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大脑的解剖生理及定位诊断.ppt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785767 上传时间:2024-03-18 格式:PPT 页数:195 大小:10.4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脑的解剖生理及定位诊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5页
大脑的解剖生理及定位诊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5页
大脑的解剖生理及定位诊断.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5页
大脑的解剖生理及定位诊断.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5页
大脑的解剖生理及定位诊断.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大脑的解剖生理及定位诊断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芮德源 教授1.大脑半球的外形1外部形态(1)三个面 (2)三个缘 1)背外侧面 1)背内侧缘 2)内侧面 2)腹外侧缘 3)底面 3)腹内侧缘2.大脑半球的外形1外部形态(3)四个极 (4)六个叶 1)额极 1)额叶 2)颞极 2)颞叶 3)枕极 3)顶叶 4)岛极 4)枕叶 5)岛叶 6)边缘叶3.4.5.6.7.8.大脑半球的外形2主要的沟裂:(1)大脑外侧裂 大脑外侧谷,水平支,升支,后支,鸟盖:额盖;颞盖;顶盖。(2)中央沟:中点稍后,斜向前下方,离后支起点上2.5cm.9.图示大脑半球的沟与回 10.大脑半球的外形2主要的沟裂

2、:(3)顶枕裂:中央沟与枕极之间中点(4)距状裂:如于枕极,先向前上,后向前下,止于胼胝体压部的下方(5)扣带回:大脑半球的内侧面(6)侧副裂:在后,嗅裂:在前11.12.大脑半球的外形3各叶的沟回:(1)额叶:半球前方 三个面:背外侧面;内侧面;底面 分界:后界中央沟;下界外侧裂 1)背外侧面:中央前沟 有三条沟 额上沟 额下沟13.大及脑半球的外形各叶的沟回 额叶 中央前回四个回 额上回 额中回 眶部 额下回 三角部 Broca回 盖部 2)内侧面:下界 扣带沟 分界 后界 中央沟 扣带沟;旁中央沟;中央沟;扣带沟缘支14.大脑半球的外形各叶的沟回3)底面(眶面):嗅沟 直回(内)眶回(外

3、)眶前回 向额极移行额中回 “H”沟 眶后回 向后连鸟阈 内侧回向前连额上回 外侧回 移行额下回眶部15.16.大脑半球的外形各叶的沟回(2)顶叶:1)区分:背外侧面;内侧面 2)境界:前界中央沟 背外侧面 后界顶枕裂及其延长线 下界外侧裂后支 前为扣带沟缘支 内侧面 后为顶枕裂 下为顶下沟17.大脑半球的外形各叶的沟回(2)顶叶:3)沟回:背外侧面:中央后沟;顶间沟 后中央回;顶上小叶;顶下小叶 缘上回;角回 内侧面:扣带回缘支;顶枕裂;顶下沟 旁中央小叶后部;楔前叶18.大脑半球的外形各叶的沟回(3)枕叶:有三个面:外侧面;内侧面;底面1)外侧面:顶枕裂;枕横沟;枕外侧沟;月沟沟 枕上回;

4、枕外侧回(枕下回)2)内侧面:距状裂;楔叶;舌回3)底面:前界枕前切迹至胼胝体压部下方连线 舌回距状裂与侧副裂之间 梭状回后部侧副裂与颞下回之间19.大脑半球的外形各叶的沟回(4)颞叶:1)位置:外侧裂的下方;顶枕裂与枕前切迹连线的前方 2)区分:背外侧面;底面 3)结构:背外侧面:颞上沟;颞中沟 颞上、中、下回;颞横回20.大脑半球的外形各叶的沟回(4)颞 叶:3)结构:底面:第三颞回枕颞回外侧枕颞回 第四颞回梭状回内侧枕颞回 第五颞回海马回 颞下回枕颞沟 侧副裂21.大脑半球的外形各叶的沟回(5)岛叶:岛盖;岛阈;环状沟;岛短回;岛长回(6)边缘叶:扣带回 1)边缘叶外带 穹窿回峡 海马回

5、22.大脑半球的外形各叶的沟回(6)边缘叶:2)边缘叶内带:斜角回;胼胝体下回;胼胝体上回;束带回;齿状回;海马23.24.大脑半球的内部结构l皮质为表层的沟和回,神经细胞 联络纤维和投射纤维l髓质灰质团基底神经节(深部)空腔侧脑室25.大脑半球的内部结构大脑皮质1大脑皮质 是大脑表面的一层灰质 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物质基础 是机体全部功能的最高调节器官26.大脑半球的内部结构大脑皮质(1)大脑皮质的神经元 (约有140亿)1)锥体细胞 是大脑皮特有的一种细胞,也是最重要的细胞成分,分布于大脑皮各层。投射和联络。2)星形细胞 又称颗粒细胞,散布于皮层质深部的五层内,第II和IV内最多。3)梭状细胞

6、 也称多形细胞,分布于皮质深部,投射联络。27.大脑半球的内部结构大脑皮质(1)大脑皮质的神经元 4)柯赫尔(Cajal)氏水平细胞 仅见于皮质浅层 5)马蹄诺特(Martinotti)氏细胞 为三角形细胞,除第一层外,分布于皮质各层,主要分第五层。是皮层内的联络神经元。28.29.30.大脑半球的内部结构大脑皮质(2)大脑皮质内的神经纤维 1)垂直的纤维 2)水平的纤维(3)大脑皮质的分层 1)分子层 2)外颗粒层 3)锥体细胞层31.大脑半球的内部结构大脑皮质(3)大脑皮质的分层 4)内颗粒层 5)节细胞层 6)梭形细胞层(4)大脑皮质神经元间的联系 极为复杂,与其复杂的机能相适应。32.

7、大脑半球的内部结构大脑皮质(4)大脑皮质神经元间的联系 第二、三层:新发展的,分化程度高,人类最广阔,其纤维是联络与连合性的,对意识的分析综合起重要作用。第四层:主要接受传入的投射纤维(丘脑皮质束),其轴突伸入第V、VI层。第五、六层:轴突组成传出的投射纤维,直接联系皮质下结构。33.34.35.大脑半球的内部结构大脑皮质(5)大脑皮质的区分和机能定位的概念:同型皮质皮质的六层结构容易辨认 异型皮质皮质的六层结构不易辨认 皮质分区:根据细胞的类型;皮质的厚度 传出传入纤维的数目36.大脑半球的内部结构大脑皮质皮质区分:少者分20个区;多者分200个区;常用者为52个区,即(Brodmann,1

8、909)皮质分区。皮质功能定位是相对的!37.38.39.大脑皮质各叶的主要机能定位l中心区功能各区的主要投射区l边缘区中心区周围的皮质l联合区各周边区之间的重叠联络区l运动区以运动为主感觉为辅的皮质区l感觉区以感觉为主运动为辅的皮质区l (参考图:P.168 F.145、146)40.41.42.大脑皮质各叶的主要机能定位1)额叶:与随意运动和高级神经活动有关 具体的有:躯体运动机能 语言机能 智能 情感 植物神经调节 小脑共济运动的控制43.大脑皮质各叶的主要机能定位1)额叶:运运动区(躯体运区(躯体运动)()(Ms1)I.位置:中央前回、旁中央小叶前部 II.传入:关节、肌肉、肌腱的深部

9、感受器 III.传出:第IV、V层尤其是第V层大锥体细胞轴突44.45.大脑皮质各叶的主要机能定位额叶运动区:IV.局部定位:(参考图:P.170,F.147 P.171,F148)犹如倒置的人形,但头是正位的(I)旁中央小叶前部与下肢运动有关;(II)中央前回中部与躯干、上肢的运动有关(III)中央前回下部与面、舌、喉肌运动有关46.47.大脑皮质各叶的主要机能定位额叶V.锥体束:(I)过去认为锥体束来源于运动区皮质,特别是贝兹(Betz)氏细胞;(II)现在认为锥体束包括:运动中枢(4区)40-60%;后中央回20%;运动前区(6、8);顶叶5、7区48.49.50.大脑皮质各叶的主要机能

10、定位额叶VI.第二运动区(MsII):(I)位置:运动中枢(4区)下端前方,大脑外侧裂顶,一直延伸到脑岛;(II)机能:管理对侧肢体运动VII.补充运动区(见本片本片45-图)(I)位置:半球内侧面,额上回和扣带回上(II)局部关系:头向首侧,脚向尾侧,背向扣带回(III)功能:发出的纤维加入锥体束;管理双侧身体运动51.大脑皮质各叶的主要机能定位额叶两眼同向运两眼同向运动中枢:中枢:(见本片本片41)I.位置:额中回后部(8区);书写中枢前方 II.机能:头眼向对侧运动运运动性性语言中枢(言中枢(说话中枢)中枢)I.位置:额下回后1/3处(44区)Broca区II.机能:语言运动(说话)II

11、I.病损:失语症52.大脑皮质各叶的主要机能定位额叶视运运动性性语言中枢(言中枢(书写中枢):写中枢):I.位置:额中回后部II.病损:失写前前额区(区(额极区):极区):I.属联络综合区II.几乎相当于整个额叶,包括:(I)三个额回的大部:8、9、10、11区;45、46、47区。53.大脑皮质各叶主要机能定位额叶前额区:包括(II)眶回(眶额区12、13、14区)(III)内侧额回III.种系发生最新,人类前额区最发达,联系广泛(I)同侧皮质:通过上、下额枕束与同侧颞、顶、枕叶相联系54.大脑皮质各叶主要机能定位额叶(II)对侧皮质:通过胼胝体与对侧前额区及其它部位的皮质相联系(III)纹

12、状体 丘脑(IV)间脑 丘脑下部,植物神经中枢(V)脑干脑神经运动核(VI)额桥小脑束小脑55.大脑皮质各叶主要机能定位额叶IV.与高级精神活动有关:(I)是抽象思维、创造性活动的基础。有人认为:中央沟后部联络综合区皮质形成的“记忆形式”传至前额区,综合成更高通级形式的“记忆组群”。这个记忆组群构成了抽象思维和较高级的创造性活动的基础。56.大脑皮质各叶主要机能定位额叶IV.与高级精神活动有关(II)与高级精神活动有关:I)双额叶切除术,患者的性格、行为、近事记忆都有改变,表现为精神涣散、判断力差,智能减退;II)切除灵长类眶回,引起运动过度,不安定等现象;III)剌激猴的眶回,可降低呼吸、血

13、压和肠的里面蠕动,抑制运动皮质和反射所引起的运动。57.58.大脑皮质各叶主要机能定位顶叶2)顶叶:第一躯体感第一躯体感觉区(区(SmI)位置:后中央回(3、2、1区)旁中央小叶后部 机能:人身深、浅感觉;局部定位:为对侧躯体的倒置形;浅感觉位于中央后回前部皮质 深感觉位于中央后回后部皮质59.60.大脑皮质各叶主要机能定位顶叶第二躯体感觉区(SmII)(见本片本片60)位置:中央后回最下部,延伸到中央前回,形成大脑外侧裂的上壁,邻近脑岛皮质。局部定位:面区靠前端,其次是上肢,下肢区位于尾侧端。功能:不详。与轻触觉、振动觉有关。61.大脑皮质各叶主要机能定位顶叶第三躯体感第三躯体感觉区:区:即

14、补助运动区。感感觉认识中枢中枢 位置:中央后回后部顶叶接近手的投射区 功能:皮层感觉(实体觉、两点辨别觉、触觉定位|)损害:皮质感觉障碍62.大脑皮质各叶主要机能定位顶叶运用中枢:(见本片本片41)位置:主侧半球缘上回 机能:复杂精巧的运动功能(技巧运动)损伤:运用不能(失用症)患者无瘫痪、感觉障碍、共济失调、精神错乱等现象;但不能作熟悉而复杂的技巧运动。例如:63.大脑皮质各叶主要机能定位顶叶 胼胝体 (参阅:P.173,F.149)缘上回 右手 左手 (偏瘫)(运用不能)阅读中枢:位置:顶下小叶的角回 机能:阅读(认字)损伤:失读症64.大脑皮质各叶主要机能定位顶叶味觉中枢:(见本片本片4

15、1、42)中央后回的下端,相当于面部躯体感觉区的下方锥体外区:强剌激中央后回(3、1、2区)可引起个别的和复合运动;剌激顶上小叶(5、7区)也可产生类似的集团活动;顶上、下小叶(5、7区;39、40区)颞枕顶桥束的部分纤维桥核65.大脑皮质各叶主要机能定位枕叶3)枕叶视觉中枢(中枢(17区)区)(见本片本片42)位置:距状裂的上、下唇(楔叶和舌回)皮质 功能:每个半球视中枢都与两眼视野的对侧一半有关 损害:剌激性病变幻视,如闪光、彩色等;破坏性病变相应的视野缺损;一侧损害两眼对侧视野缺损;两侧损害两眼完全失眠(全肓)。66.大脑皮质各叶主要机能定位枕叶 视觉认识区(区(18区)区)(见本片本片

16、49、50)位置:在17区周围 功能:形成视觉形象(印象)损害:优势半球或双侧半球视觉认识区受损失认症。病人不盲,但不闪识所看见的影物67.大脑皮质各叶主要机能定位枕叶视物再物再现区(区(19区)区):见本片本片49、50 功能:视物再现或回想 损害:没有失明,但不认识过去熟悉的物体和环境。与与视觉有关的反射中枢有关的反射中枢(18、19区)I.两眼同向运动中枢(反射性)(I)同向侧视68.大脑皮质各叶主要机能定位枕叶(II)同向垂直运动II.两眼异向运动中枢:反射性两眼集合运动中枢(19区)(17区冲动19区枕叶中脑束顶盖前区动眼神经正中核双内直肌集合反应)69.大脑皮质各叶主要机能定位枕叶

17、III.瞳孔调节反射中枢(19区)19区枕叶中脑束顶盖前区缩瞳核和睫状核瞳孔缩小和晶状体变厚锥体外区(体外区(18区)区)18区枕颞顶桥束部分纤维桥核70.大脑皮质各叶主要机能定位颞叶4)颞叶:主管听觉、语言、记忆。听听觉中枢(中枢(41、42区):区):颞上回后部,颞横回 接受两侧耳蜗传来的冲动 前庭感受区(前庭感受区(22区)区)位于颞上回中、后部 受剌激眩晕、平衡障碍。71.大脑皮质各叶主要机能定位颞叶听反射性听反射性头眼眼转动区(区(侧视中枢、中枢、22区)区)位于颞上回下部 剌激时两眼向对侧凝视(听反射性)感感觉性性语言中枢(言中枢(42区)区)位置:优势半球的颞上回后部 功能:调整

18、自已的语言;理解别人的语言 病损:感觉性失语;幻听(剌激性病变)72.大脑皮质各叶主要机能定位颞叶语言形成区(言形成区(37区)区):又称命名性语言中枢。位于37区,也包括21、22区 损害:命名性(健忘性)失语症颞前区(前区(20、21、38区)区)位置:颞叶前部 机能:记忆、联想、比较等高级神经活动 损害:记忆尤其是近记忆障碍73.74.大脑皮质各叶主要机能定位颞叶嗅嗅觉中枢(中枢(34、28区):区):位置:海马钩回 一侧嗅中枢接受双侧嗅觉纤维 剌激性病变幻嗅锥体外区:体外区:广布于颞叶各回(20、21、22区)组成颞顶枕桥束的一部分75.大脑皮质各叶主要机能定位枕叶味觉中枢:位置:海马

19、钩回;中央后回下部(43区),舌咽一般感觉区附近和脑岛后部皮质;岛叶后部。损伤43区和腹后内侧核味觉丧失76.大脑皮质各叶主要机能定位5)岛叶:叶:内脏感觉、运动。剌激时打嗝、胃蠕动、恶心、饱胀感、唾液分泌6)边缘叶:叶:内脏活动、情绪活动、内脏-躯体活动、条件反射活动有关77.78.皮质各大脑叶主要机能定位边缘叶嗅嗅觉:I.外侧嗅束海马回、海马钩皮质深处的外侧束核II.内侧嗅束胼胝体下回内侧前脑束中脑网状结构III.中间嗅束嗅结节深处基核缰核脑干(和内侧嗅束共同完成内脏反射)(参阅图:P.176,F.150、151)79.80.皮质各大脑叶主要机能定位边缘叶植物性功能植物性功能:额叶眶部、扣

20、带回-是植物神经高级中枢的所在地。额叶眶部:叶眶部:剌激性病变:呼吸抑制、血压下降(复又上升)、胃肠壁松弛、幽门关闭或开放、唾液分泌增加、瞳孔散大等。81.皮质各大脑叶主要机能定位边缘叶 切除或破坏:呼吸停止、血压上升、胃蠕动亢进、唾液分泌、瞳孔散大扣扣带回:回:剌激性病变:瞳孔散大、唾液分泌、立毛、流泪、徐脉及呼吸血压的改变岛叶、叶、颞极:极:与植物性机能也有关系82.皮质各大脑叶主要机能定位边缘叶I.心血管功能:切除扣带回血压下降II.胃肠功能:扣带回 剌激 眶区 流涎 脑岛前份 胃肠蠕动增加或减少 杏仁核 剌激脑岛胃壁蠕动83.皮质各大脑叶主要机能定位边缘叶III.瞳孔反应:扣带回剌激猫

21、、猴 眶回 瞳孔扩大 杏仁核缩瞳区位于近胼胝体膝部的部分扣带回IV.体温调节:剌激膈间区 产热反应84.皮质各大脑叶主要机能定位边缘叶V.几呼所有的内脏活动,凡作用于丘脑下部者,亦作用于杏仁核情情绪:中枢部位:扣带回、颞叶(海马、杏仁核)传导径路:皮质海马穹窿乳头体丘脑前核扣带回皮质新皮质各区海马回海马(闭合性Papez环路)85.86.皮质各大脑叶主要机能定位边缘叶 损害:情绪紊乱 记忆障碍破坏猴的环路 粗野情绪、行为驯服 缺乏恐惧和发怒反应 恐惧剌激人的杏仁核 瞳孔散大 肾上腺素分泌增多87.皮质各大脑叶主要机能定位边缘叶记忆:海马回有储存记忆的功能 剌激该区,受试者可回忆起往事 病变时,

22、可引起记忆特别是近记忆力和学习能力障碍运运动:猴脑试验:海马是一补充运动区 定位(自前向后):面、颈、上肢,无下肢88.皮质各大脑叶主要机能定位边缘叶 眶 颈剌激 岛 躯干 缓慢强直性 颞极 四肢 阵挛性 扣带回前份 收缩剌激 抑制消化反应 吸吮、咀嚼、杏仁核 抑制摄食动作基底外侧核 吞咽、流涎89.皮质各大脑叶主要机能定位边缘叶切除猫双侧杏仁核食欲过度、肥胖 眶回后中份 脑岛前份 可有人脑 颞极 呼吸抑制作用 扣带回前份 杏仁核簇剌激扣带回前中份 加速呼吸作用90.皮质各大脑叶主要机能定位边缘叶性行性行为:海马 愉快反应剌激猫鼠 扣带回前份 舐外生殖器 膈区 生殖器勃起破坏猫 性欲过度双侧杏

23、仁核簇 求偶现象 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分泌不平衡91.皮质各大脑叶主要机能定位边缘叶对大大脑皮皮层电活活动及一般行及一般行为的影响:的影响:海马分别 眶 类似网状结构样皮层剌激 颞极皮质 效应,脑波停滞反应 杏仁核92.皮质各大脑叶主要机能定位边缘叶 攻击行为(杏仁核背外侧部)剌激杏 抑制攻击性行为(基底核、仁核不 外侧核)同部位 停止其它活动,表现非常警 觉,可有自卫反应,易怒、不安摘除杏仁核 攻击性行为减弱93.大脑半球的内部结构皮质下基底神经节与神经束2.皮质下基底神经节与神经束:皮层为灰质(神经细胞)联络 皮层下为白质(神经纤维 纤维)投射 白质内的灰质团块基底神经节94.大脑半球的内部

24、结构皮质下基底神经节与神经束(1)基底神经节:(参考图:P.178,F153)尾状核 新纹状体(纹体)纹状体 壳核 豆状核 苍白球 旧纹状体(苍球)95.96.97.98.99.大脑半球的内部结构皮质下基底神经节与神经束1)基底神经节的核团:尾状核:在丘脑的外侧,分头体尾三部,头在侧脑室前角的外侧壁,尾达杏仁核豆状核:位于脑岛的深部,内囊与外囊之间,切面为三角形,外侧部为壳,内侧为苍白球100.大脑半球的内部结构皮质下基底神经节与神经束屏状核:位于豆状核与脑岛之间的灰质薄板,其内侧的白质为外囊,外侧的白质为最外囊杏仁核:位于钩回的深部,尾状核尾的末端,侧脑室下角末端之顶部,属边缘系统101.1

25、02.大脑半球的内部结构皮质下基底神经节与神经束2)基底神经节的纤维联系:传入纤维:(参阅:P.179,F.154)I.皮质纹体纤维:皮质各部 感觉运动区 新纹状体 4、6区103.大脑半球的内部结构皮质下基底神经节与神经束II.丘脑纹纤维:正中央核 壳核 板内核 尾状核III.黑质纹纤维 黑质 纹状体104.大脑半球的内部结构皮质下基底神经节与神经束传出纤维:I.纹体苍白球纤维II.纹体黑质纤维III.纹体皮质纤维 6、10区皮质 纹状体 古丘脑105.106.107.大脑半球的内部结构皮质下基底神经节与神经束苍白球的传入纤维:I.纹体苍白球纤维 II.底丘脑苍白球纤维 III.黑质苍白球纤

26、维苍白球传出纤维:(I)豆状襻 I.苍白球丘脑纤维 (II)豆状束 (III)丘脑束108.大脑半球的内部结构皮质下基底神经节与神经束 II.苍白球丘脑下部纤维III.苍白球丘脑底部纤维IV.苍白球红核纤维 V.苍白球黑质纤维VI.苍白球网状纤维3)基底神经节的功能:(见本片本片106)新纹状体的功能109.大脑半球的内部结构皮质下基底神经节与神经束 维持机体姿势的固定 损害时 不自主的舞蹈样动作 尾状核头病变 舞蹈样动作 壳核病变 手足徐动、扭转痉挛、舞蹈病旧纹状体的功能 (见本片本片106)维特肌张力与机体的姿势110.大脑半球的内部结构皮质下基底神经节与神经束(2)皮质下神经束(大脑半球

27、髓质):半卵圆中心 放射冠 内囊 外囊 最外囊 大脑半球的髓质由三种神经纤维构成:投射纤维(Projection)连合纤维(Cammissural)联络纤维(Association fibre)111.112.113.114.115.116.大脑半球的内部结构皮质下基底神经节与神经束1)投射纤维(Projection):P184,F157 组成:连接皮质与脑干、脊髓的上、下行纤维 在半球表面垂直,呈放射状走行,在基底节处集中成宽厚的白质带内囊内囊的位置:豆状核的内侧,丘脑与尾状核的外侧 117.大脑半球的内部结构皮质下基底神经节与神经束内囊前肢豆状核与尾状核头部之间内囊后肢豆状核与丘脑之间内囊

28、膝部前肢与后肢之间的拐角处 额桥束 额部 丘脑前放射 膝部皮质脑干束118.大脑半球的内部结构皮质下基底神经节与神经束 皮质脊髓束 (本片(本片96)豆丘部 丘脑皮质束 枕颞顶桥束枕部豆核后部视放射 丘脑枕核枕顶叶纤维 听放射 豆核下部 颞桥束(一部分)119.120.121.122.123.大脑半球的内部结构皮质下基底神经节与神经束2)连合纤维(Commissural Fibre):胼胝体 (本片(本片112)位置:半球间裂的底部 形状:正中矢状切面呈弓状 区分:嘴部、膝部、干(体)部、压部 连接两侧大脑半球,丘脑放射纤维有二部分加入其中124.大脑半球的内部结构皮质下基底神经节与神经束前连

29、合:(P186、F161)位置:穹窿柱前方;第三脑室前壁 连接:两侧嗅脑、嗅球 两侧颞中回、颞下回、梨状回海马连合 位于:两侧穹窿脚之间 连接:两侧海马及齿状回125.126.127.大脑半球的内部结构皮质下基底神经节与神经束3)联络纤维:为连接同侧大脑半球各部之间的纤维 钩束;上纵束;下纵束 扣带束;枕叶垂直束 (参考图:P.183-187,F.156-163)128.129.130.131.132.大大脑半球病半球病变的定位的定位诊断断大脑半球病变的临床表现:(P.187)一般症状:一般症状:意识与精神活动障碍;失语症;失用症;失认症;偏瘫;癫痫发作;偏身感觉障碍;偏盲;等等。133.大脑

30、半球病变的定位诊断定位症状:定位症状:额叶(P.187-192);顶叶(P.192-194);颞叶(P.194-195);枕叶 (P.195-199);岛叶(P.119);边缘叶(P.199-);基底神经节(P.199);胼胝体(P.200);内囊(201-202)。134.大脑半球病变的定位诊断额叶一、一、额叶病叶病变的定位的定位诊断:断:(P.187)(一)额叶背外侧面病变的定位诊断额叶背叶背侧部皮部皮质及皮及皮质下病下病变的的诊断要点断要点:运动障碍是主要的症状;瘫痪大都由弛缓性过渡到痉挛性;单瘫(皮质病变)或偏瘫(皮质下病变);135.大脑半球病变的定位诊断额叶 肌张力减低(4区病变)

31、或肌张力增高(6、8区病变);早期、剌激性病变癫痫发作,破坏性病变瘫痪。运运动区病区病变的定位的定位诊断:断:运运动障碍:障碍:1)癫痫发作:作:136.大脑半球病变的定位诊断额叶I局限性运动性癫痫(I)完全性贾克森氏癫痫 (局部全身)(II)不完全性贾克森氏癫痫 (仅限于局部)II全身性癫痫大发作(I)无先兆(II)有先兆 I)反转性发作(头眼向对侧转动)继大发作,病变在6、8区 (头全身)137.大脑半球病变的定位诊断额叶 II)先为头部相继出现身体向对侧旋转,而后扩延为全身大发作,病灶在6区 头全身 III)先有意识障碍,相继出现全身性癫痫大发作,病灶位于额叶的更前部 IV)瘫痪发作(抑

32、制性发作)2)瘫痪:上肢单瘫;下肢单瘫;中枢性面瘫;面肌与上肢瘫;皮质性偏瘫;皮质性截瘫(旁中央小叶性截瘫)皮质性三肢瘫(旁中央小叶性三肢瘫)138.大脑半球病变的定位诊断额叶(2)反射异常:)反射异常:即出现所谓的“锥体束征”1)病理征阳性。自皮质至第五腰椎锥体束任何部位的病变都可出现2)病变对侧深反射亢进(急性期低或消失)3)病变对侧浅反射减弱或消失4)出现踝阵挛、髌阵挛、腕阵挛139.大脑半球病变的定位诊断额叶3运运动前区病前区病变的定位的定位诊断:断:(1)运)运动障碍:障碍:特点:特点:1)病变对侧肢体出现一过性痉挛性瘫痪,伴有精细运动障碍,粗糙运动保存 2)慢性进行性病变往往先出现

33、肌张力增高,以后才逐渐出现瘫痪 3)伴运动性失用(以精细运动为著,有协调运动障碍或出现病理性联合运动)140.大脑半球病变的定位诊断额叶(2)反射异常:)反射异常:1)强直性反射:上肢的强直性反射 触觉性强握反射 (强握反射)视觉性强握反射 下肢的强直性反射 (强直性跖反射)141.大脑半球病变的定位诊断额叶2)噘嘴反射或吸吮反射3)屈肌反射亢进:病变对侧出现:Hoffmann;Rossolimo;Mayer;Leri(3)癫痫发作:作:特征:头眼向对侧扭转,然后出现意识障碍(额极病变所致的癫痫:先出现意识障碍,后出现头眼向对侧扭转)142.大脑半球病变的定位诊断额叶(4)意)意识性性头眼同向

34、运眼同向运动障碍(障碍(额中回后中回后部病部病变):):1)剌激性病变:使两眼向病灶对侧注视2)破坏性病变:使两眼向病灶同侧注视143.大脑半球病变的定位诊断额叶(5)失写症:)失写症:优势半球额中回后部病变4.额叶外叶外侧部病部病变:主侧半球额下回后部损害运动性失语症144.大脑半球病变的定位诊断额叶(二)额叶底部底部病变的定位诊断:智能障碍:(1)智力低下、欣快、幼稚、性格改变 (2)无动缄默症,情感障碍,抑制能力丧失,极度兴奋和欣快,强哭强笑,童样痴呆 (3)狂怒发作:毛发竖直,血压升高,瞳孔扩大,攻击动作 (4)近记忆力减退的消失145.大脑半球病变的定位诊断额叶癫痫发作:(1)额叶底

35、部肿瘤癫痫发作少见,偶可有大发作,有时为贾克森氏癫痫 (2)根据癫痫发作的形式不同,可以作为推测病变部位的参考:1)意识障碍,癫痫发作为偏侧性,常为额极病变 2)意识障碍,病灶对侧出现局限性癫痫,病变位额叶的凸面146.大脑半球病变的定位诊断额叶 3)意识障碍,全身性大发作,额叶底部或大脑中线附近的病变 4)局限性感觉性癫痫,顶叶病变 5)精神运动性发作:幻嗅、自动症或幻觉状态,为颞叶病变的特征。也可见于额叶底部或扣带回的病变147.大脑半球病变的定位诊断额叶运动障碍:(1)额叶性共济失调:1)症状没有小脑性及前庭性共济失调明显2)伴有额叶损害的症状(2)运动减少:系病变波及皮质下白质及基底神

36、经核所致148.大脑半球病变的定位诊断额叶 双侧大脑前动脉闭塞时,主动运动减少,甚至无动缄默 双侧扣带回病变也有类似的表现 可出现帕金森氏征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额底与丘脑下部有广泛联系尤与丘脑背内核有密切联系149.大脑半球病变的定位诊断额叶 病变时可有:食欲极度亢进,胃肠蠕动增强,多饮多尿,体温障碍,高热,皮肤血管扩张,排汗增多,等等。颅神经麻痹:(1)嗅神经麻痹:致嗅觉障碍(2)视神经损害1)视野改变150.大脑半球病变的定位诊断额叶2)眶尖综合症3)视神经乳头萎缩-水肿综合症(Foster-kenedy 氏征)(三)额极病变的定位诊断精神症状:注意力、近记忆力减退或丧失,定向力障碍151.

37、大脑半球病变的定位诊断额叶 出现Korsakoff氏症侯群:近记忆丧,定向力障碍,虚构,视觉失认症,失算症,甚至渐痴呆发作性症侯:1)发作性强迫思维2)癫痫发作:意识丧失,继之以偏侧性癫痫发作,3)精神运动性发作:与颞叶不同,出现好闻的幻嗅152.大脑半球病变的定位诊断额叶运动障碍:精神运动障碍,共济失调强握反射:出现于病变的对侧颅神经麻痹 嗅神经,视神经 颅内高压时可出现展神经及动眼神经麻痹153.大脑半球病变的定位诊断顶叶(一)后中央回病(一)后中央回病变(感(感觉障碍):障碍):P.192 后中央回病变引起对侧半身一般躯体感觉障碍。剌激性病变引起感觉性癫痫;破坏性病变引起感觉丧失。感感觉

38、性性癫痫:后中央回受剌激时产生对侧躯体局限性或全身性感觉性癫痫。表现为麻木,电击或其他感觉异常,其表现形式如下:154.大脑半球病变的定位诊断顶叶(1)不完全性局限性感觉性癫痫(不完全性贾克森氏感觉性癫痫),局限于一侧身体某一部位(2)完全性局限性感觉性癫痫(完全性贾克森氏感觉性癫痫),自一侧身体某一部位开始,逐渐扩张至整个半身出现感觉性癫痫发作155.大脑半球病变的定位诊断顶叶(3)半身感觉运动发作 半身感觉性癫痫发作的同时或之后出现痉挛发作(4)局限性感觉全身运动发作(5)感觉性运动抑制性发作感感觉障碍障碍 破坏性病变感觉障碍;对侧肢体局限性、节段性或根性、半身性感觉障碍156.大脑半球病

39、变的定位诊断顶叶(二)(二)顶上小叶病上小叶病变(皮(皮质感感觉障碍):障碍):实体觉、两点辨别觉、触觉定位障碍(三)(三)缘上回病上回病变(运用不能、失用症)(优势半球):病人不瘫痪,但失去目的性运动的能力(四)角回病(四)角回病变(失(失读症):症):优势半球角回为阅读中枢,破坏后失读症;病人的视力正常,但不能理解已认识的文字含意157.大脑半球病变的定位诊断顶叶(五)体象障碍:(五)体象障碍:顶叶,尤其是右顶叶病变时,对自体结构发生认识障碍,称体象障碍 偏瘫失注症;偏瘫不识症;幻肢现象;偏身失存症;手指失认症;身体左右失定向;自体遗忘症;肢体错觉、曲解、虚谈、忘想158.大脑半球病变的定

40、位诊断顶叶(六)失(六)失结构症(构症(结构失构失认症)症)(七)格斯特曼(七)格斯特曼(Gerstmann)氏症候群氏症候群 病变部位:主半球角回、缘上回以及顶叶移行至枕叶部位的病变 表现为“四失”:手指失认症;左右失定向;失写症;失读症(八)半身萎八)半身萎缩症:症:发生在病变对侧肢体159.大脑半球病变的定位诊断顶叶(九)九)视野缺野缺损:损害了顶叶深部的视放射背侧束,出现病灶对侧同向性下象限盲(十)前庭症状:病变位于顶间沟附近(十一)空(十一)空间定位定位觉障碍:障碍:中央后回前部为识别空间的功能区160.大脑半球病变的定位诊断顶叶(十二)视觉障碍:视物变形,视错觉视觉滞留视物失认对侧

41、同向性下象限盲(十三)眼球运动障碍:顶、颞、枕交界处病变两眼向病灶对侧注视不能(两眼向病灶侧注视)161.大脑半球病变的定位诊断颞叶三、颞叶病变的定位诊断:(P.194)颞叶具备的功能有:情绪与心理活动;听觉;语言感觉、嗅觉、味觉、记忆、头眼运动等(一)感(一)感觉性失性失语症症(Wernicke失语或听觉性失语)部位:颞上回后部病变162.大脑半球病变的定位诊断颞 叶 表现:能听到声音,但不能理解语言;自已能说话,但内容不正常(二)听(二)听觉障碍:障碍:部位:颞上回后部或颞横回病变 表现:剌激性病变幻听 破坏性病变双侧听力减退163.大脑半球病变的定位诊断颞叶(三)命名性失(三)命名性失语

42、症:症:部位:颞中回及颞下回后部病变 表现:对人、物不能命名(四)嗅四)嗅觉与味与味觉障碍:障碍:部位:海马回(钩)表现:剌激性病变幻嗅、味 破坏性病变:一侧无症状 两侧有症状164.大脑半球病变的定位诊断颞叶(五)(五)记忆障碍:障碍:颞叶前部病变,产生近事记忆障碍(六)音(六)音乐机能障碍:机能障碍:优势半球颞上回前部为音乐中枢 剌激性病变音乐性癫痫发作破坏性病症变不能唱歌165.大脑半球病变的定位诊断颞叶(七)(七)视野缺野缺损:颞叶深部病变损害视放射腹侧部纤维病灶对侧同相性上象限盲(八)眼球同向运(八)眼球同向运动障碍障碍 颞上回中、后部病变两眼同向运动障碍 剌激性病变两眼向病灶对侧偏

43、视(听反射)破坏性病变暂时性共同偏视(向患侧)166.大脑半球病变的定位诊断颞叶(九)(九)颞叶叶癫痫:是以电生理定位为观点的分类名称,此病的病理活动主要位于颞叶与边缘系统 表现:神志慌惚、语言错乱、精神运动性兴奋、情绪与定向力障碍、幻觉、错觉、记忆缺损等。环境熟悉感,环境生疏感,变视感,巨视症,音幻觉167.大脑半球病变的定位诊断颞叶 钩回发作:嗅发作(幻嗅、难闻)自动症:发作性不受意识支配的活动(十)(十)颞叶病叶病变的的远隔症状:隔症状:动眼神经麻,钩回疝所致侵及脑岛咀嚼、流涎、模糊的内脏痛面、舌、上肢的中枢瘫侵及内囊均等瘫或三偏症候群168.大脑半球病变的定位诊断枕叶四、枕叶病变的定位

44、诊断 (P.195)(一)(一)视野缺野缺损同向性偏同向性偏侧性中心暗点:性中心暗点:枕叶局限性小病灶(腔梗、囊虫等)对侧同向性偏侧性中心暗点同向性偏盲同向性偏盲 一侧枕叶中枢病变两眼对侧同向偏盲;黄斑回避现象169.大脑半球病变的定位诊断枕叶同向性象限性偏盲同向性象限性偏盲 距状裂上唇病变两眼对侧同向下1/4盲距状裂下唇病变两眼对侧同向上1/4盲两眼同向水平性偏盲两眼同向水平性偏盲 两侧距状裂上唇损害两眼下半水平性偏盲 两侧距状裂下唇损害两眼上半水平性偏盲皮质盲(皮质性失明):包括外侧膝状体至视皮质的全部结构的损害 (参考图:P.196-198,F.165-167)170.大脑半球病变的定位

45、诊断枕叶(1)外侧膝状体病变 单独病变少见。多合并有邻近结构的损害。外侧膝状体内侧部损害对侧同向下象限盲外侧膝状体外侧部损害对侧同向上象限盲 瞳孔对光反应正常171.大脑半球病变的定位诊断枕叶(2)视放射病变背侧部纤维病变两眼对侧同向性下象限盲腹侧部纤维病变两眼对侧同向性上象限盲视放射全部损害两眼对侧同向性偏盲瞳孔对光反应正常172.大脑半球病变的定位诊断枕叶(3)枕叶视觉中枢病变 距状裂上方(楔叶)视觉皮质病变两眼对侧同向性下象限盲 距状裂下方(舌回)视觉皮质病变两眼对侧同向性上象限盲 黄斑纤维不受损黄斑回避现象 瞳孔对光反应正常173.大脑半球病变的定位诊断枕叶(二)(二)视幻幻觉(幻(幻

46、视)视中枢剌激性病变对则视野视幻觉这种幻觉是简单的不成形的,如闪光、火星、火光、暗影视觉发作的特征表现 幻视的部位恒定,在病变对侧视野范围内174.大脑半球病变的定位诊断枕叶如系占位性病变,发作频度逐渐增加,其它定位症征(偏盲、失认、失语等)也相继出现发作与环境无关可伴头眼向病灶对侧偏斜幻视对定位诊断具有意义不成形幻视表明枕叶顶叶有剌激性病变175.大脑半球病变的定位诊断枕叶成形幻觉:为颞叶或颞顶部的剌激性病变(三)(三)视觉认识不能症(不能症(视觉失失认)优势半球的顶枕区病变 视力存在,不失明 对日常所见的物体不认识,但通过触摸可认识176.大脑半球病变的定位诊断岛叶五、岛叶病变的定位诊断

47、(P.199)剌激脑岛内脏活动和感觉 剌激额盖下颌、舌及咽喉运动。咀嚼、流涎、发音 剌激颞盖听幻觉 剌激顶盖舌、咽喉及口内的感觉导常177.边缘叶(系统)病变的定位诊断 (P.199)l(一)科(一)科尔萨科夫科夫(Korsakoff)氏症候群氏症候群病病变部位:内部位:内侧边缘环路(路(Papez环路)路)内侧边缘环路(情绪记忆环路):大脑内侧面膈区(旁嗅区、胼胝体下回)扣带回的深部纤维扣带束海马回海马穹窿乳头体乳头丘脑束丘脑前核丘脑前放射内囊扣带回178.边缘叶(系统)病变的定位诊断 乳头体乳头被盖束中脑被盖和网状激活系统内侧丘脑束(MFB)丘脑下部、膈区主要表主要表现:近记忆力障碍,虚构

48、,顺行性遗忘,定向力减退 由于海马、乳头体、颞叶、扣带回、额眶面受累所致179.边缘叶(系统)病变的定位诊断(二)(二)Kluver-Bucy氏氏综合症(合症(颞叶切除后叶切除后行行为综合症):合症):病病变部位:部位:边缘外侧环路(Livengston)环路 外侧边缘路:杏仁核终纹丘脑下部视前区内侧前脑束 中脑背盖区180.边缘叶(系统)病变的定位诊断主要主要临床表床表现:性情温顺,无感情反应,近记忆力障碍,对文字记忆尤为困难,性欲亢进,过度警觉,精神性识别不能 由于颞前下受累所致(三)精神症状或痴呆(三)精神症状或痴呆 病病变部位:部位:边缘系统,尤其是海马181.边缘叶(系统)病变的定位

49、诊断 颞前部 梭状回 近记忆力丧失 岛叶 分析批判能力减退 额眶回 违拗固执 扣带回 生活不能自理182.边缘叶(系统)病变的定位诊断(四)(四)颞 叶叶癫痫:病病损部位:部位:颞叶边缘系 嗅味视听幻觉 熟悉感杏仁核 陌生感海马 精神运动性癫痫 梦境颞前叶 恐惧 欢乐 意识蒙胧 遗忘183.边缘叶(系统)病变的定位诊断 吸吮岛叶 自动症扣带回 吞咽 双重人格184.基底神经节病变的定位诊断七、基底神七、基底神经节病病变的定位的定位诊断断(P.199-200)功能:维持调节身体的姿势;担负半自动性、刻板的、反射性运动。如:走路的双臂摆动的联合运动 表情运动 防御反应 饮食动作等185.基底节病变

50、的定位诊断 抑制性冲动 4、8区 尾状核、壳核、苍白球、丘脑 运动区 舞蹈症 此环路破坏 释放症状 手足徐动症 确切定位较难186.基底节病变的定位诊断一般而论:舞蹈症新纹状体病变 多动症 手足徐动症 扭转痉挛等苍白球 肌张力增高 病变 运动减少 帕金森氏征黑质 震颤187.胼胝体病变的定位诊断了解的不多。(P.200)(一)精神症状(一)精神症状 注意力不集中,不持久,记忆力减退,智力障碍,精神活动迟钝,自主活动减少,人格改变及精神病样表现等胼胝体前前2/3损害以精神运运动性症状为主胼胝体后后1/3损害以精神感感觉性症状为主188.胼胝体病变的定位诊断(二)失用症(二)失用症 胼胝体前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