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空城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自学理解积累文中字词。了解三国演义及诸葛亮这一光辉人物形象,加深对“智慧”内涵的理解。了解小说的基本知识及基本阅读方法,即通过情节分析理解人物形象。能通过细节描写体验人物的思想感情,能联系生活实际对小说中的人物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二)过程与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重视学生与老师、与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并在合作学习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注重感悟,开拓其思维,培养其创新精神。(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我国古代小说的艺术成就,领略我国古代先贤们的超人智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在
2、生活中积极思索和敢于创新的精神。【教学重点】通过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的小说阅读方法。【教学难点】理解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辅助教具】多媒体课件(PPT、MP3及视频片段)【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出示幻灯片一)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空城计一文,出自三国演义的第95回。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小说是我们上初一刚接触的文体,在学习本文之前,我们先来了解小说的基本知识。二、结合单元说明,了解小说的基本知识。(演示幻灯片二)【说明】通过对小说三要素的简单介绍,让学生对小说这种文体有个粗浅的概念。同时,提示学生阅读小说的一般方法,如通过特定环境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心
3、理等分析人物的思想性格,进而理解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三、激情导入空城计(演示幻灯片三)三国演义描写魏蜀吴三国的兴衰过程,生动地讲述了三国时期谋士们斗智、猛将们斗勇的故事,一个个的英雄组成了一幅幅惊心动魄的画面。今天就让我们走入空城计,感受一段紧张曲折,扣人心弦的故事,领略一下文中个性鲜明、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师生共同欣赏三国演义电视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播放滚滚长江东逝水的音频mp3(约3分钟).【说明】欣赏电视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的同时,引导学生看幻灯片临江仙的内容,体会歌词中那种慷慨激昂、悠远洒脱的情怀。既把学生的思维引入远古时代的那场战争,又使学生产生兴奋的学习心情。四、请学生介绍本文
4、的故事背景,教师予补充(出示幻灯片四)故事背景三国演义从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写起,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全国统一止,共97年的历史。它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小说。五十回以前(赤壁之战以前),写出了中华大地上无数军阀割据的局面及这些军阀各自消长沉浮的命运;五十回以后,则集中写魏、蜀、吴三个政权各自的发展及相互间的关系。【说明】布置预习时,要求学生看三国演义第95回,了解孔明施空城计的来龙去脉,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的情节。1、望西城蜂拥而来。()2、尽皆失色。()3、焚香操琴。()4、遂止住三军。()5、弃城而走。()6、不能远遁。()7、笑容可掬。()8、言讫()9、将旌旗尽皆隐匿。()10、众官无不
5、骇然。()五、检查预习,解释划线的词的意思。(出示幻灯片五)【说明】空城计一文语言浅显,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自行疏通文意,为下面的学习扫清字词障碍。检查字词的解释,也有利于督促学生做好自学活动。六、复述小说故事情节指一名学生复述后,其余学生评议复述效果并提供示例。(演示幻灯片六)【说明】复述小说故事情节,教师要强调学生把小说的几个要点说出来,如主要人物,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让学生评议复述效果,有利于培养学生评价判断能力,提高课堂参与意识,做课堂的主人。七、下面请大家根据情节,把课文分作四个层次。学生划分课文层次。引导学生找出文中的关键语句,把关键语句组合后再进行压缩提
6、炼。各小组组织讨论,归纳本组意见,选出一个代表来发言。(出示幻灯片七、八、九、十)明确:开端(第1段) 先概括为“司马懿十五万大军兵临西城”, 再提炼成“司马兵临西城”发展(第2段)先概括为“诸葛亮巧施空城计”或“诸葛亮临危施计”,再提炼成“临危施计”。高潮(第3、4段) 如上,司马懿中了空城计司马懿中计司马中计。结局(第5、6段),诸葛亮为众官释计诸葛亮释计孔明释计。【说明】这一环节旨在培养学生捕捉信息和筛选信息的能力。同时,在前面复述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孔明施行空城计的整个过程。八、围绕空城计进一步分析故事情节(出示幻灯片十一)理清以下几个问题:1、为什么要摆空城计?2、怎样施用空城计
7、?3、是否取得成功?4、为什么取得成功?各小组组织讨论,归纳本组意见,选出一个代表来发言。教师巡视课堂,及时帮助解决思考中的疑难问题第4题明确: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正是因为孔明深深了解司马懿,知道司马懿对自己的了解有限,他只知道孔明平生不曾弄险,自以为深深了解孔明,结果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不知道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道理。另外,孔明知道司马懿刚愎自用,必然不会听从别人的意见,所以在关键时刻,孔明敢于“弄险”,并且一举成功。【说明】所设计的四小题,题与题之间环环相扣,能较好的揭示施行空城计的整个过程。前三小题大部分同学都能从文中找出答案。第四题难度稍大,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教师适时酌情肯定,以保护学生讨论的积极性。九、布置作业(出示幻灯片十二)各学习小组合作把本文改编成课本剧并进行表演【说明】改编课本剧,能使学生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排练课本剧要一段时间,故课本剧的演出,可利用以后的时间,加以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