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8上5第21课-2桃花源记PPT课件.ppt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778524 上传时间:2024-03-13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41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8上5第21课-2桃花源记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8上5第21课-2桃花源记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8上5第21课-2桃花源记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8上5第21课-2桃花源记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8上5第21课-2桃花源记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执教:谈竹君执教:谈竹君第五单元第五单元 第第21课课桃花源记桃花源记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第 二二 课课 时时1.采访对话采访对话 理解课文理解课文 设计语文活动:今天我们穿越时空设计语文活动:今天我们穿越时空进行连线,与陶渊明笔下的武陵人进行连线,与陶渊明笔下的武陵人的交流中,去感受作者对现实的思的交流中,去感受作者对现实的思考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去欣赏桃考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去欣赏桃花源带给我们的神秘和优美。花

2、源带给我们的神秘和优美。同学们都是武陵人,是采访对象,同学们都是武陵人,是采访对象,老师客串一下记者。老师客串一下记者。2.采访对话采访对话 理解课文理解课文记者:你是如何发现桃花林的?记者:你是如何发现桃花林的?武陵人: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武陵人: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记者:发现桃花源后你一定感到很诧异,这记者:发现桃花源后你一定感到很诧异,这 是为什么呢?请说说你当时的想法。是为什么呢?请说说你当时的想法。武陵人:长长的绿水,夹岸的桃林,纷飞的花瓣,武陵人:长长的绿水,夹岸的桃林,纷飞的花瓣,芬芳的嫩草,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桃芬芳的嫩草,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桃

3、 林太美了,而且让我惊讶的是为何会有这么林太美了,而且让我惊讶的是为何会有这么 一大片美丽的桃林呢?会是仙境吗?我想看一大片美丽的桃林呢?会是仙境吗?我想看 看它的尽头又在哪里呢?看它的尽头又在哪里呢?3.采访对话采访对话 理解课文理解课文记者:桃花源外长长的绿水,夹岸的桃林,纷飞记者:桃花源外长长的绿水,夹岸的桃林,纷飞 的花瓣,芬芳的嫩草,使人赏心悦目,心的花瓣,芬芳的嫩草,使人赏心悦目,心 旷神怡。进入桃花源,你在桃花源中停留旷神怡。进入桃花源,你在桃花源中停留 了数日,请你说说在桃源中的的感受!了数日,请你说说在桃源中的的感受!武陵人武陵人1:桃花源的环境真美,那里的土地平坦如:桃花源

4、的环境真美,那里的土地平坦如 砥,一望无垠,田地里牛羊在安闲的吃草。砥,一望无垠,田地里牛羊在安闲的吃草。房屋整整齐齐,青砖白瓦。田地肥沃,庄稼房屋整整齐齐,青砖白瓦。田地肥沃,庄稼 茁壮生长,池水清澈,鱼儿悠然自乐。桑树茁壮生长,池水清澈,鱼儿悠然自乐。桑树 茂盛,修竹成林茂盛,修竹成林实在是山清水秀,优美实在是山清水秀,优美 恬静啊。恬静啊。4.武陵人武陵人2:桃花源中民风淳朴,人们热情好客。对:桃花源中民风淳朴,人们热情好客。对 素不相识的我热情相邀,摆酒杀鸡做饭款待素不相识的我热情相邀,摆酒杀鸡做饭款待 我;不止一人如此,其余人也是热情相邀,我;不止一人如此,其余人也是热情相邀,盛情款

5、待;村里人听说我的到来,都来打听盛情款待;村里人听说我的到来,都来打听 消息。这份热情淳朴实属少有。消息。这份热情淳朴实属少有。武陵人武陵人3:桃花源里人们生活幸福,其乐融融。他:桃花源里人们生活幸福,其乐融融。他 们男耕女织,丰衣足食,老人和小孩生活们男耕女织,丰衣足食,老人和小孩生活 安康,无忧无虑,人人安居乐业。真是一安康,无忧无虑,人人安居乐业。真是一 个好地方。疑似天上却人间。个好地方。疑似天上却人间。5.采访对话采访对话 理解课文理解课文记者:桃花源人告诉你他们来到这个地方记者:桃花源人告诉你他们来到这个地方 的原因是什么?的原因是什么?武陵人: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武陵人:

6、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 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 隔。隔。6.采访对话采访对话 理解课文理解课文记者:你在桃花源受到盛情款待,当你告辞离开记者:你在桃花源受到盛情款待,当你告辞离开 时,桃源人对你有何嘱托?他们何出此言时,桃源人对你有何嘱托?他们何出此言 呢?呢?武陵人:武陵人:“不足为外人道也不足为外人道也”,也许他们害怕世人,也许他们害怕世人 知道了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知道了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 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的生活。不愿再面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的生活。不愿再面 对纷乱更替的乱世。对纷乱更替的乱世。7.采访对话采访对话 理解课文理

7、解课文记者:既然受人之托,为何还要在离开时处处记者:既然受人之托,为何还要在离开时处处 做标记,还要将此事告诉太守?做标记,还要将此事告诉太守?武陵人武陵人1:桃花源这样美好的地方世间少有,我担:桃花源这样美好的地方世间少有,我担 忧别人不相信我的话,可以再探桃花源。忧别人不相信我的话,可以再探桃花源。武陵人武陵人2:想急于告诉人们我的传奇经历,我想太:想急于告诉人们我的传奇经历,我想太 守是当地长官,他应该知道。守是当地长官,他应该知道。8.发挥想象发挥想象 配画配画(话)外音话)外音 陶渊明的文章似淡而浓,似癯而腴,陶渊明的文章似淡而浓,似癯而腴,很值得品味。语言简洁而含蕴丰富,留很值得品

8、味。语言简洁而含蕴丰富,留给我们以广阔的想象空间。请同学们运给我们以广阔的想象空间。请同学们运用丰富的想象,再次品读课文,配画外用丰富的想象,再次品读课文,配画外音。两位同学为一组,一位同学读课文,音。两位同学为一组,一位同学读课文,另一位同学配画外音或(话外音)另一位同学配画外音或(话外音)9.发挥想象发挥想象 配画外音配画外音一位同学读课文一位同学读课文:“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一位同学配画外音一位同学配画外音:清澈的溪流蜿蜒流动,只见一:清澈的溪流蜿蜒流动,只见一片粉红夹岸而来,晴空下,桃枝交柯,纷纷

9、扰扰,片粉红夹岸而来,晴空下,桃枝交柯,纷纷扰扰,桃花菲薄迷离。两岸茂密的桃花林,似红云,似粉桃花菲薄迷离。两岸茂密的桃花林,似红云,似粉霞。地面上青草葱茏,香气袭人。一阵清风,伴随霞。地面上青草葱茏,香气袭人。一阵清风,伴随着芬芳香气,花瓣如粉红蝴蝶,飞舞空中。有落在着芬芳香气,花瓣如粉红蝴蝶,飞舞空中。有落在岸上的,有落在溪水中,悠悠荡荡,沿着春天的津岸上的,有落在溪水中,悠悠荡荡,沿着春天的津渡而上,清溪泻玉,桃花放焰渡而上,清溪泻玉,桃花放焰 10.发挥想象发挥想象 配话外音配话外音一位同学读课文一位同学读课文:“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

10、所闻,皆叹惋。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一位同学配话外音一位同学配话外音:桃源人问:桃源人问:“今是何世?今是何世?”渔人渔人回答:回答:“今是晋今是晋”。桃源人接着问。桃源人接着问:“秦朝之后就是秦朝之后就是晋朝吗晋朝吗?”渔人回答说:渔人回答说:“秦之后还有西汉、东汉两秦之后还有西汉、东汉两朝,汉之后又历经三国鼎立,之后是魏,魏之后朝,汉之后又历经三国鼎立,之后是魏,魏之后方为晋。方为晋。”桃源人感叹道:桃源人感叹道:“唉,世外朝代更换如唉,世外朝代更换如此之快,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啊。此之快,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啊。”11.发挥想象发挥想象 配话外音配话外音一位同学读课文一位同学读

11、课文:“诣太守,说如此。诣太守,说如此。”一位同学配话外音一位同学配话外音:有一天我沿着溪水打鱼,不:有一天我沿着溪水打鱼,不知不觉迷路了,发现一片桃花林,桃林尽头有座知不觉迷路了,发现一片桃花林,桃林尽头有座山,几经曲折入山后,竟然有与世隔绝的好地方,山,几经曲折入山后,竟然有与世隔绝的好地方,那里环境优美,人们富足安康,一片祥和那里环境优美,人们富足安康,一片祥和。我返回时处处做了标记,请太守大人派人随我前我返回时处处做了标记,请太守大人派人随我前往探个究竟。往探个究竟。12.品味研读品味研读 主题探究主题探究 渔人离开桃花源后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处处志之处处志之”目的是想今后目的是想今后再

12、探桃花源,可人们再去找时再探桃花源,可人们再去找时“遂迷,不复遂迷,不复得路得路”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明确:这样写的目的使人觉得桃花源是明确:这样写的目的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似无的存在,暗示在现实社会一个似有似无的存在,暗示在现实社会中不是真实存在的,是作者虚构的。中不是真实存在的,是作者虚构的。13.品味研读品味研读 主题探究主题探究 既然在现实社会中不可能实现的,为何通既然在现实社会中不可能实现的,为何通过渔人的眼睛把这个理想的社会标本展示出过渔人的眼睛把这个理想的社会标本展示出来,陶渊明写桃花源记的目的何在呢?来,陶渊明写桃花源记的目的何在呢?14.品味研读品味研读

13、 主题探究主题探究明确:作者虚构这个故事是有寄托的。他生活在东明确:作者虚构这个故事是有寄托的。他生活在东晋末期战乱连连的环境里,中年以后长期隐居农晋末期战乱连连的环境里,中年以后长期隐居农村,对农村的现实有更深的了解,对人民的愿望村,对农村的现实有更深的了解,对人民的愿望更有了切身体会,于是构想出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更有了切身体会,于是构想出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在这个社会里,没有压迫,没有剥世外桃源。在这个社会里,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纷扰;人人各尽所能地参加劳动,老人削,没有纷扰;人人各尽所能地参加劳动,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与人之间都极其和孩子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与人之间

14、都极其融洽而友好。但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的理想社会融洽而友好。但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的理想社会是无法实现的,因此,既通过渔人的眼睛把这个是无法实现的,因此,既通过渔人的眼睛把这个理想的社会标本展示出来,又以渔人的复寻而迷理想的社会标本展示出来,又以渔人的复寻而迷失否定了它的存在。作者这一社会理想是对当时失否定了它的存在。作者这一社会理想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又是对理想社会的追求。黑暗社会的批判,又是对理想社会的追求。15.总结出自本文的成语,理解其含义。总结出自本文的成语,理解其含义。(1)世外桃源世外桃源: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亦指环境幽静,生活安

15、逸的地乐的理想境界。后亦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亦指幻想中的美好世界。方。亦指幻想中的美好世界。(2)鸡犬相闻鸡犬相闻:本义是鸡狗的叫声能互相听见,:本义是鸡狗的叫声能互相听见,表示居住在附近。由表示居住在附近。由“鸡犬相闻鸡犬相闻”,生成成语,生成成语“鸡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意思是彼此居住,意思是彼此居住的地方连鸡狗的叫声都能听见,但相互间却至死的地方连鸡狗的叫声都能听见,但相互间却至死都不往来都不往来,没有交情。现在用来形容个人、单位没有交情。现在用来形容个人、单位或地区之间互不联系,互不通气。或地区之间互不联系,互不通气。16.(3)无人问津无人问津

16、:没人访求:没人访求,探求。用来形容受冷落,探求。用来形容受冷落,没有人再来尝试或过问某件事、某种东西。没有人再来尝试或过问某件事、某种东西。(4)豁然开朗豁然开朗:豁然:形容开阔;开朗:开阔明亮。:豁然:形容开阔;开朗:开阔明亮。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理。(5)黄发垂髫黄发垂髫:释义:释义 黄发: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黄发: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后常用指老人。垂髫:古时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后常用指老人。垂髫:古时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后常用指儿童。指老人和儿童,即老老少少。后常用指儿童。指老人和儿童,即老老少少。总结出自本文的成

17、语,理解其含义。总结出自本文的成语,理解其含义。17.课堂总结课堂总结 一千多年来,在中国诗人心中,桃源仙境始终一千多年来,在中国诗人心中,桃源仙境始终是美好的,令人向往的,具有永恒的魅力。尽管是美好的,令人向往的,具有永恒的魅力。尽管唐代韩愈说唐代韩愈说“桃源之说诚荒唐桃源之说诚荒唐”,子虚乌有,可是,子虚乌有,可是古代诗人宁信其有而不愿信其无,总是怀着虔诚古代诗人宁信其有而不愿信其无,总是怀着虔诚的心理和美好的愿望去寻求那梦中的温馨,他们的心理和美好的愿望去寻求那梦中的温馨,他们“不疑灵境难闻见不疑灵境难闻见”,只怪自己,只怪自己“尘心未尽思乡县尘心未尽思乡县”,“尘心如垢洗不去尘心如垢洗

18、不去”。也许,愈是神秘愈是能扣动。也许,愈是神秘愈是能扣动诗人的心扉,所以尽管诗人的心扉,所以尽管“仙家一去寻无踪仙家一去寻无踪”,“只见只见桃花不见人桃花不见人”,不得不带着,不得不带着“恨满桃花一溪水恨满桃花一溪水”的惆的惆怅离去,也还是魂牵梦绕,津津乐道,难以忘情。怅离去,也还是魂牵梦绕,津津乐道,难以忘情。因为它不同于一般的乌托邦的社会学说,而是一因为它不同于一般的乌托邦的社会学说,而是一种理想,一种美丽的象征。种理想,一种美丽的象征。18.布布 置置 作作 业业 生活在东晋的陶渊明描绘了这样美好生活在东晋的陶渊明描绘了这样美好的境界,却是并不存在的,而生活在今天的境界,却是并不存在的,而生活在今天的你们,已经拥有了美好幸福的今天,一的你们,已经拥有了美好幸福的今天,一定对明天有着更为美好的憧憬。你希望自定对明天有着更为美好的憧憬。你希望自己生活的未来社会是什么样的呢?请用美己生活的未来社会是什么样的呢?请用美丽的语言加以描绘。丽的语言加以描绘。19.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