呼味道“巴适”,简直让人忍俊不禁。IP源文本里的巡海夜叉竟然说出了“轻柔的按摩和拍打加快毛孔吸收,让肌肤光滑水嫩有弹性”类似广告的语言。而小哪吒的自我调侃介绍语“我是小妖怪,逍遥又自在”更是在社会上形成了广泛的传播效应。(二)(二)IPIP 电影英文字幕的语言特点电影英文字幕的语言特点 对中文教学来说,IP 电影英文字幕应

32、起到“最大限度地传递剧情信息,帮助观众跨越语言障碍,进而理解相关的文化内涵”(姜晓,2015,p.212)的作用。如果电影字幕英译时仅仅采用直译的方法,也许基本贴合了中文字幕的字面原意,但是外国学生在观看视频材料时由于缺乏中国文化因素的背景铺垫,可能无法理解这些字面义背后的深层内涵,极易造成误解。哪吒之魔童降世就出现了较多词不达意的英译问题。1.删除中国仙魔文化元素,未补充类似西方文化背景 从哪吒出生的剧情开始,IP 英文字幕就回避了中文字幕中出现的“仙魔”元素,“仙气、魔气、妖孽、少侠、三花聚顶、道行”等中国仙魔文化中常见的词语统统93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Me

33、thodology and Technology,Vol.5,Iss.2 2022,Art.6https:/engagedscholarship.csuohio.edu/cltmt/vol5/iss2/6被删除,只有极少部分被翻译成了语焉不详的词句,比如:把“妖孽”翻译为“bad news”或“demon、monster”,把“天尊”翻译成“Master”等。适当地删减一些外国人不熟悉的中国文化元素,以减少他们理解时的文化认知障碍,这本身是一条符合常理的翻译原则,但是哪吒之魔童降世作为一部完全建构于东方仙魔文化之上的影视作品,如果仅仅采用“删减”的互文翻译策略,就会使该故事沦为一个立意普通、毫

34、无前因后果铺垫的恶魔与自我作斗争的作品。这样的动画题材不仅缺乏新意,甚至可以说已在世界动画创作领域泛滥了,很难在中文教学中引起外国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IP 英文字幕在某些情节中还是尝试补充了一点西方神怪的文化背景,比如:在最后的生辰宴上,天尊被翻译成了“Supreme Lord”,并把太乙真人和申公豹的争夺目标翻译成了“becoming the 12th Golden Immortal”。可以看出,这几句翻译可能是想对应西方文化中“耶稣的十二门徒”(The Twelve Apostles)。暂且不说这句对接西方认知文化的翻译是否合适,纵观整个 IP 英文字幕,除了这两句零星的翻译以外,就再没

35、有类似的词句出现了。对于外国学生而言,中国的神话体系非常复杂,与西方的教会文化完全不同,仅凭这几个词,外国学生恐怕很难自行搭建起哪吒之魔童降世与西方基督教故事之间的关系。因此,IP 英文字幕中的文化认知内涵缺失,自然不易唤起外国学生的情感认同与共鸣。2.主旨句翻译不够简洁有力,未凸显主旨思想的震撼力 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文字幕的点睛之语分别是:“命中注定”“我命由我不由天”“我自己的命自己扛”“不认命”。IP 英文字幕把这几句核心台词的句意基本翻译完成了,但是却失去了这几句台词结构紧凑、语义凝练、主旨集中的特点。“命中注定”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明代作家冯梦龙的醒世恒言,中国观众对其语义耳熟能详;而

36、“由”“扛”“认”这几个单音节动词不仅让台词变得更生活化,而且改变了句子的节奏,增加了句意的强度。正是由于这些因素,这几句中文台词才会由电影传播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引起了更多人对此部 IP 电影的关注。但是,IP 英文字幕却基本忽视了这些重要的附加要素,分别把这几句中文字幕翻译为:“Accept your destiny”“Cause it is not the boss of me,Im the master of my destiny”“This is my fight”“Because a boy named Ne Zha,forever changed his”。这几句英文字幕的语义并

37、无翻译错误,但只关注句意、忽视语言形式的互文策略,分散了这些语句的语义集中度,大大降低了中文的主旨震撼力。外国学生便不太可能像中国人一样受到语义与形式的双重震撼而萌生出学习热情。3.改换否定句为肯定句,弱化了原有的语义强度 IP 电影中文字幕中使用了较多否定句,特别是假设否定句,“负负得正”地反向突显了这些语句的语义强度。而英文字幕几乎把所有的否定句都翻译成了肯定句,比如:把“若不取掉乾坤圈”翻译成“If the hoop was still on”;把“太乙和李靖夫妇不死”翻译成“If Taiyi and his parents survive”;把“从未得到师尊重用”翻译成“Yet con

38、tinually I was passed over for the others”;把“你就不怕天尊责罚?”翻译成“Im gonna tell the Supreme Lord!”;把“不连累别人”翻译成“I know you want to help”。表面上看,这些英译语句的语义与中文字幕并无太大差别,但是汉语的否定反问句的语义强度远高于常规肯定句,中文字幕也正是依靠这些语义增强的否定句才将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推向了高潮,也正是依靠它们反向彰显了 IP 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核心主旨。IP 电影英文字幕里的这些肯定句则减轻了台词的语义强度,弱化了人物间的矛盾冲突,致使 IP电影的核心主旨难以

39、获得外国学生的理解。94Jiang:Intertextual Discourse Research on IP Film LanguagePublished by EngagedScholarshipCSU,20224.避译文化负载词句,造成语篇连接的突兀 IP 电影中文字幕里有不少带有古汉语色彩的文化负载词句,不仅体现了哪吒之魔童降世IP 源文本古典文学作品的特征,也对前后剧情的连接和推动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比如:“不成功,便成仁”“定惩不饶”“恩怨分明”“光明正大建功立业”“救得了哪吒一时救不了一世”“事到如今,如之奈何”等。这些文化负载词句大多未被翻译,或者仅被翻译了一半语义,比如:将“

40、不成功,便成仁”翻译成“I cant be defeated”;将“定惩不饶”翻译成“I wont spare you again”,缺失了“惩罚”的语义;将“事到如今,如之奈何”翻译成“theres only one thing to be done”,缺失了“如之奈何”的语义。缺少了这部分语句的翻译,剧中人物的形象塑造、行为动机与情节发展都变得突兀又奇怪,外国学生也难以对相关文化内容产生共鸣。除去上述 4 点以外,IP 电影英文字幕还丢失了太乙真人的四川方言词汇特点、申公豹口吃所形成的语义诙谐特色,使得剧中这两个角色的幽默特质大受削减。因此,在上述语言差异的影响下,IP 电影英文字幕变得平

41、淡无奇,既无中国语言文化色彩,又无鲜明亮眼的主题,确实很难收获外国学生的理解与关注。五、五、结论与结论与讨论讨论 通过分析 IP 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两次互文语篇改编,本研究发现:IP 电影中文字幕的英译效果对一部 IP 电影能否成功运用至中文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哪吒之魔童降世为例,此 IP 电影的中文字幕基本改变了 IP 源文本原有的历史主题和价值判断,而将中国现代社会“自由、平等、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观,以及对生命、亲情、善恶选择等主题的思索与剧情语言充分融合;同时,尽量兼顾了中外观众对激烈戏剧冲突、流行文化和幽默言语的期待,创造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影视剧语言,十分适宜外国学生理解与

42、学习。但是,此 IP 电影英文字幕却大多采用了“删减”“直译”等方式,不仅未适当补充与中国文化背景类似的西方文化内涵,也未彰显原中文核心主题句的语义主旨,并通过肯定句式削弱了原中文字幕的语义强度,回避了文化负载词句的的互文改编,最终造成这部建立在中国仙魔文化基础之上的 IP 电影语言失去了神秘的东方语言文化特点,阻碍了外国学生的学习热情,自然就无法实现传播中国语言文化的作用。从中文教学和文化传播角度来看,IP 电影中文字幕英译应注意以下几点:(1)主题宣传性。IP 电影中文字幕英译应尽量凸显当代中国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彰显时代精神主题,传播正能量,引发中外学生的共鸣。(2)思想引导性。IP 电影

43、中文字幕英译的主旨不应仅仅以中国历史文化语境为背景来讲述了一个东方传奇故事,而应拓宽思想疆域,呈现当今世界共同倡导的“守望相助、自强不息”精神,使 IP 电影中文字幕英译产生更广阔的传播价值。(3)语义激化性。语言教学的时空有限,IP 电影中文字幕英译须在有限的时间内降低外国学生语言解码的成本,对矛盾升级的语言设置也需强调效率与力度。(4)大众趣味性。适当地将方言词与流行语融入 IP 电影中文字幕英译中,降低电影语言的隔膜感,增强其对话性和趣味性,为外国学生理解中国语言文化提供一种崭新而轻松的观察视角,拉近中文与外国学生之间的距离。IP 电影的互文语篇改编实质是一种“集语言对话、多重主体、社会

44、文化的评价与认知过程为一体的多维互动过程”(周小成,2009)。若想吸引更多的外国学生,除了要遵守约定俗成的翻译原则与范式以外,IP 电影中文字幕英译还要注重翻译视角和语言思维的转换,重构适应外国观众思想文化认知的话语模式,形成一种无国界的语言观,95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 and Technology,Vol.5,Iss.2 2022,Art.6https:/engagedscholarship.csuohio.edu/cltmt/vol5/iss2/6帮助学生更加直观与透彻地理解 IP 电影中文字幕的内在信息与核心意义,以推动中国语言文化

45、的传播与发展。当然,本研究所分析的语料较为单一,调查范围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并且对 IP 电影的互文语篇分析与探讨亦不够全面,后续尚需要更多教学语料与研究方法来加以验证与拓展。Note 此处数据来自百度百科的哪吒之魔童降世:https:/ 此处转引自秦海鹰.(2004).互文性理论的缘起与流变,外国文学评论,第 3 期,P19-30。本文依据昙无谶译佛所行赞(五卷)中译本网络版:https:/ 96Jiang:Intertextual Discourse Research on IP Film LanguagePublished by EngagedScholarshipCSU,2022参考

46、文献 Allen,G.(2000).Intertextuality.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Kristeva,J.(1989).The bounded text.The critical tradition.New York:St.Martins Press.Prince,G.(1987).A dictionary of narratology.London: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Volosinov,V.N.(1973).Marxism and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Matejka,L.,&

47、Titunik,I.R.Trans.).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陈箭箭(2022).快感的生产:当下中国喜剧电影的“互文性”机制.当代电影,7,144-150.姜晓(2015).影视剧语言研究.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姜晓(2021).影视剧语言文字的规范化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刘佳(2020).传播学视阈下基督山伯爵影视改编的互文性.电影文学,13,67-69.秦文华(2002).在翻译文本新墨痕的字里行间从互文性角度谈翻译.外国语,2,53-58.王玉良(2015).全媒体语境下电影类型研究的“互文性”建构.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37-

48、42.王志军(2020).语体视角下语篇副文本系统的配置及耦合互文路径差异.当代修辞学,3,38-50.乌楠,&张敬源(2020).商务语篇修辞互文的语用功能.现代外语,6,781-792.辛斌(2008).语篇研究中的互文性分析.外语与外语教学,1,6-10.姚远(2017).基于篇际关系的承文性研究.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114-120.殷祯岑(2016).语篇意义的自组织生成耗散结构理论观照下的互文语篇分析.当代修辞学,5,59-71.尹鸿,王旭东,&陈洪伟(2015).IP 转换兴起的原因、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当代电影,9,22-29.张慧伦.(2019).电影作品伴

49、随文本的考察互鉴以网络文学改编电影为例.当代电影,11,150-153.周小成(2009).篇际的本质和类型.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32,39-43.祝克懿(2010).互文:语篇研究的新论域,当代修辞学,5,1-12.祝克懿(2013).互文性理论的多声构成:武士、张东荪、巴赫金与本维尼斯特、弗洛伊德.当代修辞学,5,12-27.97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 and Technology,Vol.5,Iss.2 2022,Art.6https:/engagedscholarship.csuohio.edu/cltmt/vol5/iss2/6I

50、ntertextual Discourse Research on IP Film Langu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nese Teaching Xiao Jiang Soochow University ABSTRACT Based on the theory of intertextual discourse,this paper mak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IP source texts,Chinese subtitles and English subtitles of IP films from the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