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说课稿
大王镇大王小学
史新锋
2015.3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五个方面进行解说。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是前面“比的知识”的深化,也是后面学习解比例知识的基础。并为学习比例的应用,特别是为正、反比例及其应用打好基础。从中可以看出,本节课的内容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2、教学目标
我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小学数学教材编排的意图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认识比例各部分名称,知道比和比例的区别。
(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和主动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3)情感目标: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与探究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运用比例的意义或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地组成比例。
二、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内容前已经掌握了比的相关知识,并且对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有一定的了解,具备了学习比例相关知识的认知基础。在教学时,我首先重视比例的概念教学,一定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其次是要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
本节课我采用了“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教学中贯彻自主性原则,重视学生学习和探索过程,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组织、并参与学生的探究活动,允许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不同的理解和体验,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技能素质。并且运用多媒体课件和白板,丰富感知,激发兴趣。
2、说学法
在强调教法的同时更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本节课中,我主要指导学生运用以下学习方法: 1、合作交流法。2、引导发现法。
四、说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流程:复习旧知,做好铺垫——教学比例的意义——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反馈与巩固——质疑反思,总结评价。五个环节进行。
(一)、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1、概念复习:回忆什么是比?比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比的基本性质是什么?什么是比值?怎样求比值?然后出示4个比让学生求比值。
2、求出下面每个比的比值
12:16 3/4:1/8 4.5:2.7 10:6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的知识的复习,为教学比例的意义作了巧妙的铺垫。)
(二)、教学比例的意义
1、教学比例的意义
(多媒体课件出示)第40页的三幅图:天安门升国旗仪式;校园升旗仪式;教室场景。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三幅图,你都知道了哪些信息?请同学们找一找三幅图中有什么共同的东西?都有国旗,是国家的象征,我们必须尊重它,热爱我们的国家。
(设计意图:体现知识由实际问题产生。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他们的爱国意识。)
师: 接着标出这三面国旗长和宽的尺寸,请同学们写出他们长与宽的比。
(强调:比可以用两种形式表示出来,为后面的学习比例用分数形式表示做好铺垫。)
2、动手计算,探究比例的意义
师:接下来选取其中的两个比,求出他们的比值,你发现了什么?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把他们连起来?有几种表示形式?然后学生汇报。最后师生总结比例的意义: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并板书)
3、利用新知,学以致用
师:在这三幅国旗图的尺寸中你还能找出哪些比来组成比例?(这一环节采用小组同学讨论交流的方式,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探讨,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引导,鼓励学生打开思路,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寻找,加深对比例意义的认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三)、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1、组织看书,认识名称
我们已经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那么比例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呢?自学课本41页,并在组成的比例中标出各部分的名称,然后学生汇报。并板书。
(设计意图: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他们,既培养了他们的自学能力。)
2、进行验证,确定性质
师:观察上面的比例式,你能发现比例的外项和内项之间有什么关系吗?可以动手计算。
学生合作探究,
汇报交流。两个外项的积是2.4×40=96.
两个内项的积是1.6×60=96。
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师:是不是每一个比例的都具有这种规律,请另选几个比例验证一下。(学生验证自己的发现)
师:通过验证,适合任意一个比例。
师: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内项乘内项怎样乘,外项乘外项怎样乘?并用箭头表示出来。学生汇报,并板书。
3、指导学生概括出比例的基本性质
师:通过以上研究,你发现了什么?
经过验证得出,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就是比例的基本性质。(板书)
让学生尝试用字母表示这个性质。
(设计意图:把知识的探究过程留给了学生,让学生在自己算一算的基础上,大胆猜测,合情推理,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归纳出规律性的结论。)
(四)、反馈与巩固
1、做一做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
0.2:2.5和4:50 1.2:¾和4/5:5
2、试一试
应用比例的意义或者基本性质,判断下面的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
3、填空:
(1)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是18,其中一个外项是2,另一个外项是( )。
(2)如果5a=3b,那么, a:b =( ):( ),b:a=( ):( )
4、用下图中的 4 个数据可以组成多少个比例?并写出来。
3cm、1.5cm、2cm、4cm。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知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五)、质疑反思,总结评价
1. 同学们,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使学生畅谈收获,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及时查漏补缺,同时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你能比较一下“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吗?
(说出比和比例的区别,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区别,更进一步理解新知。)
五、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简洁、大方,体现了本节课所学知识的重点,展示了知识的形成的过程,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更加系统化、完整化。
理想的数学课堂
舒适的学习环境,平等的师生关系;
科学的教材处理,灵活的教学方法;
合适的教学起点,真实的教学过程;
有序的课堂调控,极致的动态生成;
有效的课堂交流,丰富的评价语言;
扎实的课堂训练,完美的目标达成。
这,是我一名乡村数学教师追求的目标!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