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信息化工作三年发展规划方案 .docx

上传人:asd****19 文档编号:7807936 上传时间:2025-01-1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化工作三年发展规划方案 .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信息化工作三年发展规划方案 .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信息化工作三年发展规划方案 .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信息化工作三年发展规划方案 .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信息化工作三年发展规划方案 .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信息化工作三年发展规划方案 *区教育信息化工作三年发展规划 (20162018年)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的战略决策。近年来,全区上下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努力改善信息化硬件设施,快速提升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与新要求,为促进全区教育信息化建设再上新台阶,开创全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局面,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面

2、向未来、育人为本,应用驱动、内涵发展,统筹规划、整体推进,深度融合、引领创新”工作方针。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以体制和队伍建设为保障,提高全区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加快实现全区教育现代化,为构建终身学习体系与学习型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现状与问题1.现有基础 (1)硬件环境建设。近年来,各学校积极争取上级财政资金和社会其他资金的支持,整合、更新了学生用计算机,为信息课正常开设提供了有力保障。全区所有中小学全部实现了多媒体“班班通”,基本达到了专任教师人手一机的配备标准,能满足日常教育教学需要。在全

3、区教育城域网建设方面,区教体局与中国移动公司临沂分公司网络部合作,改造了全区教育城域网。所有学校(包含村小)使用移动公司免费提供的网络核心设备实现了光纤接入,中学与街镇中心小学、区直小学带宽达到100m,村小带宽为10m。在录播室建设方面,全区第一期投入200余万元在7所学校新建了一批集微格教学、网络直播、点播等功能于一体的专业录播室系统。 (2)软件环境建设。与中教启星公司合作,在中国移动公司资金协助下,初步搭建起科研、培训与教研为一体的XX县区中小学研训教平台,在全区范围内正在推广使用。按上级要求,购买了全市统一的“一师一优课”视频资源平台,并在全区使用城域网版的办公oa系统,在系统内实施

4、网上无纸化办公。 2、存在问题 (1)城域网硬件设施建设受限制,互联网外部出口有时受阻。我区城域网主干线主要依托中国移动公司免费提供的华为的网络核心设备,区教体局信息中心与诸多学校尚没有配置自己的网络核心设备,网络环境的基础性设施过份依赖中国移动公司,并且中国移动公司网络受诸多因素影响,有些需要的网站经常访问不了。 (2)资源平台建设处于初级阶段,可以有效利用的平台数量少、功能不全面,各平台入口规则不统一,适用于教育教学工作的资源不足。 (3)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尚不能深度融合,仅是把信息化手段作为传统教学的辅助工具之一。 三、发展目标与原则 按照“网络全域化、资源集成化、使用普及化、运维优质化

5、”的总体思路完成教育信息化公共支撑环境建设,实现教育信息资源互联互通与普及共享,基本建成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以及教育管理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到2018年年底,建成人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建设中遵循如下原则: 1.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在区域教育统筹规划基础上,充分整合各学校现有的软硬件系统,合理规划新建系统,制定分步骤实施方案。合理分工,分步实施,确保各个方面协调发展,形成整体效益和整体优势,防止重复建设,避免资源浪费。 2.统一平台,互联互通。 建设符合国家标准规范的、统一的信息化平台,实现平台统

6、 一、标准统 一、用户管理统一以及信息资源的分布式储存和检索统一,实现资源与信息纵向、横向贯通。 3.深度融合,支撑创新。 以现代教育理论为依据,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前提,以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为核心,以有效支持教育教学创新、教育均衡为根本目的,开展智慧云平台建设与应用。 4.共建共享,全面应用。 整合力量共建共享,协同发展,全面推动应用。建立并逐步完善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共建共享激励机制,保障信息资源建设工作持续、高效发展。 5.规范管理,保障安全。 严格按照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要求,制定智慧教育云平台建设管理规范,建立有效的安全保障体系和规范的安全管理体系,保护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 四、任

7、务与措施 实现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产生革命性影响,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是基础,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是载体,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是保障,师资队伍的现代化建设是根本。 (一)硬件建设 进一步优化教育城域网,建设区级教育云数据中心,扩充互联网出口,逐步实现教育城域网内部无线网络全覆盖。加强学校多媒体录播教室建设和多媒体“班班通”升级改造工程,稳步推进数字化多功能教室建设。 主要措施: 1.升级改造现有教育城域网,内网主干线改造工程于2016年启动建设,完成XX县区学校1000兆光纤进校园,街道(镇)中学、中心小学100兆进校园,村小20兆光纤进校园。2017年启动无线骨干网络建设,2018年全区基

8、本实现教育城域网内部无线网络全覆盖。 2.2016年建设完成XX县区教育数据中心。局信息中心与各学校配备统一品牌的网络核心设备,配备支撑全区教学、研修、管理信息化的服务器及网络平台,提供平台数据计算、网络安全传输、资源存储等功能。 3.按照应用导向原则,2017年前升级改造完成区内非交互式多媒体“班班通”设施,构建“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的资源应用模式。 4.2017年街镇中心(区直)小学以上学校基本完成多媒体录播教室建设,提供支持开展集体备课、案例观摩、专家讲座的能够双向互动、交流研讨的支撑环境,促进教师间优秀教学方法和优质教学资源的传播和共享。 5.逐步开展创新实验室试点建设和翻转课堂应

9、用试点工作,打造数字化网络课堂,鼓励有条件的学校根据实际需求有计划地建设“一对一网络教学班”、数字化探究实验室、数字阅览室等项目工程。 6.整合中小学校园监控、视频会议、课堂直播等系统,完成全区教育视频系统网络融合建设。 (二)软件建设 进一步完善XX县区中小学研训教平台,建立基于云服务模式实名制、组织化、可控可管的网络学习空间,开展教师研修模式、教与学方式的变革探索,促进校内外教育的有机结合,实现师生、生生、家校的多元互动。 主要措施: 1.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资源开发,区、校两级分工建设、共同应用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2016年学科资源覆盖率达到85%,2017年实现中小学所有学科资源全覆盖。

10、 2.2016年60%的教师和初中以上40%的学生拥有实名网络学习空间,2017年基本实现网络空间人人通。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教师普遍应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研修、备授课、批改作业、家访及指导学生学习,学生普遍应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自主学习,促进“空间应用”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 3.2016年启动建设覆盖学校、教师、学生及其家长的管理信息系统和基础数据库,为教育监管、教育决策、各类在线测试、教师学分管理等提供技术支撑。建设多层次、多角度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建设教师个人成长档案与教师发展评价系统;建设家校互动服务系统,为家长提供管理与信息发布的入口,了解孩子的学习

11、动态、学习评价等服务。 4.利用信息化加强教学、行政和后勤管理,2017年全区基本建成统一的基础数据平台,2018年实现教育教学管理公共服务云平台的各项功能。 (三)坚持应用驱动,深度融合教育教学 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强化利用信息技术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教学改革的理论和应用等内容的培训,把应用信息技术能力作为教师业务能力的基本要求,通过各级专题培训,解决教育教学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主要措施: 1.做好教育行政管理干部、学校校长(幼儿园园长)、教研人员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培训,提升信息化规划能力、领导能力和执行能力。 2.强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各级各类学校要以

12、信息技术应用为导向,促进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管理方式的优化和创新应用。推进“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积极推动“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城乡互动课堂”建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3.逐步开展“翻转课堂”应用试点工作,打造数字化网络课堂,鼓励有条件的学校根据实际需求有计划地建设数字校园电视台。组织好微课大赛、电教优质课推荐评选活动,打造“翻转课堂”优秀示范案例。 4.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探索开展3d打印教学、创客式学习等课程,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和优质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利用网络技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综合信息化素养。 (四)启动智慧校园试点校建设项

13、目 选择试点校配备智慧教室,打造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在智慧教育理念与实施方法指导下,基于智慧校园感知环境,引进新型多媒体互动交互设备、移动教学终端设备,重构传统的多媒体教室网络硬件环境,并提供课堂互动教学系统,结合备课与教学中心,为开展智慧教育提供应用支撑。探索形成以教材多媒体化、资源网络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为特征的启发式、探究式等教学模式,实现智慧教育。 主要措施: 1.2016年在区内启动建设3所教育信息化基础好、学校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教师信息素养较高的学校作为首批“中小学智慧校园”创建试点校。 2.2017年,依据试点校的示范性作用,通过构建数字化校园环境,培养现代型教师队伍,探索

14、依托新技术构建素质教育体系新模式、新途径,全面推进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为XX县区“智慧教育”体系建设奠定基础。 五、保障体系 1.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管理体系 区教体局成立以局长为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教研、电教、财务、基教和督导等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XX县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领导全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和实施、全区中小学教师的信息化技能培训、信息化教学工作的开展。各学校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工作组织管理体系。 2.抓好队伍建设,夯实工作基础 充实区教体局信息中心技术力量,统筹指导全区教育信息化工作。区信息中心配备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5人。学校按规模大小配

15、备1-3人的专(兼)职信息技术管理人员。 3.积极筹措资金,保证设施满足配备投入 统筹管理“两费”资金,协调安排教育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对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将配备和维护资金列入学校预算。严格落实临教财字20092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两费”的管理使用,并在每年的教育费附加及学校教育公用经费中安排一定比例的专项经费,用以支持教育信息化建设。在争取政府专项投入的同时,广泛宣传,努力动员社会各界捐资助学支持教育信息化建设 4.强化督导评估,建立激励机制 区教体局每年将根据全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年度计划,对各中小学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并纳入学校办学水平综合评估成绩,同时对在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中成绩突出的单位与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第10页 共10页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