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年级科学上册水的教学设计望海小学 孟德刚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物体可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都没有固定的形状。过程与方法:用网状图展现对事物的认识;熟练运用各种感官对物质进行观察对比,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根据物质的相同点确立分类标准进行分类。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参与有关水的已有认识的研讨,发表有根据的见解;意识到水是地球上的重要资源;在识别水的活动中,学会小组合作。教学重点:用网状图展现对水的认识,熟练地运用各种感观对物质进行观察对比。教学难点: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根据物质的相同点确立分类标准进行分类。教学准备:透明塑料袋(应是可封口的密封
2、袋,用来装三种液体和空气)、牛奶、醋、水、石头、木头、树叶、网状图、实验记录单;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师:同学们,你们看浩瀚的宇宙中这蓝蓝的星球是谁呀?(地球)2、师:地球上大片大片的蓝色代表的是什么呢?(水)3、师:对。有人说,地球其实是一个“水球”,因为地球表面有百分之七十左右的面积都被水覆盖着。水是一种重要的物质,我们今天就要来探究关于水的一些知识。(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一)、我们知道的水1、师:我们每天都需要水,都见到水,水是什么样的呢?2、学生观察水。3、生汇报。4、小结:我们可以运用多种感官来观察物体。5、师:除了水的样子,你还想了解哪些关于水的知识呢?6、学生质
3、疑。7、观看动画片水的故事。8、学生汇报。(二)、水在哪个袋中1、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认识了水,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找水的游戏,老师把水藏在7个袋子中,这些袋子中装的也可能是:石块、木块、树叶、醋、牛奶和空气。有没有办法在不打开袋子的情况下找出水是哪一袋呢?2、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来辨认?3、生汇报。4、出示记录单。请你辨一辨编号是水吗?(是水打)我认为是(石头、木块、树叶、醋、牛奶、空气)1号2号3号4号5号6号7号5、学生实际操作。6、师巡回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感观进行感知,并了解学生的想法。7、学生汇报:哪些物体容易辨别?辨别的依据是什么?8、如果可以打开袋子,但是不能直接用眼睛观察,我们能找出水在
4、哪个袋子中吗?9、实际操作。10、生汇报。(三)、给袋中的物体分类1、师:老师发现你们太会研究了,像个小小科学家,把袋子中的物体都辨别出来了。老师想让你们把这些物体分类,你敢挑战吗?2、学生动手操作。3、生汇报。4、师小结:通常,自然界中,物质的存在形态就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这三种。(板书)生活中常见的固体、液体、气体还有哪些?(学生列举)三、拓展延伸1、师:这节课我们探究了一些关于水的知识,知道水是一种的物质,没有了水我们将无法生活。地球上能供人们使用的水资源到底有多少呢?下面我们来看一段影像资料。(播放影像资料)2、学生讨论:同学们为地球上的一分子,你打算怎样合理利用水资源?3、师:同学们
5、,水对于我们来说太重要了,请大家赶快行动起来,一起携手保护水资源,别让我们的眼泪成为最后一滴水!板书设计: 1、水 网状图 分类图请你辨一辨编号是水吗?(是水打)我认为是(石头、木块、树叶、醋、牛奶、空气)1号2号3号4号5号6号7号设计宣传标语: 教学反思:本节课选择学生熟悉的水作为研究对象,将学生脑海中对水的零星感性认识提升到水的内涵属性层面上,并在概念提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科学认识物质的方法,使学生在初次进入“物质世界”这一领域时,就能准确利用自己的感官判断物质的特征,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教师在设计这节课时,以关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为出发点,本着观察、体验、验证的原则,尽可能地让学生积
6、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在活动中能够有所收获。在立足学生个人需要和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亲身体验,逐步获取科学知识,提高科学探究能力。本节课以四个活动贯穿始终:第一个活动按照教材原有的网状图的设计思路来执行教学,对“关于水你知道什么”谈话就进行活动,通对水的观察以及观看动画片,让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从零碎的回答到逐渐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让学生明白如何用自己的感官去观察物体,为下一个活动作好铺垫。第二个活动操作前的方法交流和引导是实验操作有效开展的铺路石,根据三年级孩子们对事物研究方法过于单一,对研究缺乏耐性,因此观察方法的引出和方法的指导显得非常重要。让学生自己试着从
7、众多物质中去找出水,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际上涉及到“观察、分析、假设、解释、交流、质疑”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在课堂上呈现出一个多层次的探究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让学生思考自己判断的依据,保证了学生的活动的有效性。对证据的重视,理性的思考,大胆的质疑,是科学态度的重要标志,也是本册教科书中发展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重要内容。第三个活动让学生根据上一个活动对七种物质的了解进行分类,让学生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根据物质的相同点确立分类标准进行分类。本堂课,由于学生刚开始科学学习,在小组中友好合作的意识,积极参与班级讨论的习惯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进一步关注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提高课堂学生合作的效益。另外,对于课堂节奏的把控做得不到位,导致部分环节教学效果不理想。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