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资料 一级建筑师(场地与建筑设计)辅导:总平面 3.3,咨信网zixin.com.cn" /> ‍精选资料 一级建筑师(场"/>
收藏 分销(赏)

一级建筑师(场地与建筑设计)辅导综合资料汇总.doc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780924 上传时间:2024-03-14 格式:DOC 页数:240 大小:1.0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级建筑师(场地与建筑设计)辅导综合资料汇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0页
一级建筑师(场地与建筑设计)辅导综合资料汇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p><span id="_baidu_bookmark_start_0" style="display: none; line-height: 0px;">‍</span>精选资料 一级建筑师(场地与建筑设计)辅导:总平面 3.3.1&nbsp;&nbsp;在初步设计阶段,总平面专业的设计文件应包括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根据合同约定的乌瞰图或模型。 3.3.2设计说明书   (1)设计依据及基础资料 a.摘述方案设计依据资料及批示中与本专业有关的主要内容; b.有关主管部门对本工程批示的规划许可技术条件(道路红线、建筑红线或用地界线、建筑物控制高度、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停车泊位数等),以及对总平面布局、周围环境、空间处理、交通组织、环境保护、支物保护、分期建设等方面的特殊要求; c.本工程地形图所采用的坐标、高程系统; d.凡设计总说明中已阐述的内容可从略。   (2)场地概述 a.说明场地所在地的名称及在城市中的位置(简述周围自然与人文环境、道路、市政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和供应情况,以及四邻原有和规划的重要建筑物与构筑物); b.概述场地地形地貌(如山丘,水域的位置、流向、水深,最高及最低标高,总坡向,最大坡度和一般坡度等); c.描述场地内原有建筑物、构筑物,以及保留(包括名木、古迹等)、拆除的情况; d.摘述与总平面设计有关的自然因素,如地震、湿陷性或胀缩性土、地裂缝、岩溶、滑坡与其他地质灾害。   (3)总平面布置 a.说明如何因地制宜,根据地形、地质、日照、通风、防火、卫生、交通以及环境保护等要求布置建筑物、构筑物,使其满足使用功能、城市规划要求以及技术经济合理性; b.说明功能分区原则、远近期结合的意图、发展用地的考虎; c.说明室外空间的组织及其与四周环境的关系; d.说明环境景观设计和绿地布置等。   (4)竖向设计 a.说明竖向设计的依据(如城市道路和管道的标高、地形、排水、洪水位、土方平衡等情况); b.说明竖向布置方式(平坡式或台阶式)、地表雨水的排除方式(明沟或暗管)等,如采用明沟系统,还应阐述其排放地点的地形与高程等情况; c,根据需要注明初平土方工程量。   (5)交通组织 a.说明人流和车流的组织,出人口、停车场(库)的布置及停车数量的确定; b.消防车道及高层建筑消防扑救场地的布置; c.说明道路的主要设计技术条件(如主干道和次干道的路面宽度、路面类型、最大及最小纵坡等)。 (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表2—1)。 表2-1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总用地面积 hm2 &nbsp; &nbsp; 2 总建筑面积 m2 &nbsp; 地上,地下部分可分列 3 建筑基底总面积 hm2 &nbsp; &nbsp; 4 道路广场总面积 hm2 &nbsp; 含停车场面积并应注明停车泊位数 5 绿地总面积 hm2 &nbsp; 可加注公共绿地面积 6 容积率 &nbsp; &nbsp; (2)/(1) 7 建筑密度 % &nbsp; (3)/(1) 8 绿地率 % &nbsp; (5)/(1) 9 小汽车停车泊位数 辆 &nbsp; 室内,外应分别 10 自行车停放数量 辆 &nbsp; &nbsp; 注:1.当工程项目(如城市居住区)有相应的规划设计规范时,技术经济指标的内容应按其执行。   (7)提请在设计审批时解决或确定的主要问题,特别是涉及总平面设计中的指标和标&nbsp;&nbsp;&nbsp;&nbsp;准方面有待解决的问题,应阐述其情况及建议处理办法 一级建筑师(场地与建筑设计)辅导:总结一  五、建筑材料与构造 &nbsp;&nbsp;&nbsp;&nbsp;5.1&nbsp;&nbsp;了解建筑材料的基本分类:了解常用材料(含新型建材)的物理化学性能、材料规格、使用范围及其检验、检测方法;了解绿色建材的性能坟评价标准: &nbsp;&nbsp;&nbsp;&nbsp;5.2&nbsp;&nbsp;掌握一般建筑构造的原理与方法,能正确选用材料,合理解决其构造与连接;了解建筑新技术、新材料的构造节点及其对工艺技术精度的要求,; &nbsp;&nbsp;&nbsp;&nbsp;六、建筑经济、施工与设计业务管理 &nbsp;&nbsp;&nbsp;&nbsp;6.1&nbsp;&nbsp;了解基本建设费用的组成;了解-工程项日概、预算内容及编制方法;了解一般建筑工程的技术经济指标和土建工程分部分项单价;了解建筑材料的价格信息,能 估算一般建筑工程的单方造价;了解一般建设项目的主要经济指标及经济评价方法;熟悉建筑面积的计算规则。 &nbsp;&nbsp;&nbsp;&nbsp;6.2&nbsp;&nbsp;了解砌体工程、混凝土结构工程、防水工程、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建筑地面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基本知识。 &nbsp;&nbsp;&nbsp;&nbsp;6.3&nbsp;&nbsp;了解与工程勘察没计有关的法律、行政法规和部分规章的基本精神;熟悉注册建筑师考试、注册、执业、继续教育及注册建筑师权利与义务等方面的规定;了解设计业务招标投标、承包发包及签订没计合同等市场行为方面的规定;熟悉设计文件编制的原则、依据、程序、质量和深度要求;熟悉修改设计文件等方面的规定;熟悉执行工程建设标准,特别是强制性标准管理方面的规定:了解城市规划管理、房地产开发程序和建设工程监理的有关规定;了解对工程建设中各种违法、违纪行为的处罚规定。 &nbsp;&nbsp;&nbsp;&nbsp;七、建筑方案设计(作图题) &nbsp;&nbsp;&nbsp;&nbsp;检验应试者的建筑方案设计构思能力和实践能力,对试题能做出符合要求的答案,包括:总平面布置、平面功能组合、合理的空间构成等,并符合法规规范。 &nbsp;&nbsp;&nbsp;&nbsp;八、建筑技术设计(作图题) &nbsp;&nbsp;&nbsp;&nbsp;检验应试者在建筑技术方面的实践能力,对试题能做出符合要求的答案,包括:建筑剖面、结构选型与布置、机电设备及管道系统、建筑配件与构造等,并符合法规规范。  九、场地设计  检验应试者场地设计的综合设计与实践能力,包括:场地分析、竖向设计、管道综合、停车场、道路、广场、绿化布置等,并符合法规规范。  附录2&nbsp;&nbsp;全国一级注册建筑师资格考试规范、标准及主要参考书 &nbsp;&nbsp;&nbsp;&nbsp;一、设计前期与场地设计(知识题) &nbsp;&nbsp;&nbsp;&nbsp;1.中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87),国环字第002号 &nbsp;&nbsp;&nbsp;&nbsp;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CJ&nbsp;37—87 &nbsp;&nbsp;&nbsp;&nbsp;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nbsp;50180&nbsp;&nbsp;93(新版即将发行) &nbsp;&nbsp;&nbsp;&nbsp;4.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nbsp;50220’95 &nbsp;&nbsp;&nbsp;&nbsp;5.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有关章节,1994年6月 &nbsp;&nbsp;&nbsp;&nbsp;6.余庆康编。建筑与规划.北京:中国建筑f:业出版礼,1995(其中第4章选址和用地) &nbsp;&nbsp;&nbsp;&nbsp;7.其他有关建筑防火、抗震、防洪、气象、制图标准等规范 &nbsp;&nbsp;&nbsp;&nbsp;8.国家规范有关总平面设计部分 &nbsp;二、建筑设计(知识题) &nbsp;&nbsp;&nbsp;&nbsp;1.建筑构图有关原理 &nbsp;&nbsp;&nbsp;&nbsp;2.张文忠主编.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第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nbsp;&nbsp;&nbsp;&nbsp;3.朱昌廉主编.住宅建筑设计原理.北京:中国建筑I:业出版社 &nbsp;&nbsp;&nbsp;&nbsp;4.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民用建筑没计有关内芥.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nbsp;&nbsp;&nbsp;&nbsp;5.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等有关文件 &nbsp;&nbsp;&nbsp;&nbsp;6.刘敦桢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吏.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设: &nbsp;&nbsp;&nbsp;&nbsp;7.陈志华著.外国建筑史(十九世纪以前).北小:中同建筑工业出版社 &nbsp;&nbsp;&nbsp;&nbsp;8.清华大学等编著.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北京:峙,同建筑工业出版社 &nbsp;&nbsp;&nbsp;&nbsp;9.潘谷西主编,中国建筑史编写组.中国建筑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nbsp;&nbsp;&nbsp;&nbsp;10.李德华主编.城市规划原理.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字社 &nbsp;&nbsp;&nbsp;&nbsp;11。夏葵、施燕编著.生态可持续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nbsp;&nbsp;&nbsp;&nbsp;12.林玉莲、胡正凡编著.环境心理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nbsp;&nbsp;&nbsp;&nbsp;13.各类民用建筑设计标准及规范 &nbsp;&nbsp;&nbsp;&nbsp;三、建筑结构 &nbsp;&nbsp;&nbsp;&nbsp;1。高等院校教材(供建筑学专业用者): &nbsp;&nbsp;&nbsp;&nbsp;第一分册建筑力学: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编.理论力学(静力学部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nbsp;&nbsp;&nbsp;&nbsp;第二分册:秦惠民,干兴瑜编。材料力学(杆件的压缩、拉伸、剪切、扭转和弯曲的基本知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nbsp;&nbsp;&nbsp;&nbsp;第三分册:湖南大学编.结构力学(静定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 &nbsp;&nbsp;&nbsp;&nbsp;建筑抗震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nbsp;&nbsp;&nbsp;&nbsp;黎钟,高云虹编.钢结构,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nbsp;&nbsp;&nbsp;&nbsp;郭继武编。建筑地基基础.寸匕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nbsp;&nbsp;&nbsp;&nbsp;郭继武编.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nbsp;&nbsp;&nbsp;&nbsp;2.有关规范、标准: &nbsp;&nbsp;&nbsp;&nbsp;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砌体结构设计规范、木结构设汁规范、钢结构设计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建筑结构制图标准等规范、标准中属于建筑师应知应会的内容。 &nbsp;&nbsp;&nbsp;&nbsp;四、建筑物理与建筑设备 &nbsp;&nbsp;&nbsp;&nbsp;建筑物理: &nbsp;&nbsp;&nbsp;&nbsp;1.刘加平主编.建筑物理.第3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nbsp;&nbsp;&nbsp;&nbsp;2.建筑设汁资料集(第二版)(8、9、10).北京:中同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nbsp;&nbsp;&nbsp;&nbsp;3.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nbsp;26—95.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nbsp;&nbsp;&nbsp;&nbsp;4.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土编.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没计标准JGJ&nbsp;134—200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nbsp;&nbsp;&nbsp;&nbsp;6.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F&nbsp;50033—200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nbsp;&nbsp;&nbsp;&nbsp;7.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nbsp;50034—2004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nbsp;&nbsp;&nbsp;&nbsp;8.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nbsp;118—一88.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nbsp;&nbsp;&nbsp;&nbsp;9.国家环保监测总站主编.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nbsp;3096—92.北京:国家环保出版社建筑设备: &nbsp;&nbsp;&nbsp;&nbsp;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nbsp;&nbsp;&nbsp;&nbsp;2.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 &nbsp;&nbsp;&nbsp;&nbsp;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 &nbsp;&nbsp;&nbsp;&nbsp;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1年版) &nbsp;&nbsp;&nbsp;&nbsp;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 &nbsp;&nbsp;&nbsp;&nbsp;6.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一—2003 &nbsp;&nbsp;&nbsp;&nbsp;7.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nbsp;50176—93 &nbsp;&nbsp;&nbsp;&nbsp;8.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 &nbsp;&nbsp;&nbsp;&nbsp;9.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nbsp;134—-200l/11/27 &nbsp;&nbsp;&nbsp;&nbsp;10.锅炉房设计规范&nbsp;GB&nbsp;50041—92 &nbsp;&nbsp;&nbsp;&nbsp;11.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nbsp;50028一—93 &nbsp;&nbsp;&nbsp;&nbsp;12.陆耀庆主编。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1993 &nbsp;&nbsp;&nbsp;&nbsp;13.现代建筑电气技术资质考试问答.北京:电力出版社 &nbsp;&nbsp;&nbsp;&nbsp;14.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nbsp;16—92 &nbsp;&nbsp;&nbsp;&nbsp;1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nbsp;50054--94 &nbsp;&nbsp;&nbsp;&nbsp;16.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nbsp;50053一94 &nbsp;&nbsp;&nbsp;&nbsp;17.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nbsp;50052—95 &nbsp;&nbsp;&nbsp;&nbsp;18.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nbsp;50057--94(2000年版) &nbsp;&nbsp;&nbsp;&nbsp;19.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J&nbsp;133—90 &nbsp;&nbsp;&nbsp;&nbsp;20.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nbsp;50116—98 &nbsp;&nbsp;&nbsp;&nbsp;21.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nbsp;50311—2000 一级建筑师(场地与建筑设计)辅导:总结二  五、建筑材料与构造&nbsp; &nbsp;&nbsp;&nbsp;&nbsp;1.高等院校教材:建筑材料、建筑构造&nbsp; &nbsp;&nbsp;&nbsp;&nbsp;2.王寿华,马芸芳,姚庭舟编.实用建筑材料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nbsp; &nbsp;&nbsp;&nbsp;&nbsp;3.陕西省建筑工业出版社编.建筑材料手册.第4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nbsp; &nbsp;&nbsp;&nbsp;&nbsp;4.有关规定、规范:&nbsp; &nbsp;&nbsp;&nbsp;&nbsp;屋面、地面、楼面、防水、装饰、砌体、玻璃幕墙等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有关部分&nbsp; &nbsp;&nbsp;&nbsp;&nbsp;5.中国新型建筑材料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nbsp; &nbsp;&nbsp;&nbsp;&nbsp;六、建筑经济、施工与设计业务管理&nbsp; &nbsp;&nbsp;&nbsp;&nbsp;建筑经济:&nbsp; &nbsp;&nbsp;&nbsp;&nbsp;1.全国注册建筑师管理委员会编.一级注册建筑师资格考试手册&nbsp; &nbsp;&nbsp;&nbsp;&nbsp;2.全国注册建筑师管理委员会组织编写.建筑师技术经济与管理读本&nbsp; &nbsp;&nbsp;&nbsp;&nbsp;3.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2版.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nbsp; &nbsp;&nbsp;&nbsp;&nbsp;4.概、预算定额(土建部分)&nbsp; &nbsp;&nbsp;&nbsp;&nbsp;建筑施工:&nbsp; &nbsp;&nbsp;&nbsp;&nbsp;1.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nbsp;50203—2002&nbsp; &nbsp;&nbsp;&nbsp;&nbsp;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nbsp;50204—2002&nbsp; &nbsp;&nbsp;&nbsp;&nbsp;3.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nbsp;50207—2002&nbsp; &nbsp;&nbsp;&nbsp;&nbsp;4.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nbsp;50208—2002&nbsp; &nbsp;&nbsp;&nbsp;&nbsp;5.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6B&nbsp;50209—2002&nbsp; &nbsp;&nbsp;&nbsp;&nbsp;6.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C.B&nbsp;50210&nbsp;&nbsp;2002&nbsp; &nbsp;&nbsp;&nbsp;&nbsp;设计业务管理:&nbsp; &nbsp;&nbsp;&nbsp;&nbsp;法律:&nbsp; &nbsp;&nbsp;&nbsp;&nbsp;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主席令第91号)&nbsp; &nbsp;&nbsp;&nbsp;&nbsp;2.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主席令第2l号)&nbsp; &nbsp;&nbsp;&nbsp;&nbsp;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主席令第29号)&nbsp; &nbsp;&nbsp;&nbsp;&nbsp;4.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主席令第15号),总则第一—四章及第十六章(建设工程合同)&nbsp; &nbsp;&nbsp;&nbsp;&nbsp;5.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主席令第23号)&nbsp; &nbsp;&nbsp;&nbsp;&nbsp;行政法规:&nbsp; &nbsp;&nbsp;&nbsp;&nbsp;6.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建筑师条例(国务院第184号令)&nbsp; &nbsp;&nbsp;&nbsp;&nbsp;7.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93号令)&nbsp; &nbsp;&nbsp;&nbsp;&nbsp;8.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79号令)&nbsp; &nbsp;&nbsp;&nbsp;&nbsp;部门规章:&nbsp; &nbsp;&nbsp;&nbsp;&nbsp;9.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建筑师条例实施细则(建设部第52号令)&nbsp; &nbsp;&nbsp;&nbsp;&nbsp;10.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建设部第81号令)&nbsp; &nbsp;&nbsp;&nbsp;&nbsp;11.工程建设若干违法违纪行为处罚办法(建设部第68号令)&nbsp; &nbsp;&nbsp;&nbsp;&nbsp;12.建筑工程设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建设部第82号令) 一级建筑师(场地与建筑设计)辅导:总结三  其他。 &nbsp;&nbsp;&nbsp;&nbsp;附录2&nbsp;&nbsp;补充说明 &nbsp;&nbsp;&nbsp;&nbsp;附录2为2002年全国注册建筑师管理委员会颁布的“全国一级注册建筑师资格考试大纲”中所附的关于考试规范、标准及主要参考书目的内容。自2002年大纲颁布之日起至2003年年底,建设部又陆续修订和新增了部分规范及标准,修订和新增的规范及标准名单如下: &nbsp;&nbsp;&nbsp;&nbsp;新增的规范及标准: &nbsp;&nbsp;&nbsp;&nbsp;1.住宅设计规范GB&nbsp;50096—1999(2003年版) &nbsp;&nbsp;&nbsp;&nbsp;2.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GB/T&nbsp;50340—1999 &nbsp;&nbsp;&nbsp;&nbsp;3.城市规划制图标准CJJ/T97—2003 &nbsp;&nbsp;&nbsp;&nbsp;4.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nbsp;75—2003 &nbsp;&nbsp;&nbsp;&nbsp;新修订的规范及标准: &nbsp;&nbsp;&nbsp;&nbsp;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nbsp;50180&nbsp;&nbsp;93(2002年版) &nbsp;&nbsp;&nbsp;&nbsp;2.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nbsp;50015—2003 &nbsp;&nbsp;&nbsp;&nbsp;3.城镇燃气设汁规范GB&nbsp;50028—93(2002年版) &nbsp;&nbsp;&nbsp;&nbsp;4.木结构设计规范GB&nbsp;50005—2003 &nbsp;&nbsp;&nbsp;&nbsp;5.钢结构设计规范GB&nbsp;50017—2003 &nbsp;&nbsp;&nbsp;&nbsp;6.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nbsp;50034—2004&nbsp; &nbsp;&nbsp;&nbsp;&nbsp;附录3&nbsp;&nbsp;2005年度全国一、二级注册建筑师资格考试考生注意事项* &nbsp;&nbsp;&nbsp;&nbsp;参加知识题考试: &nbsp;&nbsp;&nbsp;&nbsp;(一)考生必须携带2B铅笔和橡皮参加考试。参加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结构》科目考试的考生,还必须携带无声、无编程功能的科学计算器: &nbsp;&nbsp;&nbsp;&nbsp;(二)在答题前,考生必须认真阅读印于封二的“考生须知”,必须将工作单位、姓名、准考证号如实填写在试卷规定的栏目内,将姓名、科目代码和准考证号填写或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栏目内。在其他位置书写单位、姓名、考号等信息的作为违纪卷,不予评分。 &nbsp;&nbsp;&nbsp;&nbsp;(三)按题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选项对应的字母用2B铅笔涂黑。如有改动,必须用橡皮擦净痕迹,以防电脑阅卷时误读。 &nbsp;&nbsp;&nbsp;&nbsp;参加作图题考试: &nbsp;&nbsp;&nbsp;&nbsp;(一)考生必须携带以下工具和文具参加作图题考试: &nbsp;&nbsp;&nbsp;&nbsp;计算器、三角板一套、圆规、丁字尺、比例尺、建筑模板、绘图笔一套、铅笔、橡皮、钉书器、刀片(刮图用)。 &nbsp;&nbsp;&nbsp;&nbsp;(二)在答题前,考生必须认真阅读印于封面的“考生须知”,必须将工作单位、姓名、准考证号如实填写在名卡规定的栏目内。参加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技术设计》和《场地设计》科目考试的考生,还须将姓名、科目代码和准考证号填写或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栏目内。在其他位置书写单位、姓名、考号等信息的作为违纪卷,不予评分。 &nbsp;&nbsp;&nbsp;&nbsp;(三)作图题必须按规定的比例用黑色绘图笔绘制在试卷上。所有线条应光洁、清晰,不易擦去。除某些细部线条外,主要线条不得徒手绘制。不得用彩色笔、铅笔或圆珠笔制图,不得将考场为考生配发的草图纸夹带或粘贴在试卷上,也不允许考生在试卷上做与考题作答无关的标记,否则按无效卷处理,不予评分。 &nbsp;&nbsp;&nbsp;&nbsp;(四)考生可将试卷拆开以便作答,试卷答完后应重新按照试卷页码编号顺序用订书机装订成册,订书钉应均匀地订在图纸左侧距边缘15mm处。作图题考试结束后,考生将填好的名卡放回卡袋中,由监考人员密封。监考人员和考生应当面确认装订试卷并密封名卡。 (五)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技术设计》和《场地设计》两门作图题考试都为作图选择题,该两门考试的每一道大题都改为作图选择题,都有作图选择题列于试卷上,参加该两门作图题考试时,考生对每一道大题必须:(1)完成作图任务;(2)根据自己的作图对试卷上该道大题的每一道选择题作答,即在试卷上将自己对选择题所选择的答案进行填涂;(3)完成填涂答题卡的任务。若漏作答其中一项,均视为无效卷,不予评分。每一个选择题只能选择一个正确答案,且要求考生在试卷上对作图选择题所选的答案与答题卡所填涂答案必须一致。 在填涂答题卡时,须用2B铅笔涂黑,如有改动,必须用橡皮擦净痕迹,以防电脑阅卷时误读。试卷上的选择题使用铅笔作答。 附录4&nbsp;&nbsp;谈注册建筑师考试 &nbsp;&nbsp;&nbsp;&nbsp;由于工作关系,笔者近年来参加了注册建筑师考试的考题设计、考试巡考、作图题人工评分等项工作,发现考生因备考不充分、缺少具有针对性的应试技巧、对题目作答要求不够重视等非技术因素造成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情况时有发生:注册建筑师资格考试在即,且布置考试考务工作的文件已经下发,为便于考牛早做准备,随文下发厂附件七,要求考生报考时由报考部门交与每一位考生。本文旨在结合所了解的情况和——些个人理解对《考生注意事项》做一解释,以便广大考生更有针对性地做好备考:其中:其中黑体字部分为《考生注意事项》原文,宋体字部分为笔者的注释和心得。 &nbsp;&nbsp;&nbsp;&nbsp;一、知识题考试 &nbsp;&nbsp;&nbsp;&nbsp;一级注册建筑师资格考试中6个考试科目为知识题,它们是:《设计前期与场地设计》、《建筑设计》、《建筑结构》、《建筑物理—与建筑没备》、《建筑材料与构造》、《建筑经济、施工与设计业务管理》。二级注册建筑师资格考试2个考试科闩为知识题,它们是: &nbsp;&nbsp;&nbsp;&nbsp;《建筑结构与设备》和《法律、法规、经济与施工》 &nbsp;&nbsp;&nbsp;&nbsp;参加知识题考试:知识题考题都为选择题,每—一个选择题都有一个完整讲述问题的题干,后附4个答案供选择,其中只有1个为正确选项,考生对这种标准化的考试方式当不陌生。 &nbsp;&nbsp;&nbsp;&nbsp;(一)考生必须携带2B铅笔和橡皮参加考试。参加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结构》科目考试的考生,还必须携带无声、无编程功能的计算器。“无声、无编程功能”足人事部人事考试中心对各类资格考试用计算器的统一规定,对汁算器的功能考生不必多虑,一般用满足建筑师日常工作要求的计算器(含三角等运算功能)即可。 &nbsp;&nbsp;&nbsp;&nbsp;(二)在答题前,考生必须将工作单位、姓名、准考证号如实填写在试卷规定的栏目内;将姓名、科目代码和准考证号填写或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栏目内。注意在“试卷规定的栏目内”填写“工作单位、姓名、准考证号”,在“答题’卡相庇的栏日内”填写“姓名”,填涂“科目代码”和“准考证号”:建议考生仔细填写、填涂并核对这部分内容。在其他位置书写单位、姓名、考号等信息的作为违纪卷,不予评分。 &nbsp;&nbsp;&nbsp;&nbsp;(三)按题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选项对应的字母用2B铅笔涂黑。如有改动,必须用橡皮擦净痕迹,以防电脑阅卷时误读。 &nbsp;&nbsp;&nbsp;&nbsp;二、作图题考试 &nbsp;&nbsp;&nbsp;&nbsp;注册建筑师作图题考试分两类,一类为作图选择题考试,它们是: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技术设计》和一级注册建筑师《场地设士卜》考试科目。另—类为单纯作图题考试,考试科目为: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方案设计》、二级注册建筑师《场地与建筑设计》和本文转载自《建筑学报》2004年第3期,二级注册建筑师《建筑构造与详图》。 &nbsp;&nbsp;&nbsp;&nbsp;参加作图题考试:作图题主要是考察方案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表达能力,这是建筑师的“看家本事”,也是历次注册建筑师考试中通过率较低的考试科目,这就更需要考生事先了解作图题的考试方式和作答要求。 &nbsp;&nbsp;&nbsp;&nbsp;(一)考生必须携带以下工具和文具参加作图题考试:计算器、三角板一套、丁字尺、比例尺、建筑模板、绘图笔一套、铅笔、橡皮、钉书器、刀片(刮图用)。注意:工具和文具中有无数量与规格要求。如模板,各类建筑模板、曲线板、椭圆模板、圆模板等建议多带;绘图笔建议带常用规格、不同粗细的不少于3只。 &nbsp;&nbsp;&nbsp;&nbsp;(二)在答题前,考生必须将工作单位、姓名、准考证号如实填写在名卡规定的栏目内。“名卡”为一细长条小纸片,考试前考生要在“名卡规定的栏目内”如实填写“工作单位、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结束后,名卡将被密封到自己试卷封面的名卡袋内。参加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技术设计》和《场地设计》科目考试的考生,还须将姓名、科目代码和准考证号填写或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栏目内。同2003年度考试一样,2004年度全国一级注册建筑师资格考试中的《建筑技术设计》和《场地设计》两门作图选择题考试结束后,仍先由计算机对考生的答题卡进行读卡评分,根据考生的读卡成绩决定其考卷能否进入下一步人工评分,所以《建筑技术设计》和《场地设计》两门作图题考试时,都配有跟知识题一样的“答题卡”:参加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技术设计》和《场地设计》两门作图选择题考试的考牛,要在“答题卡相应的栏目内”填写“姓名”和填涂“科目代码和准考证号”,建议考生仔细填写、填涂,并核对这部分内容。在其他位置书写单位、姓名、考号等信息的作为违纪卷,不予评分。  (三)作图题必须按规定的比例用黑色绘图笔绘制在试卷上。所有线条应光洁、清晰,不易擦去。除某些细部线条外,主要线条不得徒手绘制。或者说某些细部线条可以徒手绘制。但有两点要注意:—、画长线条时,再好的徒手功夫也没有在尺上画得快;二、画建筑单元模块(如坐便器平面)时,用模板也比徒手画图快。至于借助工具还是徒手绘图,关键是看哪个来得快,,不得用彩色笔、铅笔或圆珠笔制图,不得将考场为考生配发的草图纸夹带或粘贴在试卷上,以免有利用特殊色彩、特殊纸张暗做标记之嫌。正式答题一定要做在下发的正式图纸上。也不允许考生在试卷上做与考题作答无关的标记,否则按无效卷处理,不予评分。 一级建筑师(场地与建筑设计)辅导:总结四  &nbsp;(四)考生可将试卷拆开以便作答,试卷答完后应重新按照试卷页码编号顺序,用钉书器装订成册,钉书钉应均匀地钉在图纸左侧距边缘15mm处。作图题考试结束后,考生将填好的名卡放回卡袋中,由监考人员密封。监考人员和考生应当面确认装订试卷并密封名卡。试卷装订漏页有可能会被带离考场,从而造成漏题,属违反考试规定的行为。提请拆开试卷作答的考生,考试完毕装订试卷时切记要仔细核对试卷的页码编号顺序,以防有漏页情况发生,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nbsp;&nbsp;&nbsp;&nbsp;(五)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技术设计》和《场地设计》作图题考试中有作图选择题,《建筑技术设计》第一、四题的部分考试内容和第二、三题的全部考试内容以作图选择题的形式列于第一页上,《场地设计》第一至四题的主要考试内容也以作图选择题的形式列于各题的任务要求中。2002年修改考试大纲后,为使作图题稳妥地完成由人工评分向机读评分的过渡,一级建筑师考试对作图题做了改进,即部分考题由单纯的作图题改为作图选择题,考生在完成每道题的作图任务后,根据作图的结果或推论选择答案并作答填涂。 &nbsp;&nbsp;&nbsp;&nbsp;实践证明这是一次成功的改革尝试。参加此部分作图题考试时,考生除完成作图任务外,还必须在试卷上完成选择题的作答,并同时完成填涂答题卡的任务,若漏作答其中一项,均视为无效卷,不予评分。考生在完成作图题任务后,切记要:1.在试卷上选择题的答案选项中选择所选答案;2.在答题卡上填涂所选选项对应的字母。如漏做了第2项,在地方机读时,有可能因分数不够线而无法调卷参加全国统一组织的人工评分工作;如漏做了第1项,即使已调卷参加人工评分,也会因试卷上无答案无法进行人工复核而视为无效试卷。因为这两科作图选择题的评分方式采用计算机与人工相结合的办法,所以在此强调以上两项都要作答的重要性,不管忽略哪一项,都将失去考试通过的机会,、每一个选择题只能选择一个正确答案,且要求考生在试卷上对作图选择题所选的答案与答题卡所填涂答案必须一致。 &nbsp;&nbsp;&nbsp;&nbsp;在填涂答题卡时,须用2B铅笔涂黑,如有改动,必须用橡皮擦净痕迹,以防电脑阅卷时误读。试卷上选择题的作答可选用铅笔。因考虑考生使用绘图笔做作图题,使用铅笔填涂答题卡,为便于考生作答,对试卷上选择题的作答用笔不作统——规定,可以用钢笔、圆珠笔和铅笔。为便于改动,建议对试卷上选择题作答时仍选用2B铅笔。 &nbsp;&nbsp;&nbsp;&nbsp;三、提请考生注意 &nbsp;&nbsp;&nbsp;&nbsp;(一)合理分配考试时间 &nbsp;&nbsp;&nbsp;&nbsp;对于知识题(选择题),答题之前大致计算一下答每道题所用的时间,按此掌握答题速度,并注意留出检查的时间,这样便于整体把握答题进度、对于一级注册建筑师的《建筑技术设计》、《场地设汁》和:二级注册建筑师的《建筑构造与详图》这类每一门考试科目中有几道作图题的考试来说,建议考生先通览一遍考题,先挑相对简单和自己熟悉的题来做,以防被相对复杂和自己不熟悉白勺题占用过多时间,到考试后期有一些自己会做的题因为没有时间而无法完成,从而影响自己整体水平的发挥。另一方面,这甲需要特别强调一下,一级注册建筑师的《建筑技术设计和《场地设计》两门作图题考试都有选择题,考试结束后要先由计箅机对号生的答题卡进行读卡评分,根据读卡成绩淘汰掉部分考卷,未被淘汰的考卷才能被调出进行人工评分,考生要充分认识到填涂答题卡的重要性。另外,别忘记在试卷上的选择题,扣选择所选答案,否则也会因试卷上无选择答案而无法进行人工复核,试卷被视为无效试卷。因而,考生要安排时间作选择题和填涂答题卡。2003年曾出现考生计算机的读卡成绩较高,作图也不错,但试卷上的选择题未做,因而人工评分时无法对其进行复核,最终考试未能通过的情况, &nbsp;&nbsp;&nbsp;&nbsp;对于一级注册建筑师的《建筑方案设计》作图题和二级注册建筑师的《场地与建筑设设》作图题,考生要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大致划分方案构思与制图两个阶段的时间分配量,在去年空港候机楼答案中,既有方案构思不错而制图未完成的,又有制图表达完整但方案有明显缺陷的,只有把握好两阶段的时间分配量,才能保证个人整体水平的充分发挥。 &nbsp;&nbsp;&nbsp;&nbsp;(二)方案作图题的作答方法 &nbsp;&nbsp;&nbsp;&nbsp;方案作图题特指一级注册建筑师的《建筑方案设计》和二级注册建筑师的《场地与建筑设计》考试科目,这类试题基本相当于大学的快速设计,但比快速设计更加注重方案构思和工程实践能力,而淡化一些其他内容(如无立面设计和不特别看重图面质量因素等)。 &nbsp;&nbsp;&nbsp;&nbsp;完成这类考试建议分四步:—、完全读懂题目要求,分析并明确作图任务;二、根据任务描述、气泡图等已知条件结合上述分析勾画草图;三、对照题目要求调整、完善平面和功能关系,确定结构柱网尺寸、面积等定量因素及其他:四、在试卷上正式制图。制图时要注意整体把握制图深度的一致性,笔者去年见到一份答卷,候机楼一层平面图结构部分全部涂黑、卫生间能表现的内容也都画了出来,但二层平面却是空白!候机楼一、二层有很多相互关联的功能关系,—层画得再好也无法单独给分。像这样的情况实属可惜。另外,应避免对细部、局部花过多功夫和片面追求图面质量,而要把主要精力用于平面及功能关系等总体方案的构思和设汁。 &nbsp;&nbsp;&nbsp;&nbsp;(三)充分做好考前的非技术因素准备工作 &nbsp;&nbsp;&nbsp;&nbsp;考生在备考时除—厂全面、系统地梳理各科目专业知识外,建议用一些时间做好考前的非技术因素准备工作。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应引起重视:1.考试前认真阅读《全国一、二级注册建筑师资格考试考·生注意事项》。参加每门考试,尤其是作图题考试时,在考场上正式答题前先花一部分时间认真阅读各门考试的‘‘考生须知”。2.通过阅读《全国一、二级注册建筑师资格考试考生注意事项》、考前培训和与考生交流,掌握好各考试科目的个人信息填写、填涂要求和作答要求。3.参加考试时所携带的工具和文具应尽量齐全,但注意不要发生规定禁止的行为,如用涂改液或涂改胶带修改作图题的线条就会有暗做标记之嫌等。还有一点要注意,如个别地方未给考生准备图板,考生要自做准备。4.由于我国建筑设计行业率先实现了计算机辅助设计,近些年毕业的考生几乎没有在图板上做过设计丁作,建议考前多做一些手工制图练习,以确保作图的速度和质量。 &nbsp;&nbsp;&nbsp;&nbsp;说明:本文宋体字部分只是注释和心得,仅以个人观点为考生提出一些建议,如与相关规定或要求不符,当以相关规定和要求为准 一级建筑师(场地与建筑设计)辅导: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一) &nbsp; 2.2.2医院出入口不应少于2处,人员出入口不应兼作尸体和废弃物出口。 2.2.4太平间、病理解剖室、焚毁炉应设于医院隐蔽处,并应与主体建筑有适当隔离。尸体运送路线应避免与出入院路线交叉。 3.1.2门诊、急诊、住院应分别设置出入口。在门诊、急诊、住院主要人口处,必须有机动车停靠的平台及雨棚。如设坡道时,坡度不得大于1/10。 3.1.3医院的分区和医疗用房应设置明显的导向图标。 3.1.44层及4层以上的门诊楼或病房楼应设电梯,且不得少于2台;当病房楼高度超过24m时,应设污物梯。供病人使用的电梯和污物梯应采用“病床梯”。电梯井道不得与主要用房贴邻。 3.1.62—3层无电梯的病房楼以及观察室与抢救室不在同一层又无电梯的急诊部,均应设置坡道,其坡度不宜大于1/10,并应有防滑措施。 3.1.7通行推床的室内走道,净宽不应小于2.1m;有高差者必须用坡道相接,其坡度不宜大于1/10。 3.1.8半数以上的病房应获得良好刚l 3.I.11室内最小净高在自然通风条件下,诊察室2.6m,病房2.8m。 3.1.13一般医疗用房的地面、墙裙、墙面、顶棚,应便于清扫、冲洗、其阴阳角宜做成圆角。手术室、无菌室、灼伤病房等洁净度要求高的用房,其室内装修应满足易清洁、耐腐蚀的要求;放射科、脑电图等用房的地面应防潮、绝缘。药剂科的配方室、贮药室、中心药房、药库,均应采取防潮、防鼠等措施。太平间、病理解剖室,均应采取防蚊、防蝇、防雀、防鼠以及防止其他动物侵入的措施。 3.1.14病人使用的厕所隔间平面尺寸,不应小于1,10mxl.40m,门朝外开,门闩应能里外开启。厕所应设前室,井应设非手动开关的洗手盆。 3.4.11儿科病房的儿童用房,窗和散热片应有防护措施。 3.5.120床以上的一般传染病房,或兼收烈性传染病者,必须单独建造病房,并与周围建筑保持一定距离。 3.5.3传染病房应严格按照清洁区、半清洁区和污染区布置;应设单独出入口和入院处理处;需分别隔离的病种,应设单独通往室外的通道;每间病房不得超过4床,两床之间的净距不得小于1.10m;完全隔离房应设缓冲前室;盥洗、浴厕应附设于病房之内,并应有单独对外出口。 3.7.3放射科对诊断室、治疗室的墙身、楼地面、门窗、防护屏障、洞口、嵌入体和缝隙等所采用的材料厚度、构造均应按设备要求和防护专门规定有安全可靠的防护措施。 3,8.2核医学科的实验室中,分装、标记和洗涤室应相互贴邻布置,并应联系便捷;计量室不应与高、中活性实验室贴邻;高、中活性实验室应设通风柜,通风柜的位置应有利于组织实验室的气流不受扩散污染。 3.8.4核医学科的照相机室应设专用候诊处;其面积应使候诊者相互间保持1m的距离。 3.17,1营养厨房严禁设在有传染病科的病房楼内。 十、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2--90) 3.1.6锅炉房、冷却塔等不宜设在客房楼内,如必须设在客房楼内时,应自成一区,并应采取防火、隔声、减震等措施。 3.1.8一、二级旅馆建筑3层及3层以上,三级旅馆建筑4层及4层以上,四级旅馆建筑6层及6层以上,五、六级旅馆建筑7层及7层以上,应设电梯。 3.2.2客房最小净面积:单床间一至四级分别为12、10、9、8(m2);双床间一至六级分别为20、16、14、12、12、10(m2);多床间每床不少于4m2。 3,2.3客房附设卫生间净面积:一至三级分别不小于5、3.5、3(m2),卫生器具件数不少于3;四、五级分别不小于3、2.5(m2),卫生器具件数不少于2。不设卫生间的客房,应设置集中厕所和淋浴室。卫生间不应向客房或走道开窗。客房上下层直通的管道井,不应在卫生间内开检修门。 3.2.4客房居住部分净高度,设空调时不应低于2.4m,不设空调时不应低于2.6m。 3.2.6相邻客房的阳台不应连通。 3.4.1厨房位置应与餐厅联系方便,并避免厨房的噪声、油烟、气味及食品储运对公共区及客房区造成干扰。 3.4.2洗衣房应分设工作人员出入口、污衣入口及洁衣出口,并避开主要客流路线。 十一、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36&quot;-87) 3.1.1宿舍内居室宜成组布置,每组规模不宜过大。每组或若干组居室应设厕所、洗涑室或卫生间。每幢宿舍宜设管理室、公共活动室和晾晒空间。厕所、盥洗室和公共用房的位置应避免对居室产生干扰。 3.1.2宿舍多数居室应有良好朝向。炎热地区朝西的居室应有遮阳设施。 3.1.3宿舍内的居室和辅助用房应有直接通风条件;严寒地区的居室和辅助用房冬季应有通风道等有效的换气措施。 3.1.4宿舍的居室、管理室、公共活动室、公用厨房等应有直接自然采光,其窗地面积比不应小于1/7。 3.2.1宿舍居室按其使用要求分为甲、乙、丙三类。甲类每室居住2人,人均居住面积6m2;乙类每室居住3—4人,人均居住面积4m2;丙类每室居住6—8人,双层床,人均居住面积3-2.6m2。居室包括睡眠和学习合用或分割为两部分组成的空间 3.2.2居室床位布置的最小间距: (1)两个单床长边之间0.50m; (2)两床床头之间0.10rn; (3)两排床之间的走道宽度1.10m。 3.2.3居室应有贮藏空间,严寒、寒冷和温暖地区平均每人贮藏量不宜小于0.45m3; 炎热地区不宜小于0.35m3。 3.2.5居室不应布置在地下室;不宜布置在半地下室。 3,3.1厕所集中设置时,应设前室或经盥洗室穿入,厕所门不宜与居室门相对。厕 所、盥洗室与最远居室的距离不宜大于20m。 3.3.2厕所、盥洗室卫生设备的数量应根据每层居住人数确定。设备数量不应少于 以下规定: 男厕所:大便器10人以下设1个,超过10人时,每20人或不足20人增设1个; 小便器或槽位每20人或不足20人设1个。 女厕所:大便器8人以下设1个,超过15人时,每15人或不足15人增设一个; 妇女卫生间50人设1</p>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建筑师考试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