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政府补贴对供应链企业低碳减排和绩效提升的有效性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84340 上传时间:2024-03-1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7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府补贴对供应链企业低碳减排和绩效提升的有效性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政府补贴对供应链企业低碳减排和绩效提升的有效性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政府补贴对供应链企业低碳减排和绩效提升的有效性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贸易经济类核心期刊153引言21 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由高速发展转变为高质量发展,供应链绿色转型势在必行。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大环境下,受各种环境规制政策和不断增强的消费者绿色环保意识的双重驱动下,为满足市场需求,供应链各方纷纷寻求绿色创新发展,尤其是制造业企业更加注重技术研发和绿色生产。然而企业的技术研发和绿色生产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增加了生产成本,随之抬高绿色产品价格。因此,供应链的绿色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适当的政府补贴可以增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减少供应链企业绿色创新发展过程中的风险。目前关于政府补贴对企业行为影响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政府补贴对企业绿色创新

2、及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性研究。现有研究认为政府补贴可以提升企业绿色创新能力。政府通过补贴和政策指引,为企业技术创新指明方向,帮助企业减少创新项目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同时,企业的创新活动需要购买先进设备,改进原有设备和培训研发人员,政府补贴可以降低企业创新成本,激发企业进行创新活动。第二,对于政府补贴促进社会福利增加的研究。部分学者将政府补贴作为内生王茜薇(西安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陕西西安 710061)内容摘要:本文首先以政府补贴供应链为研究方向,考虑消费者绿色信任和消费者偏好因素,构建三阶段供应链博弈模型,理论推导并分析政府补贴对供应链企业碳减排和收益影响的内在机理,然后采用内容分析法和综合评分

3、法对重污染制造业上市公司 20182022 年文件进行数据深度挖掘,构建计量经济学模型深入探讨政府补贴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机理,检验财务约束和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补贴能有效激励企业创新实践,提升企业效益;绿色创新能提高企业环境绩效,对企业财务绩效的作用具有滞后效应;财务约束对绿色创新和企业绩效没有显著调节作用,而吸收能力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关键词:政府补贴;博弈论;绿色创新;企业绩效;内容分析法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397(2023)18-0153-05文章著录格式:王茜薇.政府补贴对供应链企业低碳减排和绩效提升的有效性研究 J.商业经济研究,

4、2023(18):153-157变量,研究如何制定最优补贴方案,促进企业绿色发展,实现政府社会福利增加目标。研究中发现补贴与企业绿色创新和社会福利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第三,政府补贴对绿色创新的驱动因素相关研究。现有研究中驱动企业进行创新的因素主要包括环境监管、市场需求、政治资本和内部企业倡议等。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在补贴政策设计过程中考虑政府与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的负面影响,将吸收能力、消费者环境保护意识等可能影响企业绿色创新的重要因素作为调节变量,采用不同方法,探索企业绿色创新的驱动力量。通过相关学术文献梳理可以发现:政府补贴可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微观主体整体效益提升过程中实现社会福利

5、的增加。然而,现有研究鲜有聚焦补贴政策实施后污染企业如何开展绿色创新活动,深入解析补贴与企业创新发展的内在机理。基于此,有必要通过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方式探索绿色创新对供应链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深入剖析政府补贴在企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为以后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理论分析与假设 本文研究模型如图 1 所示,假设供应链由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整个博弈过程如下:首先,政府对供应链中企业的绿色生产活动进行补贴;其次,制造商生产绿色产品以批发价格出售给零售商;再次,零售商以零售价格销售给消费者;最后,消费者的消费和需求情况又及时反馈给供应链各主体。本文模型涉及的参数及含义如表 1。政府补贴对供应链

6、企业低碳减排和绩效提升的有效性研究基金课题:2022 年度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经济高质量发展诉求下陕西要素配置结构效率的提升路径研究”(编号:2022D001)图 1 研究模型Management Innovation154商业经济研究 2023 年 18 期假设1: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信息完全对称,低碳产品在市场中全部出清。假设2:只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碳排放,制造商在生产过程中采用先进生产技术减少碳排放。制造商碳减排成本函数为。假设碳减排成本系数 k 满足k 2+2。假设3:产品价格、碳减排率、消费者偏好和绿色信任影响市场需求函数。假设市场需求函数为:q1=a-p+r(1)假设4:政府的目标

7、为社会福利最大化,由供应链企业总收益、消费者剩余、政府财政支出和环境改善四个部分组成。其中,消费者剩余为(p-p)q/2,p表示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p=a+r。环境改善为 rq,表示环境的改善程度。模型构建分析(一)模型构建及求解在考虑数字化技术的情况下,构建政府、制造商、零售商和消费者的三阶段博弈模型。首先,政府根据制造商绿色生产实施补贴,确定技术补贴系数 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然后,制造商确定产品批发价 和碳减排率 r以实现自身收益最大化;最后,零售商以自身收益最大化来确定销售价p,将产品销售给消费者,构成第三阶段博弈。在政府对供应链企业进行技术补贴的模型中,政府对制造商的技术补贴系数

8、 进行确定。政府、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收益函数分别为:(2)(3)(4)定理1:在模型 1 中,存在使得社会福利、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收益最大化的技术补贴系数(1)*、碳减排率 r(1)*、批发价(1)*和零售价 p(1)*。证明:根据逆推法,求得零售商收益函数,对价格 p求偏导,即求得:(5)接着求得 m(1)关于 和 r 的海瑟矩阵:(6)当时,可知-10,二阶顺序主子式,二阶海瑟矩为负定矩阵,存在最优碳减排率和批发价制造商收益最大。通过对和r求偏导,即,联立方程求(1)和 r(1):(7)(8)在此基础上求得政府收益函数 g(1):(9)由于,政府收益函数为凹函数,所以存在最优补贴率(1)*使政

9、府收益最大化。令得到最优补贴率(1)*:(10)在此技术上求得 r(1)*、(1)*、p(1)*:(11)(12)(13)表 1 模型参数及含义图 2 技术补贴对企业收益的影响管理创新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贸易经济类核心期刊155据此可得最优产量和最优社会福利:(14)(15)通过博弈分析得到政府补贴系数影响供应链微观主体收益。接下来通过模拟仿真更加直观地分析政府补贴对供应链微观主体收益的影响。(二)模拟仿真分析本部分运用 python 软件进行模拟仿真分析。在满足模型的假设条件,借鉴相关文献的参数赋值思想,假定cz=5,cm=2,cr=1.5,a=10,=0.9,k=0.3,=0.6。图 2

10、为模拟仿真分析结果可知,供应链企业的收益随着政府补贴系数的提高不断增加。主要原因是,政府补贴可以激励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弥补企业因采用先进生产技术导致的生产成本的提高,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社会形象,扩展产品销售渠道,增加产品销量,从而提高企业的收益。因此,政府补贴对供应链企业绩效有显著提升作用。数据来源、研究方法及变量测度(一)数据来源本文选取 2018 年以前在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的 A 股制造企业的数据作为样本。目前我国供应链企业主体对环境信息披露主要以定性描述为主,如果仅以披露的污染物排放量为依据进行样本选择,可利用的样本有限,实证结果不具有说服力。因此,本文挑选重污染制造企业作为样本,删除

11、 ST 及在样本期间退市的公司,最终选取 227 家企业。通过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样本企业 2018-2022 年五年间发布的年报和社会责任报告进行数据挖掘,对于数据缺失问题,采用均值插补法进行补齐。(二)研究方法内容分析法是一种质性分析方法,具有系统的执行程序,可以将文本内容转化为定量分析数据。本文将样本上市公司近 5 年公开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和年报中关于绿色创新、环境相关的内容采用此方法进行定量化处理,然后计算各指标的 Krippendorff 值来检验编码者之间的信度。通过检测显示,用于衡量绿色创新、环境绩效指标的Krippendorff 值良好,由此可见,本文通过内容分析法获得的样本数据量

12、化值信度良好。(三)变量测度本文对各变量的界定以及量化方法如下:绿色创新(GTI):本文以清洁生产技术创新和末端治理代表绿色创新。清洁生产技术创新主要有三个指标衡量:减少能耗,提高能源效率;循环材料、工艺技术使用;节能环保宣传。末端治理主要由以下两个衡量指标:污染处理设备使用;减排降污项目或技术的实施。通过使用内容分析法和综合评分法对披露的环境信息量化后赋值,此外由于各细分行业绿色创新的具体内容差异大,可能影响评分的公允性,本文按照各细分行业进行打分。环境绩效(EP):本文主要测度指标:遵守环境规制,降低环境事故的发生频率;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通过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的相关文字和数据表

13、述,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其进行赋值,此外由于各细分行业绿色创新的具体内容差异大,可能影响评分的公允性,本文按照各细分行业进行打分,最终取三个衡量指标得分的均值。政府补贴(GS):政府补贴的主要形式包括绿色贷款、绿色研发基金、绿色政策性补贴等。本文根据样本企业年报政府补贴数据衡量。财务绩效(ROE):本文采用 ROE 作为企业财务绩效的测度指标。财务约束(FC):本文采用资产负债率测度企业财务约束。吸收能力(AC):根据相关文献,通过内部研发支出与销售额的比率来衡量 AC。控制变量:企业规模(Size)、上市时间(Age)、总资产周转率(TOA)、研发支出(R&D);流动比率(Liq)。实证检验(一

14、)模型构建本文建立以下模型来探究政府补贴提升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首先,探讨政府对企业提供补贴推动企业绿色创新活动的开展,构建模型(16)。其中,i表示企业个体,t表示年份,Controls为控制变量,0为截距项,1和2为回归系数,为误差项。GTIit=0+1GSit+2Controlsit+it(16)其次,企业通过绿色创新活动提升企业绩效。最后,在政府补贴激励企业不断实践绿色创新生产进而提升企业绩效的过程中,检验财务约束和吸收能力的调节效应,分别建立模型(17)-(20)。其中,0为截距项,1-4为回归系数,为误差项,GTIFC 表示绿色创新和财务约束的交互项,GTIAC 表示绿色创新和吸收

15、能力的交互项。在实证分析中,首先对自变量和调节变量中心化处理,然后生成交互项进行回归分析。FPit=0+1GTIit+2FCit+3GTIitFCit+4Controlsit+it(17)EPit=0+1GTIit+2FCit+3GTIitFCit+4Controlsit+it(18)Management Innovation156商业经济研究 2023 年 18 期FPit=0+1GTIit+2ACit+3GTIitACit+4Controlsit+it(19)EPit=0+1GTIit+2ACit+3GTIitACit+4Controlsit+it(20)由于绿色创新存在滞后性,本文构建模

16、型(21)分析绿色创新对企业财务绩效的长期影响。样本期为5年,如果最大滞后期可为4,样本集不再是面板数据,故舍去。由此,本文最大滞后期为 3 期,记为GTIit-1、GTIit-2、GTIit-3。本文使用Stata16.0 软件通过采用随机效应模型检验绿色创新对财务绩效的滞后性。FPit=0+1GTIit+2GTIit-1+3GTIit-2+4GTIit-3+5Controlsit+it (21)(二)描述性统计分析表 2 为重要变量的均值、标准差。其中,政府补贴与绿色创新的相关性为 0.8703、绿色创新与环境绩效的相关性为 0.7666,均显著正相关。财务约束与财务绩效(r=-0.129

17、,p 0.05)显著负相关。吸收能力分别与财务绩效、环境绩效呈弱正相关。因此下面将深层次探究绿色创新的作用机理以及财务约束和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三)假设检验第一,直接效应检验。首先,M1 和 M2 检验政府补贴对绿色创新的直接效应。M2 的回归结果表明政府补贴对绿色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0.004,p 0.05)。M3 和 M4 检验绿色创新与财务绩效的直接效应,回归结果表明绿色创新对财务绩效检验均不显著。其原因可能是企业在进行绿色创新过程中,需要额外投入大量资金影响当期财务绩效表现。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企业的创新行为是否可能带来长期效益,本文引入绿色创新的滞后项,深入探讨绿色创新对财务绩

18、效的长期影响。M5 和 M6 检验绿色创新对环境绩效的影响,回归结果显示,绿色创新对企业环境绩效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结果如表 3 所示。表 4 分别列出绿色创新滞后 1 年到滞后 3 年的回归结果。随着滞后期数的增加,绿色创新在企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逐渐体现出来,滞后 1 年至滞后 3 年的系数均通过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并且在滞后 3 年时达到最大值。该研究结果表明,绿色创新可能短期内不能为企业带来积极效益,但对于提高企业长期的财务绩效和竞争能力有积极影响。第二,财务约束和吸收能力在绿色创新和财务绩效关系中的调节效应。表 5 检验结果显示,M1 检验绿色创新与财务约束的交互项对财务绩效产生负面

19、影响,但不显著(=-0.160,p 0.05)。M2 检验绿色创新与财务约束的交互项对环境绩效产生正向影响,但不显著(=0.368,p0.05)。M3 检验过程同上,结果显示,绿色创新与吸收能力的交互项对财务绩效产生正向影响,但不显著(=0.034,P0.05)。M4 检验绿色创新与吸收能力的交互项对环境绩效产生正向影响,但不显著(=0.351,p 0.05)。政府补贴作为一种激励企业绿色实践的政策,可以有效缓解企业在创新实践中面临的财务压力,缓解财务约束对绿色创新和财务绩效的负向影响。同时企业面对环境规制问题必须采取有利于改善环境的措施以提高其环境绩效,此外财务约束导致企业没有充足资金支持其

20、创新活动,因此企业可能因减少绿色创新行为而采取成本低、见效快的方案。从企业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政府补贴是专门用于企业绿色实践的财表 2 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表 3 直接效应检验表 4 绿色创新滞后性检验注:每滞后年第二列为相应系数的标准误。管理创新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贸易经济类核心期刊157政激励政策,企业的吸收能力越强,在得到政府补贴后越会加大对绿色创新行为的投入,推动企业长期发展。(四)稳健性检验为了检验本文实证结果的可靠性,将衡量企业财务绩效的净资产收益率(ROE)替换成总资产报酬率(ROA)。回归结果显示,绿色创新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仍然存在滞后,在滞后 3 年达到最大值,回归系数分别为

21、 0.586和 0.382,在 5%的置信水平下显著。绿色创新对企业长期财务绩效产生正向影响。研究与结论本文运用博弈论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微观层面探索政府激励政策推动企业绩效提升的影响机理。理论假设分析结果表明,政府补贴可以有效激励企业进行绿色创新实践,通过创新行为有效提升企业绩效。政府补贴可以有效缓解企业的资金短缺所造成的绿色转型发展压力,推动企业参与绿色创新实践。在“政府绿色创新财务绩效”研究过程中发现,政府补贴对企业财务绩效的提升作用具有滞后性。而在“政府绿色创新环境绩效”的研究中发现,政府补贴能迅速有效提高企业的环境绩效。主要原因在于绿色创新需要企业前期投入大量资金,影响企业短期

22、效益。此外,财务约束的调节作用并不显著。不同的财务约束水平下,企业的绿色创新程度不同,吸收能力的调节效应显著。企业从外部获取知识并以新的方式与现有知识库集成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进行创新实践。实证部分,本文以我国供应链重污染制造业绿色创新为研究背景,首先通过博弈模型进行理论分析,得到政府补贴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绩效。然后,构建计量经济学模型对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深入分析政府补贴在重污染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和企业绩效关系中的影响路径及作用机理,为我国制造业企业开展绿色创新活动和政府制定环保政策提供了全新的视角。虽然本文对绿色创新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但由于篇幅有限,只研究政府补贴对企业的绩效

23、的影响,对于在整个过程中的其他因素,例如消费者需求变化、外界环境等内外部因素的影响没有进行拓展。由此,后续研究可加入其他中介和调节机制,进一步验证本文的研究结论。参考文献:1.赵宸宇,王文春,李雪松.数字化转型如何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J.财贸经济,2021,42(7)2.Galinato G I,Yoder J K.An integrated tax-subsidy policy for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J.Resource&Energy Economics,2010,32(3)3.Hajli M,Sims J M,Ibragimov V.Informati

24、on technology productivity paradox in the 21st centur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vity and Performance Management,2015,64(4)4.林志炳,鲍蕾.企业社会责任对供应链减排决策及政府补贴效率的影响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21,29(11)5.王道平,王婷婷,张博卿.政府补贴下供应链合作减排的微分博弈 J.运筹与管理,2019,28(5)6.M Kouhizadeh,J Sarkis.Blockchain practices,poten-tials,and per

25、spectives in greening supply chainsJ.Sustainabil-ity,2018,10(10)7.Lee S H,Muminov T,Tomaru Y.Partial privatization and subsidization in a mixed duopoly:R&D versus output subsidiesJ.MPRA Paper,2017,58(2)8.Sinayi M,Rasti-Barzoki M.A game theoretic approach for pricing,greening,and social welfare poli-

26、cies in a supply chain with government intervention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8(196)9.肖敏,郑祯.考虑消费者环境偏好的闭环供应链奖惩与补贴机制研究 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9,24(3)10.余伟,陈强,陈华.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经营绩效基于中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J.科研管理,2017,38(2)11.解学梅,王若怡,霍佳阁.政府财政激励下的绿色工艺创新与企业绩效:基于内容分析法的实证研究 J.管理评论,2020,32(5)作者简介:王茜薇(1969-),女,汉族,江西吉安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企业经济、教育管理。表 5 财务约束和吸收能力在绿色创新中的调节作用Management Innovation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