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八下《古诗苑漫步》教案
教材分析
选用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语文教材第四册,第五单元的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第五单元所选的古诗文,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或写景,或状物,或表现亲朋情谊,无不浸透着作者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深刻感悟和深入思考,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和理想人格的追求
这节综合性学习,是对课内诗歌学习的一个延伸,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灿烂的古典文化,现在提倡国学,古典诗词是国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老师有一个责任就是传承好古典文化,培养学生对中华诗词的兴趣与爱好,提高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古诗词的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这是我们的责任。古典诗词,词语凝练,意境深邃,韵律优美,我们的母语教学,不能忘了中国博大精深的诗歌文化。
这样的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我认为安排这节综合性学习课,是很有必要的。它体现了时代的需要,体现了新课改的需要。
教学目标
1.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漫步古诗苑,感受中华诗词源远流长的历史风貌。积累古诗词,2.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3.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学生对中华诗词的兴趣与爱好,提高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诵读,积累古诗词,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感悟理解
教学方法:体验法,鼓励法,情境式,自主合作式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1、背诵学过的古诗。
2、认真查阅资料,搜集有关古诗的知识。
3、小组合作:分门别类编古诗。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很小我们就接触了古诗,从古诗中我们感受了李白的飘逸,杜甫的沉郁,孟浩然的清新,王安石的超拔,白居易的平易通俗,王摩诘的诗情画意。古典诗歌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朵奇葩。背诵古诗,如同面对良师益友,可以聆听教诲,可以受到熏陶,如同在花海中徜徉,可以感觉艺术奇葩的芳香,得到艺术雨露的滋润。
二、分门别类集古诗——诗集展示
过年时,我们吟:“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雨时,我们吟:“ 清明时节雨纷纷。”
中秋时,我们吟:“ 明月几时有?”
思念时,我们吟:“ 每逢佳节倍思亲。”
送别时,我们吟:“ 劝君更尽一杯酒。”
喜悦时, 我们吟:“ 漫卷诗书喜欲狂。”
慷慨时,我们吟:“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激越时,我们吟:“ 凭栏处,潇潇雨歇。”
三、诗歌分类竞答。
(一)、出示山水图片
描 写 山 水 风 光
填古诗中的颜色名称
1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 )如蓝。
3(绿 )树村边合,(青 )山郭外斜。
(二)、出示诗歌中抒 发 离 情 别 绪的图片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三)、出示描 写 边 塞 的 诗的图片
边塞诗:《凉州词》二首(其一) 王翰
凉州词二首
王 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豪侠诗人王翰、王昌龄、崔颢等更是以一种豪情壮志,用酒与诗抒发诗人心中的英雄豪气。豪侠诗酒充满着高昂的信念、坦荡的胸襟,强劲的激情,浪漫的情趣。充分反映出盛唐时期士人的极其开朗的心情和豪健的气格。
(四)出示描 写 花 鸟 虫 鱼的图片
填古诗中的植物名
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 )花始盛开。
2采( 菊 )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3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 )花。
4竹喧归浣女,(莲 )动下渔舟。
请填出古诗中的小动物
1柴门闻(犬 )吠,风雪夜归人。
2江上往来人,但爱( 鲈鱼 )美。
3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
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 )惊心。
(五)、表达哲理的诗
哲理诗《题西林壁 》苏轼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 》苏轼
从诗人的观山到我们的识人,其中蕴含着一个同样的道理,观山与识人,由于所处的位置不同,观山和识人都会得出不同的认识。
就识人而言,常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从上往下看,会把人看矮了;从下往上看,会把人看高了;从近往远看,会把人看小了;从门往外看,会把人看扁了。
因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观现偏视在所难免。问题不在于一时的偏,就怕方位的不全。我们只有从“远近高低各不同”的不同角度,全方位,多角度地去识人才能把人看准、看透。
(六)、表达不断进取,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诗句,你记得有几首?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四、腹有诗书气自华
(一)、描写春夏秋冬
猜诗句的季节
①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夏
②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春
③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秋
④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冬
(二)感 悟 四 季
春天美在“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美在“竹外桃花三两枝,春
江水暖鸭先知”;
美在“乱花渐欲迷人眼,浅
草才能没马蹄。”……
《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今译:天气晴朗赏花观景来到泗水河畔, 春回大地无穷风光景物焕然一新。 春天的面貌与特征是容易识别的, 这万紫千红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
夏之情韵在那“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中”。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蜒立上头”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秋风秋雨愁煞人”,秋在诗人的眼里是悲凉的, 杜甫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马致远说:“枯藤老树昏鸦,小
桥流水人家”;
张继说:“月落乌啼霜满天,江
枫渔火对愁眠。”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汉乐府·长歌行》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秋词》刘禹锡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观沧海》曹操
冬孕育了梅花的骨气,“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冬描绘了塞外风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
冬抒写了北国风光,“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三)、诗 中 山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归园田居》
(四)、诗 中 水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曹操《观沧海》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刘禹锡《竹枝词》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杨万里《小池》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门山》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五)、品 味 乡 愁
乡愁是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孤寂。
乡愁是崔颢“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感伤。
乡愁是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感叹。
乡愁是韩愈“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六)、话 说 友 谊
友谊是“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的牵挂。
友谊是“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的惊喜。
友谊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浪漫。
友谊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似”的劝慰。
友谊是“洛阳亲友如相间,一片冰心在玉壶”的痴情。
友谊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感叹。
站台送别是首缠绵、凄美的诗,岑参送友“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李白送友
Ø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无际流”;
高适送友
Ø “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王维送友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达了友情不为地域所隔的豪迈情怀!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五.赏画配诗
画上的人是谁?你能背出他写的这首诗吗?
七步诗
曹 植
煮豆燃豆箕,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清 明
唐·杜牧
v 清明时节雨纷纷,
v 路上行人欲断魂。
v 借问酒家何处有?
v 牧童遥指杏花村!
六、古诗趣读
1.五言诗版:
v 清明雨纷纷,
v 行人欲断魂;
v 酒家何处有?
v 遥指杏花村。
2.三字经版:
v 清明时,雨纷纷,路上人,欲断魂;
v 问酒家,何处有?牧童指,杏花村。
3.超短剧版:
v 时间:清明时节
v 地点:路上
v 天气:雨纷纷
v 剧情:
v 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v 牧童(遥指) :
杏花村。
4.宋词版:
v 清明时节雨
v 纷纷路上行人
v 欲断魂
v 借问酒家何处
v 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古墓丽影版:
v (清明时节雨纷纷
v 路上行人欲断)
v 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
v (遥指)杏、杏、杏------花村。
6.对联版
上联: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下联: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横批:清明借问
7.晋·陶渊明《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8.秋 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名句接龙大挑战
六、名句接龙: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3、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4、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5、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8、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9、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0、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2、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13、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4、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5、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16、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
17、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18、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七、竞颂古诗
水调歌头
过零丁洋
赤壁
使至塞上
渡荆门送别
八、牛刀小试
1、新事物终究要取代旧事物,用刘禹锡的话来说即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初冬的早晨,小明走出家门,看到满树的雪花,不禁感慨地说: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书读得越多,写起文章来就越顺手,诚如杜甫所说的什么?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教师节,你可以用到哪些诗句表达你对老师无私奉献精神的敬意?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5、治理沙尘暴!内蒙草原,阴山脚下,人们植树造林,退耕养草,决心在不久的将来,重现北朝民歌《敕勒歌》中所描绘的情景,你能用诗句说出是什么情景吗?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6、范仲淹的《渔家傲》中有“长烟落日孤闭”这一词句,我们展开联想,王维描写“长烟落日”的名句是什么?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7、面对落花,晏殊感慨“无可奈何花落去”,龚自珍却说:‘落花不是无情物“,同为送别,王维别情依依,“劝君更进一杯洒,西出阳关无故人”;高适却说:“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换个角度,反向立意,两种心境。
8.流行歌曲《涛声依旧》中“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这一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有客船”,请问词作者依据哪首古诗创作了这首歌词?说出原诗。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九、写作实践
以漫步古诗苑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教学反思
1.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漫步古诗苑,感受中华诗词源远流长的历史风貌,领略多姿多彩的创作风格,了解明星璀璨的大家名人,浏览醒世鉴人的名篇佳句,体会博大精深的思想内容,感知美妙绝伦的艺术特色。
2.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学生对中华诗词的兴趣与爱好,提高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古诗词的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
3.通过这次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眼看一看,用心想一想,联手做一做,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探究意识,感受精神劳动的艰辛与创造成果的喜悦
8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