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章 预测与决策 第一节 预测 一、预测的概念与特征(一)预测的概念预测是面向未来,是对未来事物及其发展变化趋势预先作出的推断。预测是以过去为基础推测未来,以昨天为依据估计今后,以已知预计未知,这种估计不是凭空捏造的。预测是一个完整的管理活动过程。预测的结果是在对所预测的事物进行一系列科学的分析后作出的。这一系列科学的分析包括:预测目标的确定、预测信息资料的收集、预测方法的选择和应用、预测模型的选定及估计、预测结果的评价等一整套
2、过程。因此,预测是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相应的预测方法,对预测对象在未来的状态及发展变化趋势进行预料推测的过程。(二)预测的特征 1不确定性。预测是面向未来的,而未来是未知的,作为预测基础的过去或现在的事物也可能是未知的,具有不确定性或随机性。未来的不确定性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预测的目的是尽量减少不确定性的影响,以求得对未来情况的了解,把握其发展趋势。2科学性。预测是在揭示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性的基础上推断未来的,是有科学根据的;同时,预测是依赖于科学的预测方法,并经过一定的科学步骤对未来发展状况作出判断,它是一个有根据、有论证、有结果、有建议的一系列活动。3近似性。一方面,预测是在事物发生之
3、前,根据事物过去和现在的发展规律作出的推断;另一方面,预测的结果与将来的实际情况存在着或大或小、或多或少、或前或后的偏差,不可能完全重合,只能大致接近。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和人们运用预测技术的日益熟练,这个偏差逐渐缩小,但很难完全消除。4局限性。预测对象的许多因素,因受各种条件的影响具有随机性,从而对预测对象的方向和强度的影响出现随机性,加上人们认识上的限制,或者因为资料不齐全、不准确,或者因为预测所涉及的因素过于复杂,在建立预测模型时,不得不舍去一些因素和条件,并拟定某种假设,以致预测不能表达事物发展的全貌,使其结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二、经济预测的作用经济预测是预测的一个重要分枝。经济预测
4、可以应用于经济的各个方面,具体作用表现在以下方面:(一)经济预测为计划工作提供可靠信息及科学依据经济预测对未来的经济过程进行科学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揭示和描述事物现象的变化规律、发展趋势,从而为选定计划目标、编制计划提供可靠的信息资料。同时,可以预测在计划执行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及计划执行后对未来可能产生的各种影响,为及时修改计划提供科学依据。(二)经济预测为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保证决策中方案的制定、评价和选择的基础和依据是预测的结果,所以,经济预测为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保证。(三)经济预测可以促进统计工作的有效开展一方面,经济预测,特别是定量预测是以历史数据为依据进行的,经济统计是收集经济变量或
5、经济指标历史数据的主要途径,要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必须保证用于预测的历史资料的质量,从而在客观上要求统计工作应该提供准确的数据资料;另一方面,要使统计成为经济管理的有力助手,就不能局限于对经济过程的简单描述和数据的收集汇总,还要进一步运用这些数据预测未来。所以,经济预测可以促进统计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经济预测的类型(一)按照预测的范围不同分为宏观经济预测和微观经济预测 1宏观经济预测。宏观经济预测是对世界经济或国民经济发展变化趋势所作的预测。它是为制定国家的发展战略和规划提供决策的科学依据。它主要包括:(1)社会未来预测。社会未来预测是研究与社会发展有关的社会问题,它的主要对象是由于科学技术的
6、发展而产生的种种社会问题。例如,环境污染、人口膨胀、生态平衡失调等等。同时,还要预测对社会有益的各种社会现象的发展趋势,并阻止对社会发展不利的趋势。(2)科学技术预测。科学技术预测是研究与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与应用有关的一系列问题。预测即将出现的新的科学技术发明及其效果、科学技术发明与新产品的关系等。预测的内容包括:世界上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及趋势;本国相同范围内科学技术的进展情况;跨学科综合性课题的进展情况;各部门的发展情况及具体产品和工艺的发展情况。(3)经济预测。经济预测是为制定国民经济规划、经济战略和制定经济政策服务的预测。具体包括:预测科学技术发展前景对经济的影响;预测自然资源的状况及劳
7、动力资源的状况;预测最终产品的需要量以及各种非生产性的社会需要;预测再生产的社会条件;预测财政、信贷、价格、税收等因素的变化对社会生产和市场供求的影响等。2微观经济预测微观经济预测是指企业对其经济活动的发展变化趋势所作的预测。它是搞好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有效手段。微观经济预测主要内容有:(1)市场需求预测。它是预测市场对本企业产品的需求量的状况及产品品种、性能、质量、服务等方面的需求及其发展变化趋势,用户的潜在需求,开拓潜在市场的可能性等。(2)市场占有率预测。它是对企业的产品在市场销售的同类产品中所占比重及其发展趋势的预测,即对本企业产品竞争能力的预测。(3)产品寿命周期预测。它是预测本企业产
8、品的寿命周期有多长,每种产品所处于寿命周期的哪一阶段,判断现有产品哪些应发展,哪些应淘汰,为企业决定产品发展方向提供可靠依据。(4)价格预测。它包括产品及原材料的变动趋势、比价以及消费者对价格的接受程度等的预测。(5)科学技术发展预测。它是指对本行业的科学技术发展动向、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发展对市场需求的影响所作的预测。它是指导企业合理调整产品结构,研制和开发新产品的依据。(6)资源预测。它是指企业对开展生产经营所需要的人财物等各种资源未来发展变化趋势的预测。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提供了重要保证。(二)按照预测的时间不同分为长期预测、中期预测和短期预测1长期预测长期预测是指预测
9、时间一般在五年以上的预测。它属于战略预测。2中期预测中期预测是指预测时间从一年到三年的预测。3短期预测 短期预测是指预测时间在一年以内的预测,一般是一周、一个月或几个月。其中:微观预测以中、短期预测为主,宏观预测以长期预测为主。(三)按照预测的方法不同分为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1定性预测定性预测是靠预测人员的知识、经验和综合分析能力,对未来预测对象的发展状况作出推断和估计。该种方法具有直观简单、费用较低、掌握起来并不容易及需要有丰富的经验等特点。一般在预测资料不完整或较少的情况下,采用定性预测效果较好。2定量预测定量预测是通过对经济现象的分析,揭示经济现象的变化规律或发
10、展趋势,对未来经济发展的程度和数量关系进行的预测。它比定性预测具有更详尽、更精确、更完善和更成熟的特点。四、预测的步骤不论是什么类型的预测,还是采用什么方法,它的基本步骤是:(一)提出预测的课题,确定预测目标根据社会和组织的要求,运用创造性思维,提出预测的课题,即预测要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要求。根据预测课题确定预测的目标、任务、对象、预测范围、时间和假定条件以及研究方法等。(二)调查、收集和整理资料一方面要广泛地、齐全地收集与预测对象有关的过去的、现在的资料(包括计划、记录材料、调查报告或表格以及其他资料等)。另一方面还要大量地收集预测的背景材料,即该预测所涉及到的科学技术、经济、社会、文化
11、和政治等方面因素的材料。在调查、收集好资料的基础上,对资料加以分析、整理,剔除由于偶然因素所造成的不正常影响,为获得满意的预测成果提供科学的依据。(三)选择预测方法,建立预测模型预测方法的选择要以预测目标、资料的数量和可靠程度来加以确定。一般应同时采用两种以上方法,以保证预测的准确性。对于计量经济模式分析,要依据有关经济理论,利用数理统计技术,以数学为工具,建立表示因果关系的模型或时间序列关系的模型。(四)估计预测误差,评定预测结果预测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这就需要对预测值进一步进行分析,估计预测误差大小,并进行必要纠正。然后,将预测结果进一步征询专家意见,以检验预测结果,并检验预测模型。(五)提
12、出预测报告交付决策首先,在预测结果的基础上提出预测报告。然后,将预测报告交付决策机构。五、预测的准确度预测的准确度关系到预测的作用能否能充分发挥的问题。预测是对未来的一种估计,所以它不可能百分之百的准确,总会有一定的误差的。(一)影响预测准确度的因素影响预测准确度的因素有许多,主要有:1客观情况在不断迅速地变化,而人们的认识总是滞后的。这是影响预测不准确的主要原因。2客观事物发展有渐变,也有突变。在突变的情况下预测是难以准确的。3预测研究是一门年轻的科学,它还很不成熟。无论是人员、资料和方法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4限制预测实现的因素太多等。总之,客观事物的发展瞬息万变,而人的认识是有限的,是
13、不完全的,所以从根本上讲,完全准确的预测是不现实的。(二)怎样提高预测的准确度1从预测资料的来源看。资料是否完全、正确,直接影响着预测结果的准确。因此,每次预测工作,必须经过核实保证资料、数据和情报准确可靠。要求在收集资料时注意资料的来源、时间,逐步积累,建立常用的数据库。2从预测的方式上看。要善于利用各方面的预测成果的报告;要发挥集体力量,集思广益,统一思想,统一行动;要广泛地吸收不同意见,最后由集体评定。3从预测的方法看。要注意研究预测的方法,不断改进预测技术;要针对不同的问题,选择不同的预测方法,以保证预测的准确性。 六、经济预测的方法(一)定性预测方法定性预测方法是靠决策人员的知识、经
14、验和综合分析能力,对未来预测对象的发展状况作出推断和描述的预测方法。定性预测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德尔菲法德尔菲法又称专家调查法。它是把所要预测的问题和必要的资料,用信函的形式向专家们提出,得到答复后,把各种意见经过综合、整理和反馈,如此反复多次,直到预测的问题得到较为满意的结果的一种预测方法。德尔菲法具有匿名性、反馈性和统计性等特点。应用德尔菲法进行预测时要注意的问题:预测问题要十分清楚明确,其含义只能有一种解释;问题的数量不要太多,一般以回答者在2个小时内答完为宜;要忠于专家们的回答,调查者在任何情况下不得显露自己的倾向;对于不熟悉这一方法的专家,应事先讲清楚预测的过程与方法。2用户意见法
15、用户意见法是预测人员通过对用户进行调查和征求意见,来进行预测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调查结果较切合实际。但运用此法能否成功,主要取决用户是否真正与预测人员合作。3集合意见法集合意见法是预测组织将有关的管理人员或工作人员召集起来,就预测事物未来的发展发表意见,交换看法,然后由预测人员将各种意见汇总起来,进行综合分析与研究,以形成预测结果的预测方法。这种预测方法的优点是:通过面对面的讨论,可以互相启发,互相补充;方法简单易行,无须经过复杂的计算。它的缺点是:仅凭个人经验,偏重于主观估计,容易产生失误。该方法主要适用于缺乏历史资料的预测对象。(二)定量预测方法定量预测方法是通过对经济现象量的方面的分
16、析,来揭示经济现象的变化规律或发展趋势,并在定性分析基础上,对未来经济发展的程度和数量关系进行预测的一种方法。定量预测方法具有比定性预测方法更完善、更成熟;预测结果更详尽、更精确。它适用于经常性的预测等。常用的定量预测方法主要有:时间序列平均数预测法、指数平滑法和回归预测法。下面主要介绍常用的指数平滑法和回归法。1指数平滑法它是采用一个平滑系数来调整实际数,反映数据近期性影响,对下一期进行预测的一种方法。其公式为:534213畅销概率0.3一般概率0.5滞销概率0.2 8221畅销概率0.3畅销概率0.2一般概率0.5滞销概率0.2一般概率0.5119510151中批量生产3025122520
17、14181615 =式中:本期预测值 前期预测值 前期实际值 平滑系数(01) 例:某企业本年8月份的销售额为123万元,对该月的预测数为115万元。若取为0.7,则9月份的预测值为:=0.7123+(1-0.7)115=120.6(万元)预测中,平滑系数的取值可根据实际情况凭经验来确定。当前期预测值与实际值误差较大时,则要大一些;当误差较小时,说明前期预测值比较准确,则可小一些;的作用就是平滑修正误差,使
18、预测值更接近实际值。如当=0.3时,表示30%的误差需要修正;=0.9时,表示90%的误差要修正。取值越大,考虑前期实际值占的比重大,前期预测值占的比重小。若=1,则= ;若=0,则= 。指数平滑法的优点是:计算方便;只需要少数数据即可求出预测值,而且可以灵活选择值进行平滑修匀。不足之处是只能向前预测一期的数值。它只适用于短期预测。2回归预测法回归预测法是在研究经济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基础上,以一个或数个自变量的变化来推测另一个因变量变化的预测方法。回归预测法又分为一元回归预测法和多元回归预测法。一元回归预测法又分为一元线性回归预测法和非线性回归预测法两种。这里主要介绍一元线性回归预测法。一元线
19、性回归预测法又称直线回归预测法。它是对两个互为因果并呈线性关系的变量数列,建立直线回归方程,并通过自变量的取值来预测因变量发展趋势的预测方法。主要步骤是:(1)建立预测模型一元线性回归预测法的自变量(主要因数)只有一个,而且与因变量(预测目标)之间具有线性关系,故可用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来模拟,其数学模型为:式中:预测值 影响因素 a、b回归系数回归系数a、b可用最小二乘法求得的公式计算而得: (2)模型检验即对预测数学模型的合理性和影响因素对预测
20、值的影响进行显著性检验,可用相关系数来进行。的计算公式为:当1时 说明影响因素X与预测值之间具有线性关系,可用一元线性回归预测法来进行预测。当2 1时,说明X对的影响显著,X是预测值的主要影响因素。(3)求=a+bX回归直线方程 根据已知数据资料,求出回归系数a、b值,将a、b值代入=a+bX回归直线方程,即得反映自变量与因变量变化的回归方程。(4)确定预测值 将自变量X值代入回归直线方程=a+bX中,即得预测值。例:某市19951999年实施安居工程中,新建住宅面积与装饰材料销售额资料如表71所示,该市2000年住宅面积投入使用预计1300万平方米,试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法预测2
21、000年装饰材料销售额。表71199519961997199819992000 住宅面积(万平方米) 481 654 791 82410131300装饰材料销售额(万元)14741847205618932260 解: (1)根据一元线性回归方程=a+bX ,列表计算,见表72。表72住宅面积xi(万平方米) 销售额yi(万元) 1995 481 1474 231361 708994 1996 654 1847 4277161207938 1997 791
22、 2056 6256811626296 1998 824 1893 6789761559832 1999 1013 226010261692289380 合计 3763 953029899037392440 平均值=752.6 =1906 (2)根据表72数据计算回归系数a、b值:=1906-1.39753=860 故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为:860+1.39X 2000年住宅面积投入使用为1300万平方米时,则
23、该市装饰材料销售额为: =867+1.381300=2661(万元)当自变量是时间序列(如年份和月份)时,自变量的个数一般不是奇数就是偶 数。这时自变量的选择有如下的规定:当自变量的个数是奇数时,时间序列为:-n、n-1、n-2、0、n+2、 n+1、n。当自变量的个数是偶数时,时间序列为:n-1、-n-2、-1、1、n+2、n+1、n。  
24、; _ 这样就可以使计算回归系数a、b 的值简化了,即使公式=0 则: 例:某商业企业9299年销售额如表73所示:表73 (万元)年 份929394959
25、69798 99销售额121130138140140143 145 150预测2000年的销售额。解:列方程=a+bX,划出计算表74。 表74年 份 92 93 94 95 96 97 98 99-7-5-3-11357121130138140140143145150492591192549-847-650-414-1401404297251050 01107168293 138.25 =1.
26、74 =138.38+1.749=154(万元) 第二节 决策的概念与类型 一、决策的概念与特征决策,通俗地说就是决定、拍板的意思。目前理论界对决策的概念概括起来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决策是指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制定的某种行动方案;另一种则认为决策是指为实现某种目标而拟定、选择满意行动方案的过程。我们认为,决策是指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决策者为了实现特定目标,遵循决策的原理和原则,借助于一定的科学方法和手段,
27、从若干个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满意方案并组织实现的全过程。它既包括制定各种可行方案、选择满意方案的过程,又包括实施满意方案的全过程。现代科学化决策概念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一)目标性。决策目标就是决策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在存在问题的情况下,而且决策者认为这些问题必须解决的时候才会有决策。决策就是通过解决某个问题来达到某个目标,无目标的决策是盲目的决策。(二)选择性。决策必须具有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通过比较评定来进行选择。如果备选方案只有一个,就没有选择的余地,也就失去了决策的意义。(三)可行性。决策所制定的若干个备选方案应是可行的,这样才能保证决策方案切实可行。这种可行性包括技术上、经济上和社会上可
28、行等内容。(四)动态性。由于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随时都在发生变化,这就要求决策也要随之而变化,要做适当修改或调整,才能保证决策的正确。二、决策在管理中的作用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日益发展,决策在现代组织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一个组织的决策水平高低对其在市场经济中兴衰存亡起到决定作用。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决策是决定组织管理工作成败的关键组织的管理工作成效的大小,首先取决决策的正确与否。决策正确,可以使组织兴旺发达,可以提高组织的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决策失误,则一切工作都会徒劳无益,会给组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或灾难性的损失。(二)决策是实施各项管理职能的根本保证决策贯穿于组织各项管理职能中,在组织管理过程
29、中,每个管理职能要发挥作用,都离不开决策。在计划职能实行过程中,选择什么样的目标,为实现这个目标如何分配人力、物力和财力,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和步骤,都要作出决策;在行使组织职能时,如何建立管理机构,怎样划分各管理机构的职权范围以及如何选配各机构的管理人员等,也都需要作出决策;在行使领导和控制职能时也不例外。总之,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各管理职能的实现过程都需要决策,可见决策是各个管理职能实现的根本保证。三、决策的类型决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不同类型的决策,采用不同的决策方法。为了进行正确决策,必须对决策进行科学分类。一般来说,决策是按照以下标志进行分类的:(一)按决策的作用范围分类1.战略
30、决策战略决策是指为了组织全局的长期的发展和大政方针方面作出的决策。战略决策一般涉及组织全局,而且起着比较长的指导作用。一般说来战略决策又分为总体战略决策和职能战略决策。战略决策主要是为了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采取的对策,以谋求长期发展,例如经营方针决策。战略决策影响的时间长,所以风险性也很大。2.战术决策战术决策又称管理决策或策略决策。它是指为了实现战略目标,而作出的带有局部性的具体决策。战术决策直接关系着为实现战略决策所需要的资源的合理组织和利用,例如财务决策等。3.业务决策业务决策又称日常管理决策。它是指组织为了提高日常业务活动而作出的决策。它直接关系到组织的生产经营效率和工作效率的提高。业务
31、决策往往和作业控制结合起来的,它是针对短期目标,考虑当前条件而作出的决定,例如,生产经营任务日常分配决策等。业务决策有很大的灵活性。(二)按照决策的时间长短分类1.中长期决策中长期决策是指在较长时期内,一般为35年,甚至于1520年才能实现的决策。它一般需要一定数量的投资,具有实现时间长和风险较大的特点,属于战略性决策。2.短期决策短期决策是指一年以内或更短时间内实现的决策,一般属于战术或业务决策。具有不需要投资和时间短的特点。例如,订货数量决策等。(三)按照拟定决策的层次分类1.高层决策高层决策是指组织中最高管理人员(厂长、经理)所做出的决策。它所要解决的是组织全局性的,以及与外界环境相关的
32、重大决策问题,大部分属于战略决策、战术决策,极少数属于日常业务决策。2.中层决策中层决策是指由组织中层管理人员(处级)所进行的决策。它所涉及的问题多属于安排组织一定时期的生产经营任务,或者是为了解决一些重要问题而采取一些必要措施的决策。一般属于战术决策和部分业务决策,也参与制定某些战略决策。3.基层决策基层决策是指组织内基层管理人员所进行的决策。它主要解决作业任务中的问题。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经常性的作业安排,例如每天每个作业组织的任务安排等;另一方面是生产经营活动中偶然要解决的问题,例如设备发生故障等。这类决策问题技术性较强,要求及时解决,不能拖延时间。上述三个层次所进行的决策如图7
33、1所示。 高层 中层 基层 图71不同层次的决策(四)按照决策的重复程度分类1.程序化决策程序化决策又称规范化决策或重复性决策。它是指经常重复发生,能按原来规定的程序、处理方法和标准进行的决策,多属于业务决策。例如,签订购销合同等。由于这类问题是重复出现,因而可以规定出一定的程序,建立决策模式,可以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处理。2.非程序化决策非程序化决策又称一次性决策。它是指没有常规可循,对不经常重复发生的业务工作和管理工作所做的
34、决策,例如,新产品开发决策等。这种决策不是经常发生的,缺乏准确可靠的统计数据和资料,而且解决这类问题的经验也不足。这种决策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决策者的知识、经验、洞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五)按照决策的时态分类1.静态决策静态决策又称单项决策或一级决策。它是指对所处理的问题,一次就可以把决策问题确定,只作出一个决策,没有再规定出随事物发展进程和可能发生的变化,进一步采取对策。例如,采用新工艺的决策,只作出是否采用,而不管新工艺是否成功。2.动态决策动态决策又称序贯决策或多级决策。它是指所处理的问题,不是作出一个,也不是只作一次的决策,是随着事物的发展进程,针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再规定出一系列对应的决策
35、。例如,采用新工艺如果不成功又怎么办?假如不成功就转回采用旧工艺,或者转向外购零件进行补救等。(六)按照决策问题具备的条件和决策的可能程度分类1.确定型决策确定型决策是指各种方案只有一种确定的结果。确定型决策各种可行方案的条件都是已知的,问题的各种未来的自然状态非常明确,只要比较各种方案的结果,就可以选择出最优方案。例如,任务分配的决策等。2.风险型决策风险型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未来的情况无法作出肯定的判断,无论选择哪个方案都有一定风险的决策。风险型决策的各种方案都存在着两种以上的自然状态,其概率是已知的,对执行结果决策人虽然预先不能完全肯定,但可以根据概率进行计算作出决策。3.不确定型决策不确定
36、型决策是指在决策中存在着许多不可控制的因素,而且各种方案的结果又是未知的,只能靠决策者的经验确定一个主观概率而作出的决策。这种决策的各种方案出现的自然状态是已知的,其概率是未知的,每个方案的执行后果,决策人不能肯定,主要凭决策人的经验和估计作出的决策。例如,在市场变化不能肯定时,投产方案的决策等。(七)按照决策目标与使用方法分类1.定量决策定量决策又称计量决策。它是指能够应用数学方法和数学模型,借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决策的一种方法。2.定性决策定性决策又称非计量决策。它是指在决策过程中,充分发挥专家集体的智慧、能力和经验,在系统调查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掌握的具体情况与资料,进行决策的方法。第三节
37、 决策的体制、原则与程序一、决策的体制随着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决策活动规模越来越大,决策的复杂性越来越高,传统的家长式决策体制与专家个人决策体制已被逐渐淘汰,现代决策体制逐步建立。现代决策体制是由信息系统、智囊系统和决策系统所构成,三者有机结合组成科学决策体制,如图72所示。 &nbs
38、p; 图 7-2决策体制图(一)信息系统在任何一项决策中,信息都是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在科学的决策体制中,首先必须建立起有效的信息系统与基本统计系统,即在各级决策机构周围设立一系列专门收集、统计、存储、检索、传播、显示有关情报资料信息的机构。充分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手段,形成信息网络,对来自各方面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与分析。信息系统的重要性在于及时为各级智囊系统和决策系统提供综合性的、可靠的情报信息,为正确决策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智囊系统智囊系统是决策者的“外脑系统”。它设置在各级决策机构内,是专门为决策服务的咨询机构,亦即
39、“智囊团”、“思想库”。智囊系统由各种不同专业的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所组成。在接受决策咨询的委托任务后,研究人员采用科学的预测方法,利用由信息系统提供的数据资料,对决策问题进行系统研究,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分析决策的形态、结构、后果及各方面的反应,摸清各种影响因素间的有机联系,寻找平衡这些因素的逻辑方法。通过专家集团内部反复的信息交流与思想共振,最终提出高水平的、可供决策者选择的备选方案。智囊系统的建立要充分注意系统的智力构成,要给予智囊机构充分的独立性和研究工作的自由性,以充分发挥研究人员的独创性和保证决策方案的客观性。(三)决策系统决策系统是科学化决策体制的核心,它是由若干名多谋善断的决
40、策者所组成。该系统主要以大量可靠的情报信息为依据,充分运用决策者长期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对由智囊系统提供的各种选择方案进行系统的验证与逻辑的推理,采用辩别、比较、分析、平衡等手段,反复权衡和对比各种方案的利弊得失,从中选择出一项最为满意的方案。决策系统应在不破坏自由研究气氛的前提下,同各级智囊系统以及信息系统建立起密切的纵横联系,以保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均能迅速地作出正确的决策。二、决策的基本原则(一)系统原则决策对象是一个人造系统。利用系统理论进行决策,是科学化决策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是实现决策整体化、综合化和满意化的保证。(二)信息原则信息是决策的基础。信息资料的质量是决策
41、成功的前提和保证。决策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信息的收集、加工和变换的过程,决策的科学性、准确性是和信息的数量、质量成正比的。信息越全面、准确、及时,决策过程中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也就越大,否则就难免作出错误决策。只有在掌握和分析了大量信息之后,才能做到情况明,决心大,实现科学决策。(三)可行性原则决策要符合决策对象发展的客观规律性;要充分考虑到需要与可能,有利因素与成功的机会,不利因素与失败的风险。只有当决策的目标在技术上、经济上和管理上具有可实施条件时,才能进行下去。可行性原则要求决策者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作指导,运用科学的方法按客观规律办事;必须从实际出发,分析现有的主客观条件,分析发展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种种变化,分析决策实施后在政治、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产生的利弊,经过科学论证,周密审查、评估,确定其可行性和优化程度。有的重大决策还应当经过试点,然后才能进行抉择。(四)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就是在决策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民主,认真倾听不同意见,在民主讨论的基础上实行正确的集中。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一方面要求领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