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拓展课程教学大纲 总学时数: 32 教学学时:16 实践学时: 16 学分数: 2 适用学期:一年级 执笔者:心理健康咨询中心 陈明星编写日期: 2011年6月2日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面向全院一年级的基础素质必修课程,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任务是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和维护心理健康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同时注重学生的自我觉察、自我探索和自我教育,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感悟中成长,在专题式、开放式和体验式教学中让学生在社会适应、自我认识、人际交往、情绪管理、团队合作、爱情与性、时间管理、潜能开发等方面完善自己,增强
2、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帮助学生优化心理素质、开发自身潜能、促进和塑造健全人格,以全面推进我们的素质教育。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注重师生互动,让学生做课程的主人,带着好奇和探索自己的愿望系统学习心理健康的知识,积极思考,认真体验,要完成三个层次的要求:1、使学生全面了解心理健康的内涵,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树立心理健康观念,形成心理健康的意识与习惯。 2、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放式体验式教学帮助学生认识自己,体察自己,掌握自我调适的方法,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开发潜能,做一个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3、形成对自身及周边人群日常心理行为的健康状态的一般察觉能
3、力、分析能力,自觉维护心理健康,提高学习、生活质量,增加生命的幸福体验。三、课程的教学内容及素质训练内容第一讲 大学成长从心开始(一)课堂教学内容 (2课时): 1、师生相互交流,增进了解,建立信任关系,体察大学生对本课程的心态和期待。为正式教学打下基础。2、新生环境适应的具体内容和适应不良的行为表现。3、增强对问题的预测力,提高对新环境的应变能力。4、了解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正确看待和积极应对各种挫折。(二)素质训练内容:主题活动1:成长路上你我他活动目的:促进新同学相识,建立信任关系,增强班级体的凝聚力,为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打下良好基础。活动菜单:1、热身活动:相识接龙、偶像哈哈镜2、团体活
4、动:信任之旅(盲行)3、相识活动:滚雪球(你我相识、对对碰、连环自我介绍)4、小组游戏:同舟共济5、游戏活动:爱心天使6、团体活动:相亲相爱一家人主题活动2:适应中成长 活动目的: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适应能力,畅谈个人在适应大学生活方面遇到的困惑,并分享解决这些问题的成功经验。活动菜单:1、播洒爱心祝福2、热身活动:抓与逃3、进行心理适应能力测验,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适应能力。4、成长的故事。分小组畅谈个人在适应大学生活方面遇到的困惑,并分享解决这些问题的成功经验。5、锦囊妙计:确立目标才能更好的适应 第二讲 学会交往享受合作(一)课堂教学内容 (2课时):1、大学生有着强烈而迫切的交往意识,
5、但由于涉世不深、经验缺乏,又常常被其中产生的种种困惑所羁绊,有针对性地引导他们进行自我调节。2、让学生认识到人际交往、社交能力是人才所具备的重要素质。3、掌握交往艺术,学会与人交往合作,才能帮助他们走出困惑,建构和谐的人际关系。(二)素质训练内容 (2课时):主题活动:架起沟通的桥梁活动目的:让他们知道什么样的人最受欢迎,具有什么样品质的人得到大家的尊敬与喜爱。建立信任关系,学会交流沟通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关键,通过活动练习掌握人际交流沟通的方法和技巧;感受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体验个人对团队的信任与责任、团队合作的力量与快乐;加强班级成员对于团队合作精神的理解,在体验和分享中学习人际交往的技巧,
6、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活动菜单:1、播洒爱心祝福2、热身活动:无家可归3、分组讨论,什么样的人最受欢迎,具有什么样品质的人得到大家的尊敬与喜爱。4、分组讨论,刚进大学时,谁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5、请尝试与10个陌生人打招呼,并与小组同学分享个人体验。6、请用人际交往的理论分析自己体会最深的一次人际交往实践,与小组同学分享。7、游戏活动:心有千千结,活动后小组同学分享个人体验。8、宿舍公约:同宿舍同学一起讨论制定宿舍公约,以规范大家言行,促进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建立。第三讲 叩问我是谁(一) 课堂教学内容 (2课时):1通过案例分析了解认识和接纳自己的重要意义。2学习自我的内涵及自我意识完善的
7、途径。3常见的自我认识困扰(二)素质训练内容 (2课时):主题活动:认识自我接受自我活动目的:通过游戏活动,学会正确评价自我,发现自己的长处与限制,并积极悦纳,提出切合实际的完善自我的打算。活动菜单:1、播洒爱心祝福2、热身活动:掌声响起来3、小组活动:通过20个我是谁、三个“我”(真实的我,理想的我,别人眼里的我)、自画像等活动了解我是一个怎样的人。并进行自我探索(我为什么是这样的人),与小组成员分享。4、小调查:你对自己满意不满意?怎样看待自己的外表和缺陷?5、游戏活动:枫叶档案(独特的我)第四讲 天生我才必有用(一) 课堂教学内容 (2课时):1、帮助学生了解自己个性特征的形成;2、学习
8、面对“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3、学习让自己自信的小技巧(二)素质训练内容 (2课时):再塑自我活动目的:在学生认识自己的气质与性格后,分析其长处与限制。让他们知晓人的个性是可塑的,大学时期,自我意识的完善为个性再塑的提供了良好时机。制定切合实际完善自己个性的方案并立即付助行动十分重要。活动菜单:1、练习:一分钟鼓掌2、自我欣赏:列出自己的二十个优点并在小组内分享3、优点轰炸:学会发现、肯定和欣赏自己的长处、优势,增强自信心;学习观察和发现别人的优点,并真诚的表达对他人的欣赏、赞美。4、活动与分享:成功意象图5、我的长处与限制:通过分析自己的优势与局限,提出完善自我的打算。第五讲 做自
9、己的主人(一)课堂教学内容 (2课时):1、发现自己内在发展的动力2、讲述时间管理的理念讲述时间管理的策略(二)素质训练内容 (2课时):主题活动:我的时间我做主活动目的:让学生了解时间管理的重要性,与职业生涯管理既有区别有又联系,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的重要与短促,学习为自己生命中重要的东西科学地付出。1、分享与体验:我的生命线,澄清自己的价值观2、时间馅饼:我的生活时间分配表3、心理剧场:800米的距离4、采用“脑力激荡法”,将学生分组,就给定的题目在规定的时间里让大家集思广益。第六讲 穿越情绪激流(一)课堂教学内容 (2课时):1、了解什么是情绪及情绪是如何产生的;掌握情绪ABC理论。2、理解
10、积极乐观的情绪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3、掌握调节不良情绪的方法。(二)素质训练内容 (2课时): 主题活动:EQ提升活动目的:认识情绪是每一个正常人都有的,且有不同表现;学会接纳自己的情绪;懂得如何管理情绪,做情绪的主人。活动菜单:1、认识情绪活动:情绪猜谜2、通过故事或案例讨论,找出哪些是合理的情绪?哪些是不合理的情绪,并分析情绪背后的原由。3、试用理性情绪理论对自己过去或目前的一个引发负性情绪的事件进行分析。4、情绪测试:让学生知道自己的情绪类型。5、做情绪的主人活动:我的情绪我主宰6、调节情绪的方法讨论:当你有了不良的情绪时,你是如何自我调节情绪的?你所了解的方法有哪些?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交
11、流。对教材中关于合理认知调节情绪方法做重点指导。7、紧张放松训练法:通过指导教师讲解和示范,两人一组练习,让同学们掌握紧张放松训练法。第七讲 了解性学习爱(一)课堂教学内容 (2课时):1、帮助学生全面理解爱情的内涵,形成合理的爱情期待;2、揭开性的神秘面纱,帮助学生坦然面对性;3、让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性生理、性心理的相关知识;4、掌握大学生常见性与恋爱问题应对策略,培养爱的能力。(二)素质训练内容 (2课时)主题活动:爱需要学习活动目的:引导学生科学认识性与爱,树立健康的恋爱观和性爱道德观,学习和培养爱的能力;知道常见的性困惑问题、恋爱困扰问题及应对策略。 活动菜单:1、热身活动:互助按摩
12、2、分小组讨论大学生中常见的性困惑问题、恋爱困扰问题有哪些?如何应对?特别要讨论如何处理好爱情与学业的关系?如何面对失恋?3、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爱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如何培养这些能力?与小组同学分享。4、测测你的恋爱观,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恋爱观。5、两性心理差异测试。测试学生对两性差异了解的程度,进一步分析他们与异性交往的能力。6、受伤的玫瑰:与小组同学讨论性与恋爱的道德行为与不道德行为如何界定?不道德行为的危害有哪些?第八讲 感恩让心飞扬(一)课堂教学内容 (2课时):1、让学生知晓心理健康的标准,运用心理健康的标准正确评价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2、会辨别自己和他人的心理困扰及程度,知道如何应
13、对,寻求解决的途径和方法。3、理解生命中重要他人的意义,传递与分享美好亲情的理念、策略和技巧。(二)素质训练内容 (2课时)主题活动:我的成长我知晓 活动菜单:1、热身活动:成长三步曲2、做心理健康的检测员。分小组活动,针对校园里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现象,依照第一课堂学到的判断心理健康的原则和标准,进行分析讨论,检测其心理健康状况。游戏活动:决定和遗嘱。通过活动,可以帮助团体成员对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整理,也可以通过他人的交流,启发自己。3、小组成员分享:我的支持系统4、游戏活动:生命中的重要他人。通过活动,可以帮助团体成员感悟生命的重要与责任。5、小组成员分享:自我生命的整理6、结合现实生活
14、中的典型案例(包括正面的和负面的)和自己对人生的领悟,与小组成员探讨生命意义与价值。7、手语操欣赏:感恩的心四、课程内容及重点、难点及课时分配(一)课程重点:使学生全面了解心理健康的内涵,树立心理健康观念,形成心理健康的意识与习惯,全面提升学生心理素质。(二)课程难点:培养学生认识自己,体察自己,掌握自我调适的方法,学会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的能力。(三)主要的解决方法:1、以学生为本,灵活运用不同的理论观点,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理论观点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运用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团体活动、课后心理咨询等参与式、情景式教学,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四)课时分配学
15、期主题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实践与训练活动课时一年级上学期1大学成长从心开始 2适应中成长 22学会交往,享受合作2架起沟通的桥梁 23叩问我是谁2认识自我接受自我 24天生我才必有用 2再塑自我 25做自己的主人 2我的时间我做主 26穿越情绪激流 2EQ提升 27了解性学习爱 2爱需要学习 28感恩让心飞扬 2我的成长我知晓 2合 计8总学时数 32五、教学安排与建议(一)、教学安排本课程文字教材采用教育科学出版的教材:自助与成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既注重教学的系统性,又注重学生的感悟和体验课堂教学安排采用文字教材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实践课程强调让同学在活动中体验,在感悟中成长,培养学生进行自
16、我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素质提升的能力。同时这本书也是学生心理自助的好读物,可以让心理健康教育延伸至课堂外。本课程在学校心理健康网上安排较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包括各类心理健康教育音像资料、心理电影、在线心理测试和思考题,选择学生关注且难于理解的问题,进行探讨解析,让学生更深入理解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开展的“相约周二,心灵之爱”也会开展很多相关活动,帮助学生多方位学习。因为本课程的实践性很强,要尽量关注到每个学生,所以课堂的学生人数设置不宜超过61人,最好40人. 教学内容和实践训练课程连续上,每个主题的4个课时为连续课时,如一个下午或一个晚上。(二)、课程考核本课程为考查课
17、,考核分为两部分,一是平时的过程性考核,一是期末终结性考核。本课程考查成绩也是由这两部分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4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60%。1、过程性考核:本课程平时的考核是对学生平时学习过程的检查,也是学生对相关学习主题的反思的结果,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要求每个主题后结束后都要以不同的形式反馈感悟或思考,并不定期口头检查;或者要求学生采用小组学习、互助的方式进行案例思考、自我分析、时间规划并形成2次的书面作业等。形成性考核成绩还要参考学生参加课堂讨论情况、实践训练情况、到课情况、网上学习情况和书面作业的完成情况。形成性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40%。2、终结
18、性考核:本课程终结性考试是对教与学的全面验收,是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考试题目具有科学性、精确性的特点,并符合教学大纲要求。期末考试采用写心得体验或自我认识的方式考核学生运用心理健康的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终结性考试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60%。六、教学法建议 本课程教学要注意运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注意讲解的科学性。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生动性、实践性,不能将该课程变成心理学理论课,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可根据专题内容在课堂教学和实践训练部分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情景表演法、焦点问题解决法、心理改善法等。(一)讲授法:通过教师的系统讲授,其目的是为让学生初步掌握心理健康的知识,掌握一些自我心理调
19、适的方法和技巧,明白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原则预防方法。 (二)案例讨论法:在教学中运用此方法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典型案例的讨论,进一步去思考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心理困扰,学会自助和他助。 (三)焦点问题解决法:阐明知识点,创设问题情境,选择学生关注且难于理解的问题,进行认知层面的探讨解析,让学生更深入理解知识;(四)情景剧表演法 :在教学中运用此方法是为让学生通过心理情景剧的表演,提高自我认识的能力,体会自己和同学的心理困惑,以便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从而增强自我心理调适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用教师精心准备的剧本,同时也让学生根据生活、学习中产生的矛盾和问题自编剧本进行自导自演。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是编剧、导演、演员,老师主要是解说员和观众,有时也可以客串导演。(五)心理改善法:该课程重在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所以采用了心理学特有的行为训练法、素质拓展训练法、团体辅导等模式,让学生身体力行,知识从认知层面上升到操作层面,理论更好地结合实践。 (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咨询中心 陈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