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小学教育科研的选题、方案设计成果总结与管理宜宾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黄绪富Tel:8010921 13086569036E-mail: jksllsn 目前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发展一、教育科研课题的选题(一)教育科研的实质 n 1、定义: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武器,从教育的客观实际出发,有目的、有计划地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态度认识教育现象、积累教育经验、探索教育规律的一种创造性活动。n 2、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根本任务:在教育中、通过教育、为了教育、改善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 改善有改良与改革,改革有模仿与探索。通过课题方式进行改革是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特征。 3、中小学
2、教育科研的实质:中小学教育科研是教育改革的研究。(二)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类型与方法n 1、中小学教育科研以应用研究为主n 2、中小学教育科研以微观研究为主n 3、中小学教育科研以行动研究为主n 4、中小学教育科研要开展案例研究n 5、中小学教育科研更多的是教学研究n 6、中小学教育科研是一种校本研究南京市教学研究室 马黎 北京外国语大学 刘润清 n 在中小学英语教科研工作高级研修班上提了几点建议:n 、不去开展“最佳教学法”的研究(世界上没有抽象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学法),可以开展具体教学法研究(学生、教材、课型等研究之后的教学法)。n 2、多开展实证性的研究,少写感想、印象、经验总结式的文
3、章。n 3、多开展有组织的科研,特别是多变量研究,要精心设计,认真实施,进行统计学处理,对发现作客观的评论。n 4、开展研究方法学习活动。坚持做到六个方面 n 1、以校本研究为出发点,n 2、以实际问题为切入点,n 3、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立足点,n 4、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生长点, n 5、以行动研究为支撑点,n 6、以健全学生人格、完善学生个性、促进其全面发展为归宿点,(三)题目的选择n 1、从国家的政治动向中挖掘新颖性课题n 招标:指南n 2、从教育教学实践中挖掘新颖性课题 在变革中寻找课题教的变革n 1、变重知识传授为重学生能力培养n 2、变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为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n
4、3、变教师中心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n 4、变教学重结论为教学重过程n 5、变教学只重知识为既重知识又重态度n 6、变恪守书本为重视学生创新与实践n 教育的变革n 学科的德育问题班主任的变革学的变革n 1、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n 2、变学生单纯接受学习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相结合n 3、变重课本轻实践为创造书本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环境n 4、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一要努力发现问题;二要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论证n 自选:问题、长处与短处n 1)从教育实践中选题 n 从困难的问题中选题n 调皮儿童的有效教育策略研究 n 从争鸣的问题中选题n 小学低年级
5、英语学习实验研究 n 从盲点的问题中选题 n “计算机辅助教育的研究”、“生态教育的研究” n 2)从感兴趣的问题中选题 n 3)从理论学习中选题 n 可以从验证、借鉴某一理论观点的行动中选题 n 多元智慧理论的应用实证研究n 可以从整理、学习教育遗产中选题n 3、在广泛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挖掘新颖性课题 坚持四要原则 n 1、选题要“小”;n 2、方法要“活”;n 3、过程要“有序”;n 4、成果要“实”努力过好七个关n 1、项目选题与开题论证关n 2、课题研究计划与实施撰写关n 3、课题背景资料检索收集与理论学习关n 4、课题研究过程成果积累关n 5、课题研究中期论证关n 6、课题研究过程
6、记事关n 7、研究成果整理与表述关n 也就是建立“课题材料档案袋”制度二、方案的设计n 例: n (一)标题的确定n 课题名称:n 概念的科学性n 限制词的使用:时间、区域、对象等n 题眼、题干n 字数n (二)课题的界定n 解释与描述的准确性n (三)研究的依据n 1、现实依据(必要性):从国外到国内、从社会到教育、从宏观到微观n 2、政策法律依据(可能性):由远及近、从普遍到特殊n 3、理论依据(必要性与可能性):n 对已有理论(指导)、已有成果(基础)的综述n 对已有理论(指导)、已有成果(基础)的评价优点与缺点(立题的依据)n (四)研究的设计n 1、研究的目的(教改的目的与研究的 目
7、标)n 2、研究的假设(说):对教改措施与 教改目的之间关系的描述或说明n 3、研究的方法:主导与辅助方法n 4、研究的对象与范围:教改措施投放的对象范围与研究内容的范围n 5、研究的周期与阶段划分n 各阶段的目标、任务与工作n (五)研究内容与预设的教改措施n 从观点到做法n 从管理到教育教学改革n 从技术性保障措施到核心技术措施n (六)检测指标的设定(效果与成果)n (七)成果及其表现形式n 认识成果或理论成果:论文与理论专著n 技术成果:教学成果n 研究报告n 材料的整理:n 鉴别材料的适用性n 鉴别材料的全面性n 鉴别材料的真实性n 鉴别材料的新颖性n 鉴别材料的典型性 n 撰写教育
8、成果报告采取五种策略n 1、写好教育日志;n 2、学会做教育叙事研究;n 3、做好教育反思;n 4、秉承新教育理念收集教育案例并加以分析;n 5、总结提升教学课例n 教学成果:n 是指反映教育教学规律,具有 独创性、新颖性、实用性,对 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实现培养目标已产生明显效果的教育教学方案和教育教学改革成果。n (八)研究队伍n 顾问n 管理n 主研与参研组n (九)经费保障n 特别要注意的几各要点n 名称要科学,要能吸引人n 提出:问题n 对已有研究的要述评n 设计中的方法要得当n 措施要具体n 效果检测要设计n 成果要得体示例:研究报告的撰写n 小学生朗读能力的研究 高县沙河实小
9、n 一、选题的意义n 朗读教学的现状令人担忧n 1、指导思想不正确n 2、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n 3、朗读的目的不够明确n 4、朗读面窄n 5、朗读指导机械n 6、朗读评价空洞n 7、只求形式不求实效n 二、课题的界定与研究的依据n 1、界定n 2、依据n 法规依据n 研究的现状n 创新性分析n 三、研究的设计n 1、研究方法的选择n 实验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叙事研究法n 2、变量的控制n 排除法、消除法、盲法n 3、研究的对象n 4、研究的思路n 5、研究的周期与阶段n 四、几个重点研究专题n 1、朗读教学指导方法研究n 四类48个n 2、朗读教学模式研究n 六阶段模式n 3、朗读技巧
10、的研究n 两技巧n 4、朗读教学的评价研究n 五个点n 5、朗读教学的原则n 七原则n 6、各学段指导要点n 7以朗读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研究n 8、以活动强化学生朗读兴趣的研究n 9、课外朗读研究n 五、研究的效果n 1、学生朗读兴趣明显增强n 2、学生朗读能力明显提高n 3、学生阅读水平有较大提高n 4、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增强n 5、学生学习成绩稳步上升n 6、学生学习状况得到改善n 7、学生表达能力得到发展n 8、教师综合素质更加完善n 9、研究产生的间接效果n 六、思考与结论n 研究的结论n 有关的思考n 存在的问题n 主要参考资料n 附件:教学方法集等n 效果检测报告、成果鉴定书特别要注
11、意的几个问题n 研究报告尽量用成果名称,例对策变策略n 标题:个性化,例n 概念要规范n 成果要有案例,夹叙夹议,归纳为主n 效果要有个案,从点到面,数据客观可靠n 形式不呆板,语言要活泼.三、管理n 课题组内的管理n 课题组应设组长(负责人)1人 n 成员可分为“主研者”和“参研成员”两类。主研者必须是:总体学术思想、研究方案重要创新点的提出者、研制者;重要科学现象规律或改革方案的主要发现者、阐明者与制订者;关键性学术疑难问题或实验研究难点,技术难点的主要解决者。主研者及参研人员的身份应在课题结束时根据各研究者的实际贡献最后确定。n 课题组应负责研究方案的制定和实施,研究过程中资料的收集、管
12、理和分析,阶段小结以及每年以书面向上一级教育科研管理部门汇报课题研究进展情况和下一步的研究工作计划,在研究结束时撰写有关报告。将有关材料及时送各级主管部门。n 课题组可根据研究工作的需要聘请研究工作顾问或指导者。对课题研究的某一方面的关键点提出过实质性的指导、咨询意见并被课题组采纳的人员,方可视为课题研究的指导者或顾问,但不能算作课题组成员。 n 课题组内应有:n 明确的分工n 定期研究制度校一级管理职责n 立项:向上申报,自立校级课题(上级课题可以以校级课题为子课题;校级课题应为微型或专项课题,争取构成网络,覆盖全局)n 提供研究条件 确定研究任务n 开展培训 提高研究质量n 督察效益 管好
13、挡案资料 组织参与结题鉴定验收n 推荐上报项目与成果n 表彰、宣传、推广优秀成果n 形成研究制度 提倡八种作风n 1、提倡“坐得住板凳、耐得住寂寞”、潜心研究学问的学者之风;n 2、提倡独立思考、大胆假设、敢于创新的勇者之风;n 3、提倡一丝不苟、深思熟虑、字斟句酌的严谨之风;n 4、提倡吃苦耐劳、多思勤记、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之风;n 5、提倡博采众长、从善如流、不固执己见的仁者之风; 6、提倡实事求是、不浮不夸、不拼凑、不作假、不演戏、忠于数据和事实的求实之风;n 7、提倡理论联系实际、重在解决实际问题、研教结合、不图虚名、不走过场的务实之风;n 8、提倡尊重他人科研成果、讲究科研道德、不剽窃、不抄袭、不投机取巧的诚实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