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开国大典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及词语。2、结合课文,训练提高阅读速度,并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3、了解课文,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顺序。教学重点:读课文,了解课文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顺序。教学难点:结合课文,训练提高阅读速度,掌握一句一句读书的方法,并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是什么日子吗?这一天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是我们国家的生日。从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起,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全中国人民翻身解放,当家做主人,过上了自由幸福的生活。所以这一天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
2、来讲都是十分重要的。这一天,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隆重的开国大典。今天我们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当时的盛况。二、检查预习。 1检查生字、词。 (1)正确读生字。(提示学生注意区别檐与瞻的读音的不同) (2)查字典,联系字义,记住字形。“檐”指屋顶向旁伸出的边沿部分。例如:房檐、廊檐等。课文中指天安门的“城楼檐下”,均与建筑物是木料有关,所以“檐”字左半部是“木”。“瞻”往前或往上看的意思。课文中指三十万人一齐瞻仰徐徐上升的五星红旗。“瞻”字左半部是“目”。 “擎”上下结构,注意下面是“手”。2检查学生读课文。三、朗读课文。分组读课文,使学生对课文有概括的了解。四、课文研读1.剧中写了毛泽东的几个小故
3、事?讨论并归纳:主要写了四个小故事:(1)观赏北平夜景(2)吃羊肉泡馍(3)会见程潜用湖南老乡.(4)与儿子交谈2.从每一个故事中可以乍出生活中的毛泽东有哪些特点.讨论并归纳:建国初期,北平一片安居乐业的和平景象,主席要求司机慢点走,想尽情地享受这美好的时光.羊肉泡馍馆里人们轻松的风趣谈话深深吸引了他,令他忍俊不禁.这些都表现了他与民同乐的思想.反对标语表现了他反对个人崇拜.在圆明园的沉思,感到自己肩负着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在与程潜的交谈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风度,不计前嫌.在对待自己的湖南老乡问题上,他热情招待,但决不迁就他们的要求.在与儿子的谈话中,可以看出他十分重感情,但对儿子要求严格,不搞特殊化.作为一个国家领导人,他站得高,看得远.他不断地思考如何才能跳出同期率的支配,他要找出一条新路,那就是民主.3.剧中的“九叔”非常有特点。找出文中的相关语句,分析作者写这个人物有什么作用 他是一个纯朴又带有封建思想的农民形像。他以毛泽东为骄傲。但又带有狭隘的小农思想。4。剧中写毛泽东在圆明园像在思索什么,你认为他在想什么。提示:可能回想中国的百年耻辱,想到中国在党的领导下,从此站起来了,历史将不会再重演,想到社会主义建设即将开始。五、作业完成课后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