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综合活动《古诗苑漫步》.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7850082 上传时间:2025-01-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综合活动《古诗苑漫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综合活动《古诗苑漫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八下《古诗苑漫步》教案 教材分析 选用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语文教材第四册,第五单元的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第五单元所选的古诗文,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或写景,或状物,或表现亲朋情谊,无不浸透着作者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深刻感悟和深入思考,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和理想人格的追求 这节综合性学习,是对课内诗歌学习的一个延伸,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灿烂的古典文化,现在提倡国学,古典诗词是国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老师有一个责任就是传承好古典文化,培养学生对中华诗词的兴趣与爱好,提高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古诗词的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这是我们的责任。古典诗词,词语凝练,意境深邃,韵律优美,我们的母语教学,不能忘了中国博大精深的诗歌文化。 这样的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我认为安排这节综合性学习课,是很有必要的。它体现了时代的需要,体现了新课改的需要。 教学目标 1.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漫步古诗苑,感受中华诗词源远流长的历史风貌。积累古诗词,2.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3.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学生对中华诗词的兴趣与爱好,提高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诵读,积累古诗词,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感悟理解 教学方法:体验法,鼓励法,情境式,自主合作式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1、背诵学过的古诗。 2、认真查阅资料,搜集有关古诗的知识。 3、小组合作:分门别类编古诗。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很小我们就接触了古诗,从古诗中我们感受了李白的飘逸,杜甫的沉郁,孟浩然的清新,王安石的超拔,白居易的平易通俗,王摩诘的诗情画意。古典诗歌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朵奇葩。背诵古诗,如同面对良师益友,可以聆听教诲,可以受到熏陶,如同在花海中徜徉,可以感觉艺术奇葩的芳香,得到艺术雨露的滋润。 二、分门别类集古诗——诗集展示 过年时,我们吟:“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雨时,我们吟:“ 清明时节雨纷纷。” 中秋时,我们吟:“ 明月几时有?” 思念时,我们吟:“ 每逢佳节倍思亲。” 送别时,我们吟:“ 劝君更尽一杯酒。” 喜悦时, 我们吟:“ 漫卷诗书喜欲狂。” 慷慨时,我们吟:“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激越时,我们吟:“ 凭栏处,潇潇雨歇。” 三、诗歌分类竞答。 (一)、出示山水图片 描 写 山 水 风 光 填古诗中的颜色名称 1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  )如蓝。 3(绿  )树村边合,(青  )山郭外斜。 (二)、出示诗歌中抒 发 离 情 别 绪的图片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三)、出示描 写 边 塞 的 诗的图片 边塞诗:《凉州词》二首(其一)  王翰 凉州词二首  王 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豪侠诗人王翰、王昌龄、崔颢等更是以一种豪情壮志,用酒与诗抒发诗人心中的英雄豪气。豪侠诗酒充满着高昂的信念、坦荡的胸襟,强劲的激情,浪漫的情趣。充分反映出盛唐时期士人的极其开朗的心情和豪健的气格。 (四)出示描 写 花 鸟 虫 鱼的图片 填古诗中的植物名 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   )花始盛开。 2采(  菊 )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3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   )花。 4竹喧归浣女,(莲   )动下渔舟。 请填出古诗中的小动物 1柴门闻(犬  )吠,风雪夜归人。 2江上往来人,但爱(  鲈鱼 )美。 3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 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  )惊心。 (五)、表达哲理的诗 哲理诗《题西林壁 》苏轼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 》苏轼 从诗人的观山到我们的识人,其中蕴含着一个同样的道理,观山与识人,由于所处的位置不同,观山和识人都会得出不同的认识。 就识人而言,常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从上往下看,会把人看矮了;从下往上看,会把人看高了;从近往远看,会把人看小了;从门往外看,会把人看扁了。 因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观现偏视在所难免。问题不在于一时的偏,就怕方位的不全。我们只有从“远近高低各不同”的不同角度,全方位,多角度地去识人才能把人看准、看透。 (六)、表达不断进取,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诗句,你记得有几首?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四、腹有诗书气自华 (一)、描写春夏秋冬 猜诗句的季节 ①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夏 ②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春 ③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秋 ④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冬 (二)感 悟 四 季 春天美在“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美在“竹外桃花三两枝,春 江水暖鸭先知”; 美在“乱花渐欲迷人眼,浅 草才能没马蹄。”…… 《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今译:天气晴朗赏花观景来到泗水河畔, 春回大地无穷风光景物焕然一新。 春天的面貌与特征是容易识别的, 这万紫千红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 夏之情韵在那“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中”。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蜒立上头”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秋风秋雨愁煞人”,秋在诗人的眼里是悲凉的, 杜甫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马致远说:“枯藤老树昏鸦,小 桥流水人家”; 张继说:“月落乌啼霜满天,江 枫渔火对愁眠。”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汉乐府·长歌行》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秋词》刘禹锡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观沧海》曹操 冬孕育了梅花的骨气,“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冬描绘了塞外风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 冬抒写了北国风光,“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三)、诗 中 山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归园田居》 (四)、诗 中 水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曹操《观沧海》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刘禹锡《竹枝词》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杨万里《小池》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门山》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五)、品 味 乡 愁 乡愁是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孤寂。 乡愁是崔颢“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感伤。 乡愁是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感叹。 乡愁是韩愈“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六)、话 说 友 谊 友谊是“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的牵挂。 友谊是“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的惊喜。 友谊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浪漫。 友谊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似”的劝慰。 友谊是“洛阳亲友如相间,一片冰心在玉壶”的痴情。 友谊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感叹。 站台送别是首缠绵、凄美的诗,岑参送友“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李白送友 Ø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无际流”; 高适送友 Ø “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王维送友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达了友情不为地域所隔的豪迈情怀!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五.赏画配诗 画上的人是谁?你能背出他写的这首诗吗? 七步诗 曹 植 煮豆燃豆箕,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清 明 唐·杜牧 v 清明时节雨纷纷, v 路上行人欲断魂。 v 借问酒家何处有? v 牧童遥指杏花村! 六、古诗趣读 1.五言诗版: v 清明雨纷纷, v 行人欲断魂; v 酒家何处有? v 遥指杏花村。 2.三字经版: v 清明时,雨纷纷,路上人,欲断魂; v 问酒家,何处有?牧童指,杏花村。 3.超短剧版: v 时间:清明时节 v 地点:路上 v 天气:雨纷纷 v 剧情: v 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v 牧童(遥指) : 杏花村。 4.宋词版: v 清明时节雨 v 纷纷路上行人 v 欲断魂 v 借问酒家何处 v 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古墓丽影版: v (清明时节雨纷纷 v 路上行人欲断) v 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 v (遥指)杏、杏、杏------花村。 6.对联版 上联: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下联: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横批:清明借问 7.晋·陶渊明《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8.秋 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名句接龙大挑战 六、名句接龙: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3、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4、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5、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8、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9、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0、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2、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13、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4、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5、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16、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 17、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18、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七、竞颂古诗 水调歌头 过零丁洋 赤壁 使至塞上 渡荆门送别 八、牛刀小试 1、新事物终究要取代旧事物,用刘禹锡的话来说即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初冬的早晨,小明走出家门,看到满树的雪花,不禁感慨地说: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书读得越多,写起文章来就越顺手,诚如杜甫所说的什么?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教师节,你可以用到哪些诗句表达你对老师无私奉献精神的敬意?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5、治理沙尘暴!内蒙草原,阴山脚下,人们植树造林,退耕养草,决心在不久的将来,重现北朝民歌《敕勒歌》中所描绘的情景,你能用诗句说出是什么情景吗?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6、范仲淹的《渔家傲》中有“长烟落日孤闭”这一词句,我们展开联想,王维描写“长烟落日”的名句是什么?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7、面对落花,晏殊感慨“无可奈何花落去”,龚自珍却说:‘落花不是无情物“,同为送别,王维别情依依,“劝君更进一杯洒,西出阳关无故人”;高适却说:“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换个角度,反向立意,两种心境。 8.流行歌曲《涛声依旧》中“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这一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有客船”,请问词作者依据哪首古诗创作了这首歌词?说出原诗。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九、写作实践 以漫步古诗苑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教学反思 1.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漫步古诗苑,感受中华诗词源远流长的历史风貌,领略多姿多彩的创作风格,了解明星璀璨的大家名人,浏览醒世鉴人的名篇佳句,体会博大精深的思想内容,感知美妙绝伦的艺术特色。 2.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学生对中华诗词的兴趣与爱好,提高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古诗词的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 3.通过这次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眼看一看,用心想一想,联手做一做,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探究意识,感受精神劳动的艰辛与创造成果的喜悦 8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