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二章 运动与环境目的任务1 1、掌握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2 2、了解环境与卫生防护;3 3、熟悉环境对运动能力的影响;4 4、掌握建筑设备卫生的基本理论知识。1 1.任何有生命个体的共同特性是:必须不断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终止就意味死亡的到来。环境内环境外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器官系统2 2.第一节 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一、环境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一)大气对健康的影响影响因素:成分、气压、气温、气湿、气流。在干燥空气中大约含有氧21%21%、氮78%78%、二氧化碳0.03%0.03%,其他惰性气体(氦、氖、氩、氪、氚等)约占0.001%0.001%,此外,通常还可混入少量水蒸气、尘埃、微生物、臭氧、过氧化氢、氮氧化物等。3 3.当空气中氧含量降低至10%10%时,人体可出现恶心呕吐、中枢神经活动减弱;当氧含量降至7%8%7%8%时,对一般人来说是一个危险界限,可出现窒息、体温下降、昏迷、循环障碍,甚至死亡。4 4.5 5.6 6.7 7.8 8.(二)水质对健康的影响成年人体内含水量约占体重的65%65%,每人每日生理需水量约23L23L。影响因素:温度、压力、成分。(1 1)水是构成组织的重要成分,是良好的溶剂;(2 2)水能贮存和吸收大量的热,故有调节体温的作用;(3 3)人体的一切生理活动,如营养输送、废物排泄等都需要水来完成;(4 4)水也是保持个人卫生、改善环境清洁的重要条件。9 9.(三)土壤对健康的影响(1 1)土壤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和间接的,土壤可传播各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使人感染疾病;(2 2)土壤又是各种废弃物的净化场所,进入土壤的各种污水污物,经土壤自身的物理、化学、生物学作用,逐渐将其净化;(3 3)常年潮湿的土壤是不良的居住环境,可诱发风湿病等。1010.土壤被污染后,对人体产生的影响大都是间接的,主要通过土壤植物人体土壤水人体这两个基本环节对人体产生影响。1111.(四)噪声对健康的影响凡是干扰人们正常休息、睡眠和影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思考和谈话等不协调的声音,均属噪声。生活生产中主要噪声源有:工业噪声;交通噪声;生活噪声。1212.长期接触噪声对人体神经系统产生不良影响,主要表现:(1 1)听力下降;(2 2)噪声还可以引起头痛、头晕、耳鸣、心悸及睡眠障碍等神经衰弱综合症;(3 3)对心血管系统损害主要表现出心率加快或减缓、血压不稳;(4 4)对消化系统可引起胃肠功能紊乱、食欲减退、消瘦、胃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慢等。1313.(五)室内装修对健康的影响室内环境污染主要是因为人造板、油漆、黏合剂、墙纸、地毯等装潢材料释放出的甲醛、苯及苯系物、氨、挥发性有机物等有毒气体超标所致。装修污染是导致白血病、癌症和肿瘤的元凶,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可以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女性妊娠综合征、新生儿体质下降。高浓度的甲醛对神经系统、免疫系统、肝脏都有毒害,可引起鼻腔、口腔、鼻咽、皮肤和消化管的癌症,更为致命的是可以引起畸胎。1414.二、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一)急、慢性中毒(二)致癌作用(三)致突变作用(四)致畸作用(五)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六)其他1515.(一)急、慢性中毒短时间一次大量的有害物进入机体可引起急性中毒。光化学烟雾浓度超过0.20.20.3ppm0.3ppm时,即可使人急性中毒,表现为眼睛红疼、上呼吸道刺激症状、血压下降及呼吸困难等,严重病例可昏倒。低浓度长时间反复对机体作用可引起慢性中毒。1616.(二)致癌作用有关学者认为癌症80%90%80%90%与环境因素有关,而环境因素中物理因素占5%5%,生物因素占5%5%,化学因素占90%90%。3 3,4 4苯并必笓 1717.(三)致突变作用突变是指机体的遗传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突然的变异,可由化学毒物、物理因素(电离辐射、紫外线等)及生物因素(病毒感染等)引起,其中化学致突变物占重要地位。突变可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染色体畸变,即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异常;二是基因突变,即DNADNA分子上的损伤。1818.(四)致畸作用放射线照射、某些药物以及风疹病毒等,已经被证实肯定能干扰胚胎的正常发育,造成胎儿畸形。(五)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化学物进入体同可与组织蛋白结合,形成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致敏原,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致敏淋巴细胞或抗体,在致敏原第二次接触时,则发生变态反应。(六)其他环境污染还可以引起传染病的流行,也可造成公害等危害。1919.第三节 环境对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热环境冷环境高原环境2020.一、热环境训练良好的运动员,能较长时间的承受中心温度为39394141的体温。而人体的极限温度为4242。热环境对运动能力的影响:需要充分的血液供应以保证肌肉的代谢需要。代谢所产生的热,必须尽快通过血液从深部组织传递到皮肤表面散发。2121.为避免运动性热疾患的发生,在夏季进行体育锻炼时应尽量选择在早上和傍晚较凉爽的时候进行,并注意适当饮水和休息。在热环境中进行剧烈运动,可能因大量出汗、体液丢失而出现循环血量下降,导致运动能力下降,甚至诱发热痉挛、热衰竭、日射病、高热中暑等。2222.二、冷环境机体散热增加,周围血管收缩至使皮肤和皮下组织血流量减少,肌肉的粘滞性增加等。利:改善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提高耐寒力,有利于身体各系统机能的进一步加强。弊: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的环境,低温刺激也会使机体发生损伤,包括局部性损伤与全身性损伤。预防措施:保暖、运动前增加热身活动。2323.在寒冷环境中运动时的生理反应 生理反应 机 制亚极限运动中的VO2max增加 散热增加水中运动能力降低 散热增加亚极限运动中的通气量增加 交感神经的刺激增加皮肤血流减少 周围血管收缩脂质动员减少 脂肪组织的血流量减少糖元动用增加 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增加血乳酸的浓度增加 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增加中央循环血量增加 周围血管收缩亚极限运动中心率降低 中央循环血量增加肌肉力量下降 肌肉酶活性降低2424.三、高原环境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空气的大气压下降;氧分压下降;气温、气湿下降;太阳辐射加强。在高原或高山进行有氧运动时,应适当降低运动强度,否则运动中的能量供应将由无氧酵解形式取代,而极易引起疲劳。高原反应的主要症状:精神倦怠、头痛、恶心、呕吐、虚脱、睡眠紊乱、呼吸困难。2525.高原训练的作用:1 1、红细胞生成素(EPOEPO)红细胞的数量及携氧能力增加;2 2、改善心脏功能;对神经营养及功能有益。3 3、对骨骼肌的影响 骨骼肌的毛细血管数量增加;骨骼肌的肌红蛋白含量增加。2626.第四节 运动建筑设备卫生 一、运动建筑设备的一般卫生要求(一)基地的选择及坐落方向1 1、选择地势稍高,且土质颗粒较大、通透性好的地区2 2、室内体育建筑,要充分利用日照,建筑物的长轴尽量与赤道平行3 3、室外运动场的长轴与子午线平行,避免阳光的直射2727.(二)采光与照明作用:有利于体育活动的进行、保护体育运动参加者的视力及杀菌、预防疾病和调节室温。采光分为:1 1、自然采光:系数标准应为1 1:3 31 1:5 52 2、人工照明:室内照明度一般不能低50lx50lx采光系数即窗户面积与室内地面面积的比例 2828.光线均匀、不闪烁、不眩目刺眼、不产生浓影、不污染空气、不显著提高温度,放射光谱最好接近日光光谱。2929.(三)采暖与降温一般控制温度在2121左右。采暖方法:蒸汽、热水管道。降温方法:自然通风、人工通风、冰块降温、空气调节。3030.(四)通风 定义:更新室内的空气分类:自然通风、人工通风 3131.二、室外运动场地设备的卫生要求1 1、田径场2 2、球场3 3、冰场4 4、滑轮场3232.1、田径场跑道应平整结实,富有弹性、无浮土,晴天保持一定的湿度,雨天应便于雨水的渗透,防止积水。应有100m以上的直线跑道。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全天候跑道。跳跃场地的助跑道其方向应避开阳光的垂直照射。踏跳板应与地面平齐;沙坑的边缘宜为木质做成并与地面平齐;坑内应填满三份锯末与七份干净沙子的混合物。3333.跳高或撑竿跳高的沙坑内应放置较厚的锯木屑或海棉包,并高出地面。投掷区必须与其他运动场地分开,在一个投掷区内不允许同时进行几种投掷运动,不允许同时面对面投掷,铁饼和链球场地应设置护笼,以确保安全。室外单双杠、高低杠、爬竿、吊环等固定器械要经常检查有无螺丝锈蚀、松动或断裂,发现问题要及时修理。3434.2球场 球类场地中,篮、排球场地应平坦结实、无碎石、浮土、不滑、地面软硬适宜(水泥场地地面硬度较大,三合土地面硬度较合适)。足球场最好有草皮(或人工草皮)。球场四周22.5m22.5m范围内不应设置任何障碍物,以免撞伤。3535.3 3、冰场4 4、滑轮场3636.二、室内运动建筑设备的卫生要求(一)体操馆 木制地板平坦而无裂缝,墙壁应平坦,无突出部分或雕刻装饰,馆内光线充足,符合采光系数标准和人工照明要求。室内最好用吸尘器或湿式抹扫,以保持清洁。3737.不能用滑石粉代替镁粉。进馆应穿软底鞋。体操器械安装牢固、平稳,器械下方应安放海绵垫,两块垫之间不能留有空隙,以防运动损伤。注意采暖与降温。3838.(二)球类馆 馆内地面必须平整结实不滑,无浮尘,安装木质地板。球类馆内光线明亮,采用人工照明时,室内灯光安装距地面高度,篮球馆最少不低于7.5m7.5m,排球馆最少不低于8.5m8.5m,必须通风换气,保持室内新鲜空气。球场边线至墙壁距离最少不小2m2m。3939.(三)游泳池游泳池的水质标准:PhPh值:7.27.28.0;8.0;余氯含量:0.40.40.8mg/L0.8mg/L;细菌总数:100 100个/mL/mL;大肠杆菌:3 3个/L/L;水的透明度:站在岸上能看清楚放在池底任何一个地方的直径为10cm10cm、中间有5cm5cm直径呈黑色的圆盘。4040.作业题:P34P34:1 1、3 3、4 4、5 5题4141.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